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5867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点火方案1点火前应具备的条件1.1 锅炉化学清洗结束,给水调节阀前的管路经过冷热态水冲洗合格;1.2 一、二次风机、引风机、供油泵、火检、火检冷却风、转机冷却水泵分部试运结束;锅炉冷态通风试验已结束并验收合格;1.3 燃油管路打压合格无渗漏,管路经蒸汽吹扫合格;1.4 燃油、蒸汽吹扫管路上的手动阀、调节阀、快速起闭阀,油枪、点火枪安装调试结束,油枪雾化试验合格,各压力、流量、温度开关、表计安装调试结束,具备投入条件;1.5 烟气发生器火检,可以投入;1.6 吹灰、消防系统具备投入条件;1.7 锅炉本体膨胀指示器,指针完好、刻度清洗;1.8 烟风系统、汽水系统的各挡板、阀门调试

2、结束,远方操作正常;1.9 锅炉本体、烟风道以及人孔、检查孔均封闭,各系统经过漏风试验检查合格;1.10 除尘器的安装调试工作结束,空负荷试验,挡板开关试验结束;1.11 炉底渣斗、冷渣器试运结束,通水、空预器及省煤器灰斗密封良好,可以投入;1.12 现场照明良好、通道畅通、扶手栏杆齐全、保温工作结束;1.13 光字牌声、光报警信号调试完毕,可以投用;1.14 工业水系统、闭式冷却水系统、空压机系统(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消防系统具备投入条件;1.15 启动锅炉或辅助汽源可以满足所需的压力和温度要求;炉底加热可以投入运行;1.16锅炉上水前应完成的工作:1.16.1汽水系统阀门试验及程控试验

3、;1.16.2酸洗工作结束,炉前系统及省煤器的冷态冲洗结束;1. 16.3控制室DCS水位指示与汽包就地水位对照准确;控制室内应有机械式水位表。其他汽水系统,烟风系统各部温度、压力指示正确。环保测点调试完毕。2点火前应进行的试验项目2.1风机联锁保护试验2. 2锅炉冷态通风试验2.3 锅炉MFT灭火保护试验2.4 炉膛各部烟温,密相层、希相层压力,料层差压标记指示正确2. 5油枪雾化试验。油枪试点火试验2.6各温度、压力、流量高低报警试验2. 7锅炉冷态冲洗2.8燃油系统需进行的工作2. 8.1炉前燃油系统充油及油循环试验。2. 8.2燃油泄漏试验。2. 8.3油枪吹扫试验。2. 8.4点火枪

4、引弧位置调整及打火时间的设定。2. 8.5火检强度、灵敏度的调整。2. 8.6油枪启停联锁试验。2. 8.7各速断阀、调节阀开关试验及联锁试验。2. 8.8燃油母管压力的设定、雾化、吹扫蒸汽压力、温度的设定。3锅炉首次点火3.1 启动锅炉给水泵,上水至汽包点火水位;炉内铺设50Omm炉底料;3.2 进行水系统的冷态开式和循环清洗;冲洗至省煤器入口水质合格,结束冷态清洗;3.3 启动一台供油泵,开启炉前燃油手动截止阀,观察油压表指示进行管理充油,开供油母管回油手动门进行母管油循环试验,检查管路有无漏油情况;3.4 进行蒸汽系统投运,吹扫管路暖管,调节好整汽母管压力;3.5 按规程规定,启动2台引

5、风机、一、二次风机、返料风机,维持炉膛负压-30TOOPa,调整锅炉通风量为30%-40%总通风量,进行炉膛吹扫3分钟。3.6 调整炉膛通风量大于最低流化风量,检查流化效果。检查并满足各项炉膛“吹扫条件”,调整好燃油母管压力、蒸汽母管压力;3.7 高温烟气发生器点火,就地观察临近的观火孔,观察油枪、点火枪进退及电火枪打火情况,3.8 一只油枪点燃后,调整好油压、同时观察火焰电视上油枪燃烧情况,直到调整到火焰亮度最大;再点燃另一只油枪。缓慢加热炉料。保证炉膛受热均匀。保证最外环冷却风开度,防止烧坏风道。3.9 发现冒黑烟情况,判断是由于油枪喷嘴堵塞。3.10 发生全炉膛灭火时,要及时通风吹扫,监

6、视快关阀是否关闭严密,各处有无漏泄现象,吹扫完毕后,先选择点火效果好的油枪进行再次点火。3.11 根据运行情况,当返料灰循环正常,炉膛差压保持在设计范围内,料层温度达到500C时可少量给煤,料层差压不低于6500Pa时,逐渐减少油燃烧器出力,同时增加给煤机转速;当负荷维持稳定,床温超过850C时,逐渐切除油燃烧器,并调整风量与给煤量,根据床温加减二次风量,保证燃烧正常。3.12 根据运规要求控制料层厚度,考虑到负荷的变化及其他方面的要求,流化床床温控制在820-950C之间。4试验步骤及方法4.1 指导与配合运行人员进行点火及升温、升压过程,控制好燃烧状况。4.2 在炉膛出口断面上用烟气分析仪

7、按网络法多点测量,标定炉膛出口氧量表,给运行人员提供实际运行依据。根据实测氧量结果,通过调整总风量或二次风量,调整炉膛出口氧量,初期控制在8%T0%范围内。4.3 一、二次风机风量分配调整。4.4 对送风量在热态进行实测,并用当时所带负荷进行检查,若不在正常范围内,调试人员应指导运行人员将风量调至正常范围。4.5 在72及24小时试运期间,对炉内重要火焰燃烧部位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火焰温度实测,及时提供炉内燃烧温度场。4.6 应用网格法,通过尾部排烟温度测点对排烟温度进行实测,标定排烟温度表,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由有关单位进行检查或处理。4.7 断油试验:根据运行情况,当返料灰循环正常,炉膛差

8、压保持在设计值范围内,料层已经积攒到一定厚度,料层差压不低于650OPa时,逐渐减少油燃烧器出力,同时增加给煤机转速;当负荷维持稳定,床温超过850C时,逐渐切除油燃烧器,并调整风量与给煤量,保证燃烧正常。考虑到负荷的变化及其他方面的要求,流化床床温控制在820-920之间。4.8 在燃用易结焦的煤时,应采用调节措施防止气流贴边,保证炉壁四周有足够的过量空气。4.9 过热蒸汽的压力调整主要通过燃料量的增减来实现;过热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则比较广,通过改变炉膛负压、锅炉风量、给煤量、投用的减温水等都可以改变蒸汽温度。5运行中具体问题的操作调整5.1 床温过高或过低的操作5.1.1 运行中应加强对床

9、温的监视,炉温过高时结焦(应低于煤的变形温度IO(TC200C),过低时灭火,一般控制在820920,最高不超过950,最低不能低于800。5.1.2 当炉温升高时,开大一次风,炉温低时,保证流化状态下关小一次风,超过950时,可停煤,加风;低于800时,加煤减风。若温度继续下降低于700,投油提高床温。5.1 .3引起流化床温高的原因及控制方法:1)煤质变好,热值升高,烟气氧量变小,应减少煤量。2)煤粒度变粗,氧量无变化,应增加一次风量,减少二次风量。3)料层变厚,料层阻力增加,应及时放渣,保证比较经济稳定的料层厚度。5.1.4引起流化床温低的原因及控制方法:1)煤质差,热值降低,烟气氧量增

10、加,应增加给煤量。2)燃料粒度变细,密相区燃烧份额减少,应减小一次风量,增加二次风量。3)床温缓慢降低,氧量不变,而且整个燃烧系统都在降低,炉负荷不变,这是由于循环物料增多,增大了受热面的对流换热,应放掉一些循环灰或减少再循环风量。5.2 料层厚度的控制5.2.1循环流化床燃烧介于沸腾床与煤粉炉燃烧之间,虽没有沸腾炉那样明显的流化料层界面,但也有密相区与稀相区之分。料层厚度是指密相区静止料层厚度,对同一煤种,一定的料层压差,对应着一定的料层厚度。料层薄时,对锅炉稳定运行不利,放出的炉渣可燃物含量也高。若料层太厚,料层阻力大,虽然炉运行稳,但风机耗电高且密相区上移,对水冷壁磨损大。5.2.2正常

11、运行中,维持炉膛差压约900OPa左右,料层压差约6000Pa左右。通过放渣来进行调整料层压差,放渣的原则是少放、勤放。5.3 炉膛(稀相区)物料浓度的控制循环流化床出力的大小与悬浮物料有很大的关系,对同一煤种的物料浓度,对应着一定的出力。锅炉同样出力下,挥发份高的煤比挥发份低的煤种物料浓度低。一定的物料浓度对应着一定的炉膛差压值,控制炉膛差压值就可以控制锅炉出力,炉膛差压一般不应大于100OOPa,若差压太大,通过放灰来调整。5.4 返料器的控制5.4.1返料器是循环流化床的一个主要部件,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运行中要加强监视其温度是否正常。5.4.2若温度超出正常值很多,对于

12、返料可能是发生燃烧,应加大返料风量。5.4.3若温度低于正常值很多,说明返料器已堵塞,则必须打开排灰阀。如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消除返料器故障,必须停炉处理。5.5 锅炉负荷的调整5. 5.1当增加负荷时,应先少量增加一次风量,再少加煤,如此交错调节,直到所需出力。6. 5.2当减负荷时,应先少量减少给煤,后减一次风,交错调节。5.6 冷渣器控制控制排渣均匀。投入前先通水,经常检查,防止堵塞。6点火期间安全注意事项6.1 整个点火期间应由调试人员现场指挥,无关人员禁止在现场逗留。6.2 安装公司派人对炉前燃油设施进行维护,发现雾化不好的油枪及时清理,控制好油枪配风,保证内环、外环风量配比,保证最外环冷却风充足。点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灭火设施和维护工具。6.3 派专人维护好就地的运行设备,定期进行检查。6.4 一旦发现灭火,运行人员要及时切断燃油,对炉膛进行通风吹扫,防止发生爆燃事故。6.5 吹灰器视情况投入,密切监视尾部的烟温情况,防止尾部“二次燃烧”的发生。6.6 运行人员应各尽职守,认真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好事故预想,处理问题要及时果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