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5960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牡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也是实现我区高效跨越的关键期,更是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攻坚期。科学谋划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努力顺应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积极应对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核心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篇“十一五”成就回顾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时期,也是我区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五年来,全区上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以及省、市应对

2、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实现“四个发展”,坚持“四高”要求,全面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着力推进“三大基地”建设和“一大产业,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一、发展成就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5.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2亿元,比2005年增加2.82倍,年均增长3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1亿元,五年累计完成201.9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量的3.14倍,年均增长27.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7亿元,五年累计达到342.1

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3倍,年均增长19%o产业结构呈现新亮点。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44.2:37.8,二三产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连续五年增产,粮食总产达到63万吨;牡丹花卉、绿色无公害瓜菜、畜牧养殖三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持续膨胀,牡丹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被批准为“全国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农产品标准化基地45万亩,绿色无公害认证品牌增加到22个;建成规模养殖场680个,畜禽存栏量达到727万头(只)。大力实施“一一六六”重点企业培育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2家,比2005年增加103家,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5.6%

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7亿元、利税33.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1.1%和60.1%。服务产业日趋繁荣活跃,启动企业二、三产业分离,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标准“农家店”871处,城乡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51处,形成了轻纺服装、五金建材、电子电器、塑料制品、机动车配件、农副产品等12大市场集群,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237亿元,年均增长24.3%;大力实施“1+3”旅游规划,启动中华祖源景区、黄河文化游览区建设,完成了曹州牡丹园景区提升改造,新型服务业蓬勃发展。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保有量超过13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万亩;规模饲养比重年均提高L5个百分点

5、;木材蓄积量达到210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发展到4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2.2%,“十一五”年均提高0.84个百分点;万元GDP取水量降至208立方米,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2%,SO2,COD排放总量分别削减8%和5%,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认真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五年累计新增绿地面积9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到39.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五年累计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6项,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82项,获得专利授权1500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6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建立省、市

6、级技术中心15家,有15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创新规划项目2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个,省级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5个,步长丹红注射液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第十二届专利金奖。牡丹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41.1%,比“十五”末提高6.1个百分点。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加快实施城镇化建设三年纲要,强力推进城镇综合开发,城镇化率达到39%,比“十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文心花园、怡海花园、南平花园、奥斯卡春城、江南御景园等30个小区建成入住,时代奥城、金河湾、

7、在水一方、龙田名郡、牡丹园片区等56个开发项目加快实施,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完成拆迁260万平方米,竣工商业面积102万平方米、住房面积330万平方米。配合市政府组织实施了曹州牡丹园升级改造、赵王河公园等重点工程,新修了长江路、北外环路、南外环路、长城路等7条主干道路,升级改造了西安路、青年路、兰州路、八一路等17条城区道路,建设了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工程。小城镇综合开发顺利启动,城镇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在建项目24个,开工面积26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实施村庄改造37个,完成15个,在建面积30万平方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成农村社区服

8、务中心26个,清淤治理河沟330公里,改厕8万余座,建设沼气池9200座,村村通油路率达到98%,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比重提升到45%,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90%以上。逐步完善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山东步长在国内上市,卓越皮革和天时钢结构在国外上市。设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创业投资基金,引进了荷泽第一家商业银行。开展了企业二、三产业分离改革试点,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税取消,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投资、金融和财税等改革迈出新步

9、伐,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6.89亿美元,年均增长6.4%;外商直接投资五年累计达到8036万美元。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建改建、维修加固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了现有危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Io0%和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6%o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9.8%,手足口病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甲型HlNI流感防控科学有效,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

10、。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实现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419元和5895元,年均分别增长14.5%和13.4%o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进,“文化大区”建设步伐加快。“平安牡丹区”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二、成功经验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十二五”及今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务实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抓住省委、省政府

11、实施“突破荷泽”战略和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等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全力加快大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三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推动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教育普惠、医疗惠民和社保救助等十大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煤电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集约节约用地力度,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五

12、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提升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六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解决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收入少,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低;资源粗加工和原材料生产比重大,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层次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出口总量小、消费能力弱,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能源消耗总量增加,资源环境

13、矛盾日趋尖锐,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较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业压力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第二篇“十二五”发展战略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折,总体上仍处于历史机遇期、加快发展期和战略转型期,发展空间广阔、动力充足,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内在要求迫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实现“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高效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国际环境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的重大变化,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增长方式调

14、整导致外需增长放缓,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客观上对我国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形成倒逼机制。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围绕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金融安全等问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对发展中国家合理承担国际责任、争取必要发展空间构成新的考验。二、国内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各种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经济社会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围绕扩大内需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围绕自主创新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

15、把发展转换到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轨道,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各地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竞争与合作格局加速调整,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竞争将更加激烈。三、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总量将会有大跨越,居民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一是工业化转型期。我区总体上已经进入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演进的阶段,这个时期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品质生活追求将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最终需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导向,走低消耗、低排放、高端化、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进一步加速产业结

16、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城镇化加速期。2010年我区城镇化水平达到39%,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生产和消费要素将快速向城镇集聚,城镇带动和辅射作用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三是信息化融合期。工业与信息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互相创造市场需求、提供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渗透,将有力促进制造业能级提升,推动产生崭新的融合型产业门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市场化完善期。随着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扫清,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完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

17、力。五是国际化拓展期。推进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快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拓展国际市场,将促进开放型经济迈向更高层次。六是社会建设提升期。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城乡、就业和收入等社会结构深度调整,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统筹城乡建设,提升服务供给,完善社会管理,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发展条件“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将面临高效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具有加速提升的有利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省

18、委、省政府继续实施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和“突破荷泽”等战略,对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在重大项目布局、生产要素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高效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具有丰富的基础资源。我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牧业、速生林、果蔬花卉生产基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可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原料,为高效跨越发展提供强力的资源支持。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为充足,人均可用水量600立方米,可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三是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我区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8大产业集群,培育了步长制药、睿鹰集团、广源铜带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区规模以

19、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02家,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7亿元,为高效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四是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贯穿南北的京九铁路与连接东西的新兖石铁路在荷泽“十”字交汇;已建成的日兰、济广、荷东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德商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荷鱼、济祁高速公路在荷泽形成“米”字型框架;两条国道和6条省道在境内通过,是国家公路运输的主枢纽城市;连接京杭大运河的洙水河航道一期工程也正在加快建设,为高效跨越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五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区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过渡地带,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京九产业带和陆桥产业带的连接点,兼得东中部发展之利,既

20、可引进和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又可依托周边及沿海庞大的市场实现产业规模化。周边区域人口众多,方圆100公里人口达6000万人以上,消费升级和市场开拓空间较大,并且200公里范围内没有特大型城市,为高效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六是具有浓厚的发展氛围。近年来,我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推动发展上变得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干劲,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发展愿望、更为顽强的进取精神、更为务实的工作作风,为高效跨越发展提供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同时,展望未来,我区

21、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是周边地区竞争加剧,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结构调整任务繁重,节能减排困难增加,资源制约影响发展,财政保障压力增大,社会建设面临难题。综合分析,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将持续较长一个时期,有条件加快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第三章“十二五”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高效跨越发展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

22、轮驱动”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强化节能减排,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核心区。二、指导原则坚持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把扩大优质增量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措施,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总抓手,坚定不移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不断膨胀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形成竞争优势。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健全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

23、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统筹经济与文化、城镇与乡村、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中体现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提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绿色增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污染防治,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坚持改革开放,增强跨越发展动力。把改革开放

24、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克服发展阻力,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内需和促进出口相结合,更好的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广泛参与区域合作,不断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立足点,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实现富民与强区的有机统一。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牡丹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年有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实现根本性变化。到2015年,全区整体经济实力跨入全省第二

25、方阵前列。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o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经济素质、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2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50:41o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区城镇人口达到6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市人均住房、人均道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平方米、27.5平方米和20平方米,集中供水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8%和90%以上;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新农村

26、建设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先进文化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周边地区的“亮点”产业。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林木覆盖率达到35%,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进一步展现生态牡丹区、魅力牡丹区、和谐牡丹区的新形象。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27、,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文明和谐稳定。牡丹区“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实际)2015年(计划)“十二五”年均增速(%)指标属性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13132016预期性三次产业比例%18:44.2:37.89:50:41预期性地方财政收入亿元9.22522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234.772025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2.116722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92.722019预期性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5315预期性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22352000预期性城镇化水平%395011预期性

28、林木覆盖率%32.2352.8约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066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4192500012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8951050012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63.8预期性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年1.71.68预期性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8.59.52约束性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27302约束性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4.86.87约束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4010060约束性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内为五年累计数。第三篇“十二五”发展重点第四章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方向,以增加

29、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提高现代化水平为手段,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幅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构建粮食保障体系按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的要求,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扩大粮食高产创建规模,加快黄河滩区综合开发。继续推广配方施肥、秸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以中、低产田改造提升为重点,大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和物流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供给稳定、储量充足、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20万亩、粮食库容量15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68万吨以上。二

30、、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采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模式,加快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努力促进农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一是着力发展商品粮食基地,深化粮油精细加工,形成从原粮到高端食品的粮油产业链条。二是着力推进蔬菜生产、保鲜、储运、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蔬菜产业链条。三是着力抓好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后续加工,形成从养殖到食品、皮毛产品的畜牧产业链条。四是着力改进品质、提高产品保鲜和加工深度,形成鲜食水果、干果、果汁饮料、果酒等多元化的果品产业链条。五是着力搞好树木选优,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形成林产品加工、高档板材和家具为主的林木产业链条。六是着力扩大以牡丹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

31、、增加花色品种,加快形成培育、生产、分级、保鲜、销售一体化的花卉产业链条。七是着力规划利用农村资源,发展观光、休闲、体验旅游,形成农村旅游产业链条。围绕7大产业链条形成,整合农业扶持资金的集中投入、集约使用,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农产品种养基地、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批知名度高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一批集散能力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批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形成农业发展新优势。到2015年,优质农产品品牌达到40个以上,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个。三、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进行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合作,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增强农业龙头企业

32、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发展培育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家庭经营向采取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农业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壮大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发展一批农产品物流中心,构筑现代化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到2015年,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00家以上,集散能力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达到6个。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研发和集成

33、一批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大力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基层科技推广队伍,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促进主要农产品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按照系列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健全动植物防疫体系,推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公害林果区和绿色蔬菜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15年,全区农产品质检率达到40%以上。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

34、使用、收益和流转的权利,努力做好农民的负担监管。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率,切实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和实施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直接受益。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鼓励有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整合扶贫开发资源,实行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带动扶贫的方式,提高扶贫开发效率。到201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IOoOO元以

35、上。第五章努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效跨越发展支撑,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集团和园区带动战略,膨胀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终端产品、集约发展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以工业的大发展带动整体经济的大提升。“十二五”期间,围绕荷泽市“五大基地”建设和“一大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区重点发展医药化工、煤电化工、机械电子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到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0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以上。一、加快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医药化工产业发展重点以睿鹰集团为依托,着力抓好年产200吨克拉维酸钾、2

36、00吨哌拉西林、700吨无菌原料药、3000吨红霉素和260吨双阳哌嗪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长、产品纯度最高的头抱类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基地;以步长集团为依托,着力抓好年产6亿支丹红注射液、1亿盒稳心颗粒和8亿支抗肿瘤新药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建设成一个涉及天然药物、生物药和保健食品三大门类,多领域、剂型全的现代化步长医药工业园。同时加快健民制药、华信制药、方明药业等医药企业的发展,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积极引导鼓励企业申报一批药品批号,争创全省和全国驰名商标品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

37、医药化工之路。力争到2015年医药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区特色最突出、对财政和发展支撑作用最大的优势支柱产业。二、加快煤电化工产业发展按照大型化、基地化和规模化的要求,重点抓好电源建设和煤炭化工。到2015年,煤电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电源建设重点抓好华润电力荷泽电厂建设,到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20万KW。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和煤质优良的优势建设煤电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煤焦化及副产品加工、煤制合成氨、清洁燃料、碳一化工和甲醇制烯烧等产业链。加快煤电化工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策划煤炭加工项目,力争到2015年,把煤电化工园区建成荷泽市重要

38、的煤电化工基地。三、加快机械电子新材料产业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我区机电存量优势,通过融合与创新,重点应用数控加工、精密成型、智能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提高设备的数控化和光电一体化水平。依托填补世界空白的华盛荣镁合金宽幅挤压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宏瑞氧化错系列产品和制定行业标准的广源铜带等企业,重点发展高精度硬质合金、高性能特种纤维和特种高分子材料,着力抓好华盛荣20万吨镁合金、宏瑞年产200吨高温耐火材料和广源铜带5000吨压延电子铜箔等项目建设。同时着力抓好海普电器、广通橡塑、中厦电子、天宝重钢、广信船配、中汇汽车配件、路阳电器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加快机械电子新材料产业发

39、展。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建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重要的机械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四、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牡丹花卉、粮油、林木和畜牧等资源优势,重点抓好牡丹深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产业。到2015年,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建成全市重要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荷泽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色系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和旅游基地这一优势,加快牡丹栽培向产业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全力争取200万亩牡丹籽油料基地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扶持计划。牡丹深加工重点发展牡丹精油提取、牡丹化妆品

40、和保健品的高端开发,着力抓好温州神韵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的牡丹深加工项目,到2015年建成全国最大的牡丹深加工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牡丹文化和观光旅游业,提升牡丹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食品加工重点发展粮油、果蔬、肉食和芦笋等产品深加工。到2015年,面粉、果蔬、植物油和饲料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0万吨、10万吨、5万吨和20万吨。木材加工重点发展高档板材、家具、工艺品等深加工产品。到2015年,木材、家具、高档板材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00万立方米、200万件和100万立方米。纺织服装重点发展高档纺纱、高档布匹、服装加工及家用纺织品。到2015年,纺织、布匹、服装、家纺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0万纱锭、1

41、亿米、5000万件和100O万件(套)。五、加快实施集团带动战略采取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重点抓好步长制药、睿鹰制药、广源铜带、佳美食品、荷泽啤酒等大企业集团规模膨胀、品牌打造和效益提高。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和顺应市场需求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培育实力较强的跨区域公司。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中小企业。进一步改善融资条件,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突破发展瓶颈,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为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行业龙头,构建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

42、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相配套、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注重终端产品开发生产,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着力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2家,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5家。六、加快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集约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为方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转型提升。一是抓好园区道路、供电、供气、供排水、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搞好园区金融、物流、商贸、居住等服务设施的建设,着力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二是引导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向园区集中,以项目建设引领企业升级,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壮大促进园

43、区建设。努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75%以上。第六章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支持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批零餐饮业、农村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努力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增强功能,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实现服务业高效跨越发展。到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以上,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41%o一、加快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一是

44、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围绕重要资源、重点产业和货物集散,以生产生活配送物流为中心,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220、327国道为依托,到2015年,在黄泽东、西、南、北方向各建一处农村物流分拨中心。重点抓好仓储、医药、煤炭等大型物流园区和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物流集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综合物流、专业物流和特色物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积极培育一批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大型物流企业,鼓励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智能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大力加快仓储物流园区、医药物流园区和煤炭物流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三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力

45、争到2015年把“三大物流园区”打造成集生活资料运输、仓储、分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市场交易、生活配套、金融工商服务、信息服务、策划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辐射带动黄泽市以及周边地区物流发展的鲁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和荷泽市现代化物流示范中心。二是加快批发零售业发展。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整合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中国牡丹商贸城、荷泽机动车配件大市场和香格里拉国际广场等市场建设;发展提升一批大型特色批发市场,重点抓好鲁西南蔬菜、牡丹花卉苗木等市场建设;规划开发一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重点抓好中亿大市场、新世纪国际贸易中心等市场建设;策划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

46、、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重点抓好荷泽名嘉广场、银座超市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快住宿餐饮业发展。大力培育餐饮特色品牌、壮大发展名优餐饮企业、弘扬光大餐饮文化,实施居民厨房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和餐饮服务标准化工程,重点抓好酒店、小吃街和美食城的规划建设,加快形成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早、中、晚餐多样化的餐饮格局。到2015年,全区货运量达到1亿吨,商贸物流基地实现交易额500亿元以上,建成辐射周边、东连环渤海、西接中原腹地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中原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旅游开发与文化提升相结合、产业增效与传承文

47、明相结合、资源深度挖掘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优势互补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围绕打造“花城、水邑、林海”的地方特色,深入推进“1+3”旅游规划,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化战略、产业联动战略和区域联合开发战略,以历史文化旅游、牡丹文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着力抓好牡丹观赏、黄河风光、历史文化、风情体验、乡村休闲等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抓好牡丹生态游憩区项目建设,提升三大精品牡丹园,到2015年,争取形成锦绣田野大地景观;突出抓好中华祖源景区项目建设,打造“人类繁衍之根,华夏文明之源”的旅游形象,到2015年,将牡丹区建设成为中华上古文明的展示窗口与海内外祭祖旅游的“华夏

48、祖庭”;着力抓好黄河文化游览区项目建设,开发黄河风情文化、黄河水利文化、黄河休闲文化等系列旅游产品,到2015年,力争将黄河文化游览区建设成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荷泽市黄河旅游开发的标志性景区。大力发展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完善旅游发展保障体系,提高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到2015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力争把我区建成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形成“一山一水一圣一花”(泰安一济南一曲阜一荷泽)精品旅游热线,使旅游业成为我区服务业增长的突破口和支柱产业。三、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建立政策性投资公司、专业化担保公司和农业发展基金为主要形式的投融资新机制,多渠道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加大供销、商贸、通讯和邮政等企业由城区、乡镇向村延伸服务力度,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升“万村千乡”超市和农家店服务功能,带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餐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