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卵巢癌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卵巢癌患者治疗的健康教育卵巢癌(ovariancarcinana)是指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3%,仅次于宫颈癌,而居第二位,卵巢癌以上皮性肿瘤为多见,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淋巴也是重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少见。一、发病特点(1)发生于4050岁,此病不易早期发现,确诊时60%70%已属晚期,死亡率高,一般5年生存率仅25%30机(2)病毒感染,有人发现在青春期前患风疹者,可导致卵巢早期受损,使卵巢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3)20%25%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家族史。而有卵巢癌家族史以及自身曾患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患者,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是普通妇女的2倍。二、临床表现(1)
2、下腹不适或盆腔下坠。可伴食欲缺乏、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多因肠蠕动及体位变化时肿瘤受牵扯所致,尤其以进食后盆腔内不适最常见,是其特征性表现。(2)尿频及下腹痛。多为晚期症状,因肿瘤附近器官受到牵拉或受压迫所致,疼痛可向大腿、会阴或肛门等部位放射。(3)腹部膨胀感,腹部增大及肿块。卵巢癌即使临床早期也可以出现腹水,或肿瘤生长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触及肿块。患者自己察觉腹围增粗,裤腰紧小或自行发现肿块。(4)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可使雌激素或雄激素分泌过多,可有性早熟,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闭经或男性化现象。(5)压迫症状。肿块伴腹水者,除有腹胀外还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横膈抬高可引起呼吸困难、
3、不能平卧、心悸,由于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肿,肿瘤压迫膀胱、直肠,可有排尿困难、肛门坠胀及大便改变等。(6)食欲缺乏、腹胀、消瘦、乏力、体重下降等。(7)癌转移所产生的相应症状。如肺转移而产生干咳、咯血、胸水及呼吸困难;骨转移可产生转移性局部的剧烈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肠道转移者可有大便变形,便血,严重者因发生不可逆的梗阻而死亡。三、治疗原则本病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一)手术治疗手术范围通常应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若肿瘤已转移到肠管的肌层和黏膜层,可同时实施肠切除并吻合或造痿。(二)化疗卵巢恶性肿瘤对化疗较敏感,因此化疗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
4、一,有效率为35%60%。化疗主要用在手术前给某些病例创造手术条件,或用在手术后,对手术切除后病例或晚期、复发、不能手术以及范围较广的转移病例,均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命的目的。(1)腹腔灌注化疗。是卵巢癌常用的一种化疗方法,不仅可控制腹水,又能使种植病灶缩小或消失。其优点在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液浓度,且副作用较全身用药轻。常用腹腔灌注药物为顺柏,同时需行静脉水化,使每小时尿量大于150mL。腹腔灌注前患者需排空大小便,以防灌注时由于活动导致药物渗人皮下。腹腔灌注药物后患者往往出现剧烈腹痛,让患者按左右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膝胸位等顺序变换体位,可使药物充分作用于
5、全腹腔并因减少了对局部的刺激而使腹痛缓解。(2)腹水及腹腔穿刺注意事项。卵巢恶性肿瘤约2/3合并腹水,常伴行动及呼吸困难,可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以缓解症状。定期测量体重及腹围并记录,每天记录出入量,限制水钠摄入量,指导低钠饮食。放腹水过程中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情况并观察腹水的性质。放水速度宜缓慢且一次放水量不超过3000mL,以免因腹压骤降、腹腔血管扩张而外周血管缺血发生虚脱。(三)放疗全腹放射治疗对卵巢上皮癌主要用于HI、IV期肿块体积较小者,用以代替化学治疗。还可以用于局部复发或残留体积较小的病灶。此外放射治疗对卵巢无性细胞瘤和颗粒细胞瘤较敏感,主要用于化疗失败的患者。四、危险信号(
6、1)隐约的下腹不适、消化不良、腹部胀气或感觉胀满,尤其进食后盆腔不适。(2)内分泌失调及第二性征出现。(3)更年期阴道不规则出血、异常排液或白带异常。(4)排除怀孕后的女性出现腹部进行性增大。(5)不明原因的腹水。五、健康教育要求1.教育内容的要求(1)责任护士教会患者本病的诱因、特点、治疗原则、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2)责任护士每日向患者提12个疾病相关问题,并检查各项治疗、检查完成情况。(3)责任护士能教会患者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2 .教育方法的要求(1)责任护士必须使用语言教育的是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护理知识及出院指导。(2)责任护士演示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等方法。(3)提供卵巢知识
7、专题讲座、个体化指导。3 .提供教育材料的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处方、图文手册、药品说明书、IPAD介绍等多种媒介与方式,介绍卵巢癌相关知识。4 .教育频次与反馈要求责任护士每周以提问、直接观察法、行为演示法阶段评价患者的知识掌握与行为改变情况,有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出院前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反馈。5 .责任护士能力要求责任护士应加强专科能力提升,具备卵巢癌系统知识,以及传递知识能力、相关沟通技巧、心理疏导能力,能在适宜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能进行效果评价。六、评估健康教育学习需求(1)评估患者对本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2)评估患者对本病现存的护理信念和态度
8、。(3)评估患者行为与本病相关健康行为的关联。(4)评估患者对本病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需求。七、制定健康教育目标(1)患者能说出本病的诱因、特点、治疗原则、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2)患者能按时服药、配合各项检查。(3)患者能学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4)患者能学会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能控制情绪。(5)患者能学会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八、实施健康教育1 .疾病知识指导(1)向患者讲解本病发病的特点、诱因,及时治疗的重要性。(2)告知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解释各项检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3)定期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并与前检查结果相对比,判断疗效。2 .治疗指导(1)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作
9、用。腹腔镜检查是对整个盆腔、腹腔进行观察,了解病变形态、部位,必要时可取活检做病理学检查;CA125为卵巢上皮癌的主要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以小于35U/mL为标准;甲胎蛋白(AFP)为内胚窦器的最佳肿瘤标志物,未成熟畸胎瘤AFP也可升高,放射免疫法以小于20ngmL为标准;B超检查可显示肿块的大小及转移情况,但肿瘤直径小于2cm时超声波检查较困难;阴道超声检查特别是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CT及MRI(磁共振)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图像,并可定位定性。(2)化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毒副反应,耐心讲解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毒副反应,使用药物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加快药物代谢,降
10、低毒副反应。使用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时,指导患者合理选择静脉通路,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患者的血管。告知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重要意义。(3)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腹部情况及有无胃肠道反应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硬结及出血,滴注是否通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在腹腔化疗中避免咳嗽及移动,以免损伤膀胱和肠管。(4)腹腔化疗完毕后协助患者勤翻身,不断变换体位,左侧、右侧、仰卧、坐位交替进行,每个体位保持1015分钟,使药物广泛均匀与腹腔各脏器及腹膜表面接触,充分吸收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 .护理知识指导(1)化疗前进行静脉采血检查
11、,了解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情况。(2)柏类对肾小管有损害作用,用药前需大量输液进行水化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达到每小时150mL,保证每日人量在400OmL以上,尿量在300OnIL以上,以减轻肾毒性。少尿者遵医嘱应用利尿剂,促进药物及毒素排泄。(3)注意营养的摄入,应少量多餐,选择高热量、高蛋白膳食。(4)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每日化疗结束后坚持下床活动,必要时家属扶行,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或受寒,减少频繁进出公共场合所致交叉感染。分泌物、排泄物及时处理,水池和便池多次冲洗。(5)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治疗性疲乏。4 .心理指导(1)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答复。(2
12、)每日与患者交流至少5分钟,观察患者目前状态,有无家属陪伴,有无紧张、压力及其来源。(3)帮助患者认识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开朗乐观的心态利于疾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勿焦虑。(4)向患者介绍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如呼吸放松、音乐放松等。(5)与医生共同提供相关治疗及预后的实际信息,建立患者对疾病合理的期望值。(6)个别心理问题突出的患者,可通过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并给予对症处理。5.出院指导(1)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如有腹痛、腹胀、阴道流血等不适或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则要尽快返院检查和处理。(3)出院后责任护士回访了解患者的目前恢复情况,指导定期妇科检查、
13、盆腔检查、B超等。追踪CA125的水平。(4)如有康复治疗者,要追踪指导。6.选择健康教育方法(1)对于情绪极不稳定或对治疗不配合的患者进行个别指导。(2)对于初诊患者,与患者沟通,使用耐心的、鼓励性的、指导性的话语。(3)提供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图册、张贴健康教育宣传栏。(4)集中开展同病室患者健康教育,患者之间相互督促,相互鼓励。(5)护士亲身行为演示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7.健康教育效果反馈(1)患者能否复述疾病知识要点。(2)观察有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行为取向。(3)观察有无正确的健康行为。(4)观察是否情绪稳定、焦虑减轻或消除。(5)医生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遵医行为评价。九、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 口头提问法。针对患者对卵巢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提问。(2)直接观察法。观察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睡眠等健康行为的改变。(3)每月对本病患者进行抽样评价,计算普及率、知晓率及合格率,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4)定期收集医生反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