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81613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颈椎病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虽然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也可发生颈椎病,但绝大多数颈椎病人系进入中老年后,肝肾亏虚,筋骨退变,导致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在外因方面,颈部扭伤、慢性劳损、风寒痹着,均可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症状。【诊断】颈椎病的分型很多,目前比较常用的分型有:落枕型(或称颈型)、痹证型(或称神经根型)、痿证型(或称脊髓型)、眩晕型(或称椎动脉型)、五官型(或称交感神经型)等。1.落枕型颈椎病颈背疼痛反复发作,发则颈项酸痛不适,延及上背部,重者俯仰旋转欠利,状如落枕。初则发作35天后缓解,很快又复发,渐发展至长期颈背酸痛而无明显的缓解期。凡中年以后常发落

2、枕,颈椎X片有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变直、韧带钙化等改变者,可明确诊断。2 .痹证型颈椎病以一侧上肢疼痛、麻木为多见。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而产生症状。根据主诉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作疼痛、麻木和萎缩三个亚型。疼痛型:发病较急,肩臂疼痛较重,肌力和肌张力可略有减弱,多数为一侧发病,颈部酸痛,患者头部可微向患侧偏,以减轻症状。夜间症状加重时可影响睡眠,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侧卧,或加高枕头的仰卧等,以求减轻症状。麻木型:最多见,发病较慢,麻木以手指为主,或12个手指麻,或5个手指均麻,少数两手均麻,或有上臂、前臂麻木不仁,致触觉迟钝,痛温觉减

3、退。唾眠时亦可因颈部姿势、肩臂所处位置不同而使症状加重或减轻。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纵叩试验可呈阳性。萎缩型:很少见。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均不严重,但患侧上肢肌力减弱,日久则大、小鱼际等肌肉萎缩,重则影响体力劳动。3 .痿证型颈椎病起病很慢,先为双下肢麻木乏力,以致肢体沉重,肢冷难温,步履不灵,喜用拐杖助行,通过治疗休息,可以缓解,形成时好时坏、逐步加重的过程,渐致步态不稳、跛行。后期可出现二便失控,难于行走,双上肢肌力减弱,形成瘫痪重症,幸较少见。4 .眩晕型颈椎病头目眩晕为主,或兼有头额胀痛,或眩晕与头痛交替出现。眩晕之特点常与头颈位置有关,头颈转动较快时,即可发生明显的眩晕。重者眩晕常发,头

4、重脚轻,恶心欲吐,走路欠稳。少数可合并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个别可有突然跌倒,称为猝倒,猝倒时神智是清醒的,猝倒后即感肌力恢复,可以自行站立。脑血流图呈椎动脉供血不足。5.五官型颈椎病较少见,或皮肤多汗,易潮红;或眼睑乏力,眼胀痛,易流泪;或听力下降,耳鸣;或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易恶心等。上述5型,常并不单独存在,如落枕型可与痹证型同时存在,眩晕型兼有五官型症状等,此类情况,可称为混合型。由于颈椎病证型较多,因此诊断颈椎病时,需摄颈椎X片,除外颈椎结核、颈椎先天畸形、颈椎肿瘤等。颈椎病的X片,可见到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钙化、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孔狭窄等一项或数项。痿证型可作CT或

5、MRI检查。另外,常见的痹证型颈椎病,既需与肩周炎区别,也可并发肩周炎。眩晕型颈椎病需与梅尼埃病等区别。【治疗】一、推拿疗法常用于落枕型及痹证型,对眩晕型也有一定疗效。点压、按摩、拿捏、弹拨等手法,是颈椎病的常用推拿手法。落枕型可取风池、天柱、肺俞、曲垣、肩贞等。痹证型可取肩醪、肩朋、曲池、手三里、合谷、神门等。眩晕型可取百会、太阳、大椎、风府、合谷等。颈部推扳手法也适用于颈椎病落枕型、痹证型及眩晕型。先作一侧,如无不适反应,再作对侧推扳手法。CT检查或MRl检查,有颈椎间盘突出者,不宜作推扳手法。二、颌枕牵引俗称颈椎牵引。牵引之着力点在下颌部及枕部,故名颌枕牵引。牵引时病员可取坐位或卧位(见

6、图10-79),牵引重量及牵引时间,可根据病员的感觉而调节。坐位牵引的重量在35kg之间,卧位牵引的重量在510kg之间。每次牵引的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如病员对牵引的反应好,可适当延长牵引时间并增加牵引次数。牵引可以缓解疼痛,松弛痉挛的颈肌,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使气血流畅,炎症消退,故多数病人可获疗效。少数在牵引时出现头晕或疼痛加重者,应及时停止牵引。部分病人牵引时颈肌紧张,或牵引时头向后倾,亦会影响疗效,故牵引时应使头部微呈前倾,并嘱病员尽量放松颈部肌肉。三、辨证论治1.落枕型治宜舒筋活络,疏风止痛。常用药如:羌活10g,木瓜10g,伸筋草15g,骨碎补10g,当归

7、10g,桑寄生T5g,五加皮IOg,陈皮6g等。2 .痹证型疼痛为主者,治宜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常用药如:青防风10g,葛根10g,桂枝6g,杭白芍10g,独活10g,秦先10g,钩藤10g,红花6g,络石藤12g等。麻木为主者,治宜养血活血,益气通络。常用药如:党参10g,黄芭10g,当归10g,川苛6g,升麻10g,炒赤芍10g,红花6g,丹参10g,鸡血藤12g,桂枝6g,姜黄IOg等。肌肉萎缩者,参考痿证型用药。3 .眩晕型治法以顺气活血、养肝熄风为主。常用药如:柴胡3g,制香附10g,川苜10g,丹参10g,石决明15g,钩藤10g,枸杞子10g,五味子10g,佛手片6g,降香3g,

8、娱蚣1条等。如体型肥胖,偏重痰湿者,可以加化痰利湿之品,如茯苓、姜半夏、泽泻、生意或仁等。如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可加以气血双补之剂,如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等。4 .痿证型治法以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为主。常用药如:杜仲10g,骨碎补10g,续断10g,枸杞子10g,当归10g,肉灰蓉10g,络石藤12g,川牛膝10g,红花6g,土鳖虫IOg等。5 .五官型症状每人不同,宜辨证施治。如面色潮红、眼Il佥胀痛者,宜散郁泻火,常用药如:龙胆草10g,夏枯草10g,当归10g,地龙10g,大黄6g,防风Iog等。如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恶心等,宜清咽润燥,常用药如:生甘草6g,桔梗6g,枳壳10g,玄

9、参10g,知母10g,桑白皮10g,炒白术IOg等。四、固定与功能锻炼对于颈背痛发作剧重,自觉头部不能支持,坐卧不安的病员,在牵引、推拿的同时,可用固定式颈托或石膏围领,作短期固定。或用纸板、塑料或钢丝及布类等,做成轻便的围领,常可缓解症状。比较理想的是采用支撑式可动颈托,系在塑料枕垫、下颌垫、胸部垫及上背垫之间,有弹簧衔接支撑,具有28kg的支撑力,又可转动颈部,转动颈部时颈肌受到锻炼,对急性期和慢性患者均适用。充气式颈围亦可试用。慢性期病员应注意全身性的锻炼及颈项功能的锻炼,藉以增强体质,滑利颈椎关节,增强颈项肌力,缓解症状,使病变逐步好转。锻炼方式包括太极拳、广播操及颈部的前俯、后仰、左

10、右旋转、左右侧弯等动作。动作宜徐缓,俯仰旋转范围要大。但如颈部侧弯时引起臂痛者,宜减小侧弯动作。五、其他疗法1.针灸治疗对颈椎病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落枕型及痹证型可取风池、夹脊、曲池、手三里等。眩晕型以耳针效果较好,可取皮质下、肾上腺、交感、神门等穴。2.水针治疗用红花、当归、川与注射液5ml,加2%普鲁卡因2ml,在压痛点作局部注射,隔34天重复注射1次,可减轻疼痛。对于眩晕型,可用上述红当川注射液2ml,加2%普鲁卡因ImL注人两侧风池穴,有较好疗效。另外,丹参注射液1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Oml内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对眩晕型亦有较好效果。泼尼松龙1

11、ml,2%普鲁卡因2ml,注射用水2ml,混匀后作痛点穴位注射23个穴位,对落枕型及痹证型亦有一定疗效。注射时应注意血管神经,严禁注入椎管或胸腔。六、选用合适的颈枕在颈椎病的病因病理逐步阐明以来,对于枕头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国外普遍推荐布满乳头状凸起的两边高、中间凹、颈后稍高的泡沫塑料枕头,虽弹性较好,但仰卧时头颈部粘滞不适、侧卧时乳头凸起可触及鼻孔,故国内未获推广。这里介绍的中药颈枕,不置于枕骨部,而置于颈后部,直接以改善和保持颈椎生理弧度为目的,即使对于无颈椎病症状的成年人,也是合乎生理的设计,可作为保健之用。中药颈枕的方药组成:艾叶3份,山奈3份,稽豆衣3份,野菊花3份,野枯草3份,

12、苍术2份,桑叶2份,仙灵脾2份,侧柏3份,苏梗2份、晚蚕砂3份、通草1份、薄荷1份,按比例配制各药,制成粗末如绿豆大。香料袋:丁香3g、肉桂3g、草菱3g、樟脑2g、冰片2g,共为细末,纱布小袋装。中药颈枕的制法:中药颈枕用灯芯绒作枕套,长38cm,直径IOCm,呈圆柱状。先放入一块三角形长柱状泡沫塑料,其长为37cm,三边各长IOCm,然后填入中药及香料袋。使三角形塑料周围及枕套内为中药所充满后,颈枕呈圆柱状。中药颈枕的用法:标准用法:颈枕垫于颈后部,稍作上下移动,舒适为度,不用其他枕头,使头部轻度后仰,具有小重量牵引作用,可改善颈椎生理弧度。保健用法:初用颈枕不适应者,颈枕垫于颈后部,同时在头枕部置一普通枕头,使头颈部较为水平,不太后仰,可作为初期使用方法,增强适应性。颈椎病症状好转后及无颈椎病者,均可用保健式。老人用法:对习惯于高枕者,或高龄微有驼背者,颈枕置于普通枕头之上,以舒适为度。中药颈枕的功效与适应证:功能疏风清热,宣痹和络,温经止痛,改善颈椎生理弧度。治疗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各种颈椎病,对于患者颈椎X片生理弧度减小、变直、反弓者更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