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8515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党中央十分关心党的群团工作,要求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要解决基层组织“毛细血管堵塞”和“神经末梢坏死”的问题,为党的群团工作与时俱进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中,特别指出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高校工会来自教职工,根植于教职工中,是高校党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具有参与、维护、建设、教育的重要职能,在学校发展改革、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跨城市多校区办学和改革深

2、入,高校工会的地位不断提高,其重要性逐步凸显,高校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然而,现有高校工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并突显出工会组织弱化、缺少活力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A大学两个校区分布在不同城市,工会组织采用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延伸式或者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在两校区都设立工会办公室,并在统一领导下互相协助,共同开展工会活动,共同为两校区的工会会员服务。这种管理模式在多校区办学初期形成,有效促进了两校区实现大融合,消除差异。同时,这种集权模式下,有助于全盘考虑各校区工会组织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形成合力,避免

3、各自为政、有助于两校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但是,由于顶层设计不完善、对地域差异引发的问题考虑不周全、人员配置不足等因素,在两校区的协同办公过程中,出现了多个问题。(一)缺乏顶层设计,造成制度不完善。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权力集中,使得两校区工会在运行初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沟通、通力解决。但是,在平稳过渡后的常态化运行过程,跨城市的两校区因缺少顶层设计问题慢慢凸显出来。首先,两校区工会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学校工会采用一校区主导发动,一校区协助配合的模式,能够保障每个校区每项工作都有相应负责人,并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跨城市流动。但是协作机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主导协助双方协作能力依赖高,而且协

4、助方处于被动位置,难以激发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其次,缺少面向二级工会的工作指导性文件。二级工会干部一般由教师兼任,他们没有经历系统性的培训,对工会的制度和管理规定一知半解,在开展工会活动时无所适从,降低了二级工会的活力;有的学院的工会会员分布在两校区,增加了二级工会干部组织活动的难度,进一步影响了二级工会干部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校工会制定面向二级工会的工作指导性文件,帮助二级工会了解工会服务的新政策、新精神。(二)人员编制不足,难以应对多校区的新挑战。首先,工会专职干部身兼多职,影响服务质量。学校在两校区虽然都设立了工会办公室,并配置了相应专职干部,但专职干部总数量低于单位教职工人数的

5、千分之三,在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工会活动是两校区同时开展的,因此要求专职干部身兼多职,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岗分工,影响了工会的服务质量。另外,部分业务受限于人员配置、归属地等因素,在指定一校区设立专人负责处理,如财务报销、医疗补助申请等,导致另一个校区相关业务工作在办理周期、咨询方便性等受影响,影响工会的服务质量。其次,二级工会无专职干部,同步激活两校区基层活力面临新挑战。二级工会干部大部分由学院行政人员或教师兼任,没有设置专职干部,而且学院的岗位调整引起工会干部变动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二级工会干部对工会新政策精神认识不到位,对工会运行机制不熟悉,造成被边缘化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同时,

6、工会会员分布在两校区的局面,给二级工会开展活动带来更多的挑战,使得二级工会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三)工会面临多校区协同办公的新挑战。首先,跨城市多校区协作办公,对工会干部提出新要求。虽然两校区建立初期制定的岗位分工,大致上明确了工会干部各自的岗位职责,但是两校区同时开展某项工会工作时,不是各司其职,而是需要跨校区多人相互协作,这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学习并熟练掌握这项业务,碰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够及时进行协调沟通,同步推进实施,否则容易造成不同校区的工作效果不同,影响工会形象和服务质量。其次,跨城市多校区间多次传递文件材料,使工作难度增加,影响工作积极性。按照工作岗位分工,某一校区专人负责工会财务报

7、销、活动申报等业务工作,另一校区二级工会的报销票据、申报材料等需要通过校车寄送过来才能办理。而二级工会干部大多数由教师兼任,对工会业务不够熟悉,经常出现报销手续不完整、材料不齐全等情况,由此导致材料多次往返,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难度,甚至有损工会的服务形象。(四)跨城市多校区开展工会工作,增加了难度和运营成本。首先,跨城市多校区使得会员参加属地活动受限。学校所有的工会会员关系隶属于A城市,使得在B城市的工会会员出现居住地与会员属地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其既不能享受A城市总工会的属地福利,也不能享受B城市总工会的属地福利,例如“幸福返泉”的福利,这就需要我校工会与两地总工会多方协调争取,增加了工作

8、难度。其次,跨城市多校区开展工会活动、会议等工作,增加工会经费支出。按照工会法及工会经费收支的相关规定,工会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拨缴经费及会员会费,其中拨缴经费的计算方式为工会会员工资总额的2%o因此,工会经费只取决于会员数量和会员的工资待遇,不会因为两校区办公而增加。但是跨城市多校区举办工会活动,会有人员流动而增加车费、布置多校区各自活动场地而增加经费支出等情况,增加了工会运营成本。也就是说,对比单校区办学,多校区的工会经费收入不变,而支出增加了。(五)信息化发展滞后,难以应对多校区的新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工会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带来新的机遇,特别针对跨城市多校区的办学。

9、我校现阶段主要通过微信群、网站、信息系统等渠道,开展通知、宣传、单一业务处理的工作,工会工作融合信息化技术程度不高,难以应对多校区的新挑战。首先,信息化发展滞后,难以满足跨城市多校区的办公需求。跨城市使两校区从地域上分开了,产生空间距离,但目前工会信息化系统还不能满足线上项目申报、审批等工作需求,只能沿用传统纸质文件传递的做法,致使工作周期拉长,降低办公效率。其次,信息化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多校区同步开展活动的数据统计需求。收集统计数据是开展活动的重要工作,为衡量工会活动受益面提供数据支撑。以“环校健步走”活动为例,专人负责以邮件形式收集服装尺码,时常因为尺码、人员变动等情况而多次报送活动数据,

10、导致数据汇总出来不准确、丢失等情况。最后,信息化发展滞后,难以精准收集、定位两校区会员的差异化需求。现有工会信息化系统的会员管理,互动功能不便捷,不利于收集会员与工会组织有效互动后产生的数据,不能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分析,精准定位两校区的会员需求,无法提升工会的服务质量。二、异地多校区提升基层工会活力的策略(一)完善顶层设计。L建立两校区协作机制。面临异地多校区工会工作的新问题、新挑战,学校工会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协调思想认识、协调奋斗目标、协调工作计划、协调职权关系、协调政策措施,协调责任奖惩等,从而督促各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首先,建立内部交流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定期会议

11、,在学年初统一思想认知、确立奋斗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调整岗位分工;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开展内部交流会,动态调整工作方案、敲定工作细节、协调工作内容、总结经验等。其次,建立校工会内部“1+1”协调机制。工会办公室制定年度计划,并在原有岗位分工的基础上,建立“1+1”协调机制。“1+1”是指根据岗位分工,将工作内容的对应职责人设定为总导,在另一校区择选副导。总导负责工作方案的敲定,并与副导直接对接。副导依循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另一校区的工作。再次,工会以整体的形象面向二级工会,建立首问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是指二级工会干部咨询或办理相关事项时,接待人员认真解答、负责办理或引荐给相关责任人的制度。首位接待

12、人员即是首问责任人。二级工会干部咨询的问题如属于首问责任人工作范围,应立即准确地答复或协助办理,并对解答的问题负责。二级工会干部咨询的问题不属于首问责任人工作范围或不清楚的,应告知申请人并引导至该业务负责人处,由负责人答复或配合办理,并对结果负责。建立首问制,避免校工会内部的工作人员互相推诿,打击二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最后,建立积分制的奖惩方案。建立由工会领导、二级工会干部组成的评价体,对校工会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评价,从而形成评价积分,以积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2.建立校级工会与二级工会的协作机制。针对二级工会无专职干部、岗位变动常常发生的情况,在两校区的新局面下,加剧了工会工作没有延

13、续性、缺乏基层活力等问题。因此建立校级工会与二级工会的协作机制迫在眉睫。首先,要逐步形成二级工会干部的工作手册。校工会结合近期工会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具体的工会活动为案例,撰写二级干部工作手册,指导二级工会干部开展工作。在工作手册中留有空白页,便于二级工会干部填写经验总结,促进其不断完善。其次,定期开展二级工会干部培训。通过干部培训,传达年度工作计划、传达最新的工会政策和文件精神,交流工作经验,不断完善业务流程,促进校工会与二级工会的联系,提升二级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二)建设智慧工会。推进智慧工会建设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弥补人员编制不足的一大举措。首先,建

14、设智慧工会,推进两校区协同办公信息化。统筹“互联网+工会”顶层设计,通过智慧工会平台,建立工会会员档案、公文范本等基础数据,为两校区共同开展工会活动奠定数据基础,推进上下级工会组织间互联互通,逐步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工会网上工作体系。其次,建设智慧工会,精准研判会员需求。智慧工会的建设以教职工为中心、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会员服务为载体,通过智慧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会员的需求,智能推进职工个性化普惠性服务,开展“接地气”的好活动,实现由工会“定菜单”到职工“点菜单”的转变,激活基层工会活力。最后,建设智慧工会,发出工会好声音。加强互联网内容和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智慧工会平台,工会工作必须

15、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工会工作新形态,通过智慧工会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体现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三)开展接地气的工会活动。开展工会会员喜欢的活动,是增加组织凝聚力,预防基层组织“毛细血管堵塞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工会活动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活动“接地气”,二是活动经费。借助智慧工会平台,结合工会组织以往的工作经验,优化活动项目,使工会活动更加“接地气”,而活动经费不足的窘状则需要组织者挖掘各方力量,引入活动赞助商,深入分析活动方与赞助方的利益平衡点,逐步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解决多校区开展活动增加经费负担的问题。三、结语高校工会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但对其研究多放在维权、财务、档案等方面,对跨城市多校区工会组织弱化、活力不足的研究甚少。本文针对跨城市多校区高校工会履职现状及问题,结合现有工会相关政策及要求,提出建立协作机制、建设智慧工会、开展接地气的工会活动等策略,试图寻找提升高校工会基层活力的途径,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