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种植业情况调查[全].docx
《楠竹种植业情况调查[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楠竹种植业情况调查[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楠竹种植业情况调查XX省XX县XX镇XX村位于海拔高1300米以上,是由原来的XX县黄洞乡的都辽村、高桥村、东水村3个相邻行政村合拼而成的,总面积20平方公里。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竹则竹、宜药则药、宜养则养的原则,三个村产业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约发展”,做大做强”竹、药、牛”三大产业,完全可以走出了一条产业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目前已连片开发楠竹林1万亩,三木药材林7000多亩,规模养殖草食动物7000多头,实现了人平十亩竹、十亩药、十头牛的目标,形成了“竹、药、牛”三大支柱产业。有着“药才之乡”“楠竹之乡”的美称。楠竹在XX人心目,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土生土长的XX人维持生活中的一
2、种手段。一.楠竹的特有价值日常生活中,楠竹制品早已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资,我们餐桌上的玉兰片,一日三餐用的竹筷子,竹胶板、高级纸张、房屋的装饰、建筑材料及无以计数的竹工艺品楠竹不仅对日常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贵的是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居住环境、维护良性循环方面,有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林学院周国模教授研究成果表明:标准竹林的固碳能力一公顷的年固碳量为5.09吨,在调节环境气候中起着重要作用。二、XX村发展楠竹的有利条件楠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竹根集中稠密,竹杆生长快,生长量大。XX地处华南,位于东径113°37&p
3、rime;至114°14′,北纬25°44′至26°13′之间,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疏松、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地貌以低丘陵为主,土层较厚且三沃,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于楠竹生长,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于发展楠竹林基地,壮大楠竹资源是十分有利的。XX村的楠竹发展历史悠久,XX人对楠竹情有独钟,深深地依恋,感情基础很好。多少年来,他们与楠竹相依为命,共同见证了XX的喜怒哀乐和风风雨雨。民间流传”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竹”的谚语,也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竹的感情。三、目前的发展状况多年来,我县
4、林业局走科技兴竹的路子,把楠竹综合开发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来抓,楠竹增至200根/亩以上,最大根楠竹超过100斤,但发展很不平衡,由正常竹林变成了残林,乃至无林的现象也很普遍。楠竹产业方面,没有精细的附加值高的产品。浙江、福建等产业发达地区现在楠竹的价格是百斤/50元,楠竹工艺品生产发达地区更是以根论价,一根楠竹价格在20至30元之间,而我们XX现在楠竹目前价格在百斤/18元左右,价格差巨大,究其原因是:我县目前只有县竹胶板厂和几家手工小厂,楠竹市场根本没有竞争,竹农销售获利很小,因此造成大量“困山竹“,“困山竹”区域竹林面积和活立竹每年递减,出现此处新的楠竹林,而彼处竹林退化,面积萎缩的状
5、况。四.发展的优势与前景楠竹繁殖能力强,生命力旺盛,利用率高,再生资源丰富,一身都是宝,生态效益显著。楠竹是常绿植物,枝叶茂盛,地下鞭根固土能力强,能保持稳定林分,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据检测,同等降水楠竹树冠对降雨截留量为15.6%,比杉木林大6.11%,树木汇流量为9.16,比杉木多6.26%,竹林下经流量为32.37/年一公顷,远优于杉木人工林,竹林可改变林业单一经营材的产业结构,促进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减少林木采伐压力,为减少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竹林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绿化环境独特,有利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优化生态环境,对生态旅游起着推进
6、作用。在XX村,无论从XX人对楠竹的感情基础,还是从楠竹的生存环境;也不管是从微观还是宏观来分析,楠竹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一)目前,XX村的楠竹产业已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林业局正在规划湘南木材交易市场,为楠竹交易打造平台,并计划引进楠竹高附加值产业,以此提高原竹的价值。省、市林业部门,县林业局大力组织实施,把楠竹产业综合开发作为了富民强县的重要内容来抓,推广竹林速生生产技术,每年的新造格口低改,老百姓要积极响应。(二)楠竹开发潜力大,产业效益前景广阔。目前XX村的楠竹大多属于低产、低值林,因此,产业发展存在巨大的空间和潜力。楠竹一身全是宝,竹材、竹笋、竹制品销路越来
7、越好,当今现代生活,人们崇尚自然,反朴归真,竹海生态休闲旅游日趋活跃,楠竹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一部份,其旅游观赏价值,生态功益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楠竹有绿化、蓄水、保土、保肥、净化等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上,竹农可增收,企业可增利、国家可增税,社会效益上,为人民提供食品、物资,为企业提供商机、为农民劳动力提供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五.制约楠竹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XX村的楠竹产业发展虽然前景可观,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新造楠竹林2000亩,低改3000亩至10000亩,但2015年初林业新数据显示,竹林面积不足10万亩,比前几年下降3万亩,XX的楠竹也在减少,是什
8、么原因造成每年有新造竹林,而总量下降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域内企业少,没有竞争机制。楠竹原值很低,以周边的炎陵而言,有楠竹加工企业百余家,其中高新附加值的产品不少,楠竹原竹达到了30元佰斤而我县楠竹原竹只18元后斤价值百斤相差十几元,大大打击了竹农的积极性。再好的一片竹林,竹农若要变成现金就不行,因为楠竹原值低,有的竹林离公路来较远,竹农起早摸黑一天只能来回三趟,每趟背90斤,一天幸苦下来连竹带工资不足50元收益,还不于一天的短工工钱,致使该处的楠竹成为了没有价值的“困山竹”,极大地打击了竹农的积极性。(二)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低产林比重大。据了解,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有
9、竞争市场的机制,楠竹几乎没有经营市场,竹林经济效益很低,山区老百姓的竹林维持在挖点冬笋,春笋搞点收入,上好的楠竹砍倒做为燃料或做篱笆用,老百姓根本不愿经营竹林,造成大多数竹林为荒芜低产型、混生低产型、不愿采伐型、立地贫瘠型等。(三)是产业人才贫乏,没有明星企业。据调查,目前县内竹加工企业只有潦潦几家,县竹胶板厂,开工严重不足,竹制产品生产XX目前没有。我县里这些厂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经营方式落后,市场竞争力差,因生产能力小而不能形成规模;产品档次低而不能形成品牌;市场秩序乱而不能形成合力。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造成楠竹原值低,严重影响了竹农的积极性。(四)是加工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
10、低。目前,XX仅有的竹加工企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半机械或手工操作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或根本上没有技术含量,其产品为初级产品,这些产品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五)是一方吃不饱,一方买不了。由前所说,目前XX约有一半或三分之二楠竹资源被无情的浪费。其原因就是价位太低,竹农不愿破伐。结果卖方感到劳动的付出与收获反差太大难以接受,宁可楠竹老死林下;一方是客户认为对于如果这些原材料太贵,加上还需花费很多本钱加工成产品,他们也划不来。所以一方买不到,一方不愿卖,价格很难谈拢。(六)是投资融资问题。一是争取上级立项,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如向广东、浙江“老乡会”等组织推介,并制订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植业 情况 调查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