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9391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心得体会发言生态修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弥补生态欠账的重要制度安排。得益于此,不少昔日满目疮痍之地重披“绿装”,有的还成为“网红”景点,生态修复成效明显。然而,少数地方念歪了生态经,打着“生态修复”旗号破坏生态,出现“生态修复”越修越差、旧债未还又添新账的乱象。近年来,名为“生态修复”,实则变相开采、盗采矿产资源的现象在多地冒头。不法分子借环境治理、平整土地、水体治理、削坡排险等名义,在矿山生态修复、河道生态疏浚、建渣生态清运等项目中,边修复边破坏、小修复大破坏、不修复只破坏,让人触目惊心。为掩人耳目,有的矿企对

2、外宣传是生态恢复治理样板,却暗地里在修复、开采之间灵活切换,大搞形式主义;有的企业没有生态修复资质,为牟利非法承包生态修复项目,借机盗采矿产;有的地方将所谓“生态修复”项目拆分,化整为零以图躲避监管。“生态修复”乱象背后,既有不法分子投机取巧、掩人耳目的原因,也有部分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失察失管的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修复这本好经不容念歪。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要压实地方政府主责,加强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力度

3、。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制度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既要强化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统一监管,也要做到修复前有方案、修复中有监督、修复后有验收。对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行为,要及时通报和曝光;对以生态修复名义违法采矿、破坏耕地等行为,要移交执法机构调查处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不断探索创新,织密智慧监管网。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均发文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遥感、测绘、地质调查等技术手段,对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进度、效果等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重点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充分利用卫星资源、航空有人和无人机、地面固定和移

4、动巡视监测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还得运用好辩证思维。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生态修复是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切忌过度依赖甚至滥用人工修复。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和“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重点整治和全面修复相结合。坚持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

5、相统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此外,也应该正视,一些地方面临着生态修复包袱重、压力大、成本高的现实难题。“谁开发、谁修复,边开采、边修复”政策措施实施以来,新增矿山修复基本能够达到“供需平衡”,对比之下,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资金缺口较大。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资金投入、市场化运营等方面综合施策,提供好政策工具箱,鼓励地方科学、合理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督察工作心得体会发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我国加快制度创新,强

6、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其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抓手。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正式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19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施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基本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为遏制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根据相关要求,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

7、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在河北开展督察试点。到2022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轮督察全覆盖。从拆除陕西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再到黑臭了20多年的广东练江华丽转变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在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切实推动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质量,要看老百姓对蓝天、碧水、青山的满意度。因此,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从启动时起,就把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

8、展作为工作重点,把老百姓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作为督察关注的“大事情”,督促有关部门将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的五年,这五年也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全面实施的五年。在督察中,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敢于动真碰硬,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生态破坏、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等问题被先后公开曝光。这些案例深刻揭露了一些地方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生态环境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督察,进一步压实了地方党委与政府的生态环保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

9、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既是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督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部分区域污染物排放出现反弹现象,生态环境质量面临下降风险,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一些城市出现了重污染天气。这其中除了气候因素之外,也与一些地方盲目上马“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弄虚作假有重要关系。这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能有任何懈怠。按照有关部署,今年将适时启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待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督察问责、形成警示震慑、推进工作落实、实现标本兼治,在确保“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