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0979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对外交通系统与城市布局1.1城市交通概念与分类1.1.1城市交通的含义()城市交通:指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的人员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广义包括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主要交通方式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城市内部交通: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主要交通方式为城市道路交通、地铁、轻轨、城市铁路、轮渡、水运等。1.L2城市交通的分类()常规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城市交通客运交通货运交通重货运交通轻货运交通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车)个体机动交

2、通(私家车、出租车)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1.1.3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交通体系: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不适宜城市交通体系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支路网密度较低,由于过去采取的大街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整体路网密度不适宜,导致道路功能恶化,城市交通效率低下,城市拥堵问题突出。(2)道路设计:道路选型与交通流量不符,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在城市横断面设计中,道路选型忽视道路近远期的交通流量发展,导致道路难以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造成交通拥堵。同时由于交叉口设计缺乏前瞻性,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3)城市环境:资源和能源不断消耗,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在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与土地资源

3、的情况下,排放的尾气也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空间资源配置低效。(4)交通设施:停车设施严重缺乏,道路附属设施缺乏维护停车设施缺乏是目前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大量的停车设施的建设,不仅占用了城市建设用地,也难以缓解停车需求。同时,对于道路附属设施缺乏系统的维护和管理。(5)政策管理:以机动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忽视人本需求长期以来,城市道路交通以机动车为主导,城市道路网结构以服务于机动车为目的,导致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和步行交通系统严重缺失,步行交通空间被机动车所占用,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1.1.4城市交通系统特征()(1)交通集散点分布广: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多,不稳定;(2

4、)交通流构成复杂,各种交通流在道路上混行:(3)交通工具类型众多,速度不一:(4)人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之间交叉多,互相干扰大:(5)城市交通需要大量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1. 1.5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1 .城市空间形态分类(1)集中式:网络状、环形放射式(2)分散式:组团式、带状、指状、环形城市2 .集中式布局(1)优点:D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2)用地紧凑,节约用地:3)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2)缺点:1)近远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下很难处理好;2)易导致过密度的蔓延式发展。3 .分散式布局(1)组团式:被自然条件和交通干道把城市分成几个组团;优点

5、:1)灵活编制,比较好能处理好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2)易接近自然,各用地好安排缺点:D布局分散,土地利用不集约:2)几个城区不易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比较高;3)若每个城区规模达不到一定程度,难以形成城市氛围;(2)线性城市:D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发展:2)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3)组织有优势,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大;4)发展必须平行于主轴线(3)指状城市1)是多个线形城市的叠加;2)环形放射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3)大量捷运系统的影响环形城市1)一般围绕湖泊、山体、农田;2)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之间联系较方便3)中心能为城市创造优美景观和生态环境4)除非

6、有特定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中心扩展的压力较大(5)卫星城市D大城市,特大城市有些发展趋势,中心城市有较强的支配性2)外围小城市相对独立,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生活、工作、文化密切联系3)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6)多中心与组群城市淄博1.L7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关系(2020华科真题论述题)()(1)概念辨析城市土地利用:指城市中工业、交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住宅和公园绿地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地域差异。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两部分。(2)城市综

7、合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D城市对外交通影响城市的兴衰对外交通的方便和发达程度直接促进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发挥和经济的活跃。运河影响城市兴衰。(淮阴:曾经的南北运河中心,因运河改道,不复有问津者)铁路产生新兴城市。(株洲、镇州、石家庄)2)城市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新的交通方式产生使城市各部分有不同可达性,鼓励土地使用功能分离,并出现新的土地用途,并对城市增长、城市内部结构、城市效率等都有巨大的影响。交通方式影响城市形态城市边缘到中心区的出行时间使居民单程出行可能承受的最大出行时间,城市的半径往往等于居民在Ih内所能达到的距离。城市形态变化:环状一星状一环状传统交通技术发展到极致,形成同心环状城市。

8、新型交通线牵引人口,工业商业向远离中心方向发展,随着发展轴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环状格局被打破,代之以星形或扇形模式。随着城市边缘的道路网不断完善,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交叉的区域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上,星形结构消失,同心环状重建。不同交通方式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步行:城市结构取决于步行距离,典型的城市空间特征是高密度,城市活动密集成团,街道狭小,城市规模小。铁路:城市沿交通线的车站形成发展核。城市星状形态出现,进一步强化为扇形模式及串珠状交通走廊的“居住地分布模式:铁路技术带来了一种线性体系以及一种固定的放射形态。快速轨道交通成为积极影响大城市结构及功能布局的重

9、要因素。汽车:汽车使城市交通使用者第一次能自主决定出行频率、目的、方向,带来了城市蔓延。汽车对城市空间形态冲击最大,影响最深。随着郊区化的加速和高速公路与环形路的快速发展,城市形态呈现多核心发展态势。城市交通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交通可达性影响着城市地价,并继而影响土地开发强度。(3)城市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1)城市用地布局影响交通方式选择:边缘建立商业中心、工业园,促使小汽车交通选择而混合用地布局,能促进低碳交通方式选择。2)用地特征影响交通方式选择:土地使用的性质、功能的混合度以及土地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都是土地使用促进交通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3)地形、地理特征、历史发展是决定城市布局的重要方面,

10、从而也会对交通方式选择产生影响。发展某种特定的用地模式可以导致某种相应的交通模式。反之亦然。如我国城市一般为单中心结构、圈层式发展,这与单一结构的城市交通和城市历史发展有关,反过来这种布局也促进了对现有交通方式的选择。(4)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城市交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城市的用地布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首先要变革规划思想,从“治本”的角度考虑。D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总体上形成多中心的组团式布局,布局要综合考虑,组团内要做到功能基本完善。2)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3)要有交通分流和功能分区的思想,形成道路交通系统与用地布局的合理配合关系4)组织好组团内的交通和

11、跨组团的交通、生活性和交通性的交通,简化和减少交通的矛盾。1.2城市对外交通1.2. 1城市对外交通的特征()(1)铁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较快,适合中长距离运输铁路运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输能力大,速度较快,运输成本和能耗较低,通用性能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小,宜于承担中长距离客货运和大宗物资的运输;(2)航空运输:运输能力小,运输速度快,适合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快速运送旅客、运载紧急物资,宜于承担大中城市间长距离客运以及边远地区高档和急需物资的运输,运输成本高,能耗大;(3)水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慢,适合有大江大河的地区(4)道路运输:运输能力一般,运输速度一般,适合城市内

12、部与城市之间道路运输承担其他运输方式和客货集散与联系,承担铁路、水运、空运固定线之外的延伸运输任务;可以深入到城镇、乡村、山区、港口、机场等的各个角落,独立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用于原油、成品油、煤炭(加水或添加剂)的运输;1.2.2城市对外交通布局的原则()(1)因地制宜,各尽其用按照各种运输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综合利用它们的设备,使之共同发展、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2)符合规划,统筹布局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及设施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合理配置,规模布局,协调与其他建设用地的矛盾。(3)环境协调,减少干扰充分照

13、顾城市整体利益,尽量减少对城市卫生、交通等方面的干扰,尽量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协调配合,密切联系对外交通站总与城市交通性干道系统密切联系,由干道把城市大量货流的集散点(如工业区、仓库区、货站、码头等)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运输效率。(5)靠近中心,方便使用各类对外交通运输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直接方便。(6)符合要求,发挥效能为了发挥各种交通设备的效能,在布置时应在城市总体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它们的技术经济要求。1.2.3对外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城市对外交通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构成城市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它把城市与国内外各地区联

14、系起来,促使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1)对外交通促使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城镇大多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如武汉、广州、鹰潭、连云港、南京等:另一方面,又给城市的发展规模以一定的制约,如果一个城市有很大发展,则又促使该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城市往往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以铁路、公路、航运、航空以及地下铁道、电车、汽车等各种在城市相互衔接,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转换(2)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工业、仓库、居住区的位置如有大量货运的工业、仓库往往需要接近对外交通运输设施布置,而居住区为防止干扰则必需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3)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也会

15、影响到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如港口城市的用地就受岸线位置的牵制;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有铁路干线经过的城市,其铁路干线走向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有很大关系。城市对外交通的旅客车站、客运码头、民航机场等设备是城市的大门。1.2.4铁路规划()1.铁路分类g城市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客运站、货运站;与城市生产生活无直接相关:编组站、整备场。2.铁路站场选址原则-客运站()(1)符合规划,统筹布局铁路站场布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合理配置,规模布局,协调与其他建设用地的矛盾。(2)近远结合,弹性布局铁路场站应当考虑近远期结合,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弹性的进行设施布局,制定分期建设计划

16、,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3)靠近中心,方便使用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方便旅客,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在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人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协调配合,密切联系对旅客来说,K运站仅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点,最后到达旅行的最终目的地还必须由市内交通来完成;因此,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主要干道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但是,也要避免交通性干道与车站站前广场的相互干扰。(5)提高运输效能,避免切割城市在城市布局时要考虑到主要铁路干线的旅客列车便捷地到发与通过,避免迁回与折角运行。为了提高客运站的通过能力,兴建与改建的一些重点客运站也都趋向于采用

17、通过式的布置图形、这样,客运站就不宜再深入城市,而宜于在城市市区边缘切线通过,否则容易造成铁路干线对城市的分割而产生严重的干扰(6)反映城市面貌,展示城市形象客运站作为城市的大门,反映城市的面貌绝不是单纯依靠车站本身所能达到的,它必须与广场周围的城市公共建筑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建筑群体。1.2.5港口规划()概念港口是指具有供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贮存等功能和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2.城市民用港口选址原则(1)船舶航线的要求D船舶能方便方便出进出港口,在池内水域及航道中安全运转航行2)港口航道有足够水深,且能保持稳定,并尽量不受回淤的影响3)港

18、口水域要有防护,使不受波浪、水流或淤泥的影响(2)港口经营管理要求D有足够的陆域面积或具有回填域的可能性,以便于港口作业区规划。2)有方便的陆路疏运条件,与铁路线接轨短捷,并有公路及内河联运,使其与生产、消费地点有较短的运输线路,降低经营管理费用。3)有适合远景发展需要的水域和陆域面积。(3)城市建设要求D所选港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合理解决港区用地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矛盾,如采取让开市中心区,尽量避免港区用地全部占用城市临靠水面地区,以及避免与城市工业用地发展相冲突等措施。2)港区位置不影响城市交通干道和城市的卫生与安全。3)港口职工的居住和生活服务措施,应与城市有较好的配合。(4)港口工

19、程建设要求1)选址的自然条件,应在保证完成运输任务的条件下,使港区建筑工程量为最小,尽量使建港方便2)减少建港总投资和投产后的日常疏维能费用1.2.6公路规划()1 .公路的分级与分类(1)公路按使用性质划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专用公路。(2)按交通量水平划分: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2 .城市客运站的选址原则()(1)符合规划,统筹布局城市客运站的布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合理配置,规模布局,协调与其他建设用地的矛盾。(2)近远结合,弹性布局城市客运站应当考虑近远期结合,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弹性的进行设施布局,制定分期建设计划,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4

20、)靠近中心,方便使用大城市和作为地区公路枢组的城市常为多个方向的长途客运设置相应的长途汽车站。将客运站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中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客运站,或客运站与货运站合并也可将技术站组织在一起。协调配合,密切联系城市客运站可将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客运码头、民航站结合布置,形成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长途汽车站应与城市公共交通有便捷联系,时空上尽可能无缝结合,形成高效的客运交通枢纽口。(5)布置广场,疏散人流应有足够大的站前广场,便于旅客疏散,并留有扩建余地。(6)环境协调,适应地形在旅游风景区,站址宜靠近风景区,并应注意环境和景观的保护。3 .公路网络布置原则()(1

21、)统筹布局,与城镇协调公路网的布局、主要线路的走向、公路的等级应和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组织结构形成的交通流量流向一致,使公路发挥最佳的运输效益。(2)避免交叉,节省造价地形、地质、河流会影响到公路的造价,也会影响到公路的运输效益。因此,应尽量选择地形、地质状况较好的走向,并尽量减少与河流,特别是与大江河的交叉。(3)协调配合,各尽其用区域运输体系是由公路网、铁路网、航运网、航空网等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各种运输系统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公路网布局与铁路网、航空网、航运网等的布置应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区域的运输任务,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长处。相互衔接,避免冲突公路网要与区域外部的公路

22、网络相衔接,使之能协调一致,避免出现断头路及设计车速的急剧变化。(5)等级明确,相互协调公路网布局规划应分层次,并由上到下进行,局部服从整体,省道网应以国道网为基础,地方道路网应服从国省道网的需要,三者协调,逐步完善4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方式()(1)切线绕行式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镇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人口处使入境的交通终止于此,不再进入市区。(2)分离式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较小,因此公路以离开城区为宜,与其城镇采用入城道路引入。(3)部分切入式一般大城市

23、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虽然长途汽车站可设于城市边缘,但其他车辆仍要进入城市;或因城市规模较大,车站设于城市边缘旅客不便,希望引人市区。因此,采取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的方式。但应避免与城市交通密集的地区干扰,宜与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相切而过,不宜深入区内。(4)环形绕行式在更大规模的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于城市中心区外围。环路是交通性干道,公路的过境交通可利用它通过城市,而不必穿越市中心(5)多环绕行式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环道路,兼作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性干道。为减少外环公路的交叉点,还可在外坏内再设一环路(类似上例的内环)通过较少的交叉点引人内环,再进入城市道路系统

24、。(6)穿越式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公路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通过,与城市不直接接触,而在一定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联结。1.2.7航空港规划()1 .航空港分类机场(航空港)是指在陆地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包括各种建筑物、装置和设备)其全部或部分意图供飞机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1)按自然条件分:陆上机场和水上机场(2)按使用性质分:军用机场、民用机场、专业机场等按机场在航空交通组织中的作用分为基地机场、起终点机场、中途机场、备降机场等(3)按服务范围分:地方机场、国内机场、国际机场2 .航空港选址原则()(1)跑道两端、两侧净空良好从地面交通的条件来讲,在30km范围内是合适的

25、,这样可以保证将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时闻控制在30min以内,为满足净空限制和防止噪声干扰等要求(航空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保持IOkm为宜)(2)相邻两个机场飞机起飞着陆不会相互干扰(3)飞机起飞着陆不穿越国境线和禁区在边境附近修建机场时,跑道方向要尽量平行国境线,以保证飞机能沿正常的飞行程序起飞着陆,否则会造成使用不便。(4)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机场离开要军地、交通枢纽、大型油库,架空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等,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5)便于设置引导飞机着陆的导航设施(6)飞机起飞着陆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少机场位置避开出现大风、暴雨、雷击、能见度低等不良天气较多的位置,避开地、谷地等浓雾便于滞留的地区。

26、(7)跑道不被洪水淹没和飞行区不内涝(8)远离候鸟群习惯迁徙得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9)场地便于机场发展(10)机场与城市距离适中,且便于联系机场离开城市的距离适中,而且便于与城市联系,使旅客从城市到机场的乘车时间不长(宜W30min)0应在保证机场营运不会和城市建设发生不矛盾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城市。(1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1. 3城市交通调查与预测1.3. 1城市交通调查一交通小区()1 .交通小区定义交通小区是指在交通规划时,往往需要对交通源之间的交通流进行调查,但交通源的数量庞大,故将交通源划分成若干个小区。2 .交通小区划分的目的:(1)将各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相关联

27、;(2)将各小区的吸发量用交通分布图表达出来;(3)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模拟路网上的交通流划分原则。3 .交通小区划分的原则(1)交通区域除了包括区域规划外,还应包括与规划区域的密切交通联系的其他区域及城市出入口(2)在准确、全面地反应区域交通源的特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工作量;(3)交通小区划分的多少、大小应根据交通规划的目的及交通的复杂程度确定(4)小区的划分一般不打破行政边界,边界尽量与自然地形的边界,如山川、河流、道路边界等重合:(5)交通小区内的用地性质和交通特征应尽量一致。1.3.2城市交通规划预测()(2022年考研真题)城市交通规划预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

28、式划分、交通分配。1 .出行生成出行生成预测分为出行发生预测和出行吸引预测两部分。通过建立交通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各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常用方法:回归分析法、总量分摊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2 .出行分布出行分布预测是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转化成为各小区之间出行交换的过程,即要将由出行生成模型预测的各出行端交通量(发生量与吸引量)转换成交通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常用方法: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概率模型法。3 .出行方式划分出行方式划分就是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是出行者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常用

29、方法:转移曲线法、回归模型法、概率模型法等。4 .交通分配交通分配就是将前面预测的各交通小区间的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上去。常用方法:全有全无分配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2.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础概念2.1.1 交通流()概念: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统称为交通流两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在道路上,二是在行驶中。2.1. 2交通流三项指标()(D交通量(Q):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随机的概念,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而变化对于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设施规划、设计方案比较和经济

30、分析,以及交通的控制和安全有重要作用。(2)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3)密度(K):指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道路面积上分布的车辆数或行人数。车流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基本关系车流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存在以下关系:Q=K?V式中:Q一车流量(PCUh);V-平均车速(km/h);K一车流密度(pcukm)o当K趋近于O时,V=V,即在车流密度很少的情况下,车辆可以自由速度行驶。当K趋近于K时,V=O,即在车流密度很大时,车辆速度趋向于零,出现交通阻塞。2.L3通行能力()指在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

31、数或行人数。1.辨析:通行能力和交通量一般情况下交通量要小于通行能力,通行能力常指在某一气候和交通条件下最大的车辆数和行人数量,是一个极限值,交通量是一个实际值2.基本通行能力指道路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均处道或厘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某一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也称理论通行能力。3可能通行能力指已知道路的一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该组成部分的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某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的最大数量。4.设计通行能力是指设计中的道路

32、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的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某一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的最大数量。2.L4相关概念()1.道路车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道路某一条车道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2.当量交通量为计算交通量,应将各种车种在一定道路条件下的时间和空间占有率进行换算,从而得到各种车辆间的换算系数,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3道路饱和度指道路上车流与其可通行能力之比,表明道路上车辆的充盈程度4.绿波交通最理想的是使车流在到达交叉口时,横向的车流正好驶过交叉口,这时道路

33、上的车流大都能在绿灯中通过,使得道路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形成条件:交叉口间距大致相等,双向行驶车辆的车速相近,或呈一定倍数的比例关系。理想的绿波交通状况是:城市道路上可用于分布车辆的道路路面最多只能占道路面积的一半。2. 2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1城市道路的功能()1.交通运输功能交通行为包括两大部分,即行和停。行包括迅速通过(通的功能)、进人与离开城市地块(达的功能)、慢速行进中寻找目的地(寻的功能)。停的功能基本包括两类:如出租车、公交停站供乘客上下的交通行为,就属于止;如车辆进入停车场地停放,就属于泊。(1)提供地下工程管线埋设的空间的功能在城市道路下,一般需要埋设各类工程管线,以满足城市的

34、排水、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的供应要求。因此道路的宽度、断面下要满足管线敷设的要求,道路的性质要与这些管线维修,维护频率相协调,减少管线维护、维修期间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2)作为城市骨架,建筑与活动场所依托的功能人的活动依赖交通运输,活动的目的地是各类建筑或活动场所。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城市道路成为城市发展的骨架,成为建筑与城市活动场所的依托。(3)防火、避难的场所城市可能遭受的灾害很多,城市的防灾能力除考虑加强建筑本身防灾能力外,还需要考虑救灾和减少次生灾害问题。城市道路是防灾与救援的必要通道,对防灾、救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可以成为避难的场所。(4)新鲜空气流通、城市通风、日照的需求

35、城市道路上空的空间可以提供城市空气流通通道,可以实现导风或防风的作用;还可以为日照提供充裕的间距要求。城市道路的这些功能有利于城市提供良好环境和空气质量,在设计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2.2城市道路分类()1.按使用范围分类(1)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建设,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2)公路:指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车辆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3)厂矿道路林区道路(5)乡村道路: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2.按道路的功能分类定义特点要求交通性道路以交通运输为主要功能的城市道路,车辆行驶速度快,车行道一般为6-8车道绿化隔离

36、带较多机动车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少道路线形要符合快速行驶的要求不同性质、方向的交通应该分流少布置公交线路,当公交线路较多时应设公交专用道或港湾式停靠站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以生活性交通为主要交通流的城市道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车交通量少两侧以公共服务建筑和居住建筑为主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要求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条件道路两旁设置3M的停车带3.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分类功能要求快速路为大量、长距离、快速的交通服务车行道中间应设分隔带完全控制或者部分控制出入口两侧不宜布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主干道连接城市中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当非机动车

37、交通量较大时,应实行机非分离R)两侧不宜布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次干道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具交通和服务功能和主干路一起构成城市路网的骨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I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交通问鹿2.3城市道路设计2.3.1城市道路平面设计()1 .平面线性的组成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组成平曲线通常由圆曲线及两端缓和曲线组成。当圆曲线半径足够大时可以使直线与圆曲线直接衔接(相切):当设计车速较高、圆曲线半径较小时,直线与圆曲线之间以及圆曲线之间要插设缓和曲线。(1)直线一曲率为零的线形线形简单,行车快速,视距良好:过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超速;难与地形协调用长的直形时。(2)圆曲线曲率为常数的线形曲率

38、半径为常数;行驶受离心力;视距条件差;大半径线形美观、行车舒适,比较常用。(3)缓和曲线一曲率为变量的线性设于直线与圆曲线,曲率渐变,符合汽车转时的行车轨迹;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道路平面线性设计原则1.平面线形连续、顺适,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 .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3 .保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4 .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5 .3.2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1 .城市纵断面基础知识概念根据道路的性质、类型、交通量和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竖向要求、地物现状、土方平衡等,合理地确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

39、点的平顺起伏线形。(2)最大纵坡是指在纵断面设计中,各级道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路线设计中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它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的好坏、行车的安全、运输的成本和工程造价。(3)最小纵坡能适应路面上雨水排除,和防止并不致造成雨水排泄管道淤塞所必需的最小纵向坡度值,应不小于0.3%小于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设施。2 .纵断面设计原则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迅速;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以及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在保证路基稳定、工程经济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以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并最少地破坏自然地理环境;应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上雨

40、水的排除;在城市滨河地区,往往要求滨河道路其防洪堤的作用。因此,其路面设计标高应在最高洪水位以上。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地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力条件;综合纵断面设计线形,妥善分析确定各竖向控制点的设计标高。2.3.3城市横断面设计()1.城市横断面组成定义:道路横断面是指沿着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组成: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附属设施用地等道路横断面的路幅宽度又称道路红线宽度,其宽度主要考虑交通需求和地上地下管线设施的需要,宜远近结合,不宜过大或过小。道路红线:道路与两侧建筑的用地分界线。即建筑红线,是建筑不可逾越线。2城市横断面形式及其优缺点()三三钟缺点()%E感优点

41、一缺点_块板道路中间不设分隔带,躺道路划线组织交通1车仃道总宽加较短,人行过街方便2交叉口面积较小,通行效率高3道路路幅宽度小,节约用地,造价较低,可以根据双向交通量的变化随时调整横断面,以道应钟摆式交通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干扰较大,两者的通行效率均不高,并且对非机动车交通的安全会产生影响2公交停靠以及机动车停车均对非机动车通行产生影响3道路绿化程度不高,车辆通行的噪音和尾气对非机动车、行人及两侧用地的影响较大1支路及交迺晅空SWcT2单行道3非机动车专用道4双向交通不均匀的道路5用地紧张的道路板块在机动车道中间用分车带分隔对向车流1避免了双向交通流之间的干扰,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

42、KS2有效地防止了车辆随意G办驶的可能,提高了交通的全鑫数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流之间的干扰依然存在2公交停靠以及机动车停车均对非机动车通行产生影响1入城道路、快速路及郊区一级道路2机动车专用道3地形峙警大的道路,形成春,争的分隔带块板在机动车道两侧用第竺静而拓车流与非机动车流分开1消除了两种不同速度和不同性质的车流相互干扰,提高了路段上的车速和交通安全2绿化较好,有利于减小机动车通行产生的噪音和尾气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产生的影响3在用地条件较为紧张时,是提高交通通行能力的最佳断面形式1但到了交叉口时,机动车流与非机动车流的干扰仍然存在2行人上下公交对非机动车通行造成影响3路幅宽度一般在40米以上

43、,占地较大,造价高4机动车右转对非机动车交通的干扰较大1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的城市生活性主干路2用地紧张的交通性干道,车行道中间通过栏杆等设施分隔四块用三条分车带将不1路段上所有的车辆都成为单向行驶,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提1占地面积过大,造价高昂2道路路幅宽,行人过街需要1交通量很大的城市主干路板同性质、不同方向的车流完全分开高了车速与交通安全2杜绝了机动车在车行道内任意掉头3道路绿化较多,景观好4中间分隔带可以作为道路交通发展备用地,如轻轨建设预留地,高架路设置桥墩用地,拓宽车行道用地等_横跨的宽度较大3交叉口面积过大,造成交叉口通行效率变低2景观大理3有未来拓展、布设高架或建设地铁等可能性的

44、道路3.道路横断面的综合设计的内容()(1)道路交通状况分析根据交通现状分析和远期交通需求预测,可以得到规划道路上不同类型交通量的比例,以此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2)地下工程管线和地面市政公用设施的关系(3)与沿街建筑高度的关系道路路幅应使道路两旁的建筑物有足够的口照和良好的通风(4)与四周环境景观、卫生的关系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应与四周环境景观相协调(5)与道路分期建设的关系可根据交通量的变化,先将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预留2.4城市道路网规划1.4. 1城市道路网基本类型(2020华科真题)()三种基本类型:方格网、放射环式、自由式基本类型组合:混合式、组团式、1.方格网、棋盘式道路没有明显的市中

45、心交通枢纽,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布置有多条平行道路。优点出行有很多可选的路径,有助于将交通分布在各条道路上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大,路网的持续生长容易地块规整,有利于建筑的布置和交叉口的通行缺点对角线方向没有便利的联系,出行的非直线系数大;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过境交通穿越市中心而加重中心区的交通负担;布局单一,容易造成城市景观呆板。2 .放射环路由放射干道和环形干道组成;多条放射干道;多层环道。优点市中心与城市各边缘区、卫星城、机场等可以通过放射路联系,各边缘区之间也都有方便的联系,可以保持市中心的活力环路可以起到穿越截流、进出截流和内部疏散的作用缺点靠近市中心的各区之间联系闲难,不如方格网状灵活容易将外围过境交通引入中心区,造成市中心交通拥堵造成许多不观则的地块,导致建筑在布局时困难导致城市沿环道发展,呈摊大饼模式扩张3 .自由式优点没有一定的格式,变化较多充分利用地形,精心规划,不仅能建成高效的道路系统,而且可以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结合地形布置,有利于节省成本缺点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不规则街坊道路的纵坡往往较大,不利于行车,并且给地下管线的敷设造成了不便。4 .混合式优点兼具棋盘式和放射式的优点可以将中心处理为方格网式,外围为环形加放射,从而形成综合式的路网出行的路径较多,有利于将交通量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城市中放射式的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