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19684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我国首部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蓝皮书)日前正式发布。这是继今年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之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设取得的又一标志性进展。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创新,从全世界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举。蓝皮书首次系统总结了我国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向全世界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蓝皮书显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

2、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这意味着全国占陆域国土面积30%以上的区域被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一方面让人类开发活动有了边界,另一方面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空间。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将得到完整保护,可以依法依规实现统一管理和监督,弥补了以前没有纳入保护地造成的管理缺位,也解决了保护地相互之间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管理难题。这对于维护国家生杰安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

3、变,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关乎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也关乎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决不动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难,严守更难。在谋发展、上项目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一边与自然资源部共同推进红线划定和评估调整,一边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已经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由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监督结果如何应用。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则进一步规范了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审批。对于生态环境部

4、门而言,就要落实好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的各项要求,让制度硬约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生态保护红线不是无人区,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因此,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的关键和难点都在人。要防止各类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导致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破坏发生,就要不断强调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优先地位,强化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开发建设、生态破坏问题、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的监督执法。既要防止任意改变生态保护红线用途的“伪生态、真破坏”等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也要避免不合理调整生态红线导致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减少、破碎化及“以次充好”情况发生。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就要一条红线管到底,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

5、减少、性质不改变,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产和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研读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心得体会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蓝皮书显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和划定工作,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包括陆域和海洋,在国土空间规划

6、“一张图”中上图入库,作为建设项目用地用海组卷报批的依据。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实现了对重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美丽中国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我国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海岸带等区域。在具体划定过程中,国

7、家坚持“应划尽划”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极脆弱区识别出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不仅明确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更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增添了绿色底色。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硬杠杠,不容挑战和触碰。红线划定难,严守更难。如何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安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这其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因素在人。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建立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制度,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宣传,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作用讲清楚,要让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都清楚,谁敢越过红线、破坏环境,就要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实践充分表明,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利的举措,一定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践行的责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这更坚定了我们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攻城拔寨的拼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本蓝图绘到底Q只有人人胸怀国之大者,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才能守住守牢生态保护红线,不断筑牢美丽中国安全屏障,实现这一制度的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