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24441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体育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部署安排,全面落实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按照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聚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围绕更好地发挥体育四个重要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大局,坚持为国争光、奋力争先,坚持开放融合、创新驱动,推动体育事业产业全面进步、精神物质同步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为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和中

2、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力量。二、重点任务1 .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全面落实江苏省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修订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加强场地设施规划布局,持续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农村乡镇”15分钟体育健身圈,合理利用城乡边角地以及交通、商业、文旅等场所附属空间嵌入健身设施,增加球类等功能性体育场所供给;结合大运河文化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战略,沿江、河、湖、海建设临水步道和帆船、皮划艇等水上运动场地设施,彰显水韵江苏特色;对接国家户外运动三纵四横空间布局,推动分级多类、各具特色的省内步道体系建设;到2025年,新增体育公园(广场)130个、步道20

3、00公里、室外灯光球场IoOO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平方米。提高场地设施保障效能,推动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全部向社会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健身场地设施服务周边群众继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加快数字化升级和绿色节能改造,落实面向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等人群的优惠政策。完善室夕履身设施器材管理平台功能,推动全省室外公共健身设施器材全部实现闭环管理。2 .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赛事管理,健全上下衔接联动、多元主体办赛、线上线下结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赛事活动体系,让赛事活动带动全民健身、激发城乡活力。坚持城市主体主创,支持各地申办承办国际国内高端

4、体育赛事,办好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等重大国际赛事,做大做强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贝贝杯青少年足球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培育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精品赛事,提升大运河、长三角、一带一路等体育系列赛影响力,支持各地打造体育名城赛事之都、建设运动友好型城市,到2025年,每个设区市培育1-2个特色品牌赛事,每个县市区培育1个特色赛事活动。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组织开展各类项目业余联赛、俱乐部联赛和惠民赛事,鼓励各地举办村界比赛、校际竞赛、企业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引导支持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举办赛事活动,每年由各级体育组织牵头举办的50人(含)以上全民健身赛

5、事活动不少于1万项次。继续办好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扩大社区运动会覆盖面、提高参与度,提升魅力江苏最美体育、全民健身周、大众冰雪季、老年人体育节、农民丰收节等主题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制定体育特色品牌赛事标准,加大省级奖补力度。进一步规范赛事运行,实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加强赛事安全监管。3 .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倡导运动是良医运动生活化理念,健全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健身服务网络,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和体育云医院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拓展国民体质监测功能。加大体卫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探索推广科学健

6、身指导、运动健康干预等点单式签约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健康干预、运动伤病防治等指导服务。强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开展全民健身你点我送体育明星进校园广场舞培训进基层科学健身知识进社区等活动,把相关理念和知识融入义务教育、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内容,到202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3%o支持体育社团开展业余运动等级评定。办好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4 .提升竞技体育为国争光贡献度。全面对标对表奥运争光计划,提升体操、羽毛球、射击、击剑等传统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提高田径、游泳、水上项目竞技水平,加大举重、乒乓球、跳水、柔道、摔跤等

7、项目尖子人才培养力度。扎实做好巴黎奥运会备战参赛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对国家贡献度位居前列。加强备战工作督导评估,优化项目编制、经费投向,确保第十五届全运会参赛成绩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坚持开放竞争办队,深化省市、省企、省校联办共建工作,优化全国比赛组队参赛模式。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加大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科技助力,发挥全省科教优势,加快科技手段在备战训练参赛中的应用,持续推进“训科医教服一体化系统和数据中心建设加强训练场地器材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创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

8、体育道德纪律教育,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狠抓赛风赛纪,确保兴奋剂问题零出现。5 .振兴发展三大球。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普及和提高。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校园、专业、职业、社会四位T本的青训机制,鼓励地方、高校、俱乐部、社会机构联办省优秀运动队,承担综合性运动会参赛任务。选送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到国家队训练、执教,加强复合型教练团队建设,提升省优秀运动队备战参赛综合实力。制定江苏女子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指导南京市、苏州市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落实篮球振兴重点措施,力争第十五届全运会篮球项目竞技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实施职业

9、俱乐部服务监管办法。6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深入实施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优化运动项目布局,创新项目共同体学校协同合作机制,到2025年所有布局学校均有项目代表队,开展常态化业余训练。持续抓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鼓励和支持市队校办、县队校办,建立高中校与义务教育学校相互衔接的系统化培养模式,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对口升学渠道。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行动,丰富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内涵,加大对青少年近视、肥胖和脊柱侧弯等问题干预方法的研究推广力度。组织开展阳光体育、亲子体育、冬夏令营等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常态化体育赛事活动。推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校“双进校园,提供运动技能

10、辅导、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吸纳优秀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工作。做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组队参赛工作,确保我省参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7 .推进各级各类体校建设发展。认真落实江苏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建设标准及评估细则,全面改善各级各类体校办学条件,到2025年全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全部达到基本评估标准。围绕有组织机构、有教练队伍、有场馆设施、有经费保障、有训练竞赛、有人才输送六有目标思路,加快推进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建设发展,到2025年参与县级体育督查的64个县(市、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全部达到六有标准。着力提高体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实现全省青少年运动员义务

11、教育在普通中小学就读全覆盖;加大基层教练员培训锻炼力度,完善基层教练员执教资格、职称晋升、岗位管理等考核评估制度。推动体校转型发展,在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学校体育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健全学校、体校、俱乐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青训体系。8 .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深化实施服务体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体育休闲服务消费的措施,健全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协同落实机制,用好惠企税收等帮扶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服务,依托苏企通平台促进惠企政策直达体育市场主体,助力体育企业加快发展。发挥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引导提升体育产业数字化水平,扩大体育休闲服务业比重。加强优质企业

12、梯度培育,培育一批领军体育企业、专精特新体育企业和品牌体育产品。支持苏州市办好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依托各类展会、体育产业大会等平台,强化供需对接与资源推介。完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统计调查制度,依托体育产业政企沟通联系点,开展重点领域调查监测。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0%o9 .引导扩大体育休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载体提档升级,打造升级体育消费新场景,到2025年动态创建100个以上体育产业基地,新增30个以上体育服务综合体,拓展一批业态复合、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高质量载体。支持南京、常州、苏州创建国家级体育消费

13、活力城市,择优推荐具备条件的城市申报新一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延伸扩大相关消费规模。促进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水上、户外、露营等时尚体育休闲项目,定期举办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认定一批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推介一批高品质体育旅游攻略。推动体育元素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广体育+农业乡村旅游路线。推动各地开展体育消费季、体育嘉年华、体育夜市、运动市集、体育大卖场等活动拉动消费,推介发布100个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推动数字人民币在体育消费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全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10 .培育发展数字体育经济。加快推

14、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技术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教育培训、用品制造、设施建设等细分领域的深度应用。对在数字化发展领域正在起步、成长快速、极具潜力的体育企业,从公共资源配套、科研投入转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体育制造业加快智改数转,提高企业生产过程数控化、系统服务集成化水平,认定一批体育企业智能车间、智慧体育场馆示范项目。推动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发展互联网+体育服务新模式,引导线上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培育发展云健身、云赛事、线上培训等新业态。支持在线体育产品创作与生产,鼓励发展虚拟运动和相关赛事。支持无锡市开展智慧体育产业城市建设试点,探索数字体育经

15、济发展新模式。定期评选公布智慧体育产业典型示范项目。11 .提升体育服务和治理水平。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加强江苏体育对外和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强化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推动体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优化整合体育场馆、国民体质监测、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设施等管理和服务系统,接入苏服办江苏体育小程序,打造一体化体育服务数字化新模式。修订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江苏省体育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优化体育营商环境,维护群众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强化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发行预付卡健身企业监管。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

16、开监管清单,将更多事项纳入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范围。健全体育组织网络体系,重点扶持基层俱乐部、民间健身团队等基层群众自治性体育组织发展,更好发挥其在提供体育志愿服务和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和决策部署。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落实,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奥运争光计划,完善体育部门牵头、政府多部门协同合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体育发展工作机制,推进重大体育发展任务落地落实。(二)落实支持政策。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切实落实国家和省支持体育发展的税费政策。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用地供给,加大公益性体育设施和相关产业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力度。(三)鼓励社会参与。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目录和标准,推动各地每年向社会发布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目录、场地设施运营管理服务目录、数字化服务目录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体卫融合等服务项目采购目录,发挥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提供多元体育服务。附件1:苏体办23-5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