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学习心得体会(十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学习心得体会(十一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省平安建设法治水平迈向新台阶。作为基层政法委员,我将认真结合莲花镇实际,对标对表,务实担当,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当好学习“宣传员”。充分认识到学习条例的重要性,坚持把学习条例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履职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学习,持续营造学习条例的浓厚氛围。二是紧盯目标要求,当好落实“实践员”。以贯彻落实条例为抓手,紧扣工作要求,细分工作责任,与各行政村签订责任状,全面压实平安建设工
2、作责任。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四平台实体化运行、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反邪教、常态化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提高治理水平,当好创新“先行员”。将学习成果与全镇平安建设工作相结合,持续创新“日清日结”、“民情直通车”等工作思想理念、方式方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补齐社会治理工作短板,提高依法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意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平安中国建设是关乎国家安全、民生大计的大事。建设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此次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也指出了十大建设主要任务,致力于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平安中国进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平安建
3、设需全民参与。条例强调了全民参与的重要性,顽疾问题不是靠单一的部门或者人员能解决的,创新群众自治方式,凝聚社会合力,才能高效保质维护社会稳定。白石镇利用“民情茶馆”、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等自治新形式,以喝茶聊天等轻松形式聚集村民和两代表一委员进行协商议事,收集民情,就地化解,为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经验。平安建设需防范化解。条例在第三章中明确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风险防控制度与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源头预防,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持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提升行动,落实责任清单,强化风险研判,切实把化解的工作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平安建设
4、需数字赋能。数字平安建设强调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平安建设相关数字化应用和资源,提升治理水平。作为基层乡镇,围绕群众端上传与指挥端下达,搭建掌上指挥、基层治理一件事等线上治理与服务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化转型,对提高智治水平意义深远。“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熠熠生辉,闪耀着治理智慧,唯有深刻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和要求,主动作为,积极践行,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向着更加深入和广阔方向发展,才能建设起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新起点上,为更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建设,5月26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平安建设条
5、例并自7月1日起施行,作为一名基层政法委员通过学习条例中的内容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与目标。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导,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有关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进行平安建设的相关工作。二是推进和规范“一中心、四平台和一网格”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条例规定,县(市、区)通过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机构,整合有关资源、人员、设施,为解决群众诉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乡镇、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的建设,明确平台管理责任主体及其职责和运行、维护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网格员招聘、管理制度,明确网格事务准入清单。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6、“枫桥经验”,传承和践行“浦江经验”。“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将“枫桥经验”与“浦江经验”相结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做到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乡镇政法干部,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发扬横路的“敢担”精神,以最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工作,担起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与使命,在平安衢江建设上见行动、做示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一是调解+阵地,确保“法治”工作有进展。积极完善“妈妈谈法治调解队”,用活“共享法庭”,配强“法律顾问”,加强警情联动,将司法载体和
7、触角向最基层延伸,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法治阵地”建设,在村庄建设中广泛融入法治知识,通过法治广场、法律讲堂、普法墙画等形式,让群众和游客在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感受法治文化熏陶,强化法治意识,营造人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二是线下+线上,确保安全稳定不松懈。将诚信信访工作纳入“横路数治”平台,通过敢担能量的正向激励与反向惩戒机制,鼓励群众向村组织反映问题,对不文明信访行为进行约束,构建“线上预约、线上线下双处理”的工作模式,减少“12345”投诉率。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巡逻巡查,形成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村级治安防控网。借助“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大化解”
8、机制化工作,拉近干群关系,确保网格事项信息灵通,对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三是选优+激励,确保网格队伍再强化。引导年轻村民骨干进网入格,把网格化工作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村干部队伍后备力量的考察平台,以网格工作的表现作为考察培养的重要依据。组织培训交流,重点围绕网格运行机制、安全生产、日常巡查、矛盾化解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培训I,进一步提高网格员的履职能力,为做好网格工作奠定基础。将“敢担积分”融入网格员工作奖惩中,根据网格工作的优劣,确定赋予或者扣除相应的“敢担积分”,同时针对积极参与网格工作的兼职网格员,也同样赋予积分奖励。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
9、建设条例正式施行体现了浙江省深入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基层政法委员,我将认真结合七里乡实际,抓好条例贯彻落实,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为平安柯城建设贡献七里力量。一是要坚持学字当先,筑牢思想根基。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开展专题学习,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组织乡村干部集体学,理解深刻内涵,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平安建设的强大动力。引导村民群众全员学,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宣传,不断提高条例知晓率。二是要坚持对标对表,强化责任担当。按照“党建+网格”模式,整合各类力量和资源,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做实综合信息指挥室实体化运
10、行,做细风险隐患排查,聚焦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评估,开展专项治理。三是要坚持为民办事,促进和谐稳定。村民问题无小事,矛盾不疏解,只会越积越大,影响邻里和谐,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扎实为广大村民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施行,进一步夯实平安浙江建设的良法善治根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建设。作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我就条例结合基层政法工作谈三点看法。一是规范体系,完善律法。2002年出台的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已有20余年,难以适应新时期平安浙江建设需要,存在领导责任制落实难
11、、数据共享和平安建设工作协同不到位等问题,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是省平安建设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规,标志着平安浙江建设迈入规范化、法治化阶段,让我们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制可循。二是理顺机制,高效推进。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部门众多,需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因此各部门(单位)职责分工、合作机制尤为重要,本条例中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的职责清单以及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合作机,避免在专项任务中推诿扯皮、互相影响,方便属地政府统筹牵头处置综合性事件。三是总结经验,固化成果。本次条例系统总结了我省平安建设的经验做法,从“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数字平安建设到“一中心、四平台和一网格”建
12、设等多方面作出了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创新规定,让我们基层能够更好的理解吃透新条例,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创新深化。作为基层政法委员我将继续学透悟懂条例,抓实基层治理任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矛盾纠纷、各类隐患问题发现在源头、化解在萌芽。围绕护航亚运会、亚残运会这个主题,聚焦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防汛抗旱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除险保安晾晒、专题会商研判、风险动态清零、快响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全力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新起点上,如何更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问题,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体现了大平安理念,明晰了各方责任,推动各方形成合力、构
13、筑起全社会共同做好平安建设新格局。一、提高站位、拉高标杆,着力打造平安示范区。我们要以“五个更加”和“六个确保”为目标,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平安开化建设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高水平建设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民生权益保障体系。二、预防在先、精准施策,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平安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原有的问题和风险解决了,新问题、新风险又会不断出现。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平安建设的风险点和薄弱点,提高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守
14、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到位。三、夯实基础、筑牢防线,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平安建设的问题集中在基层,平安建设的坚实力量扎根在基层。我们要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全面推广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发挥乡贤的力量、乡规民约的权威、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引导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平息矛盾纠纷。要不断深化拓展、规范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全要素网格”,提供“组团式服务”,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着眼固本强基,推进资源整合、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
15、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四、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条例紧紧围绕基层这个关键,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我们要优化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强化社会参与,推动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自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下发并实行后,作为一名政法线干部,我将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多次全篇翻读、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一要立足岗位深入学。条例的实行正值护航亚运期间,亦是浙江省建设“141”基层治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攻坚期间。它的实行进一
16、步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基层治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作为一名基层政法工作者要持续学深悟透条例要求,尤其是关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平安街道的强大动力。二要紧扣重点抓落实。要紧扣辖区内平安建设工作的短板弱项,着力在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场所等方面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力度。扎实推进“敲门行动”基层基础大排查工作,全面摸清辖区底数,同时绘制网格人屋地图,夯实网底座;积极做好“警务融治”相关工作,提高治安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
17、性,提升巡防精准度,降低有效警情数;严格落实信访维稳领导接访、初信初访闭环管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化解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问题。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的工作格局。三要聚焦目标树品牌。努力打造具有新新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大力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持续打造具有新新辨识度的志愿者队伍,营造“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社会氛围,利用“37驿站”发挥好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兴业态工作群体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平安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
18、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个公民拥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奉献意识。无论我们在何岗位,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实现“平安城市、平安社区、平安家庭”而发挥革命的热情、创新的思维,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做到真正的倾听和关爱,为人民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是为了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的条例。条例作为浙江省地方性法规,旨在为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平安
19、中国示范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作为基层政法委员,在认真通读学习条例全文后,对条例的内容和理解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是条例的出台是顺应形势的需要。近年来,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当前浙江上下正全力以赴筹备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平安护航任务尤为艰巨。条例把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分别设立“风险防控”和“重点防治”专章,从源头防范和专项治理两个维度,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除险保安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条例的出台也是10多年来平安浙江建设经验、做法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系统集成,更是传承和践行“浦江经
20、验”上升为法规内容,在立法层面形成体系的重要体现。二是条例的内容切合浙江平安建设实际。社会治理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社会安定有序;法治是平安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条例专题提到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内容,贴合实际情况。同时互联网时代,对平安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例抓住数字化改革这个“牛鼻子”,专设了“数字平安建设”章目,强调打造全省统一的数字平安系统,开发运用预警防控等特色应用场景,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平安建设的深度融合。三
21、是平安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工作。综合治理是平安建设的重要方法,需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发挥各种手段和措施的作用,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建设平安浙江,非一地一域之事,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条例明确,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社会安全的责任。特别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独特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每位公民也有义务做好未成年子女法治教育,并保持和谐的家庭和邻里关系。总之,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出台,为浙江省的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指导,标志着平安建设工作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在实践中,需要各级政府
22、、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全面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全票通过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省平安建设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规,标志着平安浙江建设迈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作为基层干部,主要有三点学习体会:一是条例出台恰逢其时。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社会矛盾风险复杂多元,各类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平安建设也面临一些堵点、难点问题,需要在立法层面作出回应、提
23、供依据,而条例的出台,宣告了以法治手段破解难点问题,是时代所需、亦正当其时。二是条例出台指明方向。条例的出台正是对19年来平安浙江建设经验、做法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系统集成,也在解决平安建设领域普遍性、综合性问题方面作出不少具有浙江特色的规定,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除险保安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三是条例出台凸显保障。建设平安浙江,非一地一域之事,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条例明确了保障措施,为刚性的法律法规转化为真真切切的行动,为制度转化为平安建设实际效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此次实施的浙江省平安建设条
24、例作为我省平安建设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规,标志着平安浙江建设迈入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更为基层深化推进平安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社会稳定和安全,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例把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从源头防范和专项治理两个维度,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提升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通过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夯实长治久安。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积极鼓励村居、企业等参与平安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一中心、四平台和一网格”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坚持系统治理、总额和智力、源头治理和转向给治理相结合,紧扣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关切和感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条例坚持传承和践行“浦江经验”原则,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制度,各级领导干部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惠民生,能够更好地促进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积案化解以及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