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二首 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二首 公开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4唐诗二首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诵读并默写本诗。2 .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 .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味诗人的情怀。4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普通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然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 .走近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2 .背景资料。759年岁末,杜甫一家展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匡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
3、朽的诗篇。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经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芜,泛博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1 .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居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
4、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压韵,但是并非一韵到底,韵脚换了不少个。2 .介绍歌行体。3 .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4 .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一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味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
5、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涵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蜿蜒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第一段赏析:1 .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采,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2 .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明
6、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第二段赏析: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惟独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玩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明确:“老”字并非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
7、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忿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第三段赏析: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第四段赏析:1 .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救
8、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2 .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示例:舍己救人一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由诗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部顿桂诗史呐容反映社会S境悲惨凄苦I推己及人 可贵品质顺序内容手法(I)风起一秋风卷第时(2)茅E群童抱茅现实(实)间(3)屋漏一夜雨酢眠-II(4)愿里一广厦千万阿理想(虚)大庇天下塞上教学反
9、思可取之处反复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意和情感的基础,注重从诵读入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不足之处体验情感环节教师的引导性较强,希翼下次学生能独立思考。第2课时卖炭翁教学日S1 .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2 .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照手法的运用。3 .体味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泛博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教学过程FL3一、导入新课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
10、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1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2 .讽喻诗有什么特点?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
11、,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赋予有力鞭挞和抨击。3 .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目标导学二:理清结
12、构,分析人物形象1 .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明确:地点市南门外。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一运炭一抢炭)2 .开头一句交待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待?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3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划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
13、地刻划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4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划卖炭翁?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翼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目标导学三:感受对照,体味作者情感文章多处使用了对照,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照,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照,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照,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2) “牛困人饥”与
14、“翩翩两猫”对照,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3) “衣正单”与“愿天寒”对照,强烈对照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之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醐口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宛然有许许
15、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伤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者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泛博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三、板书设计卖炭筋外貌一烧炭仪?II对II心理一矛盾反常I悲苦(同情社会黑暗IW ill|掠夺I比II行动一运炭半车|“副副”收高气扬宫使“把、
16、称、叱.铲童横无理1.r余斤”和“半见“一丈一强的反差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本文的教学目标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对诗歌的描写方法和对照手法的运用掌握得不错,这种以学生理解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比较合用于较浅显的诗文篇目。不足之处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明白现在的夸姣安然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12诗经二首第1课时关雎fMj1. 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2. 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3. 了解诗中运用的赋、比、兴和反复等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日:“不学诗,无以言。”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
17、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和敦厚”。诗经在古代向来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诗经,体验诗歌之美1 .了解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份。“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份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
18、喻。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者一章诗的开头。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2 .生字识记。雎(j)鸠(jid)好逑(h息Oqiu)参差(Conci)卷(Xing)(mao)窈窕(y*oti*o)(wumei)3.重点语句翻译。(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确:姑娘漂亮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明确: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3)窈窕
19、淑女,琴瑟友之。明确:姑娘漂亮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索,理解诗歌内容1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2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末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憧憬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翼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目标导学三:总结归纳,分析写作手法关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1)非
20、常生动地运用“兴”的手法。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手法,兴的表现手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于是不同于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界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2)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3)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窈窕淑女”“展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既富于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三、板书设计逑之之之 好求友乐关雎*跖窟淑女将菜/(起兴)表达r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第2课时兼葭I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掌握
21、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2 .品味诗歌的意境,体味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3 .感知“伊人”的形象,解读文章的主题。4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憧憬,陶冶高尚的情操。一、导入新课(先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依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兼葭,吟诵优美的文字,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进作品,品读诗歌之美1 .走进作品兼葭选自十五国风
22、中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兼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2 .识记字音。娜(SUh)道阻且产值)水中季(ChD水中叫Zhi)3 .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为什么兼葭读起来这么美?(小组讨论)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因为诗歌独特的形式。(1)韵脚苍、霜、方、长、央萋、晞、跻、坯己、浚、扯(2)叠词苍苍、萋萋、采采还有“所谓伊人”溯涧从之”“溯游从之”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总结: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索,品味
23、诗歌意境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说诗歌因其丰富的情感而精妙华丽。那末,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味到这种情感的?明确:(1)思念憧憬。通过诗人的上下求索。(2)执着、坚贞不渝。(提示:诗人寻觅伊人的道路一帆风顺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通过重章叠句反复的吟唱来突出道路的艰难,这么艰难的道路,诗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溯游”“溯泗”地去寻觅,足见其执着、坚贞不渝。(3)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提示:诗人寻觅伊人寻觅了多长期?他寻到了没有?)“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己”又是通过反复的吟唱来说明诗人寻觅时间之长。他应该是从黎明时分就来到岸边寻觅伊人,直到旭口东
24、升仍未找到。“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唉”“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抵”“宛在水中扯”说明伊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与诗人始终是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茫茫秋水久久徘徊,该是多么惆怅啊。目标导学三:感知形象,深入解读主题1 .诗人苦苦寻觅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诗中并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致轮廓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就是如此的形象呢?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漂亮高洁的人。兼葭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不单伊人的面目是含糊的,
25、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含糊的,还有,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待,只是反复吟唱“溯涧从之”“溯游从之”,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距离美再次体现了兼葭的涵蓄含糊的特点。2 .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涵蓄含糊,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那末,大家是怎么理解“伊人”的?诗歌的主题是什么?明确:(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者女词”。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lovesong,伊人是theIovero3 2)“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夸姣高洁品质的追求。4 3
26、)“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兴许是诗人思念寻觅的爱人,兴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涵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兼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涵蓄含糊的特点,而这种涵蓄含糊正是全诗
27、着力营造的意境美。这么优美的诗篇,是百读不厌的,让我们再朗读一回吧。男女生分部份朗读。三、板书设计四字句二二柏押韵: i叠词:申章:反复咏唱ng肉向在萋采Q酒潮苍萋采整齐f 三叹诗情/ I、恋寻饬白露为霜、未蹑未已 痴痴守望: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即I爱情友情理想画意景物人物教学反思可取之处重点讲解了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惟独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干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不足之处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