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2841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四节、施工组织一与地方关系协调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一)协调方式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控制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的实施情况,制定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2、保持与地方政府、当地居民关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时常联系,项目部将定期(每周)负责主持施工协调会和施工例会。对工程节点的进度、总计划进度、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原材料及设备等的检查,并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和措施、奖优罚劣。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安排下周工作。3、以项目部为主及时向发包方、设计、监理反映工程进度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进行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

2、和问题。(一)会议协调法会议协调法是建设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协调方法,实践中常用的会议协调法包括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例会、专业性施工会议等。D第一次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是建设工程尚未全面展开前,履约各方相互认识、确定联络方式的会议,也是检查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并明确监理程序的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之前举行,会议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0监理单位和单位的授权代表参加,必要时邀请有关设计单位人员参加。2)施工例会施工例会是由总施工工程师主持,按一定程序召开的,研究施工中出现的计划、进度、质量及工程款支付等问题的工地会议。施工例会应当定期召开,宜每周召开一次。参加人包括:

3、项目总施工工程师(也可为总施工工程师代表)、其他有关施工人员、承包商项目经理、承包单位其他有关人员。需要时,还可邀请其他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的主要议题如下:a.对上次会议存在问题的解决和纪要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b工程进展情况;c对下月(或下周)的进度预测;d.施工单位投入的人力、设备情况;e.施工质量、加工订货、材料的质量与供应情况;f有关协调问题;g.索赔及工程款支付;h.质量问题处理措施。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项目工程师机构起草,经与会各方签认,然后分发给有关单位。会议记录内容如下:a会议地点及时间;b.出席者姓名、职务及他们代表的单位;c.会议中发言者的姓名及所发表的主要内容;d.决定事项

4、;e.诸事项分别由何人何时执行。3)专业性施工会议除定期召开工地施工例会以外,还应根据需要组织召开一些专业性协调会议,例如加工订货会、业主直接的工程内容承包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协调会、专业性较强的单位进场协调会等,由授权的施工工程师主持会议。(2)交谈协调法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开会来解决,有时可采用“交谈”这一方法。交谈包括面对面的交谈和电话交谈两种形式。无论是内部协调还是外部协调,这种方法使用频率都是相当高的。其作用在于:D保持信息畅通。由于交谈本身没有合同效力及其方便性和及时性,所以建设工程参与各方之间及施工机构内部都愿意采用这一方法进行。2)寻求协作和帮助。在寻求别人帮助和协作时,

5、往往要及时了解对方的反应和意见,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另外,相对于书面寻求协作,人们更难于拒绝面对面的请求。因此,采用交谈方式请求协作和帮助比采用书面方法实现的可能性要大。3)及时地发布工程指令。在实践中,施工工程师一般都采用交谈方式先发布口头指令,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对方及时地执行指令,另一方面可以和对方进行交流,了解对方是否正确理解了指令。随后,再以书面形式加以确认。(3)书面协调法当会议或者交谈不方便或不需要时,或者需要精确地表达自己意见时,就会用到书面协调的方法。书面协调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合同效力,一般常用于以下几方面:D不需双方直接交流的书面报告、报表、指令和通知等。2)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各

6、方提供详细信息和情况通报的报告、信函和备忘录等。3)事后对会议记录、交谈内容或口头指令的书面确认。(4)访问协调法访问法主要用于外部协调中,有走访和邀访两种形式。走访是指施工工程师在建设工程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各政府部门、公共事业机构、新闻媒介或工程毗邻单位等进行访问,向他们解释工程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意见。邀访是指施工工程师邀请上述各单位(包括业主)代表到施工现场对工程进行指导性巡视,了解现场工作。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有关方面并不了解工程,不清楚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果进行一些不恰当的干预,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这个时候,采用访问法可能是一个相当有效的协调方法。(5)情况介绍法

7、情况介绍法通常与其他协调方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可能是在一次会议前,或是一次交谈前,或是一次走访或邀访前的向对方进行的情况介绍。形式上主要是口头的,有时也伴有书面的。介绍往往作为其他协调的引导,目的是使别人首先了解情况。因此,工程师应重视任何场合下的每一次介绍,要使别人能够理解你介绍的内容、问题和困难、你想得到的协助等。(二)与设计单位的协调-)与设计单位间的配合、协调措施1、若有幸我司中标后,我们将马上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并且提出图纸中与实际施工有矛盾的地方,尽快组织图纸会审,来解决制约本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且也要通过发包人邀请设计方进行一次全面的设计交底

8、。2、参加施工图会审,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3、要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提出施工图的需求计划,来确保施工准备过程的施工图纸。4、在施工中,及时会同业主、设计院,按照施工总进度,进行部位验收、中间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5、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设备、材料等的选型、选材和订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6、事先考虑好发生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等情况,制定一套应急措施或方案。遇有设计变更,及时迅速地修改工程进度计划并相应调整人力、设备、材料和资金的用量。7、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缺少工程洽谈或设计变更时,任何人无权改动施工图纸。不按照设计变更、施工图纸、工程洽谈进行施工

9、的,除勒令其停工整改外,还追究其原因返工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8、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在对设计意图理解不明时,要立即向设计方请教,来确保设计意图的实现。9、在施工中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协作,了解设计图,做好工程各分部、分项及隐蔽工程的验收等工作。10、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不足或不明确,要及时向监理人员及发包人反映,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把问题处理在施工前,避免给工程造成损失。11、按总进度表计划制定的控制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制定、修订、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12、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协调会,每周进行一次进度协调。二)信息化施工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多方位的管

10、理,每天都将会发生资金、人力。材料、机械等大量的资源流。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新的管理,它体现了管理的数据化、程序化和系统化,在项目管理的各相关职能间将信息流动起来,形成数据信息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实现无纸办公,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管理更量化、追溯性更具体更严谨。整个系统信息的输入、流通、存储通过工作界面来实现。并且在工作界面的环境下,每个用户通过权限设计,在由各职能数据库构成的菜单栏中可进行方便的调阅和查询。如何将资源流转化成信息流,支持项目管理及辅助决策,用处理的信息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是将项目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我公司将运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

11、工程项目实施信息化管理O项目经理部为实现对发包人的承诺和上级的管理要求,将在工期成本、质量、文明、安全施工四个方面作为项目的管理目标。(三)与监理单位的协调1、公司将积极主动配合现场监理工程师代表,积极维护他们的职责的权力。2、依据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等文件,及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审批。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自检、互检、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4、贯彻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施工工序予以监控,确保工程达到合格。5、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

12、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质量保证书。使用前应主动递交材料物理化学实验检测结果报告。6、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主动理解、支持监理工程师接受的工作。当发生工作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遵循“先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主动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7、开工前书面报告施工准备情况,获监理认可后可开工。8、开工前将正式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审定。9、各类检测设备和重要机电设备的进场情况向监理申报,并附上年检合格证明或设备完好证明。10、施工用各类建筑材料均向监理报送样品、材质证明和有关技术费料,经监理审

13、核批准后再行采购使用。现场采样送检时有监理或代表见证。变更用材时,事前应征请设计、监理意见,不同意者不进行变更。11、隐蔽工程完成,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前12小时书面通知监理验收。12、若监理对某些工程质量有疑问,要求复测时,项目部将给予积极配合,并对检测仪器的使用提供方便。13、及时向监理报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资料混凝土、砂浆强度报告。14、若发现质量事故,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严格按照共同商定的方案进行处理。15、工程全部完工后,经认真自检,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验收申请,经监理复检认可后,转报业主,组织正式竣工验收。16、在竣工验收前7天,将质量保证资料提交监理审查。(四)与发包人的协调

14、1、与建设单位的关系(1)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要确立“业主是上帝”的观念,把建设单位期望的工期和工程质量作为核心,为业主建造一流的建筑产品,让业主满意。(2)在施工过程中,在技术、质量、进度、设计更改、协调等方面,主动听取并尊重业主的建议和意见,为业主排忧解难,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和业主融洽相处,尽最大努力满足业主的意愿。(3)定期向业主提供工程进度、质量状况、文明施工情况报告,使业主能及时、全面掌握工程进展的动态,使整个工程处于受控状态。2、过程中的服务(1)加强与发包人的沟通、了解,根据发包人的建设意图,征求发包人对工程施工的意见,对发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处理,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15、。(2)当好发包人的助手发挥本企业的技术优势,站在发包人的角度从工程的使用功能、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考虑,提合理化建议。根据合同要求,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统一协调、管理、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发包人放心。建立与发包人、监理参加的工程例会制度,加强与当地部门的联系,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扰民、民扰等现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3、坚持三个服从原则发包人要求与项目部要求不一致,但发包人要求不低于或高于国家规范要求时服从发包人要求;发包人要求与项目部要求不一致,但发包人要求可改善使用功能性时,服从发包人要求;发包人要求超出合同范围,但项目部能够做到时,服从发包人要求。4、三个制度定期例会制:定期召开

16、与发包人的碰头会,讨论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问题,理顺每一阶段的关系;预先汇报制:每周五将下周的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安排,包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安排都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发包人汇报,便于发包人监督,如有异议,项目部将根据合同要求和三个服从原则及时予以修正。合理化建议制:从施工角度及以往的施工经验来为发包人当一个好的参谋,及时为发包人提供各种提高质量,改善功能及降低成本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为发包人着想,争取使工程以最少的投资产生最好的效果。5、项目部与发包人配合措施(1)认真遵守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各项约定;(2)协助发包人选择优秀的商和供应商;(3)积极配合发包人进行现场

17、检查,接受发包人的监督和指导;(4)积极为本工程出谋划策,做好发包人的参谋;(5)认真核定工程进度,为发包人工程款的拨付提供准确依据。6、竣工后服务本公司不仅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而且也同样十分重视工程交工后的服务工作,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及当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企业承诺以下服务措施:(D对于任何原因造成的任何损坏,我方将主动的先维修,后分析原因;(2)向发包人提供用户手册或保险卡;(3)对发包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4)为本工程建立保修队,并与发包人建立工程维修联系制度;(五)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施工过程中坚持“尊重地方政府、依靠地方政府”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服从各级地

18、方政府的指导。牵涉到当地政府区划范围内的施工措施等,提前将施工计划与施工要求报送业主、监理审批,并与当地政府取得充分联系,征求地方政府意见,以取得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支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财税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按照地方财税部门规定的税率,及时上缴税费,以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与公安派出机构、工商管理部门、银行、农电部门密切协作,服从对口管理;施工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服从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指导。在与地方政府的长期合作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加深了解并增进友谊。增进团结。施工期间,热情关心当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深与当地人民群众的了解和感情,遇事尽量为百姓着想,一旦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首先着眼于企业内部找原

19、因,对群众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要从快处理,绝不姑息,以免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1)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办理规划、施工、质监、安监、环保、市容、治安、消防等手续,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规章制度。(2)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督和指导,随时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掌握近期的市场信息,熟悉当地的法规和惯例。(3)通过经常性的上门咨询和信息发布等形式,沟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4)一切项目管理活动都必须遵纪守法。(5)主动与质监站、安监站联系,求得他们对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指导与认可。(6)主动与市容监察部门联系,搞好施工现场周围地区的环境卫生。(7)主动与交通部

20、门取得联系,求得施工占用道路的批准和运输的畅通。(8)主动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办理暂住证等必要的手续,搞好现场的治安工作。(六)当地居民关系的协调一)、与当地社区,群众的关系。1、客观正确对待群众的要求;2、着眼我单位内部。要着眼单位内部,重视搞好自身建设的原则,如果没有良好的员工素质和在村民中的良好声誉,施工单位无法得到群众认可。要教育员工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认识与当地政府和群众搞好团结的意义,认识到施工单位与当地群众只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是处理企地关系的根本前提。对群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用说服教育的方法,绝不能采取对立态度和过激方法。3、尊重当地风

21、俗习惯。要入乡随俗,我单位在施工进场前要派人搞好社情、乡俗调查,使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主动搞好与地方的关系,增进团结。只有真诚的尊重和爱护当地政府群众,才能得到地方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4、关心当地群众利益。关心体谅当地群众,我单位能办到的尽量办;对办不到的事情和无法满足的要求在说明情况的同时,要通过一些必要的形式,利用乡镇、村委和执法人员,沟通和当地群众的关系,创造相互理解的气氛。关心当地群众利益。关心体谅当地群众,我单位能办到的尽量办;对办不到的事情和无法满足的要求在说明情况的同时,要通过一些必要的形式,利用乡镇、村委和执法人员,沟通和当地群众的关系,创造相互理解的气氛。5、尽量减少施工扰民

22、。在项目策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扰民问题,从源头上减少施工扰民。在施工中,把减少施工扰民作为我单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努力树立文明施工的良好企业形象。6、尊重、相信、依靠政府。尊重各级政府,是处理好企地关系的首要条件,要掌握当地政策规定,主动服从各级政府的指导,理解地方政府工作,坚持经常性的走访,建立良好的往来关系;遇事多同政府联系协商,相信和依靠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多提建议,多反映情况,促使政府部门、当地村委主动介入其中,按我单位的整体思路来工作,针对难点解决问题,促其目标一致,才能顺利实现施工单位计划。二)具体措施我公司具有与工程现场周边居民联系沟通并建立相互信任、相

23、互支持、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的成熟经验。在进场的同时及时与周边居民取得联系进行沟通,相互建立良好的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控制对周边的噪音干扰和污染、保证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安全。做到在施工的过程中得到周边居民能达到谅解,强噪音施工的项目尽可能避开居民休息的时间,对于居民提出的扰民问题应虚心接受,并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从而与周边居民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彻底解决扰民问题。三)、工程回访及保修1、工程完工后,建立工程维修卡,及时调查了解工程的质量状况,了解用户的要求,解决发现的问题;2、保修期限:工程保修期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3、建立回访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回访,每年内工程回访不少于两次;

24、4、严格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服务热情、周到、随叫随到;5、建立维修工程专班专人负责制,由公司生产、质量部门派专人负责。6、工程回访计划:交工后三个月即进行工程回访,一年内再不定期回访一次,满一年再进行一次回访,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改,三年后再主要针对防水问题进行回访,期间对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均可与我方联系,我方将本着服务热情、周到、随叫随到的原则及时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七)与材料供应商的协调项目部与材料供应商依据供应合同,充分利用价格招标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搞好协作配合。项目部在“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材料需求计划,并认真调查市场,在确保材料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选择供

25、应人。为了保证双方的顺利合作,项目部与材料供应人签订供应合同,并力争使得供应合同具体、明确。为了减少资源采购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供应合同应就供应数量、规格、质量、时间和配套服务等事项进行明确。项目部会有效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与材料供应人建立可靠的供求关系,确保材料质量和使用服务。材料供应的及时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材料供应及时,满足施工要求。1、选择信誉可靠、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评价。2、施工进度及时提供各种材料采购计划。3、编制物资供应计划控制表,所需材料根据表中最迟进场时间提前5天开始每天监控,确保材料按时或提前进场。4、签订完善的合

26、同,根据合同来履行材料的采购任务;5、制定应急措施,对某种或某几种材料不能按时到场的情况事先确定应急方案。6、做好供求计划的编制平衡,并认真执行计划。项目部进行内部劳务、原材料、设备等资源的供求协调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供求关系的和谐,首先要求供应部门根据实际需求认真编制供应计划,提前做好采购和准备工作;使用部门及时与供应部门联系,协助供应部门做好计划,并提前予以提示。项目部与作业层供求关系的协调依靠履行劳务合同及时执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7、充分发挥调度系统和调度人员的作用,加强调度工作,排除障碍。在供求关系的协调工作中,调度工作是关键环节。在供求关系出现问题时,对供和求的合理调整和平

27、衡工作由调度人员来进行。调度人员充分了解使用环节的必需性和可缓性,认真分析施工作业的关键因素,提前做好预测,及时准备。(八)企业内部的协调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无边界沟通,扩大沟通途径;加强总分关系、ET关系、左右关系之间的沟通,避免“企业病”;利用网络技术等方法提高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的效率。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的各部门就像是人体的各个器官。企业的CEO相当于人体的大脑眼睛耳朵,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各种因素把握企业全局,制定发展和运营目标:企业的采购部类似于人体的口腔,采购原材料、生产用物资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食物”

28、:生产部相当于人体的胃,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处理形成产成品,把“食物”消化成能被企业吸收的间接“营养”;再通过销售部的销售活动把产成品转化成真正的“营养”利润被企业吸收;通过财务部的各项财务指标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这些财务指标像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一样显示着企业的健康状况。犹如人体一样,企业内部要上通下达,能“吃”能“排”,这样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就非常重要。(一)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作为企业,无论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必然存在沟通协调的问题。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与企业经营成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管理中,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

29、调失衡,往往会造成企业止步不前,更别提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当然在某一程度而言,企业内部的竞争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如果部门与部门间之间沟通与协调严重失衡,务必会给整个企业带大很大影响。因此,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内部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是成功的关键。(二)企业内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企业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各部门、各岗位均应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按照企业本身的规律运行,管理各环节应当顺畅而有序,彼此配合,彼此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推进。然而,许多企业尤其是那

30、些规模大、历史久一点的企业,有许多机构病,部门之间高墙壁垒,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官僚习气盛行,岗位之间互不买账,人员之间矛盾重重,或面和心不和,推卸责任,邀功诿过,纪律松弛,各自为政,还有组织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等等企业病。这些企业病所折射出来的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沟通途径不够部门之间需要增进了解,沟通途径不够。片面性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问题暴露后,引发类似用人、工作量、职责的讨论,而这讨论的结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通,极易造成相互间的隔阂。二)企业规模的扩大加大了沟通难度由于现代企业是按照法约

31、尔的组织原则设计的,等级原则始终贯彻其中。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部门开始逐渐远离高层,因此,这些部门对于企业的整体概念将变得逐渐淡化,自我中心的观念逐渐增强,层次越低越是如此。同时,沟通的通道逐渐加长,在高层直接约束力减弱的情况下,部门间沟通的效率提高也就甚为困难,特别在今天大部分企业采取独立事业部的情况下。沟通的难度因利益关系也显著提高。比如,宝洁公司曾经实行多品牌竞争战略,则同一性质产品的多个品牌部为争夺公司资源和客户而产生的对立行为直接导致该公司沟通协调效率的显著下降。三)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脱节现在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只能局限于某一时间段内进行。而这种沟通协调的结果是:能够分清当前主次,

32、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而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转变为后续的主要矛盾。四)部门之间接口工作职责不明确部分接口工作虽然一直有人在做,并且也有相应的分工,但相互之间没有相应的约束力,什么时候做完,完成到什么程度没有详细规定,或完成的部分达不到下一环节的需要,或是出现问题相互推诿,部门之间或是接口人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五)沟通效率低。错误地将个人沟通需求等同于部门沟通需求,职权分裂,权利的混淆种种问题的存在。于是强化了“沟通协调”的功能。沟通是需要时间的,协调也需要精力,这就带来了成本的问题,其中包括时间成本,假如沟通不畅,还包含了机会成本:最终可能导致的结局是效率的严重下降,受损失的一定是企业本身。

33、如何降低这种成本、减少企业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做到有效沟通与协调。(三)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部门间沟通协调的改善不是由单一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因此,在改善部门间沟通时,不仅要注意摆脱单一因素造成的沟通瓶颈状态,还要注意多种因素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的协调,更应当注重采用多种途径的立体化解决方式。-)采用无边界沟通,扩大沟通途径在企业中,工作不顺畅的阻滞点往往就在部门之间的边界处。企业设置许多职能不同的部门,只是为了将工作做专,做细,做深,绝对不应该成为壁垒。在企业中,各工作流程应该是一条条绿色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对于工作流程,各部门就好比是流

34、水线上的一个个工位,一环扣一环,绝不能使流水线滞阻。各部门对工作流程遇到的问题,应积极主动地与别的部门沟通协调,绝对不能推,通过无边界沟通,确保工作流程的完成。二)加强总分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之间的沟通,避免“企业病”总分关系是指企业高层领导与职能部门的关系。总分关系沟通方式有:集权制度、分权制度、责任中心制,又称集中服务的分权制。上下关系是指一个企业内各层级领导之间、领导与基层人员之间的关系。上下关系沟通办法有:实施分层负责制度、实施例外管理原则、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左右关系是指一个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种横向沟通关系对企业工作效率的影响极大。企业要做好横向关系沟通,一般采取如

35、下措施:(1)企业各部门间职责分明,通过办事细则和岗位责任制,对各部门的职责作出合理的划分,从而避免扯皮和推诿现象发生。(2)实施法约尔式的阶梯联系,即各职能部门的部门经理之间、部门负责人之间等,依据彼此之间的权限,在规定的范围内发生横向联系,从而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3)通过确定工作的程序和时限,使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环环相扣,密切协作。三)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调我国企业面临着“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管理网络化、需求多样化”的挑战。网络经济作为对传统经济的一种提速手段,正深入到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之中。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网络化,建立公开化的网络平台,加快信息流通速度,企业内部达

36、到无障碍快速有效沟通。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引导着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价值观念。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坦诚、沟通、协作”的文化范围。让员工乐于沟通,使得个人与团队都得以提升。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由各部门自己规划部门的工作,建立一套包括各部门在内的工作流程,让每个员工清楚自己在公司内部的位置。只有在明确部门职责的情况下,才知道该部门应该接受或者发出何种信息,否则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都会变得没有目标,没有效果。在强调员工应该主动和上层沟通的同时,各部门经理,人事主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改变工作作风,固定位置的转变为流动工作,积极走出去,主动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各部门及员工的沟通工作,将问题处理在萌发状态,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化。有效地出沟通与协调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良药,优化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应受到每个部门人员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