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1、综合要求1.1. 本项目包括:A、电脑网络布线;B、电视点布线;U电话点布线;D、闭路电视监控布线。1.2. 电源布线不在综合布线范围内,计算机网络布线作为备用配电,电话、电视不作为备用配电。1.3. 算机网络布线如有户外部分,则采用光纤布线,电话、电视等户外部分由施工方施工。1.4. 应符合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和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5. 应充分考虑导线与用户相关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传输距离、线间电容、串扰、回波、损耗等因素。1.6. 在布线系统中充分考虑整体布线工程的防雷与接地问题,建立独立的接地网,必须提供完整可行的防雷与接地方案。2、其他要求2.1
2、系统的测试和验收该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参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并根据最新标准修订后的以下标准进行设计和验收。2.1.1 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1)国家电气规范与国家电气安全规范。2)BS7430-接地3)EIATIA568B及569标准4)ISOIECDIS11801(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国际标准。5)CECS72: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1.2 设备安装、测试、开通1)测试工具采用FLUKEDSP4300电缆测试仪进行验收测试,所有电脑网络信息点(含备份点
3、)按TIA/EIA568B信道测试模型100%通过测试。2)仪器、仪表和安装材料的安装、测量和调试均由施工方提供。3)机械结构设备应进行抗震加固。2.1.3 移交测试1)提交试验的条件应符合技术规格书。根据上述要求,施工方应提供试验条件、方法和程序草稿,经协商后,由双方共同拟订最终试验文件。2)移交测试是在用户方督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由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的。3)如移交测试不符合测试文件的要求,则重新进行系统测试。2.1.4 试运行验收测试1)试运行是考察整个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一步。试运行将在交接试验后进行,试运行期为三个月。2)当主要指标(可靠性,稳定性)在试运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最终验收才能进行。如
4、果上述条件不满足,要另加三个月的试运行期。系统设计及产品技术要求设计原则实用性-实现的计算机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在和未来的技术发展。模块化-在接线系统中,除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电缆外,所有其余的接插件都应该是模块化的标准部件,以便管理和使用。扩充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布线系统应考虑一次性投资,但不排除是可扩展的,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时,设备很容易扩展。经济性-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灵活性-信息点要能够便捷顺口电话、计算机、检测器件以及传真等多种类型设备进行连接。可靠性-为传输介质提供网络主干容错功能,确保未来现代化系统的可靠运行。系统功能要求数据网络系统不仅能提供服务和传输能力,满足
5、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应用。,还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或INTERNET等网络提供的接口,以各种方式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为了适应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应该能够满足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如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和100OBASE-T)的要求,尤其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重点是为将来更高级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万兆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既要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又要高度开放,为标准智能建筑提供高效、规范、开放的基础平台。作为办公楼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布线系统需要适应正常的负荷运行,考虑系统使用过程中网络、终端、信息点等设备的适当增加。所
6、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将承担电子文档、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邮件等系统的应用,能否始终保证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作为支撑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时重点强调其容错性和抗灾性。需求:任可一种信息插座都可以提供高速数据和语音应用;用户可以根据应用和维护的需要,灵活方便地使用配线架进行管理,为未来大楼安全经济地运行奠定基础;经济有效的多厂商环境布线方式。系统构成该综合布线系统是各单体建筑和建筑群内部和外部语音、数据、监测图像、显示信号和多媒体信号的传输通道,它不仅要满足目前的业务处理要求,而且要考虑未来的通信和网络展发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必须符合符合TIA/EIA-568B.2-1和ISOll
7、801(2002)标准4中关于六类铜缆布线和各子系统的要求。垂直主干子系统主机房配电中心的MDF接至各层配电线路。配线的ID为4芯多模室内光缆,必须满足下T弋光纤上的正EE802.3ae技术标准。1 )101001000Mbps10Gbps的应用;2 )所用材料还必须符合IEC对抗拉力,压力和拉力的承受标准。语音干线采用三种25对数铜缆,铜缆的线对数按语音点1:1的比例配置。除了所有产品要求的标准外,还必须满足EN50167和EN50168对三类电缆的其他技术要求,以满足中速网络应用的要求。设备间子系统主配线间数据MD和分配线间ID采用标准的19英寸机柜安装的配线架和相应的网络设备,机柜大小根
8、据现有设备和预留情况而定。语音垂直主干配线架采用IIOXC配线架,并配备足够的IIOXC连接块和标签条。采用19英寸24口机柜式MT-RJ光纤配线架,必需能够达到48芯的光纤端接容量。光纤连接器采用较先进的高性能,低衰耗,体积小的MT-RJ光纤接头,并按照光纤根数提供1:1比率的原厂3米MT-RJ-SC米光纤跳线。配线间子系统数据配线架采用24口模块化配线架。光纤配线架采用19寸24口MT-RJ机架式光纤配线架,配线架应配备标签。配线间子系统跳线数量根据信息点数目按2:1比率配备。数据跳线采用原厂六类2米RJ45铜缆跳线,语音跳线采用原厂六类110XC-RJ452米铜缆跳线。配线间子系统采用的
9、MT-RJ-SC光纤跳线按照光纤根数按照1:1比率进行配置。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电缆长度为90米以内,语音及数据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必须符合并超过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II801(2002),导体直径为23AW,中间带有十字架。带宽:600MHz光纤到桌面的水平光纤采用国际标准OM3双芯室内光纤,支持1000Base-SXz1000Base-LX及IOGbase-SX应用。工作区子系统该信息插座采用了六种类型的信息插座,能满足高速数据和语音传输,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CAT6的要求,测试指标250MHz。信息插座使用不同颜色区分
10、语音信息点和数瓶言息点,信息面板需要86系列英文面板。工作区按数据信息点2:1的比例配备原2mRJ45跳线。六类双绞线采用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必须符合并超越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Il801(2002),导体直径为23AW,中间带有十字架护套必须符合CMR标准,带宽:600MHzz在250MHZ频率上至少提供8dBNEXT&RL性能裕量,阻抗:100OhmS+15%,承受电压300VAV/DC,工作温度:-20OC-60OCo信息插座六类非屏蔽信息插座(CAT6),须为SL外观并且自带防尘盖,额定电压94V,传输带宽250MHz,能够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信
11、息模块应具有任选90度(垂直)或180度(水平)安装方式,安装时采用PistoITooI安装工具一次性端接八根线,信息模块后面须带线缆固定套,RJ-45插座插拔次数必须在750次或以上,IIOXC模块打接次数必须在200次或以上,信息插座8根金属针必须相互交叉,IDC模块须为45度斜角。面板面板须为白色,双口,耐腐蚀,45度斜装。配线架六类配线架必须为RJ45模块化结构,配线架信息插座可以同工作区信息插座互换,插座必须能够拆下安装。RJ-45插座插拔次数必须在750次或以上,IlOXC模块打接次数必须在200次或以上,8根金属针须相互交叉,IDC模块须为45度斜角。理线器必须为为封闭式理线方式
12、,可分开定购,使用时必须看不到前面跳线。标准:EIATIA-568-B.2-lo安装:19英寸机柜式安装,每个信息插座可拆下安装,安装时一次性端接八根线,信息插座应具有任选90度(垂直)或180度(水平)安装方式,O安全:符合UL文件E81956跳线标准:数据级跳线的型式应符合TIA/EIA-568B.2-1和ISO118012nd标准。长度:数据级跳线应为RJ45型号,语音级跳线则应为IIoXe-RJ45型号。导体直径:24AWG传输带宽250MH乙阻抗:100OhmS+15%o光缆配线架光缆配线架:24模块化结构,能够达到48芯光纤的安装空间,附带光纤的盘绕、固定和接续装置。应提供框架和有
13、关的轨道、托架、设环以及现场组装接线屏所需的所有部件。它应由光缆接头和特制的水平跨接缆构组成。安装:19英寸机柜式安装,配MT-RJ光纤耦合器、光纤管理装置、标签和固定附件便于布置跳线。应提供架空的电缆支承结构以支撑所有进出架的电缆。光纤连接头及耦合器采用高性能的MT-RJ光纤连接头及相应的耦合器。平均损耗OldB标签及网络布线管理软件所有标签必须采用电脑或打字机打印,并且有可靠的粘贴纸和保护膜,色标必须符合EIA/TIA606布线管理规范提供ITRACS7.0网络布线管理软件。防雷接地新楼坐落于一片空地上,虽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已建立了整体地网,但考虑到以后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投标人必须为整体布线系统建立一个独立的弱电地网,要求接地电阻必须小于2Q,并符合国家电气及接地防雷规范和标准。投标者在标书中,应以独立章节或独立部分对系统防雷接地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但不限于方案原理、所用的技术手段、防雷接地设备的选择、适用的标准、地网的布置形式、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试验和验收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