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3188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卫生学考试重点知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卫生学多数人认为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镉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DA.饮水B.吃鱼C.蔬菜D.粮食E.空气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A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C.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E.治理工业废渣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因是B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化学成分改变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B.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不足D.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过多E.以上都不是痛痛病患者主诉疼痛性质多为AA.刺痛,活动时加剧B.刀割样痛,不缓冲C.间歇样痛,与气候变化无关D.轻度疼痛,可感受E.闪电样痛,伴蚁

2、走感痛痛病是一种B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E.职业性多发病以下对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DA.摄取的食品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B.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C.食物不应有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D.爆炒、油炸能使食品具有良好的色、香味,所以是良好的烹调方法E.应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进食环境下列食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C类谷蛋豆奶肉 粮鸡大牛牛A.B.C.D.E.一般哪种中毒最常见B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C.真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E.有毒植物中毒不耐热的食物中毒病原是BA.金黄色葡萄球菌B.沙门菌属C.链球菌D.肉毒梭状芽抱杆菌的芽抱E.致病性大肠杆菌5.河

3、豚鱼中含有的河豚毒素(TTX)是AA.导致神经中枢及末梢麻痹的毒素B.较稳定的,但煮沸可解毒C. 一种过敏性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D.新鲜鱼肉中毒性最强,肝次之,卵最弱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 .感染食物后无感官性状改变的是AA.沙门氏菌属B.葡萄球菌肠毒素C.副溶血性孤菌D.肉毒梭菌E.变形杆菌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其中最严重的是CA.小麦B.大米C.花生和玉米D.局梁E.大豆7 .以下均是黄曲霉生长繁殖产毒所必要的条件,除了EA.湿度(80%90%)8 .氧气(1%以上)C.温度(5-30)D.菌株本身的产毒能力E.无氧环境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病的特点CA.病因明确B.群体发病C.重在

4、治疗C.病因与疾病间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E.早诊断、早处理、预后和康复效果较好职业病的诊断原则不包括DA.职业史B.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危害评价C.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符合职业病D. 一时不能确诊的可疑疾病,则不断定为职业病E.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有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的必然联系,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就业前体格检查的目的是CA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B了解生产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害因素C发现职业禁忌症及掌握就业前的健康状况D为职业病预防打下基础E发现职业病早期症职业病报告的责任主体,除外下列哪项AA患者个人B用人单位C接诊的综合医疗机构D接诊的卫生机构E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5、职业人群健康监护的内容除外下列哪一项CA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环境监测B接触评定C疾病监测D医学监护E信息管理名词解释1 .生物圈: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由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的环境构成。2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3 .次生环境:人类影响下形成的环境。4 .食物链:生物系统中的各种食物之间以摄食与被摄食的关系逐级传递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此种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称为食物链。5 .生物富集作用: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6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之

6、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此过程称为生物放大作用。7 .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过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8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9 .公害病:由于严重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地区中毒性疾病。10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11 .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污染物。12 .二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环境中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

7、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例如甲基汞由汞转化而来。13 .环境污染物的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会出现降低。14 .物质蓄积:当进入体内的污染物的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机体代谢转化排除的速度或总量时,该物质的原形或代谢产物就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和蓄积,并可用化学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该物质的原形或代谢产物。15 .损伤蓄积(功能蓄积):有些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没有检测出其原形或代谢产物,却出现相应的慢性毒性作用。16 .半数致死剂量(LDso):指毒物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17 .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汽

8、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烧类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18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纲量指数。主要评价因子S02,N02,z03zPM10zPM2.52空气Mt指数及相关值晶Ihft-IW中气收指:奥VIA入不色况ttAm.映,比Rw喙畀荚人口彳正学精访SI-100二A中(Mo(依啜.制收=1,M版”小数”常AARXlfeC检科搬U窟AOTM少户外乐向IOI-ISO口2色M第Afrir收”及切mX人CiHHtHaeru儿CMT破系统人缺少,少KaM、公务度的八外S螺ISI-200INtt中汽用蜒t164户人Bl

9、r状.ItQlAGQS.fWtt5峰11iAMMPHi动201300Ktt皮加啦绿色CzllMmMVieAUUUAtllM.如小川农力2L33人儿人和心胴wbm力不N”任W内好itQ外UimJR人IM小户外玷*300Attaw久和病人用rwd*内.处体力而贝依人。出能户,搞小19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20 .水体富营养化: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10、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氯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1 .水俣病: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发生的、由于当地居民长期食用海湾中含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的一种环境公害病。22 .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23 .加氯量:饮用水或污水消毒时加于水中的有效氯量。24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能满足或超过机体正常需要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5 .碘缺乏病: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26 .地方性克汀病

11、:是在较严重的缺碘性甲状腺肿病区出现的一种病症。病人出现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甲状腺肿,可概括为呆、小、聋、哑、瘫。27 .地方性氟病: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28 .土壤污染: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29 .痛痛病: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废水灌田生产的含镉很高的稻米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30 .营养: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

12、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31 .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亦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六大类。32 .平均需要量(EAR):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估计摄入水平。33 .参考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传统使用的每口膳食营养素供给量。34 .生物学价值(BV):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

13、价越高,表明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最高为100。BV=(储留氮/吸收氮)*100%35.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36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37 .氮平衡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关系式如下:氮平衡=摄入氮-(尿氮+粪氮+经皮肤排出的氮)零氮平衡: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健康成人应该维持在零氮平衡并富裕5%正氮平衡:摄入氮多于排

14、出氮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孕妇、疾病恢复等负氮平衡:摄入氮少于排出氮饥饿,疾病及老年时38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是因食物供应不足或疾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主要由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引起的。39 .蛋白质消化率:反映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和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摄入氮-粪氮)/摄入氮XlO0%40.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而使各种治病因子进入人体,从而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41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42 .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职

15、业活动中产生和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43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44 .工作有关疾病:是一类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45 .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6、,保持劳动者健康。46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47 .刺激性气体:是对眼、呼吸道黏膜以及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包括常态下的气体以及通过蒸发、升华或挥发而形成蒸气或气体的液体和固体物质。48 .窒息性气体: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49 .生产性

17、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三050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子直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51 .空气动力学直径(AED):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性离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52 .可吸入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VloUm的粉尘沉积于上呼吸道,呼吸道深部和肺泡。53 .可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V5um的粉尘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54 .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散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55 .矽肺:是由于在生产

18、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散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56 .速发性矽肺:机体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2含量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57 .晚发性矽肺:有的接尘者在较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矽尘后,脱离矽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显示矽肺改变,若干年后发生矽肺称为晚发性矽肺。58 .硅酸盐肺:长期吸入硅酸盐尘所致的尘肺。59 .石棉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60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平均湿黑球温度225C的作业。一般在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且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有高气温或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的异常气象条件。61 .热

19、适应:机体对于长期热环境刺激产生的耐热性提高的生理性适应过程,多见于世居热环境人群,具有可遗传性。62 .热习服:个体耐受热强度渐进性增强的生理适应过程。后天获得,一般在高温环境劳动数周后产生热习服。63 .中暑: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相关疾病。64 .减压病:高气压环境作业后,如果减压不当,体内溶解氮迅速变成气泡,造成栓塞或压迫。65 .手臂振动病: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66 .振动性白指:其发作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一般是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痛,并由灰白变苍

20、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界限分明,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再逐渐由苍白变潮红,恢复至常色。67 .等响曲线: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方法,可得出听阈范围各种声频的响度级,将各个频率相同响度的数值用曲线连接,即绘出各种响度的等响曲线。68 .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69 .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强噪声,主观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检查发现听阈提高10-15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70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需较长时间听力才恢复。71 .永久性听阈位移(

21、PTS):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提高。72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绪论1.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三级预防(临床预防):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人类和环境1 .自然环境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原生环境:某些地区水、土壤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例如

22、地方病。次生环境:人为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2 .毒物的急性毒性与半数致死剂量呈反比。毒性参数 NOAEL 阈值LDioo (LCoo)漱的稔除D。1MLIDLDso1.OAEL(LC0)(MLe)(LC50)15um,呼吸道。可吸入尘:AED10um,上呼吸道,呼吸道深部及肺泡。呼吸性尘:AED5um,呼吸道深部及肺泡。21 .生产性粉尘的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粉尘的分散度粉尘的硬度粉尘的溶解度粉尘的荷电性爆炸性、放射性22 .尘肺综合性控制措施(防尘八字方针)加强领导,加强宣传教育。(教)保证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和防尘管理制度的落实。

23、(管)改革工艺和革新生产设备。(革)湿式作业是既经济又简便实用的防尘措施。(水)密闭尘源。(密)抽风除尘。(风)粉尘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的监测与监督、职业人群健康监护。(查)个体防护。(护)23 .矽肺矽结节是矽肺特征性病理改变。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肺结核。X线胸片表现:小阴影直径约IOmm以下密度较高的阴影。包括圆形小阴影(以结节型矽肺为主,根据直径可分为PVL5mm,ql.5-3.0mm,r3.0-10mm)和不规则小阴影(病理基础是肺间质弥散性纤维化,根据横径大小可分为SVl.5mm,tl.5-3.0mm,u3.0-10mm)o大阴影直径达IOmm以上的阴影。24 .石棉肺:石棉小体。

24、蓬发状心影。25 .中暑的类型热射病: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在Io-15分钟内迅速升高,可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之皮肤红、热、干,脉搏急促有力,搏动性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意识丧失,抽搐等。最严重的一种中暑。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临床特点是肌肉痉挛,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热衰竭: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不能足以有效代偿,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临床特点是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心悸,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26 .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原习服。27 .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损失和噪声聋。(不可逆)28 .微波: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加速晶状体老化。红外辐射:皮肤,角膜与虹膜的热损伤和白内障。紫外辐射:红斑,皮肤癌,电光性眼炎,雪盲症。激光:皮肤发红,视网膜的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