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完成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县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完成情况汇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县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完成情况汇报一、工作完成情况1、市场主体准入方面一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为事中事后监管质量提供保障。我县积极用好改革试点区“试验田”作用,做了大量数据梳理工作,逐项对照中央层面设定的523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梳理编制了我县改革事项清单,共32项,涉及本县12个部门。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细化落实改革举措,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围绕事中事后监管更科学、更有效持续发力,着力织密织牢市场监管网,大胆创新监管机制,创建“六个双”协同监管机制。实施联合抽查模式,检查问题发现率提升了36%,检查频次减少37%;户均
2、检查时间减少60%。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逐步形成线上线下“五个一”、七个方面的“统一规范”,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零见面、零等待。首先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企业开办免费赠送四枚印章、税务UKEY,实行免费邮寄证照服务,截止20XX年06月30日,共计为100O余户企业减免办理证照成本近10万余元。第二是依托完善的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全面拓展网办深度,通过执照邮寄方式,实现企业开办零见面、零跑路,有效提升企业注册便利化水平。第三是优化新设立企业开办流程,提供“自助导办、现场审核、当场发照”一条龙服务,缩减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2个环节、7个事项、1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开办实现了
3、线上线下“五个一”,即:线上“一次登录、一表填报、一次验证、一次提交、一网通办”,线下“一扇门、一套表、一个窗、一人审、一次办”。三是创新企业开办“微改革”,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首先创新“零窗口”改革,实行“注册官”现场办结制度,将网报预审工位“移步”至大厅内,由导办员提供全程导办帮办服务,办事者从网上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最快只需30分钟,实现可网办率100%,一窗受理100%。第二是创新“口述办照”微改革,实现个体登记立等可取。目前,共计办理“口述办照”业务183件,有效解决个体登记办证难问题,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第三是创新推行“视频办”微改革,实现食品经营许可“秒批”。自主开发“XX食安
4、云”微信小程序,推行“远程视频”核查方式,改现场实地核查为远程视频核查,启动“股所联动”机制,无缝衔接“审批和监管”环节,节约办证时间成本50%以上。截止目前,通过视频核查看点优化审批服务共办理许可272件,提速率达80%。四是深化“政银合作”,启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公章。精准服务市场主体。设置“政银合作一企业服务开办专区”,发挥市场监管部门与合作金融机构各自优势,依托合作金融机构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点,向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登记注册服务。目前,全县共设立12家电子化登记“政银合作”营业网点,为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商事登记提供了便利,截止6月30日,通过“政银合作”网点办理的市场主体有8家。积极推
5、动社会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启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公章,实现与纸质执照、实体公章同等效力,方便企业办事,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截止6月30日,共引导企业申领企业电子印章3592枚,开办即开户192件。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一是创建“六个双”协同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围绕事中事后监管更科学、更有效持续发力,坚持“放手”但不“甩手”,在放宽准入的同时,着力织密织牢市场监管网,强化协同监管网络,为事中事后监管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探索运用“智慧+”“互联网+”监管,开发“XX县食安云”平台创“远程视频核查”监管模式,为事中事后监管高质量发展
6、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建设“智慧市场”试点工作,创建我市首个智慧农贸市场,实现对农贸市场的数字化监管。二是主动服务多措并举,助企业纾困解难。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为“个转企”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积极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精神,20XX年X月X日,发出条例实施后我市首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便利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的转让,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在成立时间、字号、档案等方面的延续,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的持续经营。成立“小个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小个专”党建工作与全局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一所一站”建设,发挥党建助企引擎作用
7、,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有序引导国有企业改制,激发企业经济活力,完成国企改制X户。为“网络经济”市场主体开辟“绿色通道”、“集中办理”,大力扶持新型经济体发展。为餐饮企业提供“证照联办”服务,实现证照一窗领取,获得群众高度好评,16月收到感谢信X封,办理特殊群体业务X件、重大项目企业业务19件、证照联办业务X户。完善退出机制,降低企业成本。建立注销容错机制,探索证照同销,释放更多退出资源,加快低效、“僵尸”企业退出。全市首推歇业备案制度,为市场主体设置“缓冲带”,帮助企业积蓄力量再次创业。持续推广“容缺+承诺”审批制度,切实缩短企业等待时间,有效提升审批服务效率。16月,企业登记审批时间在1个
8、工作日内的达100%,“容缺+承诺”X件,帮办代办咨询服务X余次。3、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坚持创新引领、聚焦协同共治、聚焦固本增效,着力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着力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公示运用和联合惩戒,不断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切实发挥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一是把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常态化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断强化企业信息公示、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在经济管理层面体现出监管的优势和作用。二是把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作为切入点,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设立了信用监管机
9、构,并将信用监管作为核心职能,重点安排,重点打造,着力抓好信用监管相关工作。三是是突出重点,抓好年初制定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首先抓好市场主体年报和即时信息公示工作。上半年主要抓年报公示,下半年重点抓公示信息抽查。提升年报公示率,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公示信息抽查工作的开展,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止匕外,市场主体登记窗口在办理登记、备案业务时,必须首先审查该市场主体是否申报了年报,对于没有申报年报的,应当告知其首先履行年报义务,履行完了义务以后再办理登记、备案业务,千方百计提高公示率,确保年度年报率提高。着力提高市场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督促市场主体自觉履
10、行公示义务。超前谋划对主体公示出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即时信息的监督,提高市场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深入推进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制定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办法,提高案件信息的公示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开展未年报企业摸底排查,依法清除失联企业和僵尸企业,采取批量吊销和简易注销“两手抓”,逐步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对于已经停止经营的“休眠企业”,进一步落实简易注销办法,让休眠企业快退出、早退出。对多年未经营、查无下落的“僵尸企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批量吊销方式进行吊销。四是抓好市场主体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按照国家总局、省局确定的抽查事项,认真开展不定向抽查。抓好“三库”管理,完善信用约
11、束机制。扎实推进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库”,督促指导各单位信用监管机构建立健全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台账,制定工作规程,规范经营异常名录的列入、移除和经营异常状态标记工作。建立健全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库”,推进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进一步明确列入、移出严重失信违法企业名单的情形、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五是抓好协同监管与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了协同监管机制,积极打造“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多元共治”的协同监管格局,努力实现县市场监管部门、审批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及司法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并自动将其他部门的涉企信息汇集整合到全国企业信
12、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强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进行管理,采用电话告知、实地走访、培训指导等形式,鼓励和引导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通过履行法定义务、开展信用承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改正错误,修复信用,以健康状态开展经营活动,促进企业诚信守信和守法经营。做好市场主体信用协同监管平台的应用工作,建立新型监管体系,确保开展部门信息互联共享、协同监管工作,打造工作的新亮点。二、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市场主体缺乏自主公示信息。以往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强制性年检制度来进行催报,这使得市场主体对这样的方式产生了依赖心理,取消强制年检制度使得市场主体缺乏对信息公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市场主体进行年报的过程中
13、,对于一些项目存有疑虑,觉得一些项目是商业秘密,担心填报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使得这些信息在填报的过程中存在虚假数据等问题。在公示信息过程中,还存在着公示信息质量低的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市场主体存在随意填报信息的情况,或者委托代理机构来进行年报工作,一些代理机构对市场主体的真实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造成了虚假信息的出现。公示时对信息进行有利的筛选,对不利信息进行隐瞒,这就造成很多隐瞒信息的存在。在即时信息的公示上存在着延迟,一些企业由于公示意识比较弱,变更信息后却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公示,使得交易主体在信息上存在失衡的状况。二是是部门信用监管系统割裂,平台不共享、不对接。工信、国税、法
14、院、公安、社保、金融机构的信用监管记录模块“各有各法”,记录口径不一;部分信息持有部门出于各种考虑,把原本可以公开的信息封闭起来;不同的开发商参与各部门信用监管平台建设,开发商相互之间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导致各平台信息对接难度较大。三是没能与其他部门形成合力,不能对公示信息是不是真实有效进行判断,使得对信息的监管存在漏洞。行政部门之间在进行信息共享上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会造成市场主体出现不完整的公示信息,难以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每个政府职能部门都有自身的监管系统,对一部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进行掌握,由于每个部门都是独立运行的,使得各部门只能以自身掌握的信息来进行监管,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15、使得一些市场主体在某一部门是诚信示范主体,而在另一个部门却是失信主体的情况。四是缺乏统一的监管平台。导致数据统一的标准很难,对信息难以进行强制征集,存在重复传递数据的问题,以及遗漏信息的问题等,使得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服务不能进行全面、准确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实施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社会当中缺乏广泛的认可,使得市场信用信息还不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使得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有着比较低的使用率。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着力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完善全县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多领域推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不必要的打扰,实现低
16、干预、高效能的跨部门协同监管。二是大力推行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对各类涉企信息进行汇聚整合、关联分析,对各类企业实施分类。三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号),巩固和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明确联合监管事项和任务分工,完成年度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制定,确保任务完成率100%o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共享和运用,培树“双随机+信用”典型案例,提升监管效能。四是深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创新应用信用监管工具,推行信用风险预警提示,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完善信用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信
17、用归集、信用承诺、信用修复、信用惩戒闭环工作模式。组织开展无照经营治理、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红黑榜发布等活动。完成上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工作,确保企业年报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疫苗生产企业、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年报率达到100%O五是实施智慧监管。完善鹤壁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系统建设,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为重点,并推进信用电子档案归集、信用承诺线上公示,建立“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和违法风险预警模型,实现风险线索自动设点、精准推送、及时处置,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必要的干扰。挖掘智慧监管典型案例,打造有成效、可示范的智慧监管鹤壁模式。积极推行“一码监管”,做好“一码监管”信息归集、推
18、广应用工作。四、对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建议一是增强商事主体的信用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唤起商事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诚信氛围。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在投资经营、消费等过程中,充分应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数据作为参考,提升系统的关注度和应用率。二是提升信用罚与行政处罚之间衔接。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即意味着企业失去了经营资格,是市场监管部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但实践中,基于吊销的一系列法律规定落实仍不到位,导致吊销对企业造成的限制不如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严重,企业宁愿被吊销营业执照也不愿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
19、法失信企业名单。三是对行政部门的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完善,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构建全国统一的征信平台。对公示板块进行科学统一的增设,对信用评价标准系统进行科学统一的设计,对重复投入进行有效的减少,将社会统一的信用代码来最为市场主体的唯一身份,利用系统来对所有信用信息进行推送、整合等,增加公示信息的完整性,便于公众的使用。对板块关联功能进行增设,使公众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对信息进行查询。依法拓展职能部门信用信息公示的深度和广度,还要逐渐覆盖司法审判信用信息。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丰富信息抽取、奖惩联动、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充分发挥企业自治、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共治方式。对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对市
20、场主体进行分类监管。四是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对监管工作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将即时信息能够更即时地发给监管人员,这样能够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的情况有更准确的掌握,还要在监管人员的个人考核当中纳入即时信息的监管情况,这样来增强监管人员的积极性;设置科学的随机抽查机制。通过大数据来对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进行抽查,科学设计抽查的对象、比例、内容等,对抽查对象进行不同市场主体的划分,对抽查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可以将抽查比例降低,而对于不良的市场主体要对抽查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高;对于抽查的内容要联合多部门进行综合抽查;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社保信息等进行更科学、更专业的核
21、实,有助于市场主体的公示年报信息更真实。五是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对市场主体的信息有更全面的掌握,增强公示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使公示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信用约束力得到强化。让各部门能够积极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要强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强制各部门将信用信息共享到统一的平台当中。构建完善的共享信息考核激励机制,来调动各部门共享信息的积极性。针对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互联互通的格局。六是建立完善的守信激励机制。要让守信的市场主体能够获得实在的利益,来调动市场主体守信的积极性。各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将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进行有效的运用,实施政策激励
22、,比如,对守信的市场主体可以简化办理程序,可以进行优先办理,可以享受政策的优惠等,这样能够激励市场主体更准确及时地进行公示。七是培育专业的信用信息服务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信用风险教育,激发社会潜在的信用信息需求;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信用信息服务机构落户中国,培育以中小企业和公众为服务对象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创新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细化分类,满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商品市场对市场监管信用信息服务的需求;建设专业化的信用信息人才队伍,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I,制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高管及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计划,培育一批具备较高执业水平和职业操守的从业人员;制定行业规范,建立企业自控、行业约束的自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