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学生减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点。学生突然从激烈的教育内卷释放出来难免会出现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困惑、焦虑、迷茫等负面心理也开始恣意生长。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科学的引导方式为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状态调整和身心健康成长,构建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本文从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策略角度展开论述。关键字:双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双减政策将处于身心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压力和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不再将重心放在分数上,而是从长远发展角度重新对学生
2、的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和发展兴趣加好,探索自我潜能,突显出教育的初心一-为了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双减政策为教育带来了新的突破性变革,也为孩子带来了新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过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了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双减政策解读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校内压缩作业总量和时长,校外整顿培训机构,不提倡对学生进行校外额外补课,并且针对小学生增加校内课后延时服务,通过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来将为学生减负落在实处、细处,
3、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将教育的焦点重新回归到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上来。二、双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对每个家庭和孩子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双减政策颁布前,虽然一直倡导为学生减负,但是学生、老师、家长的主要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取得好成绩上,众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个更好的成绩,不断在校内课业压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校外培训压力,致使孩子在激励的教育内卷中逐渐迷失自我,既迷茫困顿又不得不拼命奔跑,过度迷茫与焦虑使孩子与家长间的亲子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矛盾冲突频发。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完全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培
4、养的重要性,更使孩子在强压下出现了视力、肥胖、身体素质差等众多问题,焦虑、抑郁、厌学等心理行为问题也愈加突出,上述种种都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需要老师秉承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走出唯分数论的影响,用更开阔的眼界视野来重构学生的人生格局,用双减政策助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1三、“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周边人员影响,在双减背景下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为依托探索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用学生能够接受,感兴趣的方
5、式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给学生,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美好的童年时光。1、引导自我画像,正确认识自我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生突然从沉重的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学生会陷入迷茫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甚至有些学生明明已经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却依然盲目的进行大量练习,一停下来就无所适从,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应感。老师和家长越要让孩子放轻松,孩子越紧张,甚至不由自主的开始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为了使学生从身体到心理都能够接受新的教学改革政策,老师可以借助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挖
6、掘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学生重新找到“自我”。老师引导学生以绘画的方式画一画心中的自己,从喜欢的颜色,食物,到喜欢的运动、动物、植物等等,自己有哪些小爱好?又有哪些优点?用自画像来挖掘学生内心潜意识,使学生对自我拥有崭新的认知。学生在自画像的基础上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对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个人优点加深了了解,使学生在这堂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敞开心扉,表达出真实的自我,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为老师接下来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辅导做好了准备。22、用关心与爱心,呵护学生心灵在双减背景下,老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正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用
7、积极的心态面对老师给与的引导与帮助。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激烈的竞争学习氛围,而周边的同学、老师、家长都是学生压力的来源,因此很多学生面对老师战战兢兢,总是心理紧张,心存畏惧,并不敢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更无法积极融入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面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师要用关心与爱心去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尝试去做孩子的大朋友,用尊重和理解融化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和惧怕心理,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与老师展开互动交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流露出来,不是被动的去做一个乖孩子,而是做一个有想法、有爱好、积极向上的好孩子。比如有的学生一写作业就心里莫名烦躁,尤其是面对没有学会的知识内容,根本静不下心来,如果周边
8、有人吵闹打扰到他,就会突然很想吵架或打架,但是心里又知道吵架、打架是不对的,于是就拼命压抑住自己的想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老师要用关心和爱心来不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通过时常与学生课间聊聊天,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增加师生间的了解,使学生感受老师很和蔼可亲,可以信任,于是逐渐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老师在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及时给与引导,消除学生滋生出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关心与呵护下及时走出心理困境,摆脱不良情绪和思想意识的影响,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3、建立共育机制,促进亲子沟
9、通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孩子与父母在生活中会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但是由于家长也是学生沉重课业压力的重要来源,很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较为紧张,家长无形中将压力和焦躁情绪传递给学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起家校共育机制,为学生家长细致讲解为什么要为学生减负,又为学生会带来哪些改变,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心理。老师带领家长走出教育内卷误区,使家长首先放平心态,与学生一起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变化,积极配合老师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家校共育机制推动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正视学生出现
10、与可能会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也更加关注亲子沟通问题,用积极的引导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带领学生走出心理波动期、迷茫期、困顿期,既促进了亲子关系,更给与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渗透,使学生得以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3总结:在双减背景下,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老师既要将为学生减负落在实处、细处,更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学生科学、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知自我,自由释放天性,利用课余时间培养爱好,探索更加广阔多元的未知世界,用丰富的课余生活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去迎接快乐、美好的生活与学习。参考文献:1邵志卿.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2(4).2胡继凯.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40).3熊敏.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明日.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