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46400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如今,许多民办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错误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超前学习,导致很多家长不理解幼儿园的“玩中学、做中学”的教育方式,许多幼儿园与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更多是流于表面,没有较深的去开展此项工作,还有的幼儿园单方面的去衔接,忽略了与小学之间的沟通。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开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关键词:双减;幼小衔接;有效开展引言:“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

2、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在这种大环境下,学前教育不是“双减”政策的旁观者,积极作为可以提升家长对政策的支持和理解,为政策有效落地提供助力。我园在针对幼小衔接方面做过关于大班家长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在问题“您是否因为孩子上小学就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其中答案“有”占比55.56%。可见很多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有着错误的理解,他们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还有的家长会在幼儿升入大班时,利用周末或者暑假去机构上“幼小衔接”班,对孩子进行超前学习和训练,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对学习本身产生了畏难和抵触情绪。如果幼儿对学习丧失了兴趣,那么对于他们上小学后的学习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一、幼小衔接工作开

3、展的必要性1.国家对于“幼小衔接”方面,有着明确指导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两个要点”的明确更为幼小双向衔接提供了政策支持。而双减政策的出台除了给中小学带来积极的影响,给学前教育坚持优质办园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办园底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强调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 回归教育规律,遵循幼儿

4、学习发展规律2018年7月出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幼儿园超前教育。近年来,还有很多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强化技能训练,幼小衔接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学习应该遵循发展规律,循序渐进。3 .促进幼儿园小学教育专业化,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幼小衔接为抓手,调整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用适合孩年龄阶段的方法来教育孩子。4 .提升家长教育理念科学化,促进家园共育家长的教育理

5、念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缺乏平常心,互相攀比,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盲目追求知识技能,要求孩子提前学习拼音、识字、算术、英语不愿让孩子玩沙、玩水、拆拆装装担心不安全、不卫生。过分追求学习结果,让孩子死记硬背古诗古文,以为会的越多越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独特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孩子的优势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二、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现状1.幼儿园仍存在小学化现象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专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旨在改

6、善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各级教育部门也花费大量人力来督查各地的幼教机构有没有违反规定,有没有出现“小学化”现象。而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长的育儿观念差异,有幼教老师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小学没有真正做到“零起点”教育有很大关系。(1)幼儿园方面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迎合大众,忽视幼儿发展规律,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再加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学龄前儿童要学习什么必须学习什么的重要性。各种原因纠结在一起,使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意应该是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些幼儿园从孩子一入园就开始严厉要求,要求孩子要像小学生一样,不许下座位,不许玩闹,不许说话等等,要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现

7、在的好多幼儿园也有所谓的幼小衔接,但是真的能衔接上吗?幼小衔接到底是衔接知识还是能力,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好多幼小衔接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前班,大部分是以知识为主,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行为习惯,这样的幼小衔接我们是要拒绝的!(2)家长方面家长重智轻德的功利之心促使教育焦虑。说到底,是对孩子未来的前途和教育之路的不确定性的情绪反应。导致这种心理焦虑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家长对教育和教育规律的认知不科学造成的。很大一部分老师也对“小学化”有误解,认为幼儿园去“小学化”就是什么也不“教”,什么也不学。导致家长也认为在幼儿园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还有的老

8、师完全误解了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的模式,认为幼儿的“游戏”就是让孩子玩,老师不参与不干涉,的确,像目前提倡的自主游戏,对大部分幼儿老师就是一种挑战。幼儿“游戏”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在观察与解读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了解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让孩子随意“玩”,有时老师向家长宣传的也是幼儿园不让学“东西”,就是让孩子玩,更造成了家长对幼儿园的误解,更加深了家长的育儿焦虑。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有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爷爷奶奶几乎不识字,对孩子的教养只限于吃饱穿暖就行,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要孩子“学东西”,包括学习拼音呀、识字呀、算术呀,至于体能的锻炼,习惯的培养等都不是重

9、要的,以免孩子输在他们父辈界定的“起跑线上”,因为他们也是这么长大的。2,忽视全面的教育衔接,注重于片面的、局部的衔接(1)在衔接时间上很多幼儿园到了大班的下学期才开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对于即将要步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比较仓促,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去准备就结束了。其实幼小衔接的工作是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的,它是贯穿小、中、大三年,只是衔接的重点在大班阶段。现在的幼儿园经常做的一项活动就是“走进小学课堂”“参观小学”,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去感受,但是在面对孩子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完全不够的,由于幼小衔接工作的疏忽,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不适应,有些孩子还会因为家长、老师的急于求

10、成产生压力,对学校抵触致,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对学校的教育也产生不好的影响。(2)在衔接内容上更加注重知识技能方面,尤其是大班幼儿,有的幼儿园甚至一天就在室内进行读、写、算,有些老师认为带孩子在外面玩会发生安全事故,还不如让孩子在教室里写写字。这样的做法是违背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更是忽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指导和要求。知识的衔接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注意德智体美劳全面衔接,过程中更加要注意的是孩子的专注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3-6岁孩子的学习模式是以游戏为主,使用不恰当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短暂的效果,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来看,是百害无一利的。这种片面的

11、、单一的衔接内容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入学的适应能力,反而使幼儿很难去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即将入小学的大班孩子,需要被关怀的包含许多,类似倾听能力、自理习惯、处事能力、保持好奇心等等,都需要成人全面顾及、整体呵护。(3)幼儿教师和家长们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在教育上,老师和家长的理念存在不同,有些老师不认同家长的教育方式,认为家长的教育不够科学和全面,要求家长无条件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这样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家长的感受。同样还有部分家长不认同幼儿园教学理论,对幼儿园教学内容提出质疑。双方沟通的方式存在问题,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要教授孩子拼音、认字等知识。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做好家庭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

12、育。由于双方的沟通没有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对于各自的定位不清,起不到家园共育的积极效果。3.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但两者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别。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或者小学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是双向衔接的过程,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小学要做好入学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实现平稳过渡,助力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现如今,仍有部分家长、老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这不仅是部分家长、老师的观念,也是当今中国幼小衔接的实然状态。从幼儿园教师层面看来,幼儿园老师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幼小衔接工作,未能与小学建立双向衔

13、接,共同承担起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从家长层面看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对幼小衔接的内容与含义的认识还较为片面。一些家长在参与幼小衔接时,更为注重的是家长自己努力,忽视了参与幼儿园活动,这样就会使得家长无法及时获取幼小衔接活动的相关重要信息,造成家园、家校合作的脱节,也容易陷入幼小衔接的一些误区。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幼小衔接中也应该积极与小学建立合作,三方共同构建幼小衔接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三、“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一)了解衔接内容,把握教育方向通过学习、分析京教学前20216号文、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文件,我们认为幼儿衔接应贯穿于小中大班

14、三个年龄段,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准备四个方面为幼儿升入小学奠定基础,融入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借助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推动课程实践研究,引导幼儿养成习惯、获得能力。从实际出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园共育等多种途径,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对于即将入学的大班幼儿,可以以“我要上学了”为主题,开展专项主题活动探L以“两走进”为主线,做好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1)走进小学,以实地参观或视频等形式,熟悉了解小学的校园环境;进入班级,与小学生一起上课,体验小学课堂,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2)邀请

15、一年级老师,进入幼儿园,与教师对大班幼儿升入小学前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沟通和交流。2.以多元活动为切入点,做好幼儿入学的能力准备着重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从而顺利实现幼小衔接。(1)以幼儿的阅读为切入点,借助班级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开展亲子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幼儿的坚持性和任务意识。开展讲故事比赛、每日一讲、“读书小明星”评选等活动,锻炼幼儿有序清楚地语言表达能力,大胆的表现,树立幼儿的自信。(2)班级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区域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将幼儿的体能融入日常的游戏

16、活动中,并在每月有重点的练习与检测。召开运动会,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4)开展“我要上小学”班级系列主题活动,如:认识课程表,学习使用橡皮、铅笔等学习工具;使幼儿知道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适当延长幼儿的教学活动时间,注重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幼儿体验“背书包上学”,树立起“我就要成小学生”的意识。每天新闻播报、早入园自己签到、晚间计划等,使幼儿懂得做事情要有计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创设小学模拟课堂,引导幼儿“体验小学生活”。如:调整桌椅的摆放;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尽量在活动后喝水、入厕,举手发言;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充分感受小学生上课的

17、氛围,体验做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二)多方合作促衔接1 .家园合作可以多种形式互动引领家长关注幼儿发展,通过召开家长会、一对一家访、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家园联系栏、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委会、伙委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强家园沟通。针对幼儿阅读习惯养成开展专题培训;针对家长关心的幼小衔接问题进行“怎样帮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专题讲座。邀请家长参与班级主题活动,打卡“21天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家长进课堂”活动等等,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2 .幼小合作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建立幼小学段互通、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搭建阶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结语:

18、幼小衔接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各方应以此政策为契机,继续探索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可持续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帮助孩子迈好人生中关键一步。参考文献1王佳靖.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孙民从.亿童幼小衔接课程教师指导手册M武汉出版社,2013.3张豫.幼小衔接现状调查研究一一以大连市城区学校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4向小春.如何解决农村幼小教育的衔接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6):2.5郑玉田,张琴秀.张雪门行为课程对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启示J.教育探索,2020(3):6.6张静,经合组织强势开端V:幼小衔接政策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24):4.7王丽芳.依托绘本:培养中班幼儿感恩教育的行动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4):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