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养殖投入品稳定供应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养殖投入品稳定供应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保障养殖投入品稳定供应实施方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保障生产安全。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一、加快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摸清广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统筹布局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加快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开展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强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加快培育国家核心育种场、全产业链育种企业。加大新品种和配套系培育支持力度,依托地
2、方优良畜禽遗传资源,借助区内外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育一批生产性能水平高、综合性状优良、重点性状突出的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鼓励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种牛种羊,推进从巴基斯坦引进水牛种质资源,破解牛羊产业发展瓶颈。支持打造一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新品种扩繁推广应用。实施良种补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鼓励开展人工授精社会化服务。支持区域性种公猪站建设,推进统一供精。继续开展种猪拍卖活动,营造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环境。严格种畜禽监管,开展种畜禽质量监督抽查,严查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以核心育种场为重点,加强种用动物健康管理
3、,从源头强化畜禽生产安全。坚持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参与、多方技术支撑,采取从场入手、分步实施、示范带动、合力推动等方式,开展种畜禽疫病净化。积极开展种畜禽场主要垂直传播动物疫病净化试点、示范,推动种畜禽场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保障种畜禽质量。二、保障养殖投入品稳定供应做强做优饲料工业。推广饲料精准配制技术和玉米豆粕高效替代技术,引导饲料配方多元化,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加快生物饲料、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等研发应用,提升饲料产品品质和利用效率。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改善监督执法条件,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和饲料企业日常监管,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行为。鼓励饲料
4、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构建现代饲草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增加青贮玉米、甜高粱种植,提高紧缺饲草自给率,大力开发利用新饲草资源,推动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加大优良饲草品种选育推广力度,支持饲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饲草种子制种繁种能力。强化饲草生产加工利用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推广和服务指导,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饲草标准化高效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加快种养一体化发展,重点鼓励种养结合的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户和合作社发展,积极培育专业饲草收储、生产、加工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饲草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优质饲草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5、基地。优化兽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严格执行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推动兽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生产技术结构,重点发展悬浮培养、浓缩纯化、基因工程等疫苗生产研制技术,大力培育兽用生物制品工程中心,提高兽用生物技术水平。加快中兽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广西优势中药材,加强中兽药饲料添加剂研发,开发替代抗生素产品。支持发展兽用原料药及制剂、安全高效的多价多联疫苗、新型标记疫苗及兽医诊断制品。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建立实施科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规范做好养殖用药档案记录管理,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坚决杜绝使用违禁药物,积极探索使用兽用抗菌药替代品。三、全面提高兽医体系效能整合政府与市场
6、资源,构建结构完善、分工合理、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兽医体系,提高兽医工作科学决策能力、技术支撑能力、监督执法能力和服务生产能力。加强兽医机构建设和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市、县二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检疫、监督执法机构和乡镇级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理顺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与技术支撑机构之间的关系。强化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条件保障,推进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动物疫病监测、动物检疫和监督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基层监督防疫、检疫、执法和兽医服务力量,形成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与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相互支持,兽医公共管理与行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相
7、互促进的工作格局。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突出目标导向,逐步理清动物防疫机构与兽医服务机构、执业兽医关系。规范官方兽医管理,加强线上培训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官方兽医培训计划,强化官方兽医培训。加强执业兽医管理,落实准入制度和兽医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兽医执业条件要求,加强对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从业活动的管理和服务,优化执业兽医队伍发展环境,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向执业兽医发展,鼓励和支持养殖、屠宰、饲料、兽药、兽医行业企业建立健全组织化兽医队伍,促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和执业兽医发展;推进实施动物防疫特聘专员计划落实;充分发挥兽医行业协会作用,提供兽医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加强兽
8、医学历教育与兽医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促进兽医队伍持续提高专业技能。创新兽医社会化服务。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养殖龙头企业、动物诊疗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成立动物防疫服务队、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构建主体多元、供给充足、服务专业、灵活多样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管理机制,推动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由其自身承担或通过自行向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服务予以解决;散养户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予以解决,并逐步由政府购买服务向养殖者购买服务转变。支持兽医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开展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
9、建设。四、高标准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指导帮扶,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行全面标准化生产方式。按照“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提质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要求,总结广西现代生态养殖成功经验,制定
10、实施标准化现代生态养殖饲养管理规程,建立健全符合广西实际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开展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创建一批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提升养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稳步发展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引导养殖场(户)建立健全电子养殖档案,全面推行信息直联直报。积极推广智能化畜禽养殖设施设备应用。五、不断提升畜禽产品加工行业整体水平统筹推进屠宰加工、乳肉产品精深加工协调发展,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构建完整产业
11、链,提升价值链,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化屠宰加工产能布局。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推动畜禽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域转移,屠宰产业布局与养殖产业布局相适应,打造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的产业集群,形成养殖与屠宰、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支持养殖企业建设集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供应链,鼓励大型养殖企业与标准化、现代化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合作,建立一体化供应链。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严格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审查,建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退出机制,加快推进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撤停并转。推进牛羊、家禽屠宰企业建设。持续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推进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屠宰环
12、节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屠宰环节全过程监管,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构建肉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压实屠宰企业肉品质量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实施品牌战略。立足广西畜禽产业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广西优质肉”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品控,推进“广西优质肉”供应链建设。支持屠宰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发展特色畜禽产品加工,提升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优质原材料,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城乡居民不同消费层次需求。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自建、收购、参股、托管等方式,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促进加工与奶源基地相匹配。引导乳品企业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统筹发展液态乳制
13、品和奶酪等干乳制品。六、大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把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科学防范、有效控制、高效管理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落实防疫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提升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从业者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健全防疫制度,做好强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加快推进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改革,支持养殖场户或第三方服务主体自主选购疫苗、自行开展免疫。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强制免疫和监测计划,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做到应免尽免。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分
14、区防控制度,加强省际间联防联控,强化畜禽调运监管,降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积极开展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加快无疫小区建设,深入推进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和疫病净化场创建,逐步推进动物疫病净化,提升养殖环节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强化防疫应急制度、技术、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疫情监测预警。继续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日常监测和入场采样监测,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应用,做好预警预报。巩固自治区、市、县三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强化全产业链疫病风险监测闭环管理,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快速处置能力。防治人
15、畜共患疫病。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o坚持和完善免疫、检测、扑杀、风险评估、区域化防控、流通调运监管等综合防控策略,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加强防控宣传,加强部门沟通和联防联控,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血吸虫、狂犬病和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畜间发生、流行和传播风险。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建立检疫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信息化建设,实行动物检疫出证无纸化,探索开展社会化动物检疫协检点建设,推行电子档案管理,优化和推进牧运通(桂)功能应用,推动检疫出证与免疫数量、出栏数量、申报数量、车辆备案、车辆消毒、无害化处理、运输轨迹、目的地反馈等各环节监管的有效衔接,实现全链条
16、闭环管理。完善动物检疫管理制度,推进野生动物检疫工作,会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加强野生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野生动物检疫技术支撑体系、动物检疫制度和技术标准,提升检疫监督能力。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兽医实验室日常监管与常态化生物安全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健全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与生物安全管理能力,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七、重大挑战一是畜产品保供任务更加艰巨。广西禽蛋自给率70%,奶类自给率39%,与国家提出禽蛋基本实现自给和奶类自给率达到70%以上的要求差距较大。广西所需玉米等大宗饲料原料主要
17、依赖区外调入,畜禽生产容易受国内外原料市场冲击。受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冲击,畜禽生产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稳产保供压力加大。二是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阶段性供给偏紧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足,加工流通体系培育不充分,产加销脱节。畜种间发展不平衡,猪禽生产在广西畜牧生产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牛羊肉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4.5肌肉牛、肉羊和水牛奶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显现。养殖用地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成为制约广西畜牧业发展的突出因素。饲草料用地短缺,优质豆科饲草料供应不足。广西处于珠江流域上游,是维系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8、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凸显。种养主体分离,种养循环还有梗阻,稳定成熟的种养结合机制尚未形成。四是产业发展风险更加严峻。机构改革后,部分地方存在动物防疫检疫机构、乡镇兽医站队伍不稳定、职责不清等问题,对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检疫工作造成影响。广西陆地边境线长达1020公里,境外疫情多发常发,防堵疫情传入压力大。生产经营主体生物安全水平和防疫意识参差不齐,区域性疫情爆发和扩散风险仍长期存在。“猪周期”困局尚未破解,生猪生产和产品价格阶段性大起大落。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畜禽生产受舆情影响较大,市场风险不断加剧。五是提升行业竞争力更加迫切。广西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其中,肉牛、肉羊规模
19、养殖比重仅为12.8%和26.8%,比全国低13和12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等与国内先进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八、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化、养殖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行业全要素现代化。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等作用,消除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不合理壁垒,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防疫优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保障生产安全。坚持人病兽防、关口
20、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坚持绿色引领。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相匹配,畅通种养结合循环链,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九、发展目标到2025年,将广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奶水牛、优质黄羽肉鸡和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猪、肉牛肉羊生产基地。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现代化。产品保障目标。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猪肉和禽肉自给率达到100%以上
21、并适当外调,牛羊肉和禽蛋自给率基本达到100%奶类自给率达到50%以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特色差异化产品供给持续增加。产业安全目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大幅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饲料、兽药监管能力持续增强,为维护产业安全提供可靠支撑。绿色发展目标。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匹配度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循环发展新方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现代养殖体系基本建立,畜禽种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加快构建,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