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5573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意见(川府发(2023)11号)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新阿坝的实施意见(阿府发(2023)10号)精神,加快推进壤塘气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

2、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对阿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55”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战略新目标,着力构建“4332”现代产业体系,认真落实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推进我县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

3、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提供有力气象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形成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壤塘特色的气象现代化标志性成果。气象科技创新有效支撑业务服务,气象监测精密度、预报精准度、服务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45分钟;地面气象站点间距达17.66公里,气候预测准确率达77分,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2%。到2035年,气象科技水平

4、与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精密气象监测网基本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进入全州先进行列。二、增强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气象科技支撑水平(三)加强气象关键技术攻关。落实国家、省、州气象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州县气象科技合作,提升局地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的技术攻关能力。推动气象与应急、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务、科技、农业农村、林草等重点行业的科研合作,提

5、升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壤塘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积极与省州气象局合作,驱动业务发展和能力提升。积极参与阿坝州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阿坝州生态气象研究性业务等创新团队。根据壤塘现代气象业务需求和高原气象学科发展趋势,聚焦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重点围绕高原雷达监测与应用、致灾高影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高原复杂地形下的智能网格预报订正研究,强化生态文明、水电、旅游等气象服务。(五)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极端灾害性天气联防、特色农牧业和旅游气象服务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推进气象核心业务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完

6、善以业务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申报机制,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气象科研诚信体系。(六)强化气象科普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社会化格局。利用传统模式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农牧区、林区、学校、企业、社区、寺庙等,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全民自我防护、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具有壤塘地域特点的气象科普模式。开发体现壤塘气象灾害特点的气象科普作品,提升全民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素养。三、加强气象综合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七)建设精密气象监测体系。结合防灾减灾、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安全、自然保护区、长江流域生态

7、保护治理等服务需求,统一规划布局,弥补地面气象站、天气雷达等气象监测短板、盲区。加强气象应急观测能力建设,形成多要素、全覆盖、精密化立体协同观测系统。加强气象监测资料收集传输、质量管控和共享应用能力,强化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提升多源资料融合实况分析业务水平。持续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完成气象观测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护。(八)提升精准气象预警预报能力。推进研究型气象业务,强化精细化智能网格订正产品应用,逐步实现智能网格预报实时滚动服务和突发灾害性天气的智能预警,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和产品体系。提升精准预报预警能力,高质量开展短临预警预报,逐步形成“五个1”的精

8、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壤塘县气候趋势。(九)发展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开展公众化智慧气象服务业务,丰富产品种类,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形式,拓宽发布渠道,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强化旅游气象服务,挖掘气候生态资源价值。面向决策、公众、专业气象服务需要,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的互动合作机制,分类升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促进气象信息的全领域高效应用。(十)提升气象信息支撑能力。推进气象信息开放和共建共享,加快培育气象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气象数

9、据价值挖掘能力,建成“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业务安全”为一体的整体防御、智能可控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十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能力。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加强气象与宣传网信、电信等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对接,建立网络、广播、电视、短信等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进“靶向式”预警信息发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

10、,实现对影响区域、影响人群预警信息的精准定向发布。(十二)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推动普查成果运用,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探索气象灾害纳入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实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制度,提升区域风险评估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快“多员合一”的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夜间和“断路、断电、断通讯”气象服务能力,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能力。(十三)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作业体系,健全人工影响天气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强人工

11、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完善地面作业布局,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实现装备现代化建设。(十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预警信息制作、发布规范,强化预警响应联动,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推进预警与应急响应一体化协同联动,建立由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牵头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叫应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预警与响应无缝衔接、闭环管理,推动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应急预案运行“关、

12、停、限”机制。开展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启动条件的衔接机制。五、聚焦“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战略新目标,提高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十五)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强化高原农牧产业体系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农牧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推进卫星遥感等技术在农牧业气象中的应用。保障耗牛、黑青裸、双低油菜、食用菌等高原畜牧、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助力打造“壤巴拉高原农牧特产”区域公共品牌。强化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开展农牧业气候资源精细化评估与区划,推进农牧业灾害气象指标研究和气象灾害保险发展。加强农

13、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十六)强化生态气象服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筑牢壤塘“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生态本底,持续提升“高原林海秀城”美誉度目标要求,建立覆盖我县森林、草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增强卫星遥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能力,开展植被生态、强降雪等卫星遥感监测,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开展干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服务。推进碳浓度、碳源碳汇观测能力建设,助力壤塘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立体气候资源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转化。(

14、十七)强化全域旅游气象服务。围绕全域旅游目标任务,坚持“旅游+”“+旅游”发展方向,建立健全重点景区、旅游廊道、乡村旅游集聚区紫外线、温湿度等涉旅气象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涉旅重点区域强对流天气的精准预报、预警和风险提示机制,建立健全涉水涉山户外运动、重大文旅活动、重要节庆和赛事活动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机制,提升文化、体育和旅游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助力加快“G317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及“壤古温泉”旅游综合体打造,助力开发开放香拉东吉景区,助力培育发展文化游、研学游、康养游、冰雪游、自驾游、徒步游、摄影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打造研学胜地、康养胜地和摄影天堂,助力巩

15、固提升3A、4A景区建设成果,助力持续提升“悬天净土壤巴拉”公共品牌和“大美317慢游壤巴拉”文旅品牌影响力。(十八)实施“气象+”赋能行动。聚焦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提升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建设运行和调配储运气象服务水平,发展面向重点流域的明达电站、宗上电站、绰斯甲电站等水电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助力加快推进尤日沟65万千瓦光伏基地和上杜柯、业多8000千瓦分布式光伏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助力启动105万千瓦8个风电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服务需求(十九)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16、,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运行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城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展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二十)加强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基于智能预报和精密实况信息,研发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加快数字化气象服务普惠应用。拓展新媒体气象服务,构建以网站、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应用等为载体的公共服务融媒体服务矩阵,拓宽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和覆盖面。七、强化气象人才培养,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二十一)加强人才培养,优化发展

17、环境。加大人才计划(项目)、人才奖励、人才引进对气象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岗位培训和气象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应用培训,推动气象人才队伍发展和素质提升。积极争取将气象干部人才培训纳入各级干部人才培训计划,大力支持气象干部与其他部门干部之间的横向交流,提升气象干部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基层台站专业技术人才中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夯实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奖励。八、加强组织保障,全力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双重领导优势,加快落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

18、对壤塘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二十三)加强规划引领。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气象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协作,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纳入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使气象事业发展与自然灾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应急管理等工作有机衔接。(二十四)加强投入保障。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按照中央政策中央财政保障,地方政策地方财政保障的原则,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保障机制,做好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经费保障工作,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按规定落实气象工作者有关待遇。在县级科技计划实施中支持气象领域科学研究和科研项目建设。完善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机制,按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支持气象部门基础能力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服务,推动壤塘气象事业均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