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6046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浦江县以“创新全域”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打造幸福河湖+共同富裕县域样板”为主题,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名单。根据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为进一步明确试点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特编制本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浦江县全域为范围,以20232025年为期限。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深化,高水平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创新“15分钟亲

2、水圈”建管用机制,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构建“安全、健康、宜居、智慧、富民”水生态体系,形成幸福河湖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整体方案,打造“水利+共富”县域样板。(二)破解问题浦江县作为全省首批幸福河湖试点县,率先探索全域“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通过打造亲水环境、提供亲水服务、发展亲水产业等,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为全省乃至全国幸福河湖建设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先行实践。试点重点破解当前幸福河湖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一是水生态健康评价修复机制不健全,智慧化管理水平不高。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不健全、水生态修复专业支撑不足、监管部门间协同处置机制不完善,智治水平有待提高。二

3、是“15分钟亲水圈”品质和共享度不高,群众感知度不强。“15分钟亲水圈”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与水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合不足,功能单一且同质化;城乡建设标准不平衡,城区段普遍高于乡村段。三是“15分钟亲水圈”运营管理体系不健全,可持续发展活力不足。“15分钟亲水圈”建设维护以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为主,资金保障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缺乏长效运营理念和力量,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四是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不畅,水利带动共富能力不足。河湖沿线资源呈现碎片化、零星化分布特点,缺乏整合利用机制,存在大量“沉睡资源”;部分水生态资源权属不清,资产化机制不健全,价值转化通道不畅。二、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

4、力争到2025年,形成较为成熟的“15分钟亲水圈”建设运营模式,全域幸福河湖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群众亲水乐水,物质精神协同共富水平显著提升,幸福河湖建设示范经验全省推广。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HI类的比率持续保持100%,累计新增及提升滨水绿道16公里,亲水岸线达到290公里,水文化载体达到17个,水美乡镇覆盖率达到86%,高品质水美乡镇数量达到8个,重要河湖水域岸线智慧监管率达到68%,沿河(县级以上河道)乡镇镇区范围内防洪达标率达到100%,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93%o幸福河湖建设带动全县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44亿元,年均增长13%,带动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

5、达到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年均增长约9%。(二)标志性成果和普遍性经验试点预期形成五大标志性成果。“255X”全域幸福河湖格局。实施河湖综合治理项目,建立健全河湖生态评价、修复和多元管理机制,完善滨水绿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域构建形成以浦阳江、壶源江2条水脉为主线,以翠湖、金狮湖、月牙湖、上河、前明5大亲水综合体为龙头,以“15分钟亲水圈”为珍珠,以秀丽山水游线、慢享生活游线、滨水休闲游线、文化寻踪游线、浦韵体验游线为串联,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金丝银线串成行”的全域幸福河湖发展格局。水域监管一件事改革省级试点。依托浙江省九龙联动治水平台,推行水域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

6、,制定浦江县水域监管“一件事”考核细则,创新建立“空天地人”一体化感知体系,构建水域监管全立体管控智治体系和水域监管部门协同机制。“15分钟品质亲水圈”长效运营机制。制定“15分钟亲水圈”建设和服务标准,建立“15分钟亲水圈”评价体系和细则,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开展“15分钟亲水圈”“一圈一品”特色文化打造,构建特色标识形象系统。实施“15分钟亲水圈”圈长制,组建“15分钟亲水圈”建设专家指导团,探索建立数字化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力量共建“15分钟亲水圈”,引导毗邻“15分钟亲水圈”联建。“水利+共富”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盘活水利资产,整合“两单”(用水权价值清单、产权价值清单),建立水生

7、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拓展融资渠道。制定山塘水库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培育和规范水市场,推动用水权合理流转。建立生态导向开发模式,构建“河湖+”产业体系。发挥“壶源江乡村旅游共同体”资源整合作用,推动河湖沿线文旅融合发展。幸福河湖沿线村“组团共富”机制。探索分段流域沿线村落共富联建机制,共同组建强村公司,整合各村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设立“联合建设发展资金”,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三、重点举措(一)实施水生态健康保护修复提升行动1 .建立河湖生态健康评价和修复机制。一是建立水生态实时评价模式。优化“水生态健康在线”应用,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流域资源测算技术,实时监

8、管浦阳江流域及周边水生态环境。建立水生态体检预警机制,联动多部门数据和实时监测信息,定期生成县域范围内水生态健康体检报告。强化水文水质等重点指标风险预测,建立风险自动预警、反馈和审查机制。二是重塑水生态环境修复流程。梳理流域生态问题清单,形成河道护岸生态治理等水生态修复基本措施标准化方案。制定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数字化技术指南,通过设立河湖医院、应用水生态修复模拟技术、强化修复效果评估等方式,形成“问题诊断一方案推荐一效果模拟一专家评估成效跟踪,的修复管理体系,实现水生态修复事前科学诊断、事中精准评估、事后追溯问效的科学修复模式。(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2 .深化水域监管一件事改革。一是打造水域监

9、管智治系统。创新建立“空天地人”一体化感知体系,基于卫星遥感、视频、Al等技术和采用单元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四乱”信息全县域普查和重点水域全天候监测机制,动态实时记录水域妨碍行洪,非法取水等水事违法行为信息。优化水域网格模型算法,推进疑似问题智能识别、预警预判、动态监管。二是建立水域监管部门协同机制。集成基层治理的水域监管综合事项,构建分层分级自动化流程处置机制,实现基层水域监管全链条闭环管理。建立跨部门水域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梳理编制水域监管一件事执法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水域监管问题线索分办、转办和查处工作机制,形成协同合作、边界清晰的执法职责体系。建立水环境监管处置“监

10、测一核实一派发一处置一办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形成“横向协同、扁平高效”的工作模式。三是建立水域监管考评机制。制定浦江县水域监管“一件事”考核细则,明确水域监管一件事水域问题类型和一般处置流程,探索构建以水域监管“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协同赋分规则为基础的多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县水务局)3 .创新水生态多方共治体系。一是持续实施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壶源江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与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协同保护,高标准建设翠湖、金狮湖、月牙湖、上河、前明5大亲水综合体,打造浦阳江、壶源江幸福河湖示范带。二是建立流域水污染上下游协商协助机制。建立健全县际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要素配

11、置效率。三是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河道生态治理管理机制。完善“绿水币”制度,打通公众管水护水监督管理“最后一公里”。优化县、乡、村、保洁员四级管护组织体系,引入第三方河道物业化管理服务。(县水务局、县河长办、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二)实施“15分钟亲水圈”品质提升行动4 .推进“15分钟亲水圈”扩面。一是持续实施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大陈江流域综合治理、浦阳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综合防洪排涝、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功能,优化全域幸福河湖基底。二是制定,15分钟亲水圈”布局规划。开展全域河湖普查,根据全县水系情况和各个社区到最近水体的距离,科学规划全县域“15分钟亲水圈”目标数量和整体布局。三是全

12、面布局亲水平台建设。优化滨水交通路网设施供给,加快滨水生态绿道建设,加强绿道管护,增加公共自行车、电瓶车站点和公共服务站布局,推动形成闭合线路。做好连通浦阳江和壶源江沿线主要干道和交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维护提升工作,优化公交线路、站场,提升城乡河湖水体可及性。结合滨水绿道(游步道),布局建设滨水文化休闲公园,配套亲水平台和取用水埠头。(县水务局、县建设局)5 .建立完善“15分钟亲水圈”建设和服务标准。一是制定“15分钟亲水圈”建设标准。以快速抵达(步行15分钟以内可达)、安全生态、亲水便民、高效管护为基本要求,以滨水绿道、亲水平台、休憩健身设施、滨水景观小品、文化休闲设施等为基本功能,以滨水

13、产业等为自选功能,建立“15分钟亲水圈”建设标准和操作指南。二是制定需求导向的“15分钟亲水圈”服务标准。以群众有感、百姓受益为导向,开展“15分钟亲水圈”选址和功能需求征集,充分了解服务圈内群众需求,按需设计建设方案。建立“15分钟亲水圈”建设方案论证制度,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形成认可度高的建设方案。针对“15分钟亲水圈”内群众性服务项目,由第三方制定服务标准,同时,引导经营性项目提供普惠性服务。三是建立“15分钟亲水圈”等级评定和激励机制。综合考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群众参与度、群众满意度等维度,建立“15分钟亲水圈”评价体系和细则。开展示范型“15分钟亲水圈”以及“15分钟亲水圈”建设优秀

14、乡镇评选,根据评选结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县水务局、县委改革办)6 .开展“一圈一品”特色文化打造。一是挖掘复兴水文化。扎实推进浦江水仓申报世界灌排遗产工作。全域推进水文化遗产普查,摸清浦江水文化遗产的具体地点、所在流域、周边环境、存续情况以及保护状况等细节,形成水文化遗产数字地图。实施水文化基因解码,解码水仓、河道、堰坝、古井等历史遗迹的文化密码。依托水文化遗产数字地图,结合“15分钟亲水圈”布局,打造水文化体验基地。二是挖掘复兴特色文化。挖掘“15分钟亲水圈”所在区域特色文化,如非遗、民俗、名人等,引导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亲水圈规划设计、风貌打造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把“15分钟亲

15、水圈”打造成为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县水务局、县文广旅体局)(三)实施“15分钟亲水圈”运营提升行动Z建立圈长制和专家指导团。一是组建“15分钟亲水圈”圈长队伍。通过民主推荐、公示公告、考核评价等程序,选拔一批有意愿、有热情、有素养的“15分钟亲水圈”圈长。圈长既可以是河湖长、村干部,也可以是民间河湖长、乡贤、本村(社区)热心群众、企业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建立“15分钟亲水圈”圈长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建设运营能力。建立“15分钟亲水圈”圈长制管理办法,明确圈长职责,建立考核标准和奖励机制。二是组建“15分钟亲水圈”建设专家指导团。组织水利、文化、城市规划、生态环

16、境、社会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成立“15分钟亲水圈”专家指导团。开展驻圈设计师、工程师试点,以单个村社或若干村社组团的形式聘请设计师、工程师(团队),通过“陪伴式”服务、“全过程”参与,有效提升亲水平台建设品质。(县水务局、县委改革办)8 .建设“15分钟亲水圈”管理体系。一是打造“15分钟亲水圈”标识形象系统。设计“15分钟亲水圈”LoG0,统一河湖沿线标识标牌,形成形象生动,简洁大气,线条流畅,色彩和谐,富有艺术美感和视觉感染力的VI系统。二是建立“15分钟亲水圈”数字化管理模式。结合“九龙联动治水”应用省级试点建设,开发“15分钟亲水圈”建设管理模块,集成全县域“15分钟亲水圈”建设运营信

17、息,实现智慧化管理和资源智慧化配置。(县文广旅体局、县水务局)9 .推动“15分钟亲水圈”共建联建。一是整合各部门力量共建“15分钟亲水圈”。整合县委宣传、水利、文化、体育、教育等部门资源,在布局重大文化、体育项目,以及城市书房、农村书屋、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博物馆、百姓健身房、青少年研学基地等设施时,以及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时,优先考虑选址在“15分钟亲水圈”。二是鼓励“圈圈合作”共建幸福圈。鼓励毗邻“15分钟亲水圈”联建,可由一个圈长负责管理运营,打通圈与圈之间绿道链接,开展设施共建、活动共办,提高服务能力。三是浦江、诸暨共建“安华水库”幸福水库。推动浦江与诸暨共建“安华水库”幸福水库,结

18、合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先行工程,推动跨诸暨、浦江两地的水系保护与整治,水库及周边环境提升,布谷湖美丽河湖建设,带动库区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县委改革办、县水务局)10 .建立“15分钟亲水圈”长效运营资金保障。一是统筹利用涉水资金。整合新一轮绿色转化财政专项资金、诗路文化带专项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以及在山塘、水库、小流域治理、美丽河湖建设的资金,统筹用于“15分钟亲水圈建设。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15分钟亲水圈”内设立一定比例经营性建设用地和用房,通过村集体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引入市场力量发展文旅业态,形成自我造血能力,提高项目运行效益和可持续性。创新圈内企业反哺机制

19、,推出“包干到户、以租代养”等模式,充分发挥圈内企业亲水环境和设施维护的主体作用。(县委改革办、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四)实施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行动IL创新水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一是划定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边界。编制河湖岸线保护规划,明确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岸线开发利用区等边界。二是建立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机制。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测算县域各河湖水环境承载容量。优化拟建工程项目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测评机制,推动制定符合水环境承载容量要求的流域产业项目准入门槛。三是推动河湖空间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动河湖岸线空间管控要求在国土空间综合规划中落实,河湖沿线合理

20、安排建设用地,包括建设用地类型、布局等,为“15分钟亲水圈”科学开发利用提供用地保障。(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2 .创新水利资源资产化改革。一是建立标准化资产定价体系。综合河湖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分类建立标准化价格体系和河湖资源资产动态评估制度。二是创新水利资产经营权、管护权和收益权改革。以村为单位进行碎片化、零星化的生态资源整合,率先赋予行政村享有因水利投资实施形成的“共富”资源的使用权和受益权改革,全面盘活一批河道、山塘水库等“沉睡资源”,用于整体旅游开发和资源集约、规模运营。制定山塘水库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推动用水权合理流转,培育和规范水

21、市场。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后,对不承担供水任务的水库山塘沿塘岸线的经营权归村庄。深入推进“河权到户”改革,乡镇政府颁发河道使用权证到所属行政村,行政村通过公开招投标,把河道经营权承包给组织或个人,承包人经营河道获得收入,也负责河道的保洁,实现“包河到户、以河养河”。三是创新水利资产多元化经营机制。推动河湖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完善河湖使用权、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放活设施经营管理,在保障防洪排涝公共效益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管理。创新河湖资源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建立河湖资源资产台账,明确河湖资源的数量、质量、位置、归属等基本情况。创新河湖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定期对河湖资源资产的

22、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县水务局)13 .创新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一是创新“河湖治理+”产业体系。探索生态导向开发模式,以河湖水系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为基础、水系周边特色产业开发和运营为支撑,形成“河湖治理+渔业”“河湖治理+旅游”“河湖治理+文化”等多元化的产业组合。强化产业项目收益反哺生态项目机制,形成标准化方案,实现河湖水系公益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降低生态治理融资成本,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整合“两单”(用水权价值清单、产权价值清单),参考GEP核算指标体系和核算流程,建立山塘水库用水权+产权等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探索建立生态

23、产品融资担保平台,鼓励银行机构探索开发生态金融产品,摸索绿色期权、“用能贷”“排污权贷”“GEP生态价值贷”等做法,创新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支持生态环境提升及绿色产业发展。三是健全水权价值实现机制。利用农村山塘水库用水权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通过水价反哺水源地保护、工程管护,解决涉河水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维护经费缺少的问题。四是建立水利+共富效益评价机制。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水利+共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水利+共富”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成效。(县水务局)14 .创新河湖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招引建设一批水旅融合项目。结合“15分钟亲水圈”建设,利

24、用水文化资源融合打造景观节点,布局发展民宿、康养、运动、美食等业态,以“创意+体验+共享”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增收。二是深入推进串“珠”成链。发挥“壶源江乡村旅游共同体”资源整合作用,推动沿线地区联办文旅活动、体育赛事活动、文化研学活动等。积极引进专业文旅运营机构,整合河湖绿道沿线资源,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牌运营,提升文旅发展活力。(县文广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15 .创新河湖沿线村“组团共富”机制。一是创新“组团共富”合作模式。探索分段流域沿线村落共富联建机制,共同组建强村公司,整合各村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经营。二是创新“组团

25、共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按照村落在联建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贡献等因素制定分配办法,实现共富联建内部的利益均衡和协调。创新共富联建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定比例为基础设立“联合建设发展资金”,统筹用于河湖生态修复或文旅项目开发等目的。(县农业农村局)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县领导挂帅机制、工作专班机制、会议研究机制、定期对接机制。建立试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委改革办、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文广旅体局、县资规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县治水办、县建设局、县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

26、组织领导、督促指导、整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成立试点工作专班,相关部门抽调骨干集中办公。建立工作月例会制度,定期与省水利厅对接,及时汇报试点进展。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县财政对幸福河湖的支持力度,统筹高效整合各方涉水资源,强化资金保障。针对“15分钟亲水圈”建设标准、水资源资产化等改革重点,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建立政策实施成效跟踪评估机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更新政策。(三)强化监督考核按照“每年有突破,三年有大提升”的要求,建立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库。按照指标目标清单、核心任务清单、支持事项清单“

27、三张清单”,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强化分工协作、压实主体责任,共同推进试点各项工作。明确自我评价标准,将试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对各部门试点相关工作推进绩效进行考核。(四)强化宣传保障加大“15分钟亲水圈”以及幸福河湖建设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共识,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成果总结机制,关注试点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多渠道报送试点经验做法和创新成果,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及时总结试点建设成效,积极申报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争取浙里共富等推广相关做法,争取省市共同富裕以及幸福河湖相关会议、论坛发言,宣传推介浦江经验。浦江县共富试点指标目标清单序号指标202

28、2年实际值2023年预测值2024年目标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统计频率指标说明1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11I类的比率(%)100100100100年度全县主要河湖水质断面状况计算得出的断面达到或好于III类水质的百分比。2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89919293年度全县在15分钟亲水圈覆盖范围内的乡村(社区)占全部乡村(社区)数量的比重3累计建设亲水岸线(公里)165210250290年度全县累计建设亲水岸线的公里数。4长效管护机制覆盖率()859095100年度全县河湖中长效管护机制覆盖的比例5新增及提升滨水绿道(公里)6655年度全县每年新增和提升滨水绿道的公里数。6累计建成水文化载

29、体(个)10131517年度全县累计建成水文化载体的个数7水美乡镇覆盖率(%)67738086年度高品质水美乡镇数量占全部乡镇数量的比重8高品质水美乡镇数量(个)5678年度全县累计创成高品质水美乡镇的数量序号指标2022年实际值2023年预测值2024年目标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统计频率指标说明9重要河湖水域岸线智慧监管率(%)48%50%59%68%年度是指划定了河湖管理范围、明确了岸线功能分区和达到智慧化管理要求的重要河湖数量占重要河湖总数量的比例(按照长度计算),其中重要河湖是指设立了省级河湖长的河湖。10镇区范围内防洪达标率(县级以上河道沿线乡镇)()100%100%100%100%

30、年度达到防洪标准的沿河(县级以上河道)乡镇数占全部沿河(县级以上河道)乡镇街道数量的比例11旅游产业总收入(亿元)30.5404244年度各年度全县旅游产业收入总和12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99095100年度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数量占所有行政村数量比重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9465320003500038000年度农村地区居民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经济活动所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然后按照人口总数进行平均分配得出的每个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14群众满意度()90929292年度受访群众中对“15分钟”清水圈建设表示满意的人数比例浦江县共

31、富试点核心任务清单序号预期目标成果核心任务责任单位完成年度1构建形成255X全域幸福河湖格局实施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壶源江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与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协同保护,高标准建设翠湖、金狮湖、月牙湖、上河、前明5大亲水综合体,打造浦阳江、壶源江幸福河湖示范带。2023年完成河道治理修复投资1500万元;2024年完成河道治理修复投资1800万元。县水务局2023-2024年2建立河湖生态健康评价和修复机制。优化“水生态健康在线”应用,建立水生态实时评价模型。建立水生态体检预警机制,定期生成县域范围内水生态健康体检报告。制定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数字化技术指南,形成“问题诊断一方

32、案推荐一效果模拟一专家评估一成效跟踪”的修复管理体系。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2023-2024年3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县际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要素配置效率。县河长办、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2023-2024年4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河道生态治理管理机制。完善绿水币制度,打通公众管水护水监督管理最后一公里”。优化县、乡、村、保洁员四级管护组织体系,引入第三方河道物业化管理服务。2023年公众护水平台平均活跃度达到15%;2024年公众护水平台平均活跃度达到18%;2025年公众护水平台累计注册达到2.5万人,平均活跃度达到20%o县河长办、县水务局2023-2025年5加快滨水生态绿道

33、(游步道)建设。加快滨水生态绿道建设,加强绿道管护,增加公共自行车、电瓶车站点和公共服务站布局,推动形成闭合线路。做好连通浦阳江和壶源江沿线主要干道和交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维护提升工作,优化公交线路、站场。2023年新增及提升滨水绿道6公里;2024年新增及提升滨水绿道5公里;2025年新增及提升滨水绿道5公里,实现全县域滨水绿道全覆盖,主要流域建成循环闭合的绿道网络。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2023-2025年6水域监管一件事改革省级试点建立水域监管考评机制。制定浦江县水域监管一件事考核细则,明确水域监管一件事水域问题类型和一般处置流程,探索构建以水域监管“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协同赋分规则为

34、基础的多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县水务局2023年序号预期目标成果核心任务责任单位完成年度7打造水域监管智治系统。创新建立“空天地人”一体化感知体系,建立四乱”信息全县域普查和重点水域全天候监测机制。优化水域网格模型算法,推进疑似问题智能识别、预警预判、动态监管。县水务局2023-2024年8建立水域监管部门协同机制。集成基层治理的水域监管综合事项,构建分层分级自动化流程处置机制。建立跨部门水域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梳理编制水域监管一件事执法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水域监管问题线索分办、转办和查处工作机制。建立水环境监管处置监测一核实一派发一处置一办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形成“横向协

35、同、扁平高效”的工作模式。县水务局2023年9“15分钟品质亲水圈长效运营机制制定“15分钟亲水圈建设标准。以快速抵达(步行15分钟以内可达)、安全生态、亲水便民、高效管护为基本要求,以滨水绿道、亲水平台、休憩健身设施、滨水景观小品、文化休闲设施等为基本功能,以滨水产业等为自选功能,建立“15分钟亲水圈”建设标准和操作指南。县水务局2023年10制定需求导向的“15分钟亲水圈服务标准。以群众有感、百姓受益为导向,开展“15分钟亲水圈”选址和功能需求征集,充分了解服务圈内群众需求,按需设计建设方案。建立“15分钟亲水圈建设方案论证制度,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形成认可度高的建设方案。针对“15分钟亲水

36、圈”内群众性服务项目,由第三方制定服务标准,同时,引导经营性项目提供普惠性服务。县水务局2023-2024年11建立15分钟亲水圈等级评定和激励机制。综合考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群众参与度、群众满意度等维度,建立“15分钟亲水圈”评价体系和细则。开展示范型15分钟亲水圈以及“15分钟亲水圈建设优秀乡镇评选,根据评选结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2023年,建立“15分钟亲水圈评价体系和细则;2024年,开展首批示范型“15分钟亲水圈以及“15分钟亲水圈建设优秀乡镇评选。县委改革办、县水务局2023-2024年12开展“一圈一品特色文化打造。全域推进水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水文化基因解码,扎实推进浦

37、江水仓申报世界灌排遗产工作。结合“15分钟亲水圈布局,打造水文化体险基地。挖掘“15分钟亲水圈”所在区域特色文化,引导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亲水圈规划设计、风貌打造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把“15分钟亲水圈”打造成为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地县水务局、县文广旅体局2023-2025年序号预期目标成果核心任务责任单位完成年度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2024年“一圈一品”示范点达到15个,2025年“一圈一品示范点达到20个。13组建15分钟亲水四四长队伍。建立15分钟亲水圈圈长制管理办法,明确圈长职责,建立考核标准和奖励机制。组建“15分钟亲水圈圈长队伍,建立“15分钟亲水圈圈长培训制度。2023

38、年研究建立“15分钟亲水圈“圈长制管理办法,2024年“15分钟亲水圈”圈长覆盖率达到50%,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县水务局2023-2025年14组建“15分钟亲水圈建设专家指导团。组织水利、文化、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成立“15分钟亲水圈”专家指导团。开展驻圈设计师、工程师试点。县委改革办、县水务局2023-2025年15打造“15分钟亲水圈标识形象系统。设计15分钟亲水圈LoG0,统一河湖沿线标识标牌,形成形象生动,简洁大气,线条流畅,色彩和谐,富有艺术美感和视觉感染力的Vl系统。县文广旅体局、县水务局2023-2024年16建立15分钟亲水圈数字化管理模式。结合

39、“九龙联动治水应用省级试点建设,开发“15分钟亲水圈建设管理模块,集成全县域15分钟亲水圈建设运营信息,实现智慧化管理和资源智慧化配置。县水务局2023-2025年17推动“15分钟亲水圈共建联建。鼓励毗邻“15分钟亲水圈联建,打通圈与圈之间绿道链接,开展设施共建、活动共办,提高服务能力。推动浦江与诸暨共建“安华水库”幸福水库。2024年开展3个以上圈圈联建示范,2025年建立浦江与诸暨共建安华水库幸福水库方案。县委改革办、县水务局2023-2025年18创新水域生杰空间管控体系。编制河湖岸线保护规划,划定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边界。建立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机制。2024年完成主要流域水环境承载能

40、力评估;2025年完成重要河湖水域岸线规划。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2023-2025年19建立标准化资产定价体系。整合“两单”(用水权价值清单、产权价值清单),建立山塘水库用水权+产权等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综合河湖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分类建立标准化价格体系和河湖资源资产动态评估制度。县水务局2023-2025年20创新水利资产经营权、管护权和收益权改革。以村为单位进行碎片化、零星化的生态资源整合,率先赋予行政村享有因水利投资实施形成的共富”资源的使用权和受益权改革,全面县水务局2023-20254序号预期目标成果核心任务责任单位完成年度“水利+共富水生态产品价

41、值转化路径盘活一批河道、山塘水库等“沉睡资源,用于整体旅游开发和资源集约、规模运营。制定山塘水库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推动用水权合理流转,培育和规范水市场。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后,对不承担供水任务的水库山塘沿塘岸线的经营权归村庄。深入推进“河权到户改革,乡镇政府颁发河道使用权证到所属行政村,行政村通过公开招投标,把河道经营权承包给组织或个人,承包人经营河道获得收入,也负责河道的保洁,实现“包河到户、以河养河。21创新水利资产多元化经营机制。推动河湖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完善河湖使用权、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放活设施经营管理,在保障防洪排涝公共效益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管理。创新河

42、湖资源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建立河湖资源资产台账,明确河湖资源的数量、质量、位置、归属等基本情况。创新河湖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定期对河湖资源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县水务局2023-2025年22建立水利+共富效益评价机制。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原贝L建立“水利+共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水利+共富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成效。县水务局2023-2025年23创新河湖文旅融合发展。布局发展民宿、康养、运动、美食等业态,以“创意+体验+共享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增收。发挥“壶源江乡村旅游共同体”资源整合作用,推动沿线地区联办文旅活动、体育赛事活动、文化研学活动等。积

43、极引进专业文旅运营机构,整合河湖绿道沿线资源,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牌运营,提升文旅发展活力。2023年全县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40亿元、2024年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2025年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44亿兀。县文广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2023-2025年24幸福河湖沿线村组团共富机制创新组团共富合作模式。探索分段流域沿线村落共富联建机制,共同组建强村公司,整合各村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经营。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90%以上;2024年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95%以上;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

44、政村实现全覆盖。县农业农村局2023-2025年25创新“组团共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按照村落在联建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贡献等因素制定分配办法,实现共富联建内部的利益均衡和协调。创新共富联建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定比例为基础设立“联合建设发展资金,统筹县农业农村局2023-2025年序号预期目标成果核心任务责任单位完成年度用于河湖生态修复或文旅项目开发等目的。浦江县共富试点支持事项清单序号需支持事项责任单位完成年度1水域监管一件事改革省级试点,需要省水利厅给予指导。县水务局2023-2024年2“15分钟亲水圈”建设和服务标准,需要省水利厅给予指导,并共同

45、推动成为省级标准。县水务局2023-2024年3创新水利资产经营权、管护权和收益权改革,需要省水利厅给予指导,共同制定可行的方案。县水务局2023-2025年4推动河湖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需要省水利厅给予指导,共同制定可行的方案。县水务局2023-2025年5建立水利+共富效益评价机制,需要省水利厅给予指导。县水务局2023-2025年金华市浦江县创新15分钟亲水圈“建管用机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组长:俞佩芬 胡作滔 副组长:钱福安 龚涛涛 陈鹏进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滕恩良(副县长)柳钢明(副县长)贾珊(副县长)成员:方向阳(县委宣传部)沈福平(县发改局)楼建超(县经济商务局)陈建浦(县教育局)钟金伟(县科技局)洪峰(县公安局)陈志平(县财政局)楼志静(县人力社保局)石元城(县自然资源局)陈(县建设局)张杰(县交通局)潘期枫(县水务局)徐军峰(县农业农村局)张华(县文广旅体局)吴大勇(县应急管理局)贾国锋(县行政执法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潘期枫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