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62719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一2026年6月)XXXX中学地处,由XXXX小学和XXXX中学组成。学校现有小学部、初中部,教职工140人,在校生约1846人。学校秉承近60年的建校文化,以“立人为本、以学成志”为校训,努力重塑学校文化和教育生态,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和路径。学校通过四轮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抓住“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改革”这五个关键点,达成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2、实施,面对复杂的教育形式,学校主动变革,思考如何落实新时期教育发展任务,如何围绕学校基础项目和重点工作破关成长,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按照XX区教体局关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文件精神,依据XX区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和XXXX中学章程的文件精神,编制XXXX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以系统的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校情分析(一)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64年8月,时称“XXXX中学”,隶属东郊公社管理,地址在XX路北侧,今十里堡附近,后经两次变迁,先后搬到则尔庄和胡住村,1965年学校迁至现址。1968年学校更名为XXXX中学

3、”,1973年7月1日,学校改制为国办全日制普通中学,更名为“XXXX中学”。2017年8月北宫大街小学整体迁入XX十中,发展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步构建出小初一体化的办学发展新格局。学校现在拥有46个教学班,1846名在校生。在编在岗教师140人。(二)发展优势1.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学校具有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和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满意度不断提高。2 .教师业务素质高学校共有市区级教学能手62人,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稳居全区前列,近几年新分配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创新强、业务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研究能力强,是学校发展的基石。3 .学校改革意识浓(1)学校在探索理想教育

4、的路上,先后尝试过“启发式教学”“目标教学”“分层次教学”“语文实验室计划”“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132课堂教学”等,学校被确定为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联盟校,继续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六大教学改进行动,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2)学校积极探索、推行智慧校园、数字化先行培育校等建设,被评为潍坊市教育数字化先行校,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融入学校特色及亮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4 .学校教学设备精良学校为潍坊市数字化建设先行校,教学设施设备精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保障。(三)主要问题

5、1 .教师群体年龄过大。2022年,教师平均年龄43.7岁。140名教职工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45人,占全体教职工的32.1%,这部分群体家有二孩的居多,家庭情况牵扯精力大;50岁以上的教师有55人,占全体教职工的39.3%,这部分群体因年龄大导致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严重影响了工作精力和工作积极性。2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校的生源目前以随迁子女为主,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各地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不同,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挑战。3 .家庭教育环境较差。我们的随迁子女家庭,多以小摊小贩为主,维持生计是家长的主要任务。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鲜有帮助,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

6、落后,常常重结果不重过程,有时简单粗暴。二、办学理念让每个生命都精彩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更新人的生存方式,使生命个体能勇敢地面对生活、自我发展、自我更新,是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学校应该通过对生命成长的关注、引导,培育出富有生命活力、具有主动发展意识的积极和健康的生命个体,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三、发展目标(一)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校情,以现代学校治理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方式,持续推进小、初、高贯通培养,推动小学部、初中部的整体发展,全力塑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品质名校。立足于“学段衔接、贯通培养”,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132优质课堂品牌打造工程”,从理念体系、课程体系、管理

7、体系、评价体系系统梳理学校的育人体系,明晰育人路径,实现育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小学部着力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天赋与潜能,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中学部着力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兴趣爱好和责任感,扎实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素养。(二)培养目标: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四、发展项目(一)重点发展项目1.课堂建设(1)责任部门:教导处(2)发展目标:围绕XX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立足XX区教科院教学工作计划,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在“课程”视域下持续推进132优质课堂改革。锚定“

8、三位一体学程优化”教学新改革,践行课程标准新理念,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改进行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跨学科、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思维支架为为突破口,围绕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学习观察、素养作业五个维度的建设为关键技术支撑,突出学生立场,优化教学流程,研制十中好课堂必备要素体系。借助数字技术,通过课程整合、课程融合、特色课程开发,拓展课堂宽度和深度,实施数字化课堂转型。课堂建设聚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使核心素养落地,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在十中”好课堂品牌建设。(3)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推进“三位

9、一体学程优化”教学改革。找准深化132优质课堂突破点,以融入教学的课堂评价、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思维支架建设等为关键技术,持续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主要措施:深化新课标学习落地研究,培养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成为新课标坚定实践者和行家里手。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新课标研训和检测,准确把握课标理念,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继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从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反思等环节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关键要素。从学段、学期、单元、课时四个层面,提炼132优质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素养发展的序列化。从情境、知识、标准三个层面,突出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凸显促进学习的评价。

10、以全员晒课、青年教师成长课、求是大讲堂等活动为依托,推进“三位一体学程优化”课堂展示,提升课堂品质。从课堂“结构化板书”设计、学案构建思维导图设计、素养型作业设计三条实施路径,将思维支架作为教学改进行动推进的关键点,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采取专家讲座、课例研讨、百课千人、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研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实现教师的梯次培养。落实基于标准的校本教研机制,加强教研/备课组建设,以学科年度重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微改革”为组织形式,开展学科育人课堂教学研究。第二年(2024年9月2025年8月)主要目标:持续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强化课

11、堂育人导向,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素养型作业、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单元整体教学、数字化课堂为关键技术,探索课堂流程再造,优化教学环节,打造优质课堂范式。主要措施:深化新课标学习落地研究,从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反思等环节强化新课标融入,以学课标、考课标、展课标、评课标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新课标的扎实落地。以大概念为引领,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突出单元目标与素养的对接、单元情境设计、单元评价设计等关键技术,重构教学流程,引领学生认知的螺旋上升。开展学科特色下的深度学习研究,构建结构型学科思维课堂,从导学案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显性化和结构化。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技术赋能

12、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引领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信息的反馈、收集、整理,以评价促发展。推进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落实好教学常规,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业务干部、青年教师等不同群体的集体教研优势,助推校本教研有效开展。为落实减负增效,凸显作业设计素养导向,为基础型作业和提升型作业。基础型作业遵循中考指向标,重视知识建构过程、重视问题解决、重视迁移运用。提升型作业重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凸显跨学科、实践性、学科特色,指向实践育人。借助信息技术重塑课堂流程,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效率,提炼数字化课堂转型的关键路径。第三年(2025年9月2026年6月)主要目标:坚持“五育融合”,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

13、“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推进跨学科、大单元教学,打造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十中“好课堂”。主要措施:持续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引导学生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跨学科学习方案展评活动,形成学校项目化学习校本课程。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探索作业评价设计与展示、学科素养发展活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重点开展基于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实现技术赋能评价。持续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十中“好课堂”品牌建设,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提炼十中“好课堂”学习范式模型,以级部、全校层面进行阶段性“好课堂”成果展示,狠抓教学质量“教好书”。

14、抓实新型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提质教育教学。以“课例研讨+课堂观察+评课议课”的形式,持续开展基于证据的听评课研究活动,按照规划先行-计划传达-活动落地的路径,保障学科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务实高效。立足教学质量提升,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强化课堂学习结果的诊断、反馈作用,推动精准教学、高效教学。继续开展教师的求是大讲堂,搭建教师研究交流的平台,保障学校各个层面研究结果的及时推广,并整理交流内容,形成研究成果体系,以作业改革助推课堂变革,打通课内外学习壁垒,融入单元学历案研究,落实“双减”要求,减负提质增效。强化学校“好课堂”品牌建设实施主体责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教科研基础性作用,提高教学研究

15、针对性、实效性。2 .贯通培养(1)责任部门:教导处(2)发展目标: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总目标,深刻理解贯通育人价值,积极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初高贯通培养范式,通过项目化、课题化的路径,在课程开发与实施、协同联合教研、师资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新提升。3 .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小初高贯通培养的研究,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研究团队,开发系列贯通课程。构建教师协同联合教研机制,促进研究的扎实落地。初步形成贯通课程资源,及时总结有效做

16、法。主要措施: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研究团队,进行项目化管理,学年初制定研究计划,明确推进措施,采取定期沙龙、定期调度、学年末汇报研究成果的闭环管理路径推动落实。组织开发小初衔接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中关键学科,进行小初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开发初高贯通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标准学业质量中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合理分布,形成高考知识体系的六年一贯制,构建起初高贯通课程体系。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建立学科教研群,落实教研活动的组织程序、规范教研活动的流程,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设计课程方案。在设计时,注重教学资源调试,优化教学内容,初步形成贯通课程资源。第二年(2024年9

17、月2025年8月)主要目标:继续开展小初高贯通培养的研究,继续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研究团队,加大贯通课程的开发力度。持续推进教师联合教研机制,促进研究的扎实落地。形成较为丰富的贯通课程资源,及时总结有效做法。主要措施:继续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研究团队,进行项目化管理,学年初制定研究计划,明确推进措施,采取定期沙龙、定期调度、学年末汇报研究成果的闭环管理路径推动落实。继续开发小初衔接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中关键学科,进行小初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继续开发初高贯通课程,共同研究中考、高考试题,找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点和中考、高考必考点,丰富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学科教研团队的执行力,落实教研活动的组

18、织程序、规范教研活动的流程,继续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完善课程设计,并继续研究课程资源的优化,完善课程资源库。第三年(2025年9月2026年6月)主要目标:明确提炼出小初高贯通培养的实施路径,并进行科学解读。总结出小初高贯通培养的范式,完善贯通课程资源的调试及整合。继续推进教师联合教研机制,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及推广,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主要措施:进行项目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研究过程资料,形成小初高贯通培养的研究报告。继续完善小初高贯通课程的设计,提炼小初高贯通培养的相关策略和路径,形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材料。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团队的引领作用,搭建教师研究交流的平台,保障学校各个层

19、面研究结果的及时推广。建成供全校师生自由使用的小初高贯通课程资源库,促进成果、资源的共享及推广。(二)特色发展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1.责任部门:电教中心2 .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政策,探索多元化的场景应用(重流程再造、重数据分析、重精准服务),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打造数字化先行示范校,实现智慧空间、智慧教研、智慧教学、智慧评价四个数字化场景应用,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3 .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完成国家、市、区三个资源平台与自主平台的使用体验,用“云”拓展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初步完成基于新技术、新平台在教

20、育教学中深度应用的新型教研模式构建。提升教师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资源的意愿,以及开展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动性,具有战胜教育数字化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信心与决心。通过XX区智慧校园项目验收。主要措施: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团队、工作专班三个团队,从专业引领、技术支持、统筹规划等多方面对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及云空间应用做指导。深化资源应用,完成智慧教室升级。积极探索国家中小学智慧云平台资源应用,推动学科教学模式变革。完善教室WIFI覆盖,打通智能终端与智能教学平台的连接。组织教师培训,每月组织一次培训学习,通过专家培训、校际交流,不断提升教师数字化意识;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数字化应用技能展示

21、,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技能。完善XXXX中学数字化创新应用激励制度,把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列入教师绩效考核。第二年(2024年9月2025年8月)主要目标:深化数字教研运行机制。围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四大要素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教研网络,打破时空界限,形成以本校教师、教研员、课程社区、名师工作室、名家等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共同体,跨校、跨区域协同教研。初步构建数字评价体系。教师层面,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形成“数字画像”,精准助力教师个性化发展。学生层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构建图谱,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学生的深度知识能力画像,进而实现面向

22、学科潜能与专业兴趣的双核测评。聚焦数字应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数字信息和资源的能力与意识;发现、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主要措施:优化数字教研流程。发掘希沃信鸽网络教研的使用深度,每月集体备课与听评课达到一个数量级。基于数据分析教学评系统,通过驱动教学流程、备课数据,评估信息化应用情况,了解教学教研进度,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探索数字评价。运用市教育云平台学生评价系统,使初中学生从传统的纸面综合素质评价,转为具有数字图谱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形成数字画像,实现专业兴趣与学科潜能双核测评。教师通过智慧空间使用,学会利用数字

23、技术获取、加工、使用数字信息及资源;通过智慧教研,发现、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通过智慧课堂智慧教学,有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活动的意识与能力及社会责任。利用希沃集控实现管理层巡课,使教学常规从规范化走向精细化、科学化。班主任利用希沃集控的掌上看班,在不分散师生注意力的情况下远程监管班级纪律,实现信息化管理部班级。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希沃集控掌握一体机使用情况,能够快速修复系统,规范一体机使用。第三年(2025年9月2026年6月)主要目标:学校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各学科各学段能够熟练运用,课堂效率提高;形成学校新型教与学模式优秀案例集;师生数字素养不断提高,初步形成区

24、域内有一定影响的信息化名师队伍,学校数字化教育成果在省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家校沟通智能化。主要措施:完成数字化空间、教学、教研、评价四个场景的建设及常态应用。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展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数字化应用技能大赛,教师人人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名校名师”等活动,数字化新成果应用与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创新点突出。通过希沃录播,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新形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利用互动专题课堂解决学校薄弱学科、师资缺失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在多个年级安装电子云班牌。实现班级课表电子化、校园公告及信息即时化、班级文化个性化、

25、学生考勤家长沟通可视化、灯光门禁联动化。(三)基础发展项目1 .党建工作(I)责任部门:党建办(2)发展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建机制,明路径,创示范,规范党支部建设;通过抓思政,推项目,严管理,推进支部建设过硬;通过补短板,强优势,打品牌,实现支部先锋引领。(3)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一2024年8月)主要目标:积极申报潍坊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更新党建红色育人文化,积极承办上级主管部门的特色党建活动;扎实开展“二十大宣讲进校园”工作;创新“三会一课”组织形式,感悟初心、传承使命、增强党性。主要措施:整理相关

26、佐证材料,申报潍坊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健全积分制管理考核:通过积分管理中的“贡献积分”撬动党员工作积极性,督促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按要求抓好“三会一课”,不断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组织全体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激发党员同志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开拓视野,与时共进。结合书记讲党课,每月认真扎实的组织开展“二十大宣讲进校园”专题系列活动,按要求上传图文材料。通过打造红色党员宣传版面,厚实党建品牌示范点的文化底蕴。第二年(2024年9月一2025年8月)主要目标:创新方式,调动党员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促支部建设向过硬化迈进;通过项

27、目管理赋能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成立思政研发团队,探索实施思政育人。主要措施:实行日常工作清单式、提醒式管理,明确支部班子成员和所有党员干部的责权清单,明确岗位职责,提升支部工作效能。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按照“保证数量、提升质量、创新方式、丰富内容”的要求创新“三会一课”的组织形式。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为支部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成立思政团队,结合听思政课,研学等形式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党建课题纳入学校项目管理。拓展实施路径,及时梳理总结,顺利完成党建课程化项目结题工作。第三年(2025年9月一2026年8月)主要目标:通过常态化支部体检,培强不弱,实现精细化管理,向先锋

28、支部迈进;释放党建品牌效能,提升育人效果;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翼并进育人;党建项目结题。主要措施:聚焦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常态化开展“党支部体检”,通过问题导向解决支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建品牌产生影响力,与品牌优质支部共建党建联盟,协同举办“支部联动会”、“党员思享汇”等,实现优势互补、互促共赢。继续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为支部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学校党组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统一领导,完善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成立思政教师工作室,建设优秀课程思政研究团队。整理归纳完成党建项目结题工作。2 ,德育课程(1)责任部

29、门:德育处、团委、少先队(2)发展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继续完善“明德厚本”德育课程体系,形成1-2个特色课程;研究激发学生生命内在的道德发展动力的德育方式及评价方式,用评价促学生发展;完善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3 .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提炼德育课程特色。搭建平台组织多样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加强学校团队宣传阵地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主要措施:继续完善“明德厚本”德育课程体系,丰富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打造年轻班主任团队,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训,形成班

30、主任特色管理机制。扎实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课、社团课,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团队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助力学生发展。抓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用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载体,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大对外信息宣传力度,扩大学校团委的社会影响力。第二年(2024年9月2025年8月)主要目标:通过班主任工作室带动德育课程的研究;融合学生评价,完善九年一贯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强化团员先进性教育,提升团员的群体素质。主要措施:建立班主任工作室,每月进行一次工作室活动,以此为契机带动德育课程的研究,形成特色班级管理机制。完善九年一贯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形成良性运作的

31、学生评价体系,用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系列学生乐于参加、展示个人才能的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用德育活动、团队活动带动学生成长。优化主题团课内容,加强团干和团员的思想教育;开展团队知识、规范知识等知识竞赛,培养“学习型”团队员。第三年(2025年9月2026年6月)主要目标:持续完善“明德厚本”德育课程体系;通过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主题研讨、形成特色课程;优化评价方案;深化品牌活动,推动我校团队工作新发展。主要措施:整合小学、初中德育工作,梳理出特色工作,完善“明德厚本”德育课程体系,形成符合十中学生的德育课程资源库。优化班主任工作室的项目研究,通过每月一次的活动,达成班主任成长的目标,并

32、将研究成果整理形成德育特色课程。优化XXXX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多元化发挥团队员引领、示范作用,在各自岗位上争先创优;全力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发动年轻党员和青年团员参加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打造有责任感的当代青年。3.艺体项目(1)责任部门:艺体部(2)发展目标: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体育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凝练艺体特色,着力打造艺体教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3)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一2024年8月)主要目标:积极申报XX区体育、美育特色学校;落实大单元体育活动;修改完善“一校一品”的艺体项目;备战XX区美育体育节,力求优异成绩。

33、主要措施:积极申报XX区体育特色(排球)学校。落实大单元体育教学,将排球和跳绳确定为人人参可与的健体项目,选拔优秀学生组队训练,参加XX区中小学生排球联赛。将班级合唱作为“一校一品”的音乐特色展示项目,“六一”前后组织全校性的班级合唱比赛。将农民画作为“一校一坊”的美术特色项目展,选拔优秀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和空间整合,参加区及展示。更新、优化大课间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享受体育,激发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体育特色项目政府成果奖结题。第二年(2024年9月一2025年8月)主要目标:进一步凝练艺体特色,深入实施“一校一品”的艺体项目;开展各种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丰

34、富校园艺体活动,使活动成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舞台;在各级艺体赛事中力求优异成绩。主要措施:深化大单元体育教学,将排球和跳绳纳入常态课堂教学分年级设定锻炼目标,力求参加市级比赛。通过组织一年一度的班级合唱比赛,整体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艺术表现力,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学校合唱队。开发农民画资源,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校,开拓视野,为区级“一校一坊”美术布展筹备素材。在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组织各类艺术团的常态排练,完成艺术作品,参加市、区艺术节比赛。第三年(2025年9月一2026年8月)主要目标:艺体特色日趋鲜明,通过申报成果奖和

35、比赛、展示活动彰显学习艺体特色成果;提升学校艺体硬件设施的规模和档次。主要措施:在前期艺体特色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类教学成果。通过组织班级牌球对抗赛、“我是绳王”校园吉尼斯个人挑战赛和班级跳长绳比赛,夯实学生的两项体育技能。通过每年组织班级合唱比赛,选拔优秀班级录制视频,学校合唱队力求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整理、装裱大量优秀作品,设立农民画展室。调整、增设部分艺体功能室和训练场地,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器材,为艺体教学和训练提供保障。4 .家校社工作(1)责任部门:中小学德育处(2)发展目标:通过机制创新、专业支持、平台建设、项目引领、环境营造等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学校家校社共育机制,搭建好家

36、校社共育平台;形成体系化家庭教育团队,建设好学校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班主任骨干团队和家长志愿者团队;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编印学校的家长夜校课程手册和家庭教育案例集,形成具有十中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3)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一2024年8月)主要目标: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在家庭和学校营造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拓展家校共育内涵,丰富家校共育内容,壮大家庭教育师资带队伍,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创新家校社共育形式途径,提升家校社共育的专业化水平,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新路径,打造新品牌。主要措施:优化机制建设。建立健全

37、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有总协调员、学段分管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优秀家长代表组成的校本家庭教育讲师团队,让每位成员成为指导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加强师资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工作培训,每学期开展2-3次家庭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在学生家长100%的使用潍坊市“亲子共成长”公共服务平台和牵手两代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依据潍坊市中小学家长课程标准,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家长需求和学生特点,积极开发校本资源,构建“选择性必学+选学+自学”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拓宽教育渠道。通过开办家长夜校、读书沙龙、座谈会等等方式拓宽家长学习渠道

38、,为家长提供适切的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家长的育子水平。做好宣传。加强学校宣传工作,增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联系,合作开设教育栏目,及时报道学校工作的亮点与成绩,扩大学校影响,助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第二年(2024年9月一2025年8月)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章程和制度建设,优化家校社共育运行模式,形成完善的家校社共育体系。探索家校社共育的多元路径,在机制、队伍、课程等方面形成特色,打造家校共育名片。主要措施:优化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领导小组的职能和家长委员会章程及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三级家长委员会和祖辈家长委员会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引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会议、重大

39、问题研究、涉及学生亲身利益的评教评学、安全管理、就餐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家校合育效果。引领家长支持学校改革。引领家长积极宣传学校的管理策略、办学特色、名师名生、优秀家长,鼓励家长进教室听课、担任家长教师、进行社团指导、提供参观场所、国旗下讲话、创新家长开放日等,挖掘家长资源优势,拓宽教育渠道,增强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课程、组织家长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组织读书分享辩论会,邀请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征集评选家庭教育金点子、优秀案例、举办家长沙龙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提升

40、全校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引领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拓宽家校社联系通道、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家校社沟通,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协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第三年(2025年9月一2026年6月)主要目标:构建双线育人新形态。横向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融合,纵向高初、初小、小幼三级贯通,初步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统筹片区内社会资源,加强学校宣传,做好沟通合作,提供家校社共育专业支持,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片区家校社共育的保障体系。编印家长夜校课程手册家庭教育案例集等丛书,在区域内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形成家庭教育特色品牌。主要措施:加强“双线”贯通融合。一是建立校级

41、+学段的教育教学协作体,研究家校社家庭教育衔接问题;二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建立家校社合作共育长期有效机制,强化家校社责任,密切家校社关系,做好家校社合作;三是搭建家校社共育平台,设立“家长节”“家庭教育宣传周”“校园开放日”“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进行家校社密切合作交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组织干部进社区,教师进家庭的学校“大家访”活动,实现学校教育辐射家庭和社会的同时,深入了解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拓宽沟通渠道。深化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家校社合育课题研究和申报市、省、国家级家课题活动,强化对学生成长规律、家庭教育方法和社会参与办学的研究,提高教师的

42、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5.后勤服务保障(1)责任部门:总务处(2)发展目标: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硬件设施,硬件建设提档升级。教育教学设施更新换代,更新部分教学、办公设施,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创设优质教学环境,并以此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力,助推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3)年度目标: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行知楼接建,缓解中小学学位压力。启智楼负一层内部建设改造,午餐午休提档升级。更新部分教学、办公设施,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水平。主要措施:通过政府采购,由财政资金支持,在行知楼东侧接建四层教学办公楼,在2024年暑假后投入使用,缓解中小学

43、学位压力。改造启智楼负一层的部分功能室、库房为学生配餐室,创设优质教育环境。通过政府采购,配置33台台式计算机,通过更新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沟通、协调教体局教育发展中心,完成播慧楼和行知楼的屋面防水。第二年(2024年9月2025年8月)主要目标:高标准、高质量的对校园改造提升,通过政府采购,配备部分先进教学、办公设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主要措施:通过政府采购,对学校操场塑胶场地维修,以及对部分体育器材进行维修更换。更新行知楼老旧的饮用水设备,让师生喝上放心水。对播慧楼、畅远楼卫生间进行升级改造。第三年(2025年9月2026年6月)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44、,使学校规划布局更合理,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力,助推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主要措施:完成播慧楼、行知楼室内走廊踢脚线改造。校园供暖管网维修,保证师生冬季正常供暖。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对校园花草、树木等绿化等合理布局,改善学校环境条件。五、保障措施(一)领导机构成立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是规划实施的中坚力量,让学校规划在教职工的全员参与、广泛宣传、深入实施中内化为十中人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聘请校外专家为规划的实施出谋划策。(二)制度保障各部门对规划内容要进行分解,实行项目负责制,分工到人,责任明确。学校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规划的实施与部门考核、教职工绩效考核融为一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三)经费保障多方位筹措资金,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经费尤其是重点发展项目资金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各项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四)评价保障成立学校规划实施监督评价委员会,建立学校三年规划自评制度,评价委员会对学校各部门的规划实施情况定期检查、调度、总结、评价,保证三年发展规划的落实。(五)监督保障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支持和帮助,汲取合理化建议,保障三年规划科学有效地实施。本规划经第十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