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园林艺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园林艺术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园林艺术原理教案授课教师:刘中良授课班级:09级园林技术授课学时:2学时/周授课时间: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材版本:中国农业出版社,衣学慧主编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绪论、园林艺术(2学时)第一次课课题:园林要素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园林基本的概念、要素、及中国园林的分类。教学重难点:园林要素。教学过程:绪一、园林相关概念园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类似的名称,如园、囿、苑、庭园、池馆、ft庄等。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ft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ft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2、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地块,不论是自然植被还是人工栽培的均可称为绿地。绿地和园林既有联精品文档系又有区别。景观:通俗理解即为风景。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紫檀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二、园林构成要素土地是构成园林的骨架,需要加工、修饰、整理。水体是园林地形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园林的灵魂。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以观赏树木和花卉为主。建筑包括屋宇、建筑小品以及各种工程设施,它们不仅在功能上要满足游人的要求,同时还以其特殊的形象而
3、成为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园林小品是园林中的精美艺术品。园路广场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三、园林分类(一)根据地域不同分类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二)按不同规则形式分类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现代园林的分类(按性质和使用功能)1、风景名胜区2、公共园林:包括公园、街心花园、小游园以及道路绿化等。3、专用绿地:包括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庭园。4、街坊绿地:包括宅院。5、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等等。四、园林艺术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共同点:通过典型的形象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园林艺术不单纯
4、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因而园林艺术有自身的特点。1、园林艺术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在考虑园林艺术性的同时,要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构成园林的主要素材是植物,而植物是有生命的,因而园林艺术就具有生命的特征。3、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园林建筑、道路、桥梁、挖湖堆ft,给排水工程以及照明系统都需按严格的工程技术要求设计施工;植物也需按其习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加上科学管理,才能生长健壮。4、园林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园林是融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于自然的一种独特艺术
5、。作业: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园林的相关概念,中国园林的分类。精品文档教学后记:第一章、园林艺术特征(2学时)第一次课课题:园林美及古典园林艺术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分类,理解园林美的内涵,掌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和艺术特征。了解外国园林特点及现代园林特点。教学重难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和艺术特征。教学过程:第一章、园林艺术特征第一节、园林美一、什么是美马克思主义观点: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高度统一,是通过最佳的形式将它的内容表现出来。园林美包括两层含义: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形象、色彩美和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美。二、自然美来源于自然,任何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
6、事物如泰ft日出、钱江海潮、黄果树瀑布、峨嵋佛光、云南石林等为自然美。自然美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引人入胜。自然美往往偏重于形式,以其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自然美包含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形式,只要结合呈现和谐,便成为完美的整体。气象景观和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构成园林自然美的重要因素。三、生活美保证生活上的方便和舒适。如保证环境卫生、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并消除一切臭气;要有宜人的微域;要避免噪音;植物种类要丰富,生长健壮繁茂;要有方便的交通,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适合园林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美丽安静的休息环境;要的可挡烈日、避风雨、供休息、就餐和观赏相结合的建筑物。四、艺术美是自然美
7、和生活美的拔高。把自然界中的自然事物通过摒俗收佳的手法,进行剪裁、调度、组合和联系,才能引人入胜,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感到它的完美。“一峰ft太华千寻,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就是艺术美。五、园林美应以自然美为特点,与艺术美和生活美高度统一。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一、北方园林(皇家园林)的特点皇家园林是皇家权利与财富的象征,它大比例、大尺度,金碧辉煌,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和气势。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式,墙体厚重,各种雕饰图案严谨,堆ft理水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如秦代的阿房宫、上林苑,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颐和园、承德避暑ft庄。(一)独具匠心的总体规划1、大型人工ft水园精品文档2、大型的天然ft
8、水园3、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二)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三)吸收借鉴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1、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3、具体的仿建某些名园(四)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二、江南园林(私家园林)的特点私家园林小比例、小尺度,粉墙花影,曲径通幽,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小桥流水,色彩淡雅,突出宁静志远的氛围。私家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作,如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杭州的自然ft水园等。(一)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三)写意的ft水艺术思想(四)布局精巧的ft石花木(五)追求完美的细部刻画(六)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三、岭南园林的特点岭南园林集南、北园林之精华,取国外园
9、林之特色,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求实兼蓄,精巧秀丽。构图上常以缩小尺度的ft、池、亭、路等来扩大空间感,巧用障景、框景来增加景深、层次,利用迂回小路来延长浏览路线。(一)独特的南国ft水(二)西洋风情处处可见四、寺庙园林的特点寺庙园林多建于名ft大川,借景、障景手法运用自如。总是在满足宗教和隐居的双重需要的基础上,体现世俗的美,创造神秘、庄严、隐密的气氛,园林空间虚实对比,古树名木高耸巨大,将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五、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一)效法自然的布局以自然ft水为蓝本,有ft水则加以利用,无ft水则叠ft引水,将建筑、ft池、树木融为一体。(二)诗情画意的构思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
10、造出来的意境。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于情意境界。(三)园中有园的手法园林空间组织,将园林划分成几个景点、景区,使其既分割独立又有联系,形成虚实对比,层次丰富,曲折多园。(四)建筑为主的组景建筑不仅占地多达10-50斩而且常居全园艺术构图的主体、中心,占据主景的控制地位。(五)因地制宜的地形处理精品文档利用自身的地理、自然环境,创造不同风格的园林。如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第三节、外国古典园林艺术一、日本古典园林艺术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全境由四个大岛和数百个小岛组成,国土多ft,故多溪涧、瀑布,海岸线长而复杂,有许多优美的港湾,再加上海洋气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11、这些都影响了日本园林的题材和风格。日本园林在古代受中国文化和唐、宋“写意ft水园”的影响,后又受日本宗教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了日本民族所特有的“ft水庭”,十分精致。它模仿大自然风景,并缩景于一块不大的园址上,象征一幅自然ft水风景画,因此说日本庭园是自然风景的“缩景园”。园林尺度小,注重色彩和层次,植物配置高低错落,自由种植。石灯笼和洗手钵是日本园林中特有的陈设品。二、意大利台地园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以风景著称的阿尔卑斯ft南麓,是个半岛国家。气候温和湿润,ft峦起伏,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尤以常绿阔叶树最为丰富。在世界上又以盛产大理石著名,雕塑精美,又多ft泉,水景建造十分方便。文艺复兴时期,
12、贵族、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厌倦城市而倾心于田园生活,故多迁居到海滨的ft坡上。在ft坡上建园,视线开阔,有利于借景、俯视,逐渐形成了意大利独特的园林风格:“台地园”。意大利台地园一般依ft就势,分成数层,庄园别墅位于上层,下层为花草、灌木植坛,园林风格为规则式。向下俯视,图案十分精美,园中多水景、雕塑。三、法国宫苑园林(17、18世纪)16世纪末,法国在与意大利的战争中接触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于是根据自然条件,吸收意大利台地园的艺术成就,在平坦的地形上创造出了具有法国民族独特风格的精致开朗的规则式宫苑园林。其代表作为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赛宫苑”,它在西方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法国
13、宫苑园林的水景多为整形的河道、水池、喷泉等,在水面周围种植植物,布置建筑、雕塑,取得倒影效果。植物配置广泛采用整形修剪的常绿植物,花坛、树坛图案精美、色彩多样,路旁和建筑旁多用整形修剪的绿篱、绿墙。四、英国风景园18世纪出现的英国风景园,崇尚自然,为世界园林艺术做出重大贡献。15世纪前,英国园林比较朴实,大多采用具有草原牧地风光的风景园,1617世纪受意大利台地园影响曾一度流行规则式园林风格,18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兴起,英国园林又出现追求自然美的热潮,特别是在英国造园家威廉康伯将中国自然ft水园介绍到欧洲之后,在英国出现了崇尚中国式自然ft水园林的时期,代表作为“邱园”。英国风景园的特点
14、是以发挥和表现自然美出发,园林中有自然的水池,略有起伏的大片草地,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任由行人漫步或作运动场。对人工痕迹和园林界墙均以自然景物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法。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并注重园林建筑小品的点缀和装饰。附:外国近现代园林:公园的出现。第四节、现代园林艺术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一、园林风格趋向世界化精品文档园林艺术风格作为一种优秀的世界文化,正朝着世界园林的目标迈进。首先,风格的形成,是受一定的地区、物质、文化等的差异影响而形成的风格差异,这种差异将会随着现代信息文化的广
15、泛交流而逐渐缩小,并趋向与融合。其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一次次的严重破坏,尤其是在5060年代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之后,人们才从大自然的报复中觉醒,人们才意识到环境污染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全世界、全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人类应该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只有这样人类才不至于消失在自己所创造的人工环境一一城市中。以自然生态为主导的园林必将代替以视觉景观为主导的园林。二、园林形式趋向自然化、生态化新世纪,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日益增强,给城市绿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城市公
16、园、城市园林绿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加的要求,一些园林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将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些新的园林空间则随着现代生活的需求而出现。如城郊绿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大型主题公园、观光农业园区、绿化广场,景观大道、风景旅游区等。三、园林技术趋向科技化当今,现代科学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园林之中,为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曾经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正如过去二十年是微电子时代一样,今后二十年将是生物时代。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获得遗传性状的改良,许多花卉、园林树木均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获得新品种和无病毒苗
17、并进行大量繁殖。应用电子计算机在温室的管理,操纵温室内的各生态因子和栽培条件。应用航空遥感技术调查城市风景区的园林植物。在园艺栽培中,激素、复合肥料、鲜花保鲜剂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AutoCAD.LandCAD.Photoshop、3Dmax的的使用,使得园林设计速度和设计质量发生质的变化。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设施使得园林创意、设计、施工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业:第49页第2、3、4题。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园林的相关概念,中国园林的分类,园林美的内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和艺术特征。外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现代园林艺术的特点。教学后记:第二章、园
18、林构图艺术(2学时)第一次课课题:园林造型要素与艺术法则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园林中的景物都可以被抽象为点、线、面、形、体、质感和肌理等几种造型要素,掌握各种造型要素的特征。同时,理解园林构图艺术中的基本法则,掌握这些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各种造型要素的特征;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等基本构图艺术法则。教学过程:第一节、园林造型要素园林艺术的造型要素如果从视觉形式上看可以被看作现实的要素,如大树、绿篱等,如果将其简化、抽象就成为了纯粹视觉要素,即只有形状、形态。形状强调的是物象外在形式的具象性,而形态强调的则是物象外在形式的抽象性,是一种理性化的抽象。园林
19、中的造型要素的形,一般可简化、抽象为点、线、面、形、体。一、点(一)点的造型意义点是一切物体在视觉上所呈现的最小状态,只有空间位置因素,没有方向性和与方向的联系。任何相对面积最小的形态不论其形状如何都具有点的特征与属性。举例:地球。点作为基本造型元素可以是任何物体、任何形态的抽象体。(二)点在视觉上的造型特征1、点对视觉的定位性点的形态在视觉上具有收缩性,特别是几何中的圆点可以把视觉向点的中心集中,这是由于圆形的点具有把边沿引向中心的向心力。点的形态能够从其他形态中分离出来,对视觉产生吸引力,稳定人的视线,对视觉产生定位效果。在造型艺术设计中,运用点的向心力特征,我们可以在构图中对表现的重点作
20、视觉和视点上的定位性设计。2、点对平面效果的点缀性因为点的形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故点可以极大的丰富设计的视觉效果。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从面积对比和色彩对比上点活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二、线(一)线的造型意义线是造型艺术中具有一定长度的形式要素,是最简洁有效的造型手段,具有很强的表形功能和表意功能。线有曲直、粗细、浓淡、流畅与顿挫之分,这些特征提供了富于表现力的造型手段。线是一种抽象的形态,它以抽象、简洁的形状存在于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之中。抽象的线有速度、上升、稳定、力度、抒情等一系列情感因素。(二)线的性格与特征一般来说,线的性格有以下特点。光滑线条:快速移动;粗糙线条:移动速度慢;粗
21、的线条:稳定有力,有时呆板;细的线条:敏锐但脆弱。1、直线的表情与特征所有的线中,几何直线是最简洁抽象的线形,在直线中,水平线具有线形最典型的视觉特征。故,通常把水平线作为线的基本形态。理性形态的直线包括垂直线、水平线和斜线三种。垂直线有简洁、上升、张力、明确性、坚毅、阳刚气、锐利性庄重的情感特征;水平线有稳定、平静、安宁、开阔、扩张、延伸、深远的情感特征;斜线有动感、活跃、不安定的情感特征。2、曲线的表情与特征曲线是直线运动方向改变所形成的轨迹。动感和力度比直线要强,表现力和情感更加丰富。圆弧线:规整、丰满、精密;折线:律动、坚硬、力度;精品文档自由曲线:流畅、柔和、抒情。三、面面有两方面含
22、义:容纳其他造型元素的二维空间的面;作为基本造型元素的面。在所有的面的基本形态中,几何形态的面具有规整简练的属性,正方形的面是面的基本形态。面的形态包含了点与线的因素。点、线的密集与移动构成面。作为造型要素,面的大小、位置、形状、虚实、层次在整个构成的视觉效果中是举足轻重的。四、形有一定几何形状的面。方和圆是形的最基本形式,所有的形都可以从这个原形过渡出来。形有比例、方向、前后和大小,可以通过连接、重叠、群化等方式来组合,也可以用划分剪切的方式来分割。五、体体是由面移动、围和而成的,占有空间的实体。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三维性,在单一光线条件下有阴影。如果考虑到时间、空间因素,体还具有四维性。
23、从形成体的面的特性和移动的轨迹来看,可分为直线系体和曲线系体。直线系的体具有直线的性格,给人刚直的感觉。曲线系的体具有曲线的性格,给人幽雅柔和的感觉。六、质感和肌理肌理在视觉形式上体现为面形态的一种平滑感与粗糙感。在自然界里,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感。不同的园林要素具有不同形式的肌理。这些物体的表面除了视觉的美感外,有些的肌理还具有超出审美的使用功能。视觉肌理是肌理在视觉上造成的一种视觉感受,不具备触觉上的质地感。触觉肌理是相对视觉肌理而言的,触觉肌理指的是触摸时所感受到的细腻感、粗糙感、质地感或纹理感。第二节、园林构图艺术法则一、多样与统一如果把众多的事物,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获
24、得了和谐的效果,就是多样统一,它是指构成一个艺术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有丰富的变化,又要和谐统一。(举例:卢沟桥石狮子)多样统一规律反映了一个艺术作品的整体构图中的各个变化着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切艺术领域中处理构图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原则。(一)创造统一感的方法1、形式的统一(如颐和园建筑物)2、材料的统一(如园林小品的材料)3、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如公共园林的局部与整体)(二)协调与对比1、调和调和本身就意味着统一,凡用调和手法取得统一的构图,易达到含蓄与幽雅的美。调和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构景要索中的岩石、水体、建筑和植物等的风格和色调的一致而获得的。2、对比对比:指在造型艺术构
25、图中,把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作比较。对比关系:指把两个相反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的关系。对比是造型艺术构图中最基本的手法:(1)形象对比:精品文档有长宽、高低、大小、精细、方圆、刚柔等等不同形象的对比。以低衬高、以小衬大、以细衬粗、以柔衬刚,以方衬圆。(2)体量对比:把体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两个体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内进行比较,能予人以不同的量感,产生的“大中见小和小中见大”的道理。体量不同,但比例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较易达到和谐的目的。(3)方向对比: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主副轴线形成平面上方向的对比;ft与水形成立面上方向的对比。方向对比取得和谐的关键是均衡。(4)空
26、间开合收放的对比:合者,空间幽静深邃;开者,空间宽敞明朗;在前后空间大小的对比中,景观效果由于对比而彼此得到加强。(5)明暗的对比:光线的强弱造成空间明暗的对比,加强了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变化。“明”给人以开朗活跃的感受,“暗”给人以幽深与沉静的感受。明暗对比强烈的空间景物易使人振奋,明暗对比弱的空间景物易使人宁谧。(6)虚实对比:虚予人以轻松,实予人以厚重。ft水对比,建筑与庭院对比。虚实的对比,使景物坚实而有力度,空凌而又生动。(7)色彩对比:参见第三章园林色彩构图。(8)质感对比:利用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ft石、水体等不同材料的质感,造成对比,增强艺术效果。即使植物之间也因树种不同,有
27、粗糙与光洁、厚实与透明的不同,产生质感差异。(9)疏密对比:给景观增加韵律感。(10)动静对比: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如“蝉噪林愈静,鸟鸣ft更幽”、ft静水动、水静鱼游、树静风动、石静影移、景静人移等。(三)调和与对比的关系调和与对比的区别就在于差异的大小,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因而就成了矛盾的对立面,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调和与对比在园林构图中是达到统一的两个对立面,作为矛盾的结构,强调的是对立因素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调和景物在构图中所占的比例要大,而对比是指与大量调和的景物进行对比。二、比例与尺度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3:4=9:12园林
28、中的比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具体的尺寸。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应有不同的尺度在特定的环境中应有特定的尺度;在规划设计中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体到群体到环境,从近期到远期、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客观所需的尺度能否恰当地结合起来,是园林艺术设计成败的关键。精品文档比例只能表明各种对比要素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缺乏真实的尺度感。三、对称与均衡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不相等,但在量上却大致相当。均衡是视觉艺术的的特性之
29、一,是在艺术构图中达到多样统一必须解决的问题。均衡能促成安定,防止不安和混乱,给景物外观以魅力和统一。不平衡的物体或造景:使人产生燥乱和不稳定感,亦即危险感。均衡的类型:(一)对称均衡:特点:一定有一条轴线;景物在轴线的两边作对称布置。绝对对称:如同镜面反映一般。拟对称:总体上是一致的,某些局部却存在着差异。对称均衡:指由对称布置所产生的均衡,引起人们心理上产生理性的严谨,条理性和稳定感。(一)不对称均衡: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景物是以不对称均衡存在的。在园林布局上,重量感大的物体离均衡中心近,重量感小的物体离均衡中心远,二者因而取得均衡。不对称均衡布置,予人以轻松活泼的美感,充满着动势,故又称为
30、动态平衡。四、韵律与节奏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而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是有规律但又自由的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律动感。节奏是以统一为主的重复变化,韵律是以变化为主的多样统一。表现在园林中,即为园林构图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简单韵律:在连续的风景构图中,由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行道树,等高等宽的阶梯等。交替韵律:由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两树种的行道树,两种不同花坛交替等距排列,一段踏步与一段平台交替等。渐变韵律:园林布局连续重复的部分,在某一方面作规则的逐渐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韵律。如体积的大小,色彩的浓淡,
31、质感的粗细。起伏曲折韵律:表现在连续布置的ft丘、建筑、道路、树木等起伏曲折变化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拟态韵律: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外形相同的花坛布置不同的花卉。交错韵律:即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的连续构图,节奏和韵律是多方向的。如空间的一开一合,一明一暗,景色的鲜艳、素雅,热闹、幽静所产生的节奏感。作业:第65页第1、2题。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园林中的景物都可以被抽象为点、线、面、形、体、质感和肌理等几种造型要素以及这些造型要素的特征,以及园林构图艺术基本法则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教学后记:第三章、园林风景艺术(2学时)第一次课课题:园林风景艺术教学目的
32、: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风景欣赏的方面与方式,掌握园林造景中的主配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和景观组织手法、前景处理手法等,理解园林视景空间艺术。教学重难点:园林造景中的主配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和景观组织手法、前景处理手法。教学过程:第一节、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一、风景风景:一定地域内由ft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以时空为特点,具有诗情画意)。风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图形性。图形的外在表现,其体量、大小、色彩、轮廓、质量。如高ft峻岭、江河湖泊、草原深林,均是风景的外在表现。象征性。风景的思想内容、文学艺术特征等常因意境丰富的命名、题咏而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
33、染力。功能性。游、息、玩、生态等功能。二、景的感受景的感受是通过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去感受的,即眼、耳、鼻、舌、身。按感觉的重要性,当以视觉为最-形状与色彩;听觉-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嗅觉-一兰花的幽香、梅花的暗香;触觉一-重庆的南北温泉、青岛的海滨浴场。对同一景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一景色,同一个人,由于视点、位置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由于人能思考,能联想,当人身临其境的时候,审美的客体和主体产生了互动,作为客体的风景对人的作用由于人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社会经历、兴趣和爱好的不同而不同。如:“梅花”:陆游&毛泽东。“夕阳”:李商隐&叶剑英。三、风景的欣赏(一)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34、赏景的方式有动静之分,平时所说的游息就包含了动静两种赏景方式。游是指动态观赏,息则是指静态观赏,游而无息使人精疲力尽,息而不游又失去游览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游园赏景中,往往动静结合。在园林绿地景观规划时,既要考虑动态观赏下景观的系统布置,又要注意布置某些景点以供游人驻足进行细致观赏。另外,大园宜以动观为主,小园宜以静观为主。动态观赏是指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移。如看立体电影中的风景片,一景又一景地呈现在游人眼前,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看电影时,景象在动而游人不动;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动态赏景时,则是景观静止而游人在动。游人移动的方式很多,如步行、骑马、乘车、乘船以及索道吊篮等,一般以步行为主。不同移动
35、方式的动态观赏,观景效果也不同。乘车的速度快,视野较窄,多注意景物的体量、轮廓和天际线;而乘船视野较开阔,视线的选择也较自由,效果比乘车要好;至于缓步慢游,既能注意前方,又能左顾右盼,视线的选择更为自由。精品文档静态观赏是指视点与景物位置相对不变。如看一幅风景立体画,整个画面是一幅静态构图,所观景物结构、层次固定不变。所以静态观赏的地方往往也是摄影和绘画写生的地方。由于在静态观赏时,头部往往要转动。因此,除主要方向的景物外,还要考虑其他方向的景物,以满足观景需要。(二)视点位置根据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置的远近高低变化,又可以将赏景方式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1、平视(也称为中视)指以视平线为中心
36、的30夹角视场,中视线与地面平行向前,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可以舒展的平望出去的一种观赏方式。平视观赏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园林中常要创造宽阔的水面、平缓的草坪、开敞的视野和远望的条件,从而把天边的水光云影、远方的ft廓塔影纳入视野,以饱眼福。2、仰视指中视线与地面的夹角超过15。(也有人认为是13。)时,头部需要仰起,即中视线向上倾斜与地面成一定角度,随着角度的不断增加,由于视线消失程度的变化可以对景物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威严感。在中国皇家富苑和宗教园林中常用此法突出皇权神威,或在ft水园中创造群峰万壑、小中见大的意境。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中心建筑群,在ft下德辉殿后看
37、佛香阁,则仰角为62,产生宏伟感,同时,也产生自我渺小感。3、俯视指游人视点高,景物在视点下方,必须低头才能看清景物时,中视线向下与地平面成一定角度。俯视观赏视点高,景物都呈现在视点的下方。俯视景观的空间垂直深度感特别强烈。园林中也利用地形和人工造景,创造制高点供人俯视。俯视也有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不同效果。(三)观赏点与观赏视距观赏点是指游人所处的位置。观赏点的布置最好能因高就低,位置错落,或登高(ft、楼)眺望,或临水入榭平视,使游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程欣赏风景,增加景色的变化。观赏视距是指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观赏视距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观赏的艺术效果。正常人的清晰视距离为25-
38、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30-50m,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约为13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了。至于远观ft峦、俯瞅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在观赏景物时,有一个视角范围称为视域或视场。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o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o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18(景物高的3倍距离)、27(景物高的2倍距离)、45(景物高的1倍距离)。景
39、物高的3倍距离,是全景最佳视距;景物高的2倍距离,是景物主体最佳视距;景物高的1倍距离,是景物细部最佳视距。举例:观赏纪念碑(P72)视角为18:视距是纪念碑高度的3倍,能看到纪念碑身及周围环境;视角为27:视距是纪念碑高度的2倍,能看到纪念碑整体;视角为45。:视距是纪念碑高度的1倍,能看到纪念碑的局部和细节。精品文档第二节、园林造景艺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景。景观的艺术处理的原则是因借自然,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一、主配手法主景:全园的重点或核心,它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是主题或主体所在,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也是
40、精华所在。配景:包括前景和背景。前景起着丰富主题的作用;背景在主景背后,较简洁、朴素,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在园林造景中既强调主景的突出,又重视配景的烘托。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不考虑配景。突出主景的手法有:1、主景升高主体升高可使背景简化,可产生仰视观赏效果,并可以蓝天、远ft为背景,不受或少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主体的造型轮廓突出鲜明。如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以升高主体,降低视线法来突出主体。2、把主题放在轴线端点、视线焦点处一条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常有较强的表现力。故常把主景布置在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上。风景视线的焦点,则是视线集中的地方。3、动势向心一般周围环抱的空间,如
41、水面、广场、庭院等,其周围景物往往具有向心的动势,主景如布置在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就能得到突出。如西湖四周的景物和ft势,基本朝向湖中,湖中的孤ft便成了焦点,在西湖上格外突出。4、空间构图的重心位置在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将主景布置在几何中心上,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将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上,也能将主景突出。园林主景如果体形高大,很自然容易获得主景的效果,但体量小的主景只要位置布置得当,也可以达到主景突出的效果。以小衬大、以低衬高,可以突出主景。同样以高衬低,以大衬小也可以成为主景。如园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面对园林小筑,小筑低矮,反成主景,亭内置碑,碑成主景。二、层次手法景色的空间层次可分为三层:前景、
42、中景、背景,也可分成近景、中景、远景。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三、借景手法借景是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之一。它将园外景色有意识地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起着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观的作用。明计成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
43、于有限之中。借景依视点、视角、视距的不同分为:精品文档(一)远借是把园外远处的景物借为本园所有。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北京颐和园远借西ft及玉泉ft之塔;避暑ft庄借憎帽ft、留锤峰;无锡寄畅园借惠ft;济南大明湖借千佛ft等。为使远借获得更多景色,常常需登高远眺。要充分利用园内有利地形,开辟透视线,也可堆假ft叠高台,ft顶设亭或高敞建筑(如重阁、照ft楼等)。(二)邻借(近借)是把园子邻近的景色组织进来。周围环境是邻借的依据,周围景物,只要是能够利用成景的都可以借用,不论是亭、阁、ft、水、花木、塔、庙。如苏州沧浪亭园内缺水,而临园有河,则沿河做假ft、驳岸和复廊,不设封闭围墙,从园内透过漏窗
44、可领略园外河中景色,园外隔河与漏窗也可望园内,园内园外融为一体,就是很好的一例。再如邻家有一枝红杏或一株绿柳、一个小ft亭,亦可对景观赏或设漏窗借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杨柳宜作两家春”、“宜两亭”等布局手法。(三)仰借利用仰视借取园外景观,以借高景物为主,如古塔、高层建筑、f峰、大树,包括碧空白云、明月繁星、翔空飞鸟等。仰借视觉较疲劳,观赏点应设亭台座椅。(四)俯借居高临下俯视低处景物。所借景物甚多,如江湖原野、湖光倒影等。(五)应时而借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时,由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的配合而成的景观。对一日来说,日出朝霞、晓星夜月,以一年四季来说,春光明媚,夏日原野,秋天丽日,冬日冰雪。就
45、是植物也随季节转换,如春天百花争艳,夏天浓荫覆盖,秋天层林尽染,冬天树木姿态,这些都是应时而借的意境素材。如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四、景观组织手法(一)对景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对景。对景沿导游线广布于园林中,以满足游人视觉观赏的要求。它有正对景和互对景两种形式。正对指在风景视线或轴线的端部设景。在规则式园林中应用较多,这样布置能获得庄严雄伟的效果,成为特定的主景。在纪念性园林中,园路的尽头端部常布置景观以形成对景的画面效果。互对指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两端设景,两景相对互为对景,在自然式园林中弯环曲折的道路、长廊、河流和溪涧的转折点、宜设对景,增加景点,起到步移景
46、异的效果。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一般多用雕塑、ft石、水景、花坛(台)等景物作为对景。(一)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上物所挡住,要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设计时,要把园内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规划设计图上表示出来。在安排透景线时,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安排,这样可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间伐大量树木。沿透景线两侧安排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景布置,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在园林中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林、ft石环洞等形成若隐若现景观,增加趣味,引人入胜。(三)藏景、障景、抑景是指以遮挡视线为主要目的的景物。(先抑后扬)中国园林讲究欲扬先抑,也主张俗则屏之。二者均
47、可用抑景障之,有意组织游人视线发生变化,以增加风景层次。障景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屏障景物、改变空间引导方向;二是作为前进方向的对景。障景依精品文档据所用材料不同有ft石障、影壁障、树丛障、建筑障。(四)隔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大小不同的空间景域,使各空间具有各自的景观特色,而互不干扰者称为隔景。隔景与障景不同。障景是出其不意,本身就是景,在许多时候,它起到障丑扬美的作用。隔景旨在分割空间,并不强调自身的景观效果。隔景有虚隔、实隔、虚实隔。虚隔指两个相邻的空间相互透漏如水面、ft谷、草地、道路等。实隔指两个相邻的空间互不通透的分隔如建筑、围墙、ft石等。虚实隔指两个空间既隔又连,隔而不断,景观能够互相渗透,如水上设堤桥,墙上开漏窗,长廊、栅栏、疏林、花架等。五、前景处理手法(一)框景把自然风景框起来作画面处理的手法。框景的作用在于将园林绿地的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高度统一在一副立体的风景画面中。因为有简洁的景框作为前景,使视线高度统一在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另外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流通,扩大了空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