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74653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13课唐诗五首(课下注释小练)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东皋徙倚驱犊采薇燕然荆门没马蹄贾亭沙堤(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1.朗读节奏一般包括:轻快型、凝重型,舒缓型、高亢型等几种。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会,现在请你朗诵下面的诗歌,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朗读节奏?(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 .王维字,代

2、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有王右丞集。4 .李白,字,号,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5 ,黄鹤楼选自,崔颖(hdo)(约公元704754年),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6 .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作者是代大诗人,字晚年又叫。7 .(2020八上昌平月考)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o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8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

3、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情。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8 .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A.东皋(gGo)B.采薇(W e i)C.燕然(ydn)D.驱犊(dU)9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徙倚(Xi)没马蹄(mb)萋萋(ql)唯落晖(hul)都护(du)白沙堤(ti)征蓬(p6ng)贾亭西(jiG)10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 .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一王维一唐代B.黄鹤楼一崔颠一唐代C.渡荆门送别一李白一唐代D.钱塘湖春行一白居易一唐代12 .下列对各首古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鹤楼一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叙仙人乘鹤

5、的传说,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幻的;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抒发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的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8.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完全为湖光山色所陶醉,从而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C.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具有婉约的特点,诗人很善于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诗的意境中来。13 .按要求填写句子。(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颖高歌“,”,写登楼

6、所见,真情感人。(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一(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培优第二阶一一拓展培优练课内重点语段阅读14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解释划线的字。东皋薄暮望山山唯落晖(2)表现作者彷徨无依的苦

7、闷心情的诗句是(3)哪句诗体现出作者的避世之意?(4)“望”的宾语(或内容)有哪些?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黄鹤楼(唐)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频。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

8、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3)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颖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4)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B

9、.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二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J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

10、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C.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江上美景: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借景抒情,使诗的意境更为高远。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E.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11、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4)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得好吗?好在哪里?(5)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6)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7)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8)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O(9)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

12、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F. .赏读古诗。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G.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问题。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本诗的颔联是描写钱塘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形容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赶不上,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可爱的小生

13、命由衷的之情;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温暖和,难怪这些小生灵要“争二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颈联所呈现的画面。(3)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行不足”?(4)这首诗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精妙,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这两个动词精妙在何处。(5)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本诗颈联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30字)(6)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o(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示的画面。(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

14、样的思想感情?(9)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终。以“”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10)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11)颔联中有两个动词“争”、啄”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12)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J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15、。课后拓展阅读1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纳兰性德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注释】纳兰性德:皇帝侍卫,长期护驾在外。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游期间。(1)“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培优第三阶一一中考沙场点兵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试从诗歌形象的角度入手,说说前两句诗是怎样扣紧“留别”的主旨的。(2

16、)李白的这首诗与他的渡荆门送别都是借水抒写离情,你认为哪一首用得更好请具体分析。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阙题唐刘春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释】“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I)白云生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第13课唐诗五首(课下注释小练)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东皋徙倚驱犊采薇燕然荆门没马蹄贾亭沙堤(答案自查)【答案】g00;xiyl;du;wei;yn;jIng;m;ji

17、;dI【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掌握,考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皋:gG0徙倚:Xiyi犊:dU薇:Woi燕:yGn荆:jing没:mb贾:jid堤:dI,注意燕、没等多音字的读法。故答案为:1、9ao2Xiyi3、du4wei5.yan6.jIng7、m8sjid9、dI【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1 .朗读节奏一般包括:轻快型、凝重型,舒缓型、高亢型等几种。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会,现在请你朗诵下面的诗歌,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朗读节奏?(1)日

18、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案】(1)凝重型(2)高亢型(3)轻快型【解析】【分析】(1)描述了一片浩渺苍茫的景象,衬托出诗人的落寞心境。所以采用凝重型朗读节奏。(2)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采用高亢型朗读节奏。(3)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心情舒畅,欢快。所以采用轻快型朗读节奏。故答案为:(1)凝重型(2)高亢型(3)轻快型【分析】本题考查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结合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语句的内

19、容,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就应该重读。2.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答案】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对偶;拟人;对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解答时可多角度、多方面考虑,此句要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方面进行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山随”对“江入”、“平野”对大荒”。“尽”对“流这句运用了对偶。故答案为: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对偶;拟人;对

20、偶。【分析】修辞手法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等。3 .王维字,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有王右丞集。【答案】摩诘;唐;王右丞【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诘、丞”的书写。【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4 .李白,字,号,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答案】太白;

21、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李杜【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可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二【分析】这是一个填空题,题目比较容易,考查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这些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积累下来。5 .黄鹤楼选自,崔颖(hio)(约公元704754年),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答案】全唐诗;唐;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即可。【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

22、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6 .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作者是代大诗人,字晚年又叫。【答案】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背诵、积累。7 .(2020八上昌平月考)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o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8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

23、友人的安慰之情。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答案】C【解析】【分析】C.”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情”错误,从诗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看出这首诗表达是诗人浓郁的思乡情感。故答案为:Co【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平时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记住,对于诗歌作品的内容要善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即赞美了什么、渴望什么;憎恶什么、反对什么等等。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9 .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

24、,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答案】D【解析】【分析】将第二个“要”改为“是否”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10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gdo)B.采薇(w e i) C.燕然(yGn)D.驱犊(di)【答案】C徙倚(Xi

25、)没马蹄(mb)萋萋(qi) 都护(dU ) 征蓬(p e ng)唯落晖(hu I ) 白沙堤(t I) 贾亭西(ji3)【解析】【分析】C项中“堤”读音应为“dI二故答案为:C【分析】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1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B.C.D.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I。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答案】C【解析】【分析】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故答案为:C【分析】古诗一般要是五言

26、,多是221或212的节奏;七言是2221或2212的节奏,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这个是32。考生可仔细体会。12 .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一王维一唐代B.黄鹤楼一崔题一唐代C.渡荆门送别一李白一唐代D.钱塘湖春行一白居易一唐代【答案】A【解析】【分析】A.有误。正确搭配:野望一王绩一唐代QBCD搭配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

27、知识判断正误即可。12 .下列对各首古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鹤楼一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叙仙人乘鹤的传说,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幻的;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抒发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的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8.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完全为湖光山色所陶醉,从而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C.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具有婉约的特点,诗人很善

28、于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诗的意境中来。【答案】D【解析】【分析】ABC理解正确。D.使至塞上中所写景物有“大漠”“长河”等,具有边塞特色,广阔而雄伟,“婉约”说法不准确。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Q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13 .按要求填写句子。(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颖高歌”,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J王维

29、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答案】(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注意结合语境正确默写,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如:晖、洲、燕故答案为:(D1、树树皆秋色2、山山唯落晖

30、(2)1、晴川历历汉阳树2、芳草萋萋鹦鹉洲(3)1、大漠孤烟直2、长河落日圆(4)1、几处早莺争暖树2、谁家新燕啄春泥1、月下飞天镜2、云生结海楼【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培优第二阶一一拓展培优练课内重点语段阅读14.阅读诗文,回答问题。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解释划线的字。东皋薄暮望山山唯落晖(2)表现作者彷徨无依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3)哪句诗

31、体现出作者的避世之意?(4)“望”的宾语(或内容)有哪些?【答案】(1)近;只(2) “徙倚欲何依”(3) ”长歌怀采薇”(4)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注意“薄”的意思为近。(2)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在理解这首诗内容和作者感情的基础上答题,诗的首联写傍晚时分,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颔联写秋天山林静谧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在现实中孤

32、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因此诗中表现作者彷徨无依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徙倚欲何依(3)结合诗意及作者的感情分析,体现出作者的避世之意的句子是“长歌怀采薇”。(4)结合诗的内容分析,“望”的宾语(或内容)有: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汉语里有不少词语都是多义词,对于多义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另外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2)(3)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

33、意象来体会。然后据此从诗中筛选出合适的句子。(4)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句中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然后从诗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诗句即可。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黄鹤楼(唐)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频。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2)下列

34、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优。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3)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颜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4)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

35、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二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昔

36、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C.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J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江上美景: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借景抒情,使诗的意境更为高远。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答案】(1)C(2) B(3) A(4) C(5) D(6) D【解析】【分析】(1)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白云。故选:C

37、.(2)A项应该是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B项应该是由晴川草树的景象(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的理解及辨析能力。ACD.正确;B.有误,诗中最后一句写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萌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运用倒装的句式。故选:Bo(3)ACD.正确;B.有误,诗中最后一句写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萌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运用倒装的句式。故选:Bo转到渺不可知的感觉;C项“忧国忧民之情”分析错误,情感主要是思乡。(4) A.正确。B.正确。C.有误,“萋”是茂盛的意思。D.正确。故选:C(5) ABC.正确;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

38、上暮色,表达出作者缠绵的思乡之愁情。故选:Do(6) ABC.表述正确;D.有误,词语“愁”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而不是“乡关故选:Do故答案为:C;(2)B;(3)B;(4)C;(5)D;(6)Do【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文学常识,注意逐项揣摩;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的理解及辨析能力;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与掌握;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具体要做到: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

39、解情感。(6)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4)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得好吗?好在哪里?(5)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单车欲问边

40、”中“问边”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6)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7)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8)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9)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J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

41、水闪着粼粼的波光。(2)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3)诗人自己I诗人孤独、思乡(4)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特风光,给人以雄浑壮阔之感。(5)慰问边关守军;飘飞的蓬草(6)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7)“蓬草”在古诗代文中一般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42、8)出使;飘飞的蓬草(9)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解析】【分析】(1)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既然题目要求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比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2)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

43、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翩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据此答题即可。(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

44、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因此这两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5)第一句诗的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翩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6)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

45、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意对即可。(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翩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二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8)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征蓬出汉塞: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9)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46、。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故答案为:(1)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2)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3)诗人自己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