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75073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征求意见稿)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和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加快推动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为主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2、大力实施新时期江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个重塑行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提升产业迭代能力,加快实现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江津努力建设成为重庆市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顶梁柱。二、主要目标到2027年,构建形成特色引领、创新驱动、集群支撑、数智赋能、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创新能力、发展能级、内生动力、产出效益实现质变提升,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先进制造业“主战场”作用,加快把江津建设成为我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新的增长极,实现以下目标:规模能级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

3、总值比重稳定在45%左右。创新赋能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75亿元(按照3000亿元的2.5%计算,2022年统计数据为39.7亿元,2027年全市重庆市总体目标为8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达到2.5%以上(我区当前是2.3%,9月反馈数据预计会调减到1.8%,市级增长目标为0.08%每年,达到2%),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至50%、70%(当前为28.8%、57.1%,市级目标目标40%、60%)o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52万元/人。(当前为48.9万元/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为2025年50万元/人,市级目标为50万元/人)。数

4、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至90%、80%(市级未体现数字化目标,但在渝西跨越计划中明确渝西目标87%、65%,我区当前是26.6%、57.1%)结构优化实现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至30%(当前为24.1%,市级目标为36%)、15%(当前为5.7%,市级目标为22%)o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未来五年累计下降16%(区发改委按照市级考核目标任务确定,市级指标为13%)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大于全社会降幅。空间布局实现新突破。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江津工业园区、江津综保区制造业与港口物流业协同发展格局进

5、一步深化。建设成为川南渝西、泸永江融合发展、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示范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地维更加巩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区比重维持在97.5%以上(当前园区集中度为97.67%),江津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单位产出强度提高至85亿元/平方公里(当前为82.5亿元/平方公里,即:551万元/亩,市级目标为75亿元/平方公里,即:500万元/亩)o企业主体升级实现新突破。分别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0亿级、50亿级、10亿元和上市工业企业4家(拟定为:东风小康56.49亿、益海嘉里78.73亿、玖龙纸业62.16亿、金田铜业53.81亿元)、10家(龙煜铜管35.2亿、润通科技36.

6、68亿、渝丰科技27.64亿、江记酒庄28.2亿、华能电厂47.19亿、哈维斯特33.74亿、海亮铜业26.36亿、武俊光能、和友光能、巨湾科技)、50家(2022年底产值大于5亿元企业共65家)和4家(威马农机、渝丰线缆、江记酒庄、润通科技)。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现五个“倍增”五类企业分别增加至3家(当前1家,较难实现)、30家(当前22家)、320家(当前235家)、*家和*家(请区科技局完善)。三、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向,大力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

7、布局,面向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市的整车、整机、整装积极发展整零配套。深度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围绕“2345”产业发展开展梯度培育,打造一批在全市和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更好支撑服务市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聚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动整车企业布局新能源产线,实现产能优化重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积极发展特种专用车、冷链物流车等改装车,错位发展下沉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延伸发展汽车后市场,抢占细分领域先发优势,构建与中心城区差异化

8、发展格局。加快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重点招引一批电驱、电转向、智能座舱等产业链主、链核、链源项目。推动现有燃油汽车配套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开发适用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覆盖件、结构件、模具、轻量化材料等配套产品。大力发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业态。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交通局、区大数据局、区招商投资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等区级部门参与,科学城江津管委会(双福工业园)、临港产业城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白沙工业园发展中心、有关镇街具体负责,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平台和相关镇街具体负责,不在重复列

9、出消费品。围绕各平台和载体特色,开展消费品工业五大基地建设,围绕德感工业园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围绕白沙工业园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围绕临港产业城打造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和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围绕白沙工业园、先锋特色产业园和其余相关镇街打造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各平台优势,推动各平台之间差异化、集群化发展。(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招商投资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区级部门参与)(二)升级打造支柱产业集群。新能源技术装备。聚焦光伏材料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大力推进“光伏+”融

10、合发展模式,推动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屋顶分布式发电,大力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聚焦科技风口,探寻产业发展,新赛道”。密切关注钙钛矿、薄膜电池、石墨烯电池、氢能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业,密切寻找下一轮产业风口。(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区科技局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深化工业与农业融合,推广先进工艺技术装备,重点布局建好先锋食品加工中小企业集聚区,推进花椒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美食工业化步伐,发展中央厨房业态,壮大重庆火锅等预制菜规模,推动果蔬制品、肉制品、软饮、休闲食品、调味制品等特色产品规模化、精深化、系列化

11、发展,积极引育特医食品等功能性食品,加强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等技术研发,抢占新型食物系统发展高地。打造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区科技局等区级部门参与)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提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系列化、批量化设计制造能力积极引育协作机器人、加工中心以及电子、冶金、轻工等领域专用制造设备,大力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传感器件、通信模组和控制系统在各类装备整机上广泛植入。优化提升小型通用汽油发电机组系列产品,加快发展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和成套透平机械,积极引育燃气轮机产品,推动齿轮、模具、连接件、密封

12、件等装备基础件升级发展。(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等区级部门参与)(三)创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加强工业软件、汽车软件、人工智能、重点行业应用权健等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推广应用;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围绕无人机、智慧农机、数字服务、行业应用软件等细分领域,借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打造虚拟现实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向新制造经济转变、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推动我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大数据局等区级部门参与)山地农机。面向山地丘陵智慧农业作业场景,推动农业机械与动力装备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化耕作、施肥、收割等农业机具,

13、积极引育灵巧整机架构、通用数字底盘、一体化作业机具等新型农业机具和智能灌溉、智能虫害驱离和干扰等相关技术产品。(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区科技局等区级部门参与)先进材料。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车、整机、整装和城市建设需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密铜材、高端铝材、特殊钢等深加工产品,做强做大再生金属业态,更好保障市域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原料供给。特色发展以智笃科技玄武岩超细纤维为代表的合成材料产业,在建筑、装备制造、交通、环保、电子、军事等领域加快应用。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环境友好水性

14、涂料、高固体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等新型涂料产品。(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招商投资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智能家居。引导传统家居行业智能化发展,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智能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教学家具、消费照明LED等智能家居产品。大力发展智能卫浴、智能监控、智能照明等智能家居产品。(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招商投资局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高端摩托车、三轮车。积极研发生产满足城市娱乐需求的大排量高档摩托车,投放大排量

15、踏板车、赛车等中高档摩托车,开发高质量低速电动车,稳妥有序推动摩托车向电动汽车转型升级,推动摩托车向大排量、休闲化升级。推动摩托车、三轮车企业加快新能源化产品研发步伐,构建摩托车、三轮车产业竞争优势。以摩托车和三轮车整车为牵引,发展钛合金、镁合金、碳纤维高端车架和压铸轮毂,引进培育电机、调速控制、力矩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完善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招商投资局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酒水饮料。加快酒精饮料升级步伐,联动一、三产业,提升白酒原料本地化比例。推进科普研学、情景餐饮、文化展示等项目,带动酒水及周边文化产品销售,实现工农文旅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

16、发展果酒、威士忌、米酒、配制酒、起泡酒、饮料等,进一步丰富酒类、饮料等产品,逐步实现产品多元化,受众人群扩大化。(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招商投资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等区级部门参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特色发展重载无人机、硅光芯片陀螺仪,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先发展农林作业植保无人机,扩大无人机在林业调查、采伐设计、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及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择机发展地图测绘、管线监测与维修、应急救援等其他领域无人机。(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科技局、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现代中医药。积极开展本地中药

17、材加工,构建道地中药材生产加工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加快新药系列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江津中药知名品牌。依托特色优势产品,打造特色茶饮为代表的现代中药饮品。(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卫健委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生命科学。特色发展生物检测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产业。加快引进培育基于免疫抗体技术、蛋白质重组基因工程技术的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开展动物用疫苗产品研发。紧扣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一线用药需求,重点发展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化学创新药,以及具备一定技术壁垒或通过专利挑战等方式抢先上市的高端仿制药。(责任单位:区发

18、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区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一)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贯通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培育力度,支持鼓励优势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法人化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更多产业科技创新节点。强化领军“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整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创新资源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沿产业链布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19、的创新生态。围绕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五基”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持鼓励有条件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参加科技专项研究,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到2027年,新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50个以上,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50%、70%以上,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2.5%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市区主导产业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支持优势企业加大基础研究

20、和应用研究投入,从源头拓展产业新领域、开辟产业“新赛道”。加大力度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积极争取国家技术转移项目落地江津,加快建设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科研成果中试基地。加快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速引育一批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大力补齐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研发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短板;积极加入市级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科技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创新生态体系。聚焦重点产业,系统梳理产业链核心技术需求,制定发布需求清单,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到2027年,推广应用技术成果*项以上。(责任单位

21、: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优质企业集聚培育行动。引育更多骨干企业。针对性帮扶现有龙头企业加快做强做大,讲述好、对接好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和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部署,全面加强与央企、市级部门合作。坚持引大育强,围绕“千人招千企,五年五千亿”目标,加强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确立招商目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承接成渝双核、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积极引进更多制造业领域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制造业500强等来江津投资建厂,争取更多市外优质企业

22、重大生产力布局江津,确保每年均有至少1个50亿元及以上新招商项目落地开工。持续实施“五大倍增”行动,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经济总量和产业链带动能力,争取更多江津企业纳入全市“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计划”。强化市、区两级政策支持,瞄准重点优势和特色产业链,遴选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进行“一企一策”扶持。支持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强品牌”三品提升行动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鼓励企业扩大在津投资,通过挂牌上市、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沿产业链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加快向国内一流、世界一流企业迈进。(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

23、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区商务委、区招商投资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参与)推动中小企业梯度成长。建好中小企业集聚区、市级特色产业基地、楼宇产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强化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载体功能,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发展空间,促进中小企业生成。强化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融资服务的支持,构建校(院)企、企企合作平台,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优质中小企业开放,促进中小去也沿创新型一专精特新一“小巨人”一单项冠军成长壮大,加快形成一批支撑全区制造业长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入推

24、进“大手牵小手”,推荐更多企业用好用活“渝企零距离”供需对接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渝西融合发展、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展会、峰会、论坛,促进就近充分配套。深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与链主”企业稳定合作关系,深化上下游产品采购、协作配套和协同管理,提升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鼓励龙头企业开放共享资源,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各种形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协作生态。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积极争取外商投资,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25、。(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委统战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等有关部门参与)(三)实施江津制造提质增效行动。优化产品品类。支持企业聚焦市场需求,淘汰市场认可度不高、性能类似产品,优化完善主干产品体系。支持企业深度挖掘产品功能,面向新场景,大力拓展现有产品新市场、新用途。引导企业按照储备一批、在研一批、上市一批模式,滚动开展新产品研发,加快新产品上市和现有产品迭代升级。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化生产,提升差异化产品供给能力。支持企业强化专利创造与储备,提升产品定价权。到2027年,新产品营业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至25%(全市为30%,对渝西要求

26、为25%),每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提高至1.5件。(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提升产品质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发挥市场标准强质量的作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行业话语权。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控体系、诚信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溯源性,加快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国内先进标杆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行动,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建立完善企业产品质量

27、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加强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推动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测量、计量、认证、检验检测能力。(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培育知名品牌。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整合和创新产品的外观、功能、结构、包装和品牌,提高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综合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与消费行为相适应的大众品牌、优质品牌和高端品牌。支持企业实行多品牌战略。充分用好江津米花糖”“江津老白干”“江津花椒”等全国知名的区域性品牌优势,推动相关产业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维护好品牌形象,推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联动四川、贵州毗邻地区提速

28、中国白酒主产区建设,打造重庆酒城。将白沙建设成为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积极引进专业化品牌培育和运菅服务机构,加强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提升品牌运作能力。统筹推进商标、老字号、专利、著作权等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围绕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酒水饮料、山地农机等特色行业,引导制造企业增加服务要素投入,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等优势平台载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科

29、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剥离现有服务单元,组建独立的服务机构,面向产业链及社会企业提供第三方专业化生产服务。加大培育共享制造、设备健康管理等业态,支持平台企业通过反向定制(C2M)等方式带动制造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等有关部门参与)(四)实施全面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产业治理数字化。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不断提速。强化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业,大力支持企业上云,应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运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机器换人,提高企业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

30、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责任,积极接入“三融五跨”市级重大应用平台,不断强化“产业大脑”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数字化转型、企业精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大数据局等有关部门参与)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快关键工艺设备更新换代,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以“产线、车间、工厂”为基本单元梯度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工厂、车间、工序、工段数字化装备换代升级,逐步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数字李生、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融合应用,实现

31、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和协同生产,建设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到2027年,累计新开展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新建2个以上创新示范工厂、8个以上智能工厂和7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大数据局等有关部门参与)推动产业蛆织网络化。依托重庆移动工业互联网综合二级节点共建标识解析运营中心,深化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推广。加强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引育推动开发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服务,增强对企业吸引力。支持龙头企业自建或者与平台运营商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产业生态一条链、数据协同一张网、应用服务一平台的“一链一网一平

32、台“赋能生态。支持产业集群信息平台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强体验中心建设,引导典型应用场景和优质解决方案在中心集中展示交易。到2027年,力争建成1个“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大数据发展局、区商务委等有关部门参与)(五)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入开展节能减碳。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持推动锅炉(窑炉)煤改电(气)、重点用能设备升级替代和余热余压利用,促进能源消费低碳化。支持企业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引导相关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支持工业企业

33、对标国际效能标准,运用先进装备和工艺等加快节能低碳改造,控制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大对“僵尸企业”“散乱污”企业清理治理力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对照亩均论英雄改革单位能耗增加值和单位排放增加值指标要求,严格对新上项目进行能耗评估。到2027年,全区工业重点行业建成产能全部达到市级能效基准水平,30%以上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o(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巩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进一步推动绿色工厂建设。探索开展绿色智能工厂试点,积极培育超级能效示范工厂、“零碳示范工

34、厂,促进园区发展集约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推行绿色设计、采用绿色制造工艺和绿色包装,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引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支持优势企业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优先将绿色工厂纳入合格供应商,优先采购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到2027年,累计新建绿色工厂30家,“绿色+智能”示范工厂10家、认证绿色产品*种。(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和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企业、园区、产业集群间能源互济、链接共生和资源共享。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引进培育,建立健全再

35、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打造绿色建材、绿色包装、再生金属、再制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静脉经济”产业链条。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发展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危险废物、医疗废弃物等业态。到2027年,全区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上。(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实施深化开放合作行动。建设成为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度融入制造业国内循环。全面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川南渝西、泸永江融合发展和渝西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快构建融合互补的区域发展布局,建设融合

36、共赢的特色产业体系,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之路,共同打造稳定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新能源技术装备两个主导产业,和航天航空及其装备制造、山地丘陵农机装备、精密铜材、酒水饮料四个特色产业,聚焦国家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部署,积极争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转移。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示范项目,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强化区内协同发展,江津工业园区每个组团确立不超过2个主导产业,区级统筹重点推进;确立若干特色产业,各组团联动协调,加快发展。鼓励各

37、组团加快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其他产业,加快形成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现代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等有关部门参与)建设中新合作实体化园区。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建设江津枢纽港产业园,更好融入制造业国际循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建设枢纽港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基地,打造东盟跨境班列集散中心。建设大宗商品集散分拨基地。发挥珞璜港重要物流枢纽和江津综保区开放平台优势,推进物流通道与进出口贸易联动,提升枢纽服务临港经济的能级,打造以塑料粒子、有色金属、天然橡胶、纸浆等为主的大宗商品贸易集散分拨基地;充分发挥物流枢纽

38、对大宗商品交易、集散等方面的带动优势,引进国内外大型国际贸易、供应链企业,建立稳定的贸易流、货物流和资金流,做大做强临港枢纽经济。继续办好“中国丘陵山区智慧农机高端峰会”,积极参与西洽会、智博会、进口博览会等活动,扩大江津制造国内国际影响力。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约国家为重点,支持本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新能源技术装备、山区丘陵农机装备、酒水饮料等企业加快国际化、品牌化战略提升,布局海外业务,形成技术和品牌双输出的国际化经营体系。推动食品企业利用东盟优质特色农产品打造国际合作产业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联动示范区、纺织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外向

39、型经济新领域新业态。(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实施要素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强化金融保障能力。建好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加快制造业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推进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不断完善担保增信、风险分担等机制建设,更好发挥政府“桥梁”作用。推动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文化建设,优化股权结构,做好各类信息披露,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强化间接渠道融资作用。引导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创新,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引导在津金融机构继续降低企业贷款门槛,提高信用贷款额度,不随意抽贷、断贷,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比例、对优质企业单列信贷计划,创新开发技改贷、供应链金

40、融、专精特新贷等产品。支持保险机构扩大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保险覆盖范围。(责任单位: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参与)强化人才保障能力。定期发布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围绕江津主导产业,布局设立相关企业急需专业。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共建共享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订单式”、“学徒式”培养机制,大力推进产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以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政策导向,推动各类人才政策更多向制造业领域倾斜,完善就业、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服务举措,吸引更多高层次

41、人才向江津集聚。围绕航天航空器及其制造、山地农机、精密铜材、酒水饮料等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引进培育一批“高精尖”领军人才,鼓励企业设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创新平台,建立灵活的“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候鸟式专家”等人才柔性引进使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充分用好“科技副总进企业”制度试点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副总”引入力度。力争攻关破解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培训和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力度,办好“津工津匠”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牵头,区科技局、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

42、人力社保局等有关部门参与)强化能源保障能力。积极配合疆电入渝、川渝电力一体化等重大通道和区内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国网电力公司沟通,争取更多用电指标,提升电力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降低终端用电成本。推动园区、企业建设光伏等小型分布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网,运用智慧能源、数字能源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强化与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更多天然气(页岩气)指标,提升天然气(页岩气)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用地保障能力。扩大制造业用地增量供给,争取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工业用地按不低于城市建设用地30%的比例配置。建立健全

43、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通过二次招商、分割转让、兼并重组、收购储备、司法拍卖、等方式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持续深化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提升存量用地质效和土地出让效益。强化标准厂房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土地复合利用、空间分层使用、地上地下综合开发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提升工业用地效率与效益。(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强化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建统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作用,细化明确各部门责任,严格压实平台、镇街责任,构建高效协同合作机制,共同推进

44、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分组团确立原则上不超过两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编制产业地图,促进各组团分工协作,特色发展(责任单位: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牵头,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与)(二)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负面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推进“权利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持续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优化行动,优化线上和线下审批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化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开展服务企业专员”活动,清单式做好企业问题办理,做到事事有回应,确保“在线服务、服务在线”;学

45、习广州等先进省份,建立“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高效迅捷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区政府办公室、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优化产业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中央和市级一揽子减税降费扶持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配合市级部门大力推动“免申即享”政策资金奖补改革,试行推动区级政策资金“免申即享”,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强化区级各部门专项资金政策集成,促进更多财政专项资金向制造业倾斜,运营好产业投资基金,提高基金投向与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的适配度。(责任单位:区发

46、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夯实园区载体。加快推进园区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园区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建好中小企业集聚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围绕园区产业方向,适度超前部署标准厂房、废水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增强对产业的适配性。深化产城功能设计和规划建设,强化商贸、教育、医疗等生活性公共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完善生产、生活、物流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等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合理推动全区产业结构重塑。各组团在保持自身产业特色的同时,树立链群化思维,合理推动产业链重塑,推动产业布局由“大

47、而全”“小而全”向“专而精转变,实现“一群多链、聚链成群”。(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区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承接成渝双核、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确保每年均有50亿元及以上新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强化与垂直产业投资领域风投、创投、私募机构合作,以产业基金、项目基金为链接导入优质项目和企业。顺应产业特点,针对性打造应用场景,完善技术、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机制,持续壮大市场规模,增强对优质项目和企业的吸引力。发挥行业龙头企业

48、引领带动效应,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吸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开展全链条、全生态招商。加快打造特色园区、资金机构、专业团队和展示中心等支撑平台,促进初创型科技企业和成果转化项目集聚。加强招商统筹,引导新招引项目优先落户“对口”“首谈”组团。(责任单位:区招商投资局牵头,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严格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细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类评价体系,通过“赛马比拼”“三色图”等方式对各平台、镇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各单位要压实工作责任,对照目标任务狠抓细化落实,要进一步提高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性认识,强化服务意识,主动研究、提出更多有利于促进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强化宣传舆论引导,着力营造全区大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督查办、区政府督查办、区经济信息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