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4405— 2022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 一 ” 技术规程(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T4405— 2022工程建设项目“ 多测合 一 ” 技术规程(全文).docx(8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O7 040CCS A7511R39省地方标准DB32/T44052022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jointsurveyingonconstructionprojects2023-01-24实施2022-12-24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次前言In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34.1 时空基准34.2 测量精度44.3 质量检直65基础数据测绘75.1 内容和作用75.2 控制测量75.3 地形测量85.4 地下管线探测106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测绘136.1内容和作用1362选址测绘136
2、3土地勘测定界1464拨地测量157工程建设许可测绘161.1 内容和作用1672建筑面积核定1673绿地面积核定1774停车位核定1975规划指标核定1976日照分析测量208施工许可测绘218. 1内容和作用2182放线测量2283验线测量238.4房产面积预测算2485变形监测259竣工验收测绘2891内容和作用2892外业数据采集2893规划核实3294土地核验349.5房产面积实测359. 6人防测量35附录A(规范性)成果报告样例38附录B(规范性)基础数据测绘样表41附录C(规范性)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测绘样图样表42附录D(规范性)工程建设许可测绘样图样表49附录E(规范性)施工许
3、可测绘样图样表53附录F(规范性)竣工验收测绘样图样表61参考文献8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测绘院、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市测绘院有限公司、苏州市房地产测绘队、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无锡吉图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万源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江苏金地勘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颗、张进民、础建、曹泉根、寥安生、华心然、鹿岩、梁彪、吴栋、叶宝、李炎审、察东健、曹峰、王1雄、陈再春、史惠春、胞其胜、浮寸萍、陈年青、陈勇、黄亮、赵小祥、陶肠、刘善品、张彭、程宝银、陈浩、银志敏、罗娇、马雪萍、陈立民、索定安、刘岩、察永坚、严中兵、焦朋、陈占华、许旭明、朱文宏。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的技术要求、精度指标、方法路径、成果表达和质量检直。本文件适用于在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
5、领域的重大工程)中采用“多测合一”方式开展的各环节测绘业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50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T17986.1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2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
6、;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1010GB/T24356GB/T35636GB/T39610GB/T50353GB/T5094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城市地下空间测绘规范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CJJ6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T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CJJ/T8城市测量规范CJJ/T7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JGJlOO车库建筑设计规范TD/T1001地籍调查规程DB32/T3695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B32/T3702江苏省日照分析技术规程DB32/T4174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
7、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o工程建设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3.2用地红线propertyline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用地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来源:GB503522019,2.0.73.3规划验线planningcheckline为验证工程建设项目平面位置、高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规划审批要求而进行的测量工作。3.4地下室basement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1/2的房间。来源:GB/T503532013,2.0.83.5半地下室semi-basement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1/3且不超过
8、1/2的房间。来源:GB/T503532013,2.0.93.6架空层openfloor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O来源:GB/T503532013,2.0.103.7挑廊overhangingcorridor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来源:GB/T503532013,2.0.173.8门廊porch建筑物入口前有顶棚的半围合空间。来源:GB/T503532013,2.0.203.9女儿墙parapetwall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3.10容积率plotratio;floorarearatio在一定用地及计容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来源:GB503522019,
9、2.0.93.11绿地率greeningrate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比率()。来源:GB503522019,2.0.113.12建筑密度buildingdensity;buildingcoverageratio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基底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来源:GB503522019,2.0.103.13地下空间undergroundspace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求在地表以下开发、建设和利用的空间o来源:GB/T356362017,3.13.14管线点surveypointofundergroundpipeline为准确描述地下管线的走向、特征和附属设施
10、位置,在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设立的测量点。管线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明显管线点是指实地可见的管线点,隐蔽管线点是指实地不可见的管线点。来源:CJJ612017,2.1.63.15地下管线探测undergroundpipelinedetectingandsurveying确定地下管线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和属性的过程。来源:CJJ612017,2.1.23.16宗地cadastralparcel土地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来源:TD/T10012012,3.73.17界址点boundarypoint土地权属界址线的转折点.来源:TD/T10012012,3.63. 18界址线boundar
11、yline宗地的边界线。来源:TD/T10012012,3.53. 19人防工程CMlairdefenceworks为保障战时人民防空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及其地面附属建(构)筑物,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4基本规定4. 1时空基准4. 1.1坐标系统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因项目需要采用经批准的地方坐标系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4. 1.2高程基准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 1.3时间基准时间基准应采用公元纪年和北京时间O4.2. 量精度4.3. 1控制测量精度4.4. 1.1平面控制测量首级控制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
12、5m,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45000。加密控制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5m,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20000,当边长不大于20Om时,边长中误差应不大于0.02m。4.5. 1.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02m4.6. 2点位平面精度4.2.2.1工程选址阶段及报建阶段地形图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应符合表1要求。表1地形测量地物点平面精度地形类别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mm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mm平地、丘陵地0.500.40山地、高山地0.750.604.2.2.2工程验收阶段地形图地物点精度应符合表2要求。表2竣工测量地物点
13、平面精度地形类别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m主要地物点0.050.05次要地物点0.07困难地区0.100.104.2.3边长测量和层高测量精度4.2.3.1面积测量时,房屋边长测量精度应符合表3要求0表3房屋边长测量精度精度等级中误差/m限差/m适应范围一级(0.007+0.0002D)士(0.014十0.0004。)特殊要求二级(0.014+0.0007D)(0.028+0.0014D)一般房屋三级(0.028+0.002。)(0.056+0.0040)其他注:表格内D为边长,以m为单位.当D10m时,以Iom计4.2.3.2房屋层高测量精度应符合表3二级精度
14、的规定。4.2.4 高程测量精度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5m;建(构)筑物底层室内外地坪的标高测量中误差不大于0.03m。4.2.5 地籍界址点平面精度地籍界址点平面精度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地籍界址点平面精度界址点类别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界址点间距误差中误差/m限差/m中误差/m限差/m一类0.050.100.050.10二类0.0750.150.0750.15三类0.100.200.100.204.2.6 房产界址点平面精度房产界址点平面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各级相邻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以及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表5的规定。表5房产界址点平面精度界址点等级
15、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中误差/m限差/m0.020.04二0.050.10三0.100.20b)间距未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限差不超过公式(1)的计算结果:D-(mi+0.02mlD)(1)式中:mj一相应等级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单位为米(m);D一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A。一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测边长较差的限差,单位为米(m)。4.2.7 房产面积测算精度房产面积测算的中误差和限差应满足表6的规定:表6房产面积测算精度精度等级中误差/m?限差11V使用范围一级(0.01-f-0.0003S)(0.O2OOOO6S)特殊要求二级(0.
16、02T-H).001S)(0.04-H).002S)一般房屋三级(0.04A-H).003S)(0.08+0.006S)其他注:S为房产面积,单位为m2.4.2.8 地下空间测量精度4.2. 8.1地下空间测量轮廓点的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大于0.05m,内部结构测量精度执行1:500地形图精度要求。4.2.8.2地下空间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大于0.05m。4.2.9地下管线探测精度4.2.9.1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大于0.05m,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大于0.03m,明显管线点的埋深量测中误差不大于0.025m。4.2.9.2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探查中误差不大于0.05h,埋深探查中误差不大
17、于0.075h,其中h为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m,当h小于LOm,时以1.Om代入计算。4.2.10放样和验线测量精度4.2.10.1放样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5m.4.2.10.2验线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05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03m。4.2.11数字修约规定4.2.11.1点位坐标单位为米(m),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取至0.OOlm,成果取至0.OOlm。4.2.11.2点位高程单位为米(m),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取至0.OOlm,成果取至0.01m4.2.11.3长度单位为米(m),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取至0.001m,成果取至0.01m4.2.11.4面积
18、单位为平方米(11V),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取至0.001m2,成果取至0.01m4.2.11.5面积分摊系数取至0.000001o1.2. 11.6变形监测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按相关的规定执行。4. 3质量检查4.1.1 1质量检查应采用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直、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杳和项目委托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检验。4.1.2 质量检杳应符合GB/T24356的规定。4.1.3 测绘单位应向项目委托方提供质量检验合格的测绘成果,检查验收过程中形成的检验记录应归档。4. 3.4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测绘成果经整改后
19、,应重新进行检查。5基础数据测绘5. 1内容和作用基础数据测绘包含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地下管线探测O基础数据测绘完成后提交控制测量成果、地形测量成果和地下管线探测成果,保障工程建设项目测绘成果的一致性和可共享性。5.1. 制测量5.2. 1一般规定5.3. 1.1本文件的控制测量是为工程建设项目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提供工程建设各阶段测量的平面和高程基础。5.4. 1.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宜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期和范围选择控制网等级和加密级次,一般按两级布网为宜。5.5. 1.3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根据工程精度要求可辅以导线测量和边角组合
20、测量等方法。5.6. 1.4首级平面控制网宜选择在工程建设项目周边,既不受施工影响,又方便发展联测下级控制网的区域范围内0加密控制网直选在方便观测,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内。5.7. 1.5宜使用平面控制点为高程控制点。5.8. 1.6工程建设高程控制网点宜与国家二、三等高程控制网建立联系,也可采用经大地水准面精化处理后的GNSS高程。如采用GNSS高程的,应以一个首级控制点为起算,采用二、三等水准观测方法,对高程控制网点进行水准联测。5.9. 1.7工程建设项目控制测量开展前应收集下列资料:a)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有关文件;b)工程建设项目周边高等级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成果;c)其他需要的相关
21、成果资料。5.10. 平面控制测量5. 2.2.1一般工程建设项目首级平面控制网应布设不少于3个两两通视的控制点o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需根据线路长度间隔布设首级控制网点,首级控制网点间隔距离宜控制在6km8kmo5.2.2.2 加密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和建设测量需要进行布设。5.2.2.3 平面控制网点的选点应符合GB55018和CJJ/T8的规定。5.2.2.4 平面控制网点埋石可采用埋设预制标石或现场浇灌的方法,保证点位牢固稳定和长期保存。预制标石规格按照CJJ/T8的规定执行,并进行基础和周边加固稳定,现场浇灌挖坑深度不应小于0.6m,标志采用不锈钢刻中心点标志。5.2.2.5
22、首级平面控制网应采用静态或快速静态方式测量,以不低于四等GNSS点的精度要求与周边CC)RS站点的同步观测数据进行联合解算加密控制网点可采用网络RTK方式进行平面测量,如采用网络RTK测量方式应与首级控制网建立联系,确保平面基准的一致性。5.2.2.6 平面控制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卫星定位网的基线解算、检验及平差应符合CJJ/T73的规定5.2.2.7 导线网、边角组合网的布设、观测和平差各技术指标应符合CJJ/T8的规定。5.2.2.8 平面控制网坐标解算完成后,应及时编制控制点成果表,表格样式应按照附录Be5.2.3高程控制测量5.2.3.1一般工程高程控制网
23、可不分级施测。市政道路等线状工程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级布设。高程控制网需根据建设项目规模确定观测等级,一般以二等水准测量为宜,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也可采用三、四等水准进行测量。5.2.3.2 高程控制宜布设为附合或闭合路线。各等级高程控制网施测方法和采用仪器均应执行相应等级水准测量规范要求。5.2.3.3 当个别平面控制点不宜进行水准测量时,应在其附近稳定处埋设地面高程控制点。5.2.3.4 高程控制测量的观测、计算按照CJJ/T8的规定执行。5.2.4成果检查与提交5.2.4.1成果检杳应对下列内容实施质量检直:a)点位质量:检查控制点位置选择和埋设质量情况;b)观测质量:检直观测方法的正
24、确性、观测记录准确性和观测数据的完整性;c)计算质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平差软件的合规性、计算数据的正确性和成果精度的符合性;d)附件质量:资料完整准确。5.2.4.2成果提交建设工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a)控制点成果表、布网图和点之记;b)相关技术文档。5.3地形测量5.3.1 一般规定5.3.1.1地形测量是为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服务的地形图测绘,提供的地形图成果是基础性图形资料。5.3.1.2工程测量项目的地形测量宜采用全野外采集或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等方式o5.3.1.3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选用1:500或1:100O,带状地形图可选用1:2000比例尺。5.3.1.4地形测量开
25、展前应收集下列资料:a)立项、审批的有关文件;b)已有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成果;c)其他需要的相关成果资料。5.3.2图根测量5.3.2.1图根控制点宜采用网络RTK方法进行施测,利用已布设的首级或加密控制点进行检校,确保起算数据的可靠性o当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时,像片控制点测量可按图根控制点施测方法进行测设。5.3.2.2 图根点的布设应根据地物密度和通视环境合理布设图根控制点,保证大部分重要地物点能与图根控制点直接通视,并保证与相邻图根控制点的相互通视。像片控制点的布设应满足空三加密和精度验证的需要,必要时也可提前布设地面标志点。5.3.2.3 图根点的埋设应选择在牢固的硬化地面上,且可制
26、作测量标志,便于作业和保存,必要时应埋设图根标石O5.3.2.4 图根点高程宜采用网络RTK经大地水准面精化处理后的GNSS高程。5.3.2.5 当局部地区网络RTK测量不能满足图根点布设密度要求时,可在网络RTK图根点的基础上,发展一次图根导线。图根导线测量按照QJ/T8的规定执行。5.3.3地形要素采集1.1.1.1 1地形要素采集的内容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和注记等要素O1.1.1.2 地形要素采集要求如下a)水系应详细表示。河流除表示上坎线外还应测量水涯线,要区分岸线的性质,沟渠有排灌功能区分的要尽量区分,水塘、水池、水井、水闸要逐个表示,
27、防洪堤、拦水坝要准确表示。b)房屋建筑应准确采集位置,区分功能、层次、建筑材料性质等属性。围墙、楼梯、台阶、柱子、路灯等附属设施,烟囱、水塔、储气罐、电讯发射塔、碑柱牌坊等设施,操场、庙宇、文物古迹等人文设施,按GB/T20257.1的要求表示。必要时应采集工程建设项目外围保留的已有建筑及其高度。c)严格区分公路、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宽度在3m以上的农村硬化道路可根据其通达情况按9级公路或机耕路表示,宽度在3m以下的农村硬化道路宽度按乡村路表示,村庄内部构成道路网的通道一般按乡村路表示,小路一般不表示。停车场要准确表示,工程建设项目外围已有高架道路要采集其高度。d)管线表示地面上的各种图上长度
28、大于15mm的运输管道及其支柱,表示输电线及其电杆和入地,表示配电线及其电杆和入地,表示有3根电杆的通信线及其电杆和入地。检修井应采集表ZFOe)乡、镇以上境界应准确表示,村、组界线根据工程建设项目需要表示。f)图上长度大于IOmm的陡坎等人工地貌应表示,公园、广场、道路两侧人为施工造成的地面起伏形成闭合等高线在3根以下的不表示o1.1.1.3 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为图上每平方分米为8个15个。1.1.1.4 竣工图要素采集应包括工程建设地面建(构)筑物、道路、植被(绿化)、管线、地下防空设施、地下隧道、空中悬空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等要素。1.1.1.5 竣工图应测定建筑物各主要角点坐标和高程、士。地
29、坪高程、结构层数、主体房顶(女儿墙除外)高程等,测定建筑物坐标的角点矩形建筑不应少于3点,车行道入口、各种管线进出口平面位置和高程。1.1.1.6 地形要素采集如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方法时,选址地形测量的影像地面分辨率应控制在0.05m以内,竣工地形测量的影像地面分辨率应控制在0.02m以内,航摄重叠度按GB/T39610的规定执行。采用摄影测量方法采集地形要素需经空三加密、立体数据采集或基于三维模型数据采集、现场调绘和编辑成图、回放检查、编辑修改等环节。5.3.4地形图编辑1.1.1.1 1数据编辑应选用通过测试的成图软件进行作业,最终成果提交图形文件和数据库文件。成果数据按江苏省1:50
3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的要求进行编辑。1.1.1.2 数据编辑要保持要素完整,主次要素避让交接合理,公共边严格重合、线状地物连续、面状地物封闭。1.1.1.3 要素的点、线、面几何特征正确,实体对象进行编辑时,线状要素或面状要素分割要合理,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的拓扑关系要正确。5.3.5成果检杳与提交5.3.5.1成果检直应对下列内容实施质量检查:a)数学精度:检直成果数据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的正确性;b)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检查成果数据文件命名、数据组织、数据格式、要素分层、属性代码的正确性;c)地理精度:核直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类地形、地貌要素表
31、示是否完整、正确,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核查各种名称注记是否表示完整、正确,高程注记点分布、密度及选点位置是否合理;d)整饰质量:检查图廓外整饰的内容、规格、位置的正确性,符号使用、配置的正确性,各种线划规格、文字注记的字体和字大的规范性,各要素用色的正确性;e)附件质量:检杳资料的齐全性、装订规整性、资料内容的符合性和完整性.5.3.5.2成果提交建设工程地形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a)地形图成果;b)相关技术文档。5.4地下管线探测5.4.1一般规定5.4.1.1地下管线探测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地下管线进行探查和测绘的行为(简称探测),其成果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监督
32、、竣工及后期使用、维护等提供数据依据。5.4.1.2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工程建设范围及周边地下管线的类别、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材质、建设年代和产权单位及管线附属构筑物信息等,测量管线三维坐标,编绘以地形图为背景的地下管线图(综合管线图和专业管线图),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信息。5.4.1.3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内容包括前期准备、管线探查、管线点测量、数据处理、报告书编写。5.4.1.4地下管线成图的比例尺和分幅应与城市基本地形图保持一致,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要求而定。5.4. 1,5地下管线探测的取舍标准应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管线的疏密程度和工程建设要求确定,探测的取舍标准宜按照CJJ61的规
33、定执行。5.5. 1.6地下管线探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软件等应性能稳定、状态良好,并符合下列规定:a)物探仪器应按照CJJ/T7的规定进行校验和保养;b)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按照CJJ/T8的规定进行检验,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和保养;c)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应经实践检验证明有效。基本功能宜包括数据输入或导入、数据检验查错、图形编辑、属性编辑、管线图生成、查询统计、成果输出等。5.4.1.7地下管线探测成图后,应将专业管线图提交相应管线权属单位审核,核查相关属性的正确性及错漏,并进行修改。5.4.1.8地下管线探测开展前应收集下列资料:a)已有的各种管线图;b)各种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管
34、线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及成果表;c)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d)探测区内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资料。5.4.2前期准备1.1.1.1 1地下管线探测的前期准备工作宜包括管线现况调绘、现场踏勘、仪器校验、探查方法试验和技术设计书编制等。1.1.1.2 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应对已有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将有关管线属性信息转绘到相应比例的地形图上,编绘成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作为地下管线探测作业的参考。1.1.1.3 探测前应进行现场踏勘,现场踏勘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核查收集的资料,评价资料的可信度和可利用度,编制利用计划;b)踏勘工程建设范围内地物、地貌、交通和管线分布情况、地球物理条件及各种
35、可能产生干扰的因素。1.1.1.4 所有管线探测仪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致性检验,校验应选择在已知管线(指管线的位置、埋深、管径和材质均为已知)上进行,将结果记录在探测仪一致性校验表中。一致性校验结束后,应编制探测仪一致性校验报告”.1.1.1.5 在管线探查工作开展前应进行方法试验,确定所采用的管线探查方法及所选用仪器的有效性、精度和有关参数,为技术设计书的编制提供技术依据。每台仪器、每种方法均要通过在探测区内试验。5.4.3管线探查1.1.1.1 1管线探查应采用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确定目标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及其埋深,同时应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查明管线其他属性,建立管线属
36、性数据库。1.1.1.2 管线探查应在管线特征点的地面投影位置上或管线附属物上布设管点,在没有特征点的管段上,可根据任务性质和实际条件在管线的地面投影位置上布设管点。1.1.1.3 管点布设应以能够反映管线走向变化、弯曲特征并兼顾管线探测成果的使用目的为原则。1.1.1.4 管点点位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检修井:在检修井中心位置设置管点,当井位中心偏离管线中心线距离大于0.4m时,应以管线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设置管点,检修井作为专业管线附属物处理;b)管线管沟(廊):在管线管沟(廊)的几何中心设置管点;C)管线井室:在检修井中心设置菅点,并以检修井中心为参考点,量测井室空间的实际范围O1.1.1
37、.5 地面管点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管点均应设置地面标志,可刻注上记号,或用铁钉、木桩打入地面,选择何种地面标志应根据标志需保留的时间长短和地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标志面宜与地面齐平;b)管点地面标志设置后,应在点位附近用颜色漆注出管点编号,标注位置宜选择在明显且能较长时间保留的地方,以便于实地寻找,但不应影响市容市貌;c)当管点的实地位置不易寻找时,应在探直记录表中注记其与附近固定地物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实地栓距点,并绘制位置示意图;d)管点地面标志应尽量保证在管线探测成果验收前不易丢失、不易移位和易于识别。1.1.1.6 管线探查应在现场如实记录探杳结果,记录方式可为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1
38、.1.1.7 实地调查应在现况调绘图所标示的各类管线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地核查,并对明显管线点作详细调查、量测和记录,同时确定应用仪器探查的管段。管线实地调查项目应满足数据建库属性表(项)要求。1.1.1.8 隐蔽管线点的地球物理探查,可根据管线的类型、材质、规格、埋深、地球物理条件和现场环境等条件选择不同的有效探测方法。1.1.1.9 探杳隐蔽管线,可采用物探仪器、打样洞探测或直接开挖的方法。探杳管线应遵循下列原则:a)从已知到未知;b)从简单到复杂;C)方法有效、快捷、轻便;d)相对复杂条件下根据复杂程度宜采用相应综合方法.5.4.3. 10在探查过程中应根据探查结果在工作图上标绘管线,探
39、查草图绘制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a)管线连接关系;b)管点编号;c)必要的管线注记:断面尺寸、埋深、权属单位、附属设施、所属道路名称等内容;d)必要的放大示意图等。5.4.4管线点测量5.4.4. 1管点测量内容应包括对管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联测,计算管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管线有关的地面附属设施。5.4.4.2管点测量方法如下:a)平面位置测量可采用导线串测法或极坐标法等方法测定;b)高程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c)若测区比较空旷,且没有干扰信号,可采用基于网络RTK测量方法直接测定管点三维坐标。5.4.5数据处理1.1.1.1 1数据处理的内容应包括建立数据库文件、数据检杳
40、、编绘管线图、编制管线成果表。数据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管线探查形成的属性数据、管线点测量形成的空间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O1.1.1.2 管线数据库文件的信息应与外业探测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管点属性信息和管段属性信息应符合当地基础地理信息相应的管线数据结构要求.1.1.1.3 管线图编绘应在背景地形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外业测量采集的管线数据,使用成图软件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1.1.1.4 管线成果表的编制应以绘图数据文件及管线调查记录、管线探测成果为依据进行,其管线点号应与图上点号一致;对各种检修并坐标只标注井中心点坐标,但对井内各个方向的管线情况均应填写清楚,以连接管线点号说明连接方向;以工程建设项目
41、为单位,分专业进行整理编制,并编制制表说明,可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O5.4.6成果检查与提交5.4.6.1成果检杳应对下列内容实施质量检查:a)数学精度:检查成果数据平面控制测量精度、高程控制测量精度、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精度、隐蔽管线点平面探测精度、隐蔽管线点埋深探查精度、隐蔽管线点开挖精度、管线点平面测量精度、管线点高程测量精度;b)地理精度:检查管线属性齐全性、正确性、协调性;管线图注记和符号正确性;管线调查和探测综合取舍合理性、完整性;管线分类正确性。c)整饰质量:检直图廓外整饰的内容、规格、位置的正确性,符号使用、配置的正确性,各种线划规格、文字注记的字体和字号的规范性,各要素用色的正确
42、性;d)资料质量:检查资料的齐全性、装订规整性、资料内容的符合性和完整性。5.4.6.2成果提交建设工程地下管线探测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a)管线图成果;b)相关技术文档。6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测绘6.1内容和作用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包含的测绘业务为:选址测绘、土地勘测定界和拨地测量。受主管部门委托,测绘单位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提交选址测绘报告、土地勘测定界报告、拨地测量报告,为主管部门办理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土地征用(转用)、征收补偿、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和许可提供依据。6.2. 址测绘6.3. 1一般规定6.4. 1.1选址测绘是为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
43、书审批提供现状地形图,用于项目前期用地许可和规划许可等。6.5. 1.2选址测绘的工作内容有地形测量、编绘用地红线图等。6.6. 1.3选址测绘的工作方法是利用地形图为底图,叠加用地范围线、规划道路红线、绿线等规划要素,并标明用地面积和界址点坐标形成用地红线图。6.7. 1.4选址地形图测绘范围应满足主管部门的需要,一般不小于用地范围外扩30mO6.2.2地形图测绘6.2.2.1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初步确定的范围,测绘现状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0,范围较大或线状工程项目,可测制1:2000地形图,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可测制1:500地形图。6.2.2.2地形图测绘要求应符合5.3的要求。6.
44、2.3用地红线预处理6.2.3.1接收主管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对用地红线进行数据处理构成闭合面o1.1.1.2 核实用地红线范围与四至已登记的权属界线、出让或划拨用地红线有无重叠,用地指标是否齐全,若有重叠或交叉以及指标不全等情况,核实原因并向用地单位或主管部门反债。1.1.1.3 若本宗地四至邻宗已有界址点,应进行接边处理。1.1.1.4 若本宗地四至没有相邻宗已有界址点,则需在地籍子区中根据用地红线对本宗地的界址点进行顺序编号。6.2.4 编制用地红线图建设用地红线图应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叠加用地红线、规划要素等,添加图廓,根据用地范围大小,确定合适的比例尺,打印出的图纸幅面不宜大于Al
45、幅面,重点要素应清晰易读,文字注记大小要适中06.2.5 成果提交1.1.5. 1选址测绘结束后应提交选址测绘报告。1.1.5.2 选址测绘报告的封面、目录、测绘责任人、测绘说明格式应按照附录A。1.1.5.3 选址测绘报告的成果图表格式应按照附录Ce1.1.5.4 选址测绘结束后应提交相关电子数据。6.3 土地勘测定界6.4 .1一般规定6.3.1.1勘测定界是对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测绘,为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6.3.1.2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内容有外业踏勘调绘、地类分析、用地面积计算、勘测定界成果编制等。6.3.1.3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方法是收集已有测绘、规划、用地等成果资料,现场踏勘,编制技术方案,实地调查权属和地类,内业进行坐标转换,对红线范围内的权属和地类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各土地分类面积表,编制勘测定界图,编写勘测定界报告。6.3. 1.4工作开展前应收集以下资料:a)辖区内用地管理图;b) 土地利用现状图;c) 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d)选址地形图和遥感影像资料;e)基本农田界线图;f)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g)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h)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i)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j)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6.3.2 现场踏勘、制定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