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重庆市北韬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3)北硝区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2.3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1)本工程一次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项目区域1:500地形图(2022年实测)(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2.4采用标准、规范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19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版(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叉口
2、设计规程(CJJ152-2010)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50688-201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概况1.l项目区位项目区位示意图(二)1.2工程规模H3路起于现状同泰三路,道路由东至西前进,止于拟建H4路,道路全长285.2m。道路标准路
3、幅宽分别为3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o道路全线共设一处圆曲线,最小半径500m,全线无超高、加宽设计。全线无变坡点,全线纵坡0.86%o项目区位示意图(三)1.3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受重庆市渝地西部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本次设计包含道路工程、岩土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配套工程等的设计。二、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合同依据与重庆市渝地西部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2.2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莫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行情况:本项目道
4、路停车视距大于等于40米,满足强制性条文要求。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及高边坡论证相关内容3.1 初步设计批复重庆市北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3.2 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1、补充交叉口交通流量预测分析。回复:已在说明第三章中补充交通流量预测分析。2、补充描述起终点现状道路的设计情况,如道路等级、设计车速等。回复:已在说明中补充相交道路的基本技术标准情况。3、路缘石、花带石、路边石尺寸偏大,重量大,不利于实施,建议优化。回复:与景观等专业复核后,优化路边石尺寸。4、人行道行道树间距采用5.0m,可适当加大。回复:根据选用树种及冠径等指标
5、,人行道树间距修改后采用8.0瞑3.3 南边坡专项意见及执行情况根据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执行情况如下:1、完善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内容,复核岩质边坡岩层性状、裂隙状况边坡等岩士参数。回复:补充完善了边坡破坏模式,并复核边坡岩土参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GB5768.2-20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T-064-
6、2022)2. 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3.1.4条:道路建筑界限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执行情况:道路设计上无任何物体侵入建筑界限内。道路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L4的规定: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混行车道小客车、大型客车、较链客车4.5小客车专用车道小客车3.5(3.2)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2.5人行道行人2.5执行情况:道路设计最小净高大于4.5m,人行最小净高大于2.5nu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6
7、.6.1条:各级道路停车视距不应小于表6.6.1的规定值。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停车视距(m)1601107060403020坡、陡坎,一般顺向坡较缓、反向坡较陡。沿线最高点标高为383.16m,最低点标高为346.27m,相对高差36.89m。4.2气象、水文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P,极端最高气温41.7P,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tC,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亳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
8、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雨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
9、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2、核实拟建道路及管网情况等,充分考虑其与边坡的相互不利影响。回复:复核了管网情况,考虑气不利影响。3、完善边坡比选方案内容;IT剖面左侧填方边坡坡脚宜设置护脚墙;核实岩质边坡放坡坡率的必要性(可适当放陡)。回复:补充边坡比选方案内容,IT剖面填方边坡按放坡处理,核实边坡坡率。4 .完善边坡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补充边坡立面图;完善边坡截排水设计、坡底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完善回填边坡段填筑材料及压实要求;完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强调执
10、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和信息反馈。回复:同意专家意见,补充边坡立面图及说明表达;完善边坡截排水设计及防护措施;说明中补充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和信息反馈等内容。5 .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质安2022110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在危大工程章节中补充了要求施工前组织安全专项论证。四、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道路工程位于北稻区蔡家岗镇石井村一带,H3道路沿线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形相对较平坦,多为浅丘地形,丘包多呈椭圆形与沟槽
11、相间分布,丘陵间纵横冲沟较为发育,沟底宽缓,局部为丘间坦坝,地形坡度328,局部为陡4.3.2地层结构经钻探揭示及场区实地调查,场地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局部见淤泥(Q4);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分述如下:2.3.1全新统(Q4)素填土(Q4ml):褐灰色,主要由泥岩、砂岩碎块石和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粒径一般在220Omm之间,含量10%20%,回填时间大于5年。结构多呈松散稍密,稍湿,钻探揭露厚L201.6Om(ZY4)o粉质粘土(Q4el+dl):褐灰色,可塑状,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本层位
12、于场地人工填土之下,分布于大部分场地,钻探揭示厚度OJOm-2.IOm(BK2)。淤泥(Q4):灰黑色,黑色,含腐植质,有光泽,干缩性明显,呈流塑软塑状。分布于道路沿线局部农田及鱼塘中,详勘揭露厚度约0.70m。2.3.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经调查路线经过地段场地属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地形坡度较平缓,一般为328,局部为陡坡、陡坎,多分布为农田和耕地。无其它地表水体。4.3工程地质情况4.3.1地质构造场地位于悦来向斜西翼,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岩层产状1001209,倾角约6109。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断层通过,基岩中主要共发育2组裂隙,分述如下:裂隙产状:
13、倾向55三65。,以60s为主,倾角65280。,以70。为主,裂隙面平直,微张,宽度I3mm,部分有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1.54m不等,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为硬性结构面,结合差。裂隙产状:倾向300e-3102,以3052为主,局部存在翻转现象,倾角70s85。,以75。为主。裂隙面较直,延伸长,一般大于5m,微张,宽度23mm,局部有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0.52.5m。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为硬性结构面,结合差。层间裂隙:根据钻探及调查成果,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岩层层面结合性一般,局部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地构造裂隙不发育,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分布,地质构造简单。致,不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大
14、气降雨后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向较低处排泄,小部分部分下渗的地表水赋存于场地基岩风化裂隙或构造裂隙中,受气象因素影响变化明显。勘察期间,在钻孔终孔提干残留水后24小时观测水位,观测结果:未见稳定水位。综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场地现状地形较陡,地表由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组成,雨季汇水面积较大,地表水渗透到土层中,雨季土层中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有上升趋势。根据钻探揭露,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建议渗透系数取值:素填土取5.33md;粉质粘土取O.05md,强风化泥岩取0.02md,砂岩取0.5md,4.水土腐蚀性判定场地及邻近道路,排水设施基本完善,未见污染源;根据重庆地区经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
1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判定:地下水、地表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4.3.4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调查可知,本场地整体稳定。岩层分布连续,不存在断层、构造破碎带,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地下暗河、空洞等分布。4.3.5工程地质评价地震效应评价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O2-2013),建筑物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泥岩:紫红色、暗紫色,泥质结
16、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夹灰色砂质斑块,局部含砂质较重。为场地主要地层,分布于场地的大部分区域,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L20m23.5OIn(BK8)。砂岩:浅灰色、褐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和暗色矿物及岩屑,钙泥质胶结。为建设场地主要岩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区域,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LIOIn18.70m(BK22)。4. 3.3水文地质1 .场地环境类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G划分场地环境类型属11类。2 .地下水类型勘察区内的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场地内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
17、于素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条件主要受土层分布范围、厚度和渗透性控制,场地内汇水条件较好,雨季松散层孔隙水较丰富,将会形成上层滞水。(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溶蚀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上部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绐,场地基岩为泥岩、砂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属于弱透水层,赋水条件差,中风化裂隙较发育,且大多闭合,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风化基岩内,场区基岩裂隙水水量总体较少。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无潜水层。3 .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场地内地形较陡,基岩面形态基本一取措施,防止土岩的不均匀沉降。按道路设计标高坪场,将在道路两侧形成挖方岩土质边坡,
18、边坡稳定性分析均按设计放坡和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进行评价。各边坡评价如下:道路左侧最大挖方高度约29.17m,坡向约189,挖方边坡坡体由粉质粘土和砂岩、泥岩组成,坡体上部粉质粘土厚0.501.60m,易产生滑塌,下部坡体岩性为强、中风化砂岩和泥岩,以中风化带为主,强风化带岩体较破碎,中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砂岩为HI类、泥岩为IV类,等效内摩擦角泥岩取54、砂岩取58,破裂角泥岩取60,砂岩取61,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120ZlOo,沿线范围内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二组构造裂隙:600270、305Z75o,据赤平投影图1分析:K0+2
19、2.55K0+285.312段道路左侧边坡赤平投影图1裂隙、裂隙与边坡倾向相反,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岩层面与边坡倾向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和岩层面的交线外倾,呈大角度为O.05go地震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土层以粉质粘土为主,次为素填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泥岩和砂岩,拟要场地基岩稳定,上部覆盖层无砂土、卵石土等易液化或可能发生不稳定的土层。场地场平后将在道路两侧形成挖方边坡,其稳定性一般,在未支护或放坡的情况下,在地震宸动条件下可能发生整体失稳,建议加强对边坡的支护措施。场地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无滑坡、崩塌、场地整体稳定,无液化土体、无软土宸陷问题。4. 3.6各路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工
20、程措施建议拟建蔡家组团H分区H3路延伸段工程为城市次干路,建筑安全等级二级。现以中轴线大至按道路填方(路堤)段、挖方(路堑)段和一般路基段分段对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述。H3路道路路基工程地质评价(1) K0+000K0+22.55段路段(参考I剖面)该段道路为已段正在使用的同泰三路,本次不在评价。(2) K0+22.55K0+285.312段挖方路基段(参考19、I剖面)该段道路横穿一不规则山岭,沿线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沿轴线方向地形坡度约224,局部为陡坎,垂直道路轴线,地形坡度平缓,地形坡度37。基岩面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上伏土层为粉质粘土,厚度0.50
21、2.60%多为农田和耕地,呈松散状、可塑状,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道路中线最大开挖高度28.27m,基岩已露头,建议挖方地段以基岩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两端土岩接触部位应采K0+22.55K0+285.312段道路右侧边坡赤平投影图2裂隙、裂隙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岩层面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和岩层面的交线外倾,呈大角度相交,但倾角较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上部土质边坡不稳定,易沿岩土界面和土体内部呈圆弧状产生滑塌,下部岩质边坡无不利外倾组合结构面,岩质边坡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边坡开挖可能产生局部掉落。建议:道路两侧设
22、计拟采用放坡处理(土层坡率1J.50,基岩坡率1:1.50),方案可行。建议:中间马道宽应不小于2.00m,坡面作护面处理,并在坡顶底设置截排水沟4.4相邻构筑物及环境影响评价H3路沿线规划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未开发),其中位于H3路与同泰三路交叉口西侧的地块均为现状已要成居住用地;与H4路交叉口东侧为现状佳程广场。已建成构筑物对本工程基本无影响,其余用地均未开发。4.5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通过本次勘察工作,路线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业已查明,拟提路线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坍岸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自然斜坡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工程适宜修建。4.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评价高切坡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https://www.desk33.com/fileroot1/2023-10/10/a2b59a16-6bda-40be-afe9-e34339986951/a2b59a16-6bda-40be-afe9-e343399869511.gif)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https://www.desk33.com/fileroot1/2023-10/10/a2b59a16-6bda-40be-afe9-e34339986951/a2b59a16-6bda-40be-afe9-e343399869512.gif)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https://www.desk33.com/fileroot1/2023-10/10/a2b59a16-6bda-40be-afe9-e34339986951/a2b59a16-6bda-40be-afe9-e34339986951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H3 道路 工程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