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管理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设备管理基本知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企业设备管理基本知识-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目的和意义1.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规法规及企业的制度,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对企业设备进行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能效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做好企业设备的综合规划。对企业在用和需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购置、分配、调整、修理、改造、更新等综合性计划。根据技术进步、经济合理原则,为企业提供(制造、购置、租赁等)最优的技术装备。制定和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以较低的
2、费用保证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认真学习、研究,掌握设备物质运动的技术规律,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等。运用先进的监控、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有效地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搞好设备维修。保证设备的精度、性能达到标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改造老产品,发展新产品和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等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在设备大检修时,也应该把设备检修和设备改造结合起来,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努力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按照经济规律和设备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管理工作。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降低能源消耗费用和维修费
3、用的支出,尽量降低设备的周期费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一支素质高的技术队伍。能否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要看是否有一套好制度,而且决定于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人员的素质。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技术研究、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组织技术力量对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课题进行科研攻关。积极推广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行之有效的经验。组织员工参加管理。搞好设备管理,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形成从领导到群众,从设备管理部门到各有关组织机构齐抓共管的局面。2、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用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
4、的经济效益。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设备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可以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3、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对保证企业增加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发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设备是工人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劳动手段,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物质技术基础
5、。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在固定资产价值总额中一般占到60%70%,是企业物化了的资金,是企业有形资产。设备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因素。设备是企业安全生产五要素之一,即人、机、物、法、环。所谓人就是在企业现场的所有人员。机指企业中所用的设施、设备、工具以及其他的辅助生产工具。生产中,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物指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产成品等物资。法是指法则,是企业员工所需遵循的各种规则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种规章制度是保证企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作业,保证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环则是指环境和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质量。(2)设备管
6、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要严格地衔接与配合,生产的连续性主要靠设备的正常运转来保证,一旦故障停机,环节就会中断,生产就会停顿。只有加强管理,正确操作,精心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设备管理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设备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产品原材料的消耗、能源消耗、维修费等都摊销在产品的成本上,都与设备直接相关。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二.设备
7、管理方针(一)设备管理要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的方针。设备是技术的载体,只有不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注入设备,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保持企业持久发展的能力。首先,要提高设备本身的技术素质。一方面要用技术先进的设备替换技术落后的陈旧设备,实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要采用新技术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延长技术寿命。其次,在提高设备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重视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现代化水平。(二)设备管理要贯彻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部门必须提高认识
8、,把设备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在安排、检查生产计划同时,要安排检查设备维护、检修计划,自觉维护设备完好、提高装备的技术素质。企业要重视所拥有的设备资产保值、增值、提高技术水平,保持后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服务。放松设备管理,忽视设备维修,甚至杀鸡取卵式的拼设备短期行为,是十分有害的。(三)设备管理要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企业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树立预先防止、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在购置设备阶段就要注重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在使用中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加强日常维护,防止设备非正常劣化;开展预防性的定期检查、试验和设备状态管理,掌握设备故障征兆与发展趋势,及时制定有效的维修对策,尽可能地把无计划的事
9、后修理变为有计划的预防性修理,消灭隐患、减少意外停机,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三、设备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一)设备管理的范围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指的设备,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用以直接开采自然财富或把自然财富加工成为社会必需品的劳动资料。例如化工企业的设备塔、换热设备、反应设备等。二是符合固定资产应具备的条件。根据国家财政部规定,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劳动资料才能列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在限额以下的劳动资料,如工具、器具等,由于品种复杂,消耗较快只能作为低值易耗品,不能算作固定资产。本文所指的设备是指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能够将直接投入的劳动对象加以处理加工,使
10、之转化为预期产品的设备,以及维持这些设备正常运转的附属装置。企业设备主要是生产、运输、化验、科研等系统用的设备。包括化工设备,如塔(精储塔、合成塔)、炉(加热炉、裂解炉)、釜(反应釜、聚合釜)、机(压缩机、分离机)、泵(离心泵、真空泵)等;机械加工设备,如机床(车床、铳床、磨床等);采暖通风设备;动力设备,如锅炉、给排水装置、变压器等;运输设备,如机车、汽车、桥式起重机、电梯等;传导设备,如管网、电缆等;以及化验、科研用的设备。还有生活用设备,如炊事机械、医疗器具等。(二)设备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企业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
11、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不管自制设备还是外购设备,企业有责任把设备后半生管理的信息反馈给设计制造部门。企业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从设备的投资决策、自制费、维护费、修理费、折旧费、占用税、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到支出,实行企业设备的经济管理,使其设备一生总费用最经济。第叫做设备的技术管理,由设备主管部门承担;第叫做设备的经济管理,由财务部门承担。将这两种形态的管理结合起来,贯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即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有如下几个方面内容:(1)设备的综合购置设备的购置主要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
12、行的原则。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合理购置。设备的效率,如功效、行程、速度等。从精度、性能的保持性、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可维修性。耐用性。节能性。环保性。成套性。灵活性。(2)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若将安装调试好的机器设备,投入生产使用中,机器设备若能被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超负荷、拼设备现象发生,使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工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设备台台完好、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3)设备的检查与修理设备检查时,又枷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13、、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通过修理和更换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并能及时消除隐患。(4)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包括设备更新规划与方案的编制、筹措更新改造资金、选购和评价新设备、合理处理老设备等。(5)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要使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就必须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加强巡回检查、防止并杜绝设备的跑、冒、滴、漏,做好节能工作。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防爆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定期检测与维修。水、气、电、蒸汽的生产与使用,应制定各类消耗定额,严格进行经济核算。
14、(6)生产组织方面合理组织生产,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以防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四、设备管理主要考核指标1.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1)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2)可动率指在满足精度要求下,机器设备可开动起来的概率设备可动率计算公式:可动率=运行时间/(运行时间+停机时间+其它时间)100%停机时间指的是把设备按正常状态存储、校验、检修、调整和保养的时间;其它时间指的是把设备产品未使用的时间,因其它原因而无法投入使用的时间,例如因设备资源短缺,无法及时供货、因原材料及半成品无法及时供应,以及因维修等造成的时间浪费等。(3)设备利用率类主要有:日历时间利用率=
15、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日历台时。设备能力利用率=(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定额台时)/2(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实际台时)二生产产品所需定额台时总数/生产产品实际消耗台时总数。设备利用率=全年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全年日历开动时间。(4)设备精度指数设备精度指数是将设备的各项精度的检查实测值(Tp)和规定的允差值(TS)在测定项数(n)内通过公式计算而得。计算公式为:T=(Tp/Ts)20.5T一精度指数;Tp设备的单项实测值;Ts设备的单项允差值;n实测项目数;设备精度劣化速度:Vt=(TtTh)tATt=T-Th;T单台设备实测精度指数;OTh标准精度指数
16、;t设备使用时间。(5)设备新度系数设备役龄新度=I-役龄/规定寿命年限设备净新度=设备净值/设备原值(6)设备有用系数=(全部设备原值-用全部维修费)/设备原值2.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1)费用率主要用:单位产品费用率:VK100%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总费用;K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万元产值费用率:VH100%H单位时间内生产总产值(单位:万元)。(2)设备维修费用率=设备维修费用/总产值。(3)千元产值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事故损失费(元)/企业忌产值(千元)。(4)设备事故率:设备事故影响生产台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5)万元设备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全年设备维修费用/全年设
17、备平均原值。(6)设备损失费用=影响生产时数X小时计划产量X(单位产品价格-原材料费用)+维修总费用。(7)设备磨损系数二零件实际磨损量/零件规定允许磨损。(8)备件资金率=全部备件资金/企业设备原值。(9)维修材料费用比二企业年度维修材料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10)维修费用强度=企业年度维修费用/企业年度生产费用。(11)维修员时费用比二企业年度维修员时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12)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用于指导维修员时、维修价格、维修员作效率的评价。公式法:JF=a(K1D+K2L+K3n+K4d)C式中a构造特性;D最大车削直径;1.顶尖距;n变速级数;d主轴瓦内径;C其他参数,如附加
18、刀架等;KLK2、K3、K4相应换算系数。维修工时比较法:F二设备修理实际消耗总工时/每个修理复杂系数定额工时部件比较法:F=Fl+F2+.+Fi式中Fi第i个部件的复杂系数。整台设备比较法:T=gfmHdK+C式中T维修工时;g每复杂系数修理工时定额;f1:匕较设备的复杂系数;m一每天工作班次;H每班工作时间;K调整系数;C附加停机时间,如清理现场、运输、油漆待干等。3.维修组织管理类指标(1)主要设备大修理实现率=主要设备大修理实际完成台数/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台数。(2)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二完成维修设备台数/计划维修台数。(3)备件库存资金周转率二月消耗备件费用/全部备件资金。(4)外委维
19、修费用比二企业年度外委维修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5)维修集中化强度=企业维修中心实施的年度维修员时/企业年度总维修员时。(6)维修计划强度二企业年度计划维修费用/企业年总实际维修费用。(7)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二(年度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预算费用)/预算费用。(8)计划维修实施率二年度实际完成的计划维修员时/年度计划制定的维修员时。(9)人均设备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设备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设备维修人员总数。(10)维修技术人员比二企业维修技术人员总数/企业维修人员总数。(11)维修人员比二企业维修人员总数/企业全体员工总数。4.综合评价类指标(1)设备综合效率=设备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速度开动率X净开动率)X合格品率。(2)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利用率X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利用率X设备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X合格品率。式中:设备利用率=(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停水、电、气、汽、等待材料、等待上道工序、等待计划、等待检查、等待定单等所有非设备因素造成的停机)/日历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