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体.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体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期间要围绕实施“穗农奔富”专项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城乡和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健全,乡村振兴实现新跨越,持续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的示范和表率。一、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体实施家庭农场提质工程。指导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采取优先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优先承包“四荒地”、提供贴息贷款、加强技术服务等方式,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逐步扩大规模,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培优农业龙头企业。制订实施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农
2、业龙头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定期组织开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监测,培育发展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承担参与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重大项目建设任务,鼓励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组建大型农业集团,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上市融资。引进和培育农业总部企业,发展农业总部经济。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孵化培育,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劳务入股等合作方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支持合作社参与乡村建设和农业生产
3、托管服务。二、工作原则遵循国际大都市乡村发展规律,依托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人才等优势条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培育发展岭南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广府特色乡村风貌文化。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施策、错位发展,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区域互补的广州乡村振兴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科技为引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激发农村
4、经济社会活力。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各类经济社会风险。三、挑战与制约一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主要由乡向城单向流动,造成农村地区“失血”“贫血”等现象。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优质、多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尚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农业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转化能力不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三是加快乡村建设的要求更加迫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农村整体面貌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四是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亟待培育壮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升,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培育勤劳作、精技艺的现代农民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