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应有之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根据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2)17号),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构建儿童友好政策制度行动目标:加强儿童工作一盘棋意识,构建更加完备的儿童友好政策制度体系,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1.强化儿童优先发展规划引领(1)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在教育、卫生、民政、体育、公园绿
2、地、城市治理、一江一河、妇女儿童、青少年发展等专项规划和各区区域规划中充分考虑儿童需求。(2)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切实保障儿童服务设施用地需求。(3)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探索建立儿童优先评估机制。(4)组织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前瞻性研究,谋划储备并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2 .完善建设标准指引(5)研究制定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医院、商场等领域标准规范、导则指引。(6)落实上海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导引等文件,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求和实施评估情况,持续优化完善标准指引
3、。(7)鼓励各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规划导则。3 .强化儿童相关法治保障(8)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推进家庭教育、校外实践教育、体育发展等领域立法工作。(9)加大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上海市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条例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4 .推动儿童参与公共事务(10)围绕垃圾分类、城市微更新等领域,广泛开展儿童社会实践活动。(11)拓宽儿童参与渠道与方式,用好人民建议征集、基层立法联系点、红领巾理事会等平台,扩大儿童参与的覆盖面和代表性。(12)构建儿童建言引导、征集、反馈、宣传一体的长效参与机制,加强儿童参与的制度性和政策性保障。5
4、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13)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儿童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服务项目开发供给。(14)培育壮大为儿童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打造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15)加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配置,到2025年全市学校少先队组织或校外少先队组织中平均每个大队、每两个中队至少有1名校外辅导员。(16)鼓励社会资本、公益基金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17)大力发展儿童公益慈善事业。(18)推进儿童友好智库平台建设。二、完善儿童友好服务体系行动目标: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托育教育、健康医疗、文体科普等硬设施品质和“软服务水平,努力满足广大儿童及其
5、家庭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6.高质量推进幼有善育(19)加大托幼TMS建设力度和普惠性托育服务发展,到2025年开设托班的幼儿园数占幼儿园总数的比重不低于85%,普惠性托位占比超过60%o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20)全面推进社区托育宝宝屋建设,实现街镇覆盖率不低于85%o(21)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套布局,更新设施设备,提升保教队伍专业水平,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22)完善托育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和办园行为督导。7.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3)研究编制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建设100所儿童友好学校。(24)办好每一所家门口学校
6、,建设一批示范性学区集团和新优质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的比例达到全国领先水平。(25)落实双减政策,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考一致的教育教学管理。(26)持续推动创新创造教育发展,鼓励学校结合区域特色和已有基础,探索实施注重创造力培育的综合课程。(27)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保障服务时间,推动体育、科普、文化等领域优秀工作者参与课后服务。(28)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一人一案做好残疾儿童入学安置。8 .服务儿童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29)研究编制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指引,到2025年建设300所儿童友好医院。(30)依托五大
7、儿科医联体,加大上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撑,推动医联体上级医院适宜科室专家下沉社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依托四大区域中医医联体和专科专病联盟建设,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儿童专病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31)持续推进社区医生儿科诊疗和儿童保健能力培训,强化儿童健康人才队伍建设。(32)加大对慢性重病儿童和罕见病儿童的医疗救治力度,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等制度综合保障功能的有效衔接。(33)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少儿住院互助基金,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资助。9 .呵护儿童身心健康和早期发展(34)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提高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扩大新生儿疾病
8、筛查范围。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全面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等医疗保健管理服务。(35)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完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网络,实施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36)持续推进近视综合防控和口腔健康服务,宣传普及近视、肥胖、踽齿、脊柱弯曲异常等预防知识。(37)加强儿童户外体育活动,保障幼儿每天在园2小时户外活动,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运动时间。推动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在节假日、寒暑假等向社会有序开放。健全运动伤害防范处理机制和保险保障机制。(38)举办儿童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推动幼儿体育、亲子运动、户外体育发展,优化完善学校、家庭、
9、社区相结合的儿童体育赛事活动网络。(39)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提供更为安全放心、质量可靠、营养均衡的学校学生餐。(40)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评估、干预和转介机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学生情绪干预和家庭教育指导。增加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962525上海市心理热线服务能力和质量。到2025年实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配置全覆盖。10.丰富校外活动资源(41)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游览参观点等向儿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42)推进建设市青少年科创体验中心,研究建设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新宫。(43)加强儿童美育工作,办好社会大美育课
10、堂,持续推出适合儿童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鼓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等开展儿童专题展览和导赏活动。(44)加强儿童阅读服务,优化各级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环境,提高儿童阅读推广服务水平,持续办好上海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等活动。(45)建设市级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市、区、街镇立体化劳动实践基地网络。依托本市涉农区资源,推动开展儿童乡村研学、体验等活动。(46)引导科普场馆、科普基地、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等定期开展儿童探究实践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园区积极申报建设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47)持续办好爱心暑(寒)托班,每年开办不少于500个爱心暑托班、不少于100个
11、爱心寒托班。三、加强儿童友好权利保障行动目标:扎实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儿童关爱和服务保护平台机构,加强分类保障、精准施策,稳步提高儿童权利保障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11 .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48)强化市、区、街镇、居村协同联动,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到2025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规范达标率达到100%。(49)加强基层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队伍建设,推进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发展,到2025年全市持证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者达到500名以上。12 .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50)做好困境儿童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护送转接和分类保障工作,
12、加强困境儿童精准帮扶和个案干预。(51)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政策,稳步提高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52)拓展困境儿童精神慰藉和家庭支持服务,推进困境家庭儿童文化福利补贴全覆盖。13 .做好孤弃儿童保障工作(53)持续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高机构孤儿养教康f化服务水平。(54)加强社会散居孤儿关爱保障力度,切实落实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等保障政策,促进孤儿身心健康成长。14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55)落实国家和本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儿童残疾风险的综合防控能力。(56)细化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相关标准,落实阳光宝宝卡政策,研究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范围和标准调整。(57)依托市特殊
13、儿童康复中心,为残疾儿童提供以教育康复为主、医教结合为特色的全面康复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儿童康复机构。四、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行动目标:加快推进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合理增补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和游憩设施,着力提升空间设施品质,打造一批让孩布门跑起来的活动空间。15.系统推进适儿化改造(58)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儿童福利、图书阅览、展示与艺术表演、体育、商业等服务设施的适儿化改造,强化儿童活动场所环境安全防护,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实通风、照明、降噪等管理要求。(59)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婴幼儿护理设施等母婴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星级评定机制。(60)
14、复制推广浦东新区童悦空间为民办实事经验做法,鼓励各区系统开展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16提升儿童出行体验(61)重点聚焦幼儿园、中小学、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等周边道路,科学合理建设机动车停车位和慢行交通系统,加强交通稳静化设计,完善标志标线,加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管理,打造连续安全的儿童步行、过街、骑行环境。(62)加快建设城乡绿道网络,完善绿道服务设施,拓展适宜儿童及其家庭的慢行空间。(6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养儿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17 .建设一江一河儿童友好滨水空间(64)研究制定一江一河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指导意见,推进空间建设、设施改造、绿化提升、游线设计,分区段打造各具
15、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65)沿岸布局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儿童乐园、体育公园、文博场馆建设。(66)完善水岸汇、望江驿等沿岸服务驿站服务功能,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休憩空间和便民服务设施。18 .推进公园绿地儿童友好空间建设(67)规划建设50座儿童友好公园,推动自然生态教育资源与儿童科普、艺术教育深度融合。(68)推进公园绿地增设儿童活动空间设施,口袋公园优先配置儿童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优先满足儿童活动需求,郊野公园结合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等特色,配置休闲游步道、自行车道、自然体验点、科普研学馆等游憩设施。(69)推进美丽街区建设以及单位附属公共空间开放共享,因地制宜增设儿童游憩
16、空间和活动设施。(70)推进体育公园儿童活动设施全覆盖,科学配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体育活动器材。19 .提升儿童友好社区功能(71)推动功能复合的服务综合体和嵌入式的家门口服务点建设,巩固“一中心多站点儿童服务网络,优化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功能布局,规凝口完善儿童活动场所的管理机制,提高场所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72)丰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推动更多适合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基层。推进15分钟少先队幸福圈建设,完善儿童就近就便参与社会实践功能。(73)依托社区公共绿地、社区活动室、健身苑点等,建设全龄包容、特色有趣的儿童活动场地。五、优化儿童友好发展环境行动目标: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
17、政府、司法儿童保护,不断满足当代儿童多元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更加和谐友好、健康文明、开放包容的儿童发展环境。20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74)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广泛开展好家风宣传活动。(7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主阵地建设,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扩大公益普惠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进一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21 .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76)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教育活动。重视仪式教育,常态化开展国旗下成长”少年儿童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77)引导鼓励在沪
18、文化艺术单位出品一批高水准的原创儿童绘本、文学、影视以及舞台艺术作品。(78)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导儿童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22 .持续净化网络环境(79)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处置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净化儿童上网环境。严厉打击侵害儿童以及利用儿童实施的网络犯罪。(80)聚焦网络直播、网络游戏,实施防沉迷系统等限制及保护措施。探索研究网络文化产品分级机制,督促堵塞儿童网络保护漏洞。(81)提高儿童文明用网、安全用网意识和能力,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观。23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82)聚焦儿童及家庭常态化
19、的服务需求,优化办事流程,推进儿童出生、入托入园入学等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和全程网办。(83)建设完善随申办儿童专区,加强相关政策服务集成力度。(84)推进特殊儿童信息专题库建设,实现更多儿童福利保障免申即享。24 .加强儿童安全防护(85)推动法治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进课程、进课堂,提升安全教育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水平,推广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持续开展校园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知识、技能教育及实践体验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开展假期安全教育提示。(86)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学生欺凌防控工作。推进校园周边安全巡逻、安全检
20、查及环境专项整治行动。(87)加强儿童食品、用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到2025年抽检合格率达至!J90%以上。(88)建立健全儿童意外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培训工作。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进一步提高儿童经常活动场所周边的环境质量。(89)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校外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实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级干预机制。(90)预防和惩治针对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等犯罪行为。六、加强实施保障行动目标:健全条块联动、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市级政策供给、要素投入保障,鼓励各区创新实践、先行先试,形成全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合力。25 .强化市区联动建设(91)
21、各区履行建设主体责任,年内建立区级统筹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在政策协调、资金投入、项目实施等方面形成合力。根据本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行动计划,形成年度工作任务和项目建设清单,滚动实施一批儿童和家庭关注度高的民心实事项目。(92)市级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加强对各区的业务指导和政策赋能,引导各区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将儿童友好理念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夯实基层建设基础,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儿童友好城区品牌,到2025年底全市打造3-5个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形成一批儿童友好特色实践点。26 .加大资源要素保障(93)市区财政部门做好财力保障工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经费列入年度预
22、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94)将儿童服务设施涉及的相关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适当倾斜。(95)引导各区根据适龄人口规模、变化趋势,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先行实践区建设。27 .广泛开展宣传交流(96)组织开展儿童友好城市标识、宣传标语等征集活动,形成统一、鲜明的城市品牌形象,向全社会生动展示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及时梳理总结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宣传推广工作成效、展现特色亮点,相关材料及时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97)在国际儿童节、世界儿童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
23、。定期举办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国际儿童友好城市少年儿童文化交流”等活动,推进“世界城市日”等在沪国际综合性活动增设儿童友好议题和成果展示,促进国际交流,提升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品牌影响力。28 .完善监测评估应用(98)加强市、区、街镇儿童人口变动情况监测,研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监测结果分析应用。依托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指标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儿童发展情况实施年度监测。(99)各区、各部门对照本行动方案,开展自查自评,年底前形成评估报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市级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政策供给,各区要发挥好建设主体责任作用,久久为功、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