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县域综合医改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等方式使基层卫生人才瓶颈逐步得到破解;药品供应方面已允许基层医疗机构采购非基本药物。综合改革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在看到成果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基础防控措施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基础防控措施不足。群众最期盼的不是有病能治好,而是无病可治,防控是从源头上减少小病发生,控制小病向大病转化。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化低,前端免疫医疗预防体
2、系的完善。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缺医少药。基层首诊、双向分级诊疗制度仍受药品供应、信息不畅、远程医疗等的限制实施受到限制。三是市场需求多元化未能满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对于广义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多层面的服务需求增大,加之老年康养产业的滞后,与老龄患者增多、就医不便的矛盾日益突显。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在防控、智慧医疗等方面进行重点推进。一是健全基层防控体系。加强医疗机构改革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防控体系,特别是加强村镇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承担预防、康复、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重任;要坚持防治结合,做好长
3、慢病的联防联控;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等政策,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一是健全基层防控体系。加强医疗机构改革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防控体系,特别是加强村镇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承担预防、康复、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重任;要坚持防治结合,做好长慢病的联防联控;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等政策,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二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师提供技术支持的签约服务团队,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优化签约服
4、务内涵,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政策,促进基层首诊;加强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医院。三是加强智慧医疗建设。建立大健康+大数据+大服务的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建成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智能、便捷、高效、经济、共享的服务新模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更好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医疗需求。四是多元发展医养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作用,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等各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