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8906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救的护理临床操作(一)晕厥(SynCOPe)的护理【概念】晕厥俗称昏倒,是一过性脑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由紧张、恐惧、饥饿、疲劳、疼痛或体位改变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心源性晕厥、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及其他晕厥等。在口腔科临床治疗中反射性晕厥(多为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低血糖性晕厥、急精神性晕厥非常常见,而心源性晕厥最为严重。【判断】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胸部发闷、恶心、脉弱而缓、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而昏倒在任何场所。【护理措施】1 .立即停止操作,放平椅位,或就地置患者于头低脚高位。2 .松解衣领,判断有无意识,测量血压和脉

2、搏。3 .口服或静脉推注葡萄糖注射液。4 .意识丧失者,可给酒精嗅闻,指压水沟、合谷穴。5 .针对造成晕厥的原因进一步处理。如为心源性晕厥则立即吸氧,心电监护,必要时开放静脉通路。6 .多数患者平卧56分钟症状自行好转,晕厥发作的危险在于跌撞造成的外伤,当患者脸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时,立即让患者蹲下,再使其躺倒。健康教育1 .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2 .了解患者治疗前夜睡眠情况,体虚疲劳程度。3 .对未进早餐及近中午拔牙患者,指导其进餐后再拔牙。4 .实施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要准确仔细。5 .年老体弱患者治疗后,在牙椅上休息30分钟后再离开。(二)窒息(asphyxi

3、a)的护理【概念】窒息是指急性呼吸道梗阻。口腔颌面部是呼吸道上端,受伤后由于组织移位、出血、碎牙、骨片、异物或分泌物误吸常可造成窒息。按发生的原因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两类。【判断】1 .前驱症状:烦躁不安、出汗、鼻翼翕动、喉鸣音。2 .窒息未及时解除,则表现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下窝、剑突下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口唇青紫、发缙。3 .抢救不及时,脉搏弱而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直接导致死亡。【护理措施】窒息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应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对阻塞性窒息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1 .因血块及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者,护理人员应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吸引器吸出阻塞物,将患

4、者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便于分泌物外流。2 .因舌后坠而引起窒息者,应配合医生在舌尖后约2cm处用粗线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拉出口外并妥善固定。3 .因上颌骨骨折段下垂移位而窒息者,护理人员在迅速清除口内分泌物或异物后,可就地取材采用筷子、小木棒、压舌板等,横放在两侧前磨牙部位,将上颌骨向上提,并将两端固定于头部绷带上。通过这样简单的固定,即可解除窒息,并可达到部分止血的目的。4 .因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者,可以由口腔或鼻腔插入通气导管,以解除窒息。如情况紧急,又无适当通气导管,可用15号以上粗针头由环甲筋膜刺入气管内。如仍通气不足,可同时插入23根,随后做气管切开术。5 .对吸入性窒息的患者

5、,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迅速吸出血性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这类患者在解除窒息后,应严密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三)休克(ShOCk)的护理【概念】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导致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发生的休克,主要是出血性或创伤性休克。单纯颌面部损伤发生休克的机会不多,常伴发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而引起。【判断】1 .代偿期:精神紧张或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过度换气等。血压正常或稍高。2 .失代偿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口唇肢端发劣、出冷汗、脉细速、血压下降。重者,四肢厥冷,血压、

6、脉搏测不出,无尿。【护理措施】1 .立即取仰卧中凹位,将患者头偏向一侧。2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查血型及交叉配血,尽快补充血容量。3 .松解患者衣扣,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记录病情发展和液体出入量。5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患者,适当保暖。6 .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7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事项】颌面部创伤休克的急救中,不要应用吗啡,因吗啡有抑制呼吸的作用,而颌面部创伤患者易发生呼吸障碍,吗啡又可使瞳孔缩小,妨碍观察颅脑损伤的病情变化。(四)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的护理【概念】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

7、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搏骤停的病因主要包括心源性病因和非心源性病因。心源性病因是指由心脏本身病变所致的心脏骤停,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病等,是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非心源性病因是指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心脏骤停,包括严重创伤、各种休克、手术及诊疗操作中的意外等。【判断】1 .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短暂的抽搐,患者昏倒于各种场合。2 .大动脉搏动消失。3 .呼吸骤停或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抽泣样,继而停止。4 .双侧瞳孔散大。5 .面色苍白或转为发劣。心搏骤停时,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通常成人检查颈动脉,儿童检查股动脉,婴儿检查肱动脉或股动脉。【护理措施】心肺脑

8、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是使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的抢救措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脑复苏是心肺功能恢复后,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脑功能的恢复程度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完整的心肺脑复苏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

9、,B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ACLS)和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integratedpost-cardiacarrestcare)3部分。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在评估安全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1)判断患者反应:轻拍患者双肩部,靠近耳边大声呼叫:“喂!你怎么了?”同时观察口唇、鼻翼和胸腹部起伏情况判断有无呼吸,应在10秒内完成。(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院外拨打“120”,院内呼叫急救小组。置患者于复苏体位,即仰卧于坚实的平面上,使头、颈、躯干平直无

10、扭曲,将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解开衣服,暴露胸壁。2.循环支持(CirCUlation):指用人工的方法通过胸膜腔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流,为冠状动脉、脑及其他重要脏器提供血液灌注。(1)判断颈动脉脉搏:食指和中指并拢,从患者气管正中部(男性可先触及喉结),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触颈动脉搏动。如触摸不到动脉搏动,即可判定心搏已经停止,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2)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成人和儿童按压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处。婴儿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处稍下方。按压方法:施救者一只手的掌根部紧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处,另一只手掌叠加其上,两手手指交叉相扣,指

11、尖向上抬起,双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臂伸直,以髓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儿童可用单手按压,婴儿用2根手指或双手拇指环绕按压。按压频率和深度: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8岁以下儿童患者按压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或将中断控制在10秒内。按压和放松时间基本相等,连续按压30次,每次按压后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到正常,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在按压间歇期避免倚靠在患者身上。3.开放气道(airway):首先松解衣领及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呕吐物、固体异物、义齿等。方法方仰头抬须法(headtiIt-Ch

12、inIift):适于没有头、颈部创伤者。施救者一只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须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须。方法2:托颌法(jawthrust):用于疑似头、颈部创伤者。施救者位于患者头部后方,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双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拇指放在下须处,其余四指紧握下颌角,用力向前、向上托起下颌。4.人工呼吸(breathing):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为无效呼吸(仅仅是叹息),应立即做口对口(鼻)、球囊-面罩等人工呼吸方法,首次人工通气2次,每次应在1秒钟以上,保证有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分,即每56秒给予人工通气1次,儿童和婴儿12

13、20次/分。(1)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和患者口部能张开的前提下进行,施救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张开口贴紧患者口部(完全包住,婴儿连同鼻一块包住),正常呼吸下,缓慢吹气2次,每次吹气至患者胸部上抬后,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同时放松捏鼻的手指,让患者胸廓回弹呼出气体。(2)球囊-面罩通气:保证患者气道畅通,施救者位于患者头部后方,用CE手法将面罩扣住口鼻,即拇指和食指呈“C”形紧压面罩,其余三指呈“E”形紧托下颌,另一只手规律挤压球囊,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l:1.5l:2)o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例为30:2o对于儿童和婴儿,双人施救时比例为1

14、5:2。每完成30次按压和2次通气为1个循环,完成5个循环或2分钟后对患者进行评估。5 .早期除颤(defibrillation,D);是终止室颤和无脉室速最有效的方法。对院外目击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尽快在35分钟内使用。非目击的心搏骤停(4分钟),先进行5个循环30:2的复苏,然后除颤,除颤后立即再给予5个循环的复苏后检查,必要时再次除颤。6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颈动脉搏动恢复。(2)自主呼吸出现。(3)面色由发给转为红润。(4)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5)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注意事项】1 .抢救心搏骤停时,不要等待静听心音和心电图检查的证

15、实。安置患者体位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判定患者颈动脉搏动时,触摸颈动脉用力不要过大,以免妨碍头部血供,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胸外心脏按压时,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每次人工呼吸后(单人CPR)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重新定位。按压时肘部不要弯曲,否则压力减弱。两手掌应重叠放置,手指离开胸壁,以免造成肋骨及肋软骨骨折。2 .按压者的更换:双人或有多个复苏者时,每2分钟更换按压和通气角色,换人时间应在5秒内完成,以保证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3 .预防胃胀气:防止胃胀气的发生,吹气时间要长,气流速度要慢,从而降低最大吸气压。4 .终止现场CPR的条件(1)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有良好恢复。(2)有其他接受CPR训练合格人员接替抢救,或有医生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3)到场的医生确定患者已经死亡。(4)继续复苏会将自身和他人至于危险境地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