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Ol.【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公共场所”这一主题,共编排四课内容: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本单元由班级空间扩大到学生时常进出的真正公共场所,通过对“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文明修养”这四个方面的重点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并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单元四课间的逻辑是并列关系,如下图所示。我们在公共场所9.这些是大家的10.我们不乱扔IL大家排好队12.我们小点儿声二、教材分析第9课考虑学生的生活范围、此时生活的真实情况,以及与
2、中年段的衔接问题,公共财物的范围基本上是以学校生活为主,主要涉及公物而不论及“公产”,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公共观念一一“这些是大家的”,以此区分公物和私人物品。此课内容也融入了中小学生守则的相关规定。第10课的主题是公共卫生,聚焦“不乱扔”这一日常行为习惯,融合中小学生守则的相关规定,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不只是守规则,也不只是为了有干净的生活环境,而是因为我们要追求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第H课的教育主题是公共秩序,强调只有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才会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为文明。我们还特别在规则秩序教育中加入了礼让,引导学生超越教条的排队思维,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情怀。第12课针对国人易大声
3、喧哗的习惯所设计,意识到小点儿声就是一种公共文明习惯,在公共场所下不大声喧哗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修养。三、学情分析低年段学生对公物的概念较模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公物,知晓公物损坏了会带来怎样的不便,进而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懂得公共环境卫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让学生理解规则,按照规则办事,并不容易,他们往往要经过多次提醒才能建立规则意识。在规则意识建立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有反复。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维护公共卫生,公共场合不能喧哗,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践行。四、素养落实
4、点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单元对应的核心素养是道德修养。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希望学生认识公物,爱护公共财务,行为文明,养成主人翁意识。第10课我们不乱扔在第9课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第11课和第12课,让学生懂得公共规则、遵守公共秩序。课题核心素养素养落实点9.这些是大家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遵守社会公德,践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10.我们不乱扔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关心公共卫生。IL大家排好队道德修养懂礼貌,守
5、秩序,行为文明。12.我们小点儿声五、单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公物,知道校园里的公物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是为大家服务的。感受“公物”和“我”的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公物为我服务,我应该爱护公物。知道爱护公物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运用。2、懂得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仅能让人身心愉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保持个人及公共环境卫生,懂得保持公共卫生的正确做法,以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为荣,能正确辨别并抵制不讲公共卫生的不文明行为。3、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中排队的必要性。知道哪些地方、哪些情境下需要排队,了解不同的排队方式。既要守规则,也要懂礼让。4、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6、感受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快,能做到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本单元目标的确定参考以下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道德修养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懂礼貌,守约定。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三m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认识到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02.【单元梳理定位】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本单元素养要求有直接关联的单元内容如下图:册序单元素养要求第三单元我爱我
7、家11 .让我自己来整理12 .干点家务活学习整理自己的用品,初步形成自主生活的意识与能力,干点家务活,爱护家庭环境卫生,学着做家务。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二上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6.班级生活有规则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三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引导学生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三下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8 .大家的朋友9 .生活离不开规则10.爱心的传递者培养学生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以及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把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到自己的生活中。五下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 .我们的公共生活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6 .
8、我参与我奉献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二、逻辑梯度:六年教材的编排是有逻辑梯度的,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是循序渐进的。低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比较小,关注点只停留在自己家庭或学校范围内,所以低年级先从自身卫生意识,过渡到家庭环境卫生,再逐步关注班级学校公共生活、公共卫生、公共秩序,这是学生眼界逐步扩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公共的范围逐步扩大到社会生活,尊重规则,爱护公物,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03.【单元教学建议】任务一:这些是大家的活动一:学校里的公物结合学校里的公物
9、,引出对学生爱护公物意识的教育。教学时建议教师结合本校的教学场地,有序的引导学生认识学校公物,对待特别容易损坏的公物,要有重点的让学生去了解和发现,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谈出事件中的公物给大家带来的便捷,由此引发学生对于公物的喜爱和认同,最终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活动二:身边的公物还好吗?让学生调查并了解学校里各种公物的状态,主要针对公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损坏甚至报废的现象,让学生借助观察调研的方式,重点探究公物保存完好或损害背后的行为是什么,特别要与日常使用中的不当行为和做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活动三:我和公物的故事唤起学生对公物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观察公物的使用情况后,进行换位思考,从观察对比中唤起
10、学生对公物的感受,进而反思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活动四:大家一起来爱护侧重爱护的行动与尝试,引导学生结合学校实际,商讨出有效地保护公物的方法,并尝试使用这些方法来保护学校的公共财物。任务二:我们不乱扔活动一:我喜欢哪种情景?运用对比的形式呈现了场景,旨在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视角理解保持环境卫生的意义,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体验,明白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根本意义。活动二:不止为了干净此活动是在前一个活动基础上的深化,前面的活动用对比直观的方式,从视觉意义上讲不乱扔可以让周围环境干净漂亮。而这一活动用绘本的形式创设了正反两种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不乱扔并非是一时的行为,更是一种文明习惯。活动三:这样可不行引导
11、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注意公共卫生的行为习惯,以及自己在做公共卫生时遇到的小问题,并通过解惑进行具体导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发现身边不讲公共卫生的不文明行为,并提出改进建议。发现和建议的过程,既是学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也是自我照镜子、自我教育的过程。活动四:我能做到的此活动是上一活动的自然延伸,也是德育回归儿童生活的具体体现,呈现学生讨论的场景。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遇到相关实际问题时的正确做法,最后汇总形成锦囊袋,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具体导行。任务三:大家排好队活动一:还是排队好此活动呈现的是一个体验活动,明确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认同排队的意义。同时提出了此环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排队呢
12、?教材通过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取新作业本儿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会比较,感受规则带来的良好的秩序。活动二:哪些地方要排队?本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学校生活外的生活场景中,让他们思考哪些地方如果不排队会造成混乱,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展开想象,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活动三:怎样排队好?本活动主要目的是导行,旨在解决学生在日常排队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排队。任务四:我们小点儿声活动一:教室里面有点儿吵本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所开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感受,体会大声说话带给他人和环境的不良后果。公共场合高声影响他人的不当行为,唤醒学生生活中关于吵闹的教室环境的回忆,聚焦并放大身处其中种种不适的真实体验,感知嘈杂环境对人的不良影响。从此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活动二:做个小小调音师引导学生针对教室中有点儿吵的各种情况提出改进的策略,这是解决问题的环节,也是实践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学校范围内,在学校生活中寻找噪声现象,并跟同学一起提出改进策略。活动三:这里也要小点儿声本活动从学校生活拓展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认识保持安静的标志,为后续动手制作安静警示牌做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发现其他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并通过分析原因,进一步强化不喧闹、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