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3年乡村振兴推进工作情况报告典型案例材料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2023年乡村振兴推进工作情况报告典型案例材料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总结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镇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镇2023年乡村振兴推进情况专题报告镇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镇关于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的总结报告(乡村振兴)镇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2023年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四个不摘”,强化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坚持和
2、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守住“三条底线”,深化落实“四千行动”,着力提升“三化水平”,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成效(一)坚决守住“三条底线”1.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镇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坚持“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消尽消“原则,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通过落实“四个不摘”,确保脱贫成果“守得住”,以此为基础围绕“五大振
3、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止目前,脱贫人口新增22人,减少55人,全镇脱贫户共计1166户5269人,监测户94户402人(已消除风险50户231人,未消除风险44户171人)。每月调度各村(社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严格按照“村周研判、镇月研判”的要求研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相关事宜。及时优化调整脱贫户结对帮扶人员,对监测户落实3名监测帮扶联系人(1名县管干部、1名驻村干部、1名村干部),进一步强化帮扶力量。同时,我镇党委书记、各村(社区)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均已完成对脱贫户、监测户遍访工作,镇村驻组联络人也按照“月走访监测户,季度走访脱贫户”的要求加强对脱贫户、监测户的走访帮扶工作
4、。二是落实产业就业,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宣传落实各项到户政策,今年我镇到户产业申报补助699户954050元。维持小额信贷、“富民贷”有序推进,做到“应贷尽贷”(今年富民贷已放贷1户20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已放贷2户10万元,均没有出现逾期)。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岗位务工信息、交通补贴应报尽报,保障稳岗就业。切实做好最低生活兜底保障工作,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对脱贫户、监测户中失能或半失能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符合条件的依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大病医疗救助应报尽报,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镇多措并举,有效地实现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产业发展持续增收。2 .全力抓好粮食
5、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计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粮经套种生产方式按要求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建设,稳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二是压实储备责任。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提升生猪与畜产品的保供能力,推进蔬菜提升,今年新发展南瓜IlOO亩,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680亩,油菜种植4112亩、蔬菜种植2千多亩。三是持续抓好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树立落实大食物观,积极构建农林牧渝结合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3 .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成立了巩固
6、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20000余亩耕地红线,落实刚性指标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一是持续开展摞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对照图斑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二二是稳妥推进耕地“进出平衡”,健全完善耕地“进出平衡”工作机制,突出耕地保护优先序,扎实做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一)深化落实“四千行动”1.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改
7、造提升行动,按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四化一改”建设,加强坡耕地综合治理,计划全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4585亩。二是健全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机制,构建政府、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管护格局,加快耕地质量提升,加快污染耕地防治进度。三是编制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田间地头渠系和灌溉,对全镇约160口水池,安排专人管护,定期开展督查、管护,保障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2,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南瓜产业,我镇目前已发展南瓜产业IlOo亩,重点推动“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做好生猪调出工作,稳步推进烤烟产业,协同发展畜禽、中锋等养
8、殖。3,实施农民共富促进行动。一是宣传落实各项到户政策,今年我镇到户产业申报补助699户954050元。二是我镇引导了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民创业兴业,因地制宜开发了南瓜种植、生态采摘园、连香湖畔景区、青云山庄、红薯加工等特色种养、产地加工、乡村服务等增收项目。三是持续提升农名工职业技能,稳定就业增收。通过*本地厨师培训、引导宣传黔江叉车、保家远宏技能培训、万州挖掘机和直播电商培训等内外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帮助农民稳岗就业。4.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一是完成全镇户厕摸排工作,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已全面完成全镇5500户户厕摸排。二是依托积分制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
9、动”“五清理一活动”活动等专项行动,从道路整洁、农户房前屋后两方面对各村进行评比,提升村容村貌,营造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气氛。三是印发了*镇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运用实施方案(试行)、制定了积分兑换超市管理制度、推行了“积分兑换”管理办法,全镇7个行政村实现积分制、清单制全覆盖。通过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在积分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活动,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和谐、自力更生、爱护环境、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逐步达到管理科学、运行规范、基层自治能力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目标。四是已在全镇开展“活人墓”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
10、行动摸排和整治工作。五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宗教活动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三)着力提升“三化水平”1.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是坚持“改地适机”与“改机适地”相结合,围绕农田宜机化、农机装备智能化、农业大数据平台智慧化等场景,开展机械化推广使用。二是引进一批集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主作业为一体的农机装备,大力宣传农机补贴政策,目前我镇已成立了村集体劳务公司,购买了微耕机、大型无人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农业机械。2 .加快推动乡村数智化建设。一是加快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发展,提升4G、5G网络农村覆盖范围和质量,已实现4G、5G网络全覆盖。二
11、是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探索开展数字赋能乡村文明实践工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3 .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调制度。二是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我镇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方式,带动农户增收。三是完善村规民约,通过积分制选出清洁家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四是加强配齐各村基础人才,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工作中以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巩固拓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抓好了基层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经
12、营性收入5万元目标,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众自治作用,确保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全新蓝图。二、存在的问题(一)专业人才不足。一是现代化人才不足,缺乏专业科技和电商人才。二是基层条件艰苦,人才流失。三是“土专家”“田秀才”虽有一技之长,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是道路建设方面。我镇从主路到入户路再到产业路,已基本硬化全覆盖,但仍有少许地方未能涉及,给部分村民出行、生产带来不便。二是人居环境方面。垃圾桶、箱虽已全面覆盖,但由于人口较多、部分村人员较为分散等原因,垃圾桶数量还有一定缺口。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农民意愿的产业,提
13、升群众满意度、提高农户收入、加快*发展步伐;招商引资,吸引有技术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来*投资,共谋发展。(二)通过与企业合作、政府人才培养项目等方式,培育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担当的现代化人才;实施政策优惠,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扎根*,引导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真正做到知民意,解民忧;通过村广播、院坝会等方式,向村民解读各类政策、宣传爱护环境、邻里和睦等美德,健全落实各项机制,安排专人落实实施,蕴养“*为人人,人人为*”乡风。(四)积极广泛宣传小额信贷、富民贷、到户产业补贴等惠民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大力支持农户产业发展、生产经营。促进农户增收增产,保证农户收入逐年提升。(
14、五)持续推进监测帮扶工作。强化“六访六帮”工作,帮扶干部按照脱贫户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监测户每月至少走访一次要求,定期走访帮扶,向帮扶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解决问题;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工作,应纳尽纳,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提升等指标,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安全,保证收入稳步提升。镇2023年乡村振兴推进情况专题报告现就*镇2023年乡村振兴推进情况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3年乡村振兴推进情况(一)坚持保障粮食安全为“第一要务”一是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成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领导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将粮食安全作为党委政府头等大事,扛
15、稳粮食安全责任。认真落实“耕地”找回工作,确保粮食全年播种面积不低于3.1万亩。以创建智慧“*大米”万亩示范园为切入点,结合农业部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农技与农艺融合示范片等项目,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粮食稳产丰收。二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立“田长制”工作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镇、村两级田长为日常管护责任人的基层耕地保护机制,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大力开展土地整治。2023年,通过土地增减挂和土地复垦新增耕地共178亩。对二上永农非耕地图斑167个,面积949.87亩进行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种植642.59亩。三是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继续
16、实施0.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3.5万亩农田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生产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二)坚持培育产业发展为“第一要求”一是培大培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镇稻虾连作面积2.3万亩,已成为我镇“一镇一业”主导产业。在成功申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上,今年正在积极申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承办2023年*杯首届*小龙虾节暨夏日文旅消费季活动,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擦亮*“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金字招牌。二是推进乡村信息产业发展。建设集环境数据采集、视频监控、水质监
17、测、稻米溯源、病虫害预测于一体的物联网平台,对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进行数字化管控。加快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与*科技等电子商务平台交流合作,逐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2023年绿色食品认证已申报1家,拟申报3家。三是加大绿色食品双招双引。今年以来,我镇对标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要求,聚焦*镇独特资源禀赋,加大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力度,成立绿色食品产业链专班,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链长,形成“五链同振”的格局。镇主要负责人率队外出招商24次,拜访企业39家,接待国内外客商15批47人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6个。(三)坚持推进乡村建设为“第一成果”一是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全
18、域土地整治前期调查摸底、测算和材料申报等工作。进一步理清村庄发展思路、规范村庄有序建设和协调发展,目前,已完成黄金坝村村庄规划编制,正在对*、*、*、*4个村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二是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建设。我们按照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要求,以本地乡村特色为基础,整合项目资源,投资约2000万元建设了*社区*路、*村*和*村以及*社区*、*村*、*村*村等13个宜居村庄。深入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夏季攻势,组织450人次清理乱堆乱放600余处,打捞漂浮物及垃圾清理10.6吨,拆除无功能建筑及广告牌120余处,完成改厕240户,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在全市位列前三。新建*记忆馆、乡村振兴馆、渔文
19、化馆等场馆,重拾红色记忆和乡愁故事。三是农村道路建设提档升级。以“镇为中心、行政村互联互通”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目标,对7个村(社区)共13.64公里混凝土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标准达到6.5米沥青路面,里程数居全市第二。计划对10个村(社区)建设13.6公里安防工程,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在塔顶好建设联网路2.98公里,做好文旅项目落地“前半篇文章”。四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提升。9月1日,新建成的*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原*镇中心小学整体迁入。原*镇中心小学的场地和校舍整体并入*初中。全镇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条件更加完善。2023年中考,*初中53名学生被无中、一中录取。投资3050万元新建3500平米
20、的*镇卫生院,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将为全镇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投资30万元在*街道新建1座公厕,缓解了*街道公厕配备不足的问题。(四)坚持推动农村改革为“第一本领”一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坚持走“一二三产融合、园区化推进”之路,围绕“规划先行、土地流转、项目整合、农业招商、智慧赋能”的工作思路,全域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推动“小田变大田”、“确权确亩不确界”工作。全镇已累计流转到村集体土地2.2万余亩,引进*农业等企业8家,提高了农户土地租金,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2023年*镇率先打造*市首家现代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业发展提供
21、配套农资、农事、农技服务。邀请省内外农技培训专家开班授课6次,通过“室外+室内”、“现场观摩+互动实训I”等多形式,为100余名高素质农民提供稻虾养殖技术、水稻化学除草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目前我镇共有家庭农场180家,专业合作社71家,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4家。三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全面消除空壳村,持续壮大薄弱村,巩固提升培强村”的发展思路,探索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入股合作,服务创收,资源开发等发展模式。目前,10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976.68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益达到50万以上村6个,截止2023年8月底村级集体经济总收益628.37万元
22、。(五)坚持夯实治理有效为“第一责任”一是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积极申报2023年“一中心一广场一项目”,新建黄金坝村党群服务中心和公路村党建文化广场,结合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对*、石碑、周闸等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完善和升级,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大力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双联双应”工作暨“走亲戚”活动,开展了“十个一”系列活动和“幸福去上门”行动,122名镇村党员干部结对“亲戚”256户,征集“微心愿”200条,解决问题130个。着力塑造党建品牌,打造公路村“数字化”综合型产业融合发展“三圈一线”基层党建示范点。稳步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构建镇、村、组
23、三级联动体系,A级及以上信用村比例达100%,A级及以上信用户5653户,占全镇农户75o二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新建占地18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宣传教育,强化阵地建设。以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猜灯谜做花灯、包粽子制香囊、做月饼诵古诗等活动,打造“钉”住乡愁、法治“福”务团、“夕阳入画”志愿服务品牌,开展“芳菲谷雨节相遇读书会”、“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专题阅读活动。上半年,*镇获评“*好人”1人,“*市五星级文明户”4户,“最美庭院”10个。三是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镇以“网格化”推进治安综合治理,共划分71个网格,在
24、重要场所安装了“天眼+”“雪亮工程”视频监控310个,实行全天候监控,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水平。各村(社区)组织群众参与治安巡逻队,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模式,设立村级“春风细雨说事室”,受理矛盾51件,已化解48件,群众满意度100%,有效将矛盾吸附在村,化解在当地。群众平安建设知晓率、满意度和参与度明显提升。(六)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第一动力”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开展了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动员组织镇村干部和网格员416人对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开展排查,排查整改225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新识别监测户9户28人。优化配置网格员222人,常态化走访排查,加强预
25、警监测。家庭医生服务签约L3万余人,建立规范电子居民健康档案2.5万余份。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2.02万元,通过小额信贷“一自三合”模式,新增签约小额信贷共85户,完成贷款投放425万元,对存在返贫风险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致贫返贫风险。二是狠抓评估反馈和自查问题整改。对照*市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反馈的19个具体问题,确认我镇3大类13个整改问题,明确39条整改措施,目前均已整改到位。强化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今年申报财政衔接资金项目23个,总投资1538.63万,其中衔接资金1489.43万元已按序时进
26、度拨付。2023年我镇乡村振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乡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单一、增收渠道不宽等。对此,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立足*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聚焦产业提升,促进乡村发展。树牢耕地保护红线意识,确保粮食安全。做大做强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的土地流转工作,建设市级“渔+”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农副产品
27、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体系,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产销对接。补齐农业二三产短板,培育和招引小龙虾、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围绕塔顶珏农文旅项目,打造综合田园体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各类成员建立紧密的产业、要素、利益联接机制,实现合理分工、利益共享,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二)聚焦乡村建设,打造和美乡村。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引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坚持科学规划,积极盘活土地等资源要素。加快建设2023年*村、*美丽乡村中心村,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项目。规划2024年*
28、、*2个和美乡村和13个宜居村庄建设。提前谋划2024年农村道路建设工作,做好前期设计和矛盾协调。加快*片区排涝项目实施,提升*、张*村水系排涝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保障。对接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水美乡村建设和以工代赈专项债项目。(三)聚焦乡村治理,打造善治乡村。深入实施“六治工程”,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夯实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加强村班子建设,加强对村干部管理监督,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整治。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整合原综合执法队、城管四五中队成立*镇综合执法队,乡镇赋
29、权改革先行先试,打造城乡综合治理样板。加强村级网格员、乡贤理事会等队伍建设,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四)聚焦人才培育,赋能乡村振兴。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通过开展外出学习、业务培训、“擂台比武”等培训措施,不断锤炼“头雁”能力本领。抓好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坚持把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实现村级干部队伍新鲜血液不断,乡村振兴活力不断。挖掘“乡土人才”队伍,重点从种养殖大户、“五老”人员、乡贤队伍中挖掘培养乡土人才,引导群众自发参与乡村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加强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五)
30、聚焦民生保障,增进群众福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牢防返贫底线。紧盯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民生需求,着力在持续抓好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文化等各项民生事业上下功夫,继续实施“暖民心”工程,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各位代表,同志们,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务实拼搏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为*市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努力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贡献*力量!镇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近年来,*市*县*镇立足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
31、康养休闲、农耕体验、田园采摘、疗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小镇,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乡村振兴榜样奖,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按照规划引领、因村施策、分类指导、先易后难、久久为功的原则,结合各村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产业特点,坚持“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协调引进专业部门,与镇村干部、农村能工巧匠一起,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镇齐动、农民主体”的工作落实机制,健全镇村社户四级网络和镇村社三级干部包户制度,积极争取县直部门
32、帮建,综合采取“学、拆、建、统、管、营”等措施,扎实推进村社水、电、路、房、网等基础建设,配套建设村级服务中心、村史馆、文化广场、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全域建设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措施,通过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积极开展“六争六评”“村评户比”“家洁院净”等活动,动员村民投工投劳,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巷道硬化、庭院改造和室内建设,引导群众由“等靠要”变为“主动干”,推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二、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增添发展动能。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充分发挥镇区中心带动作用,投资*万元建设*小城镇
33、项目,实施房屋风貌改造*座,镇区道路提升*公里,建成占地*平方米的*公园,实施了地下弱电管网改造工程;投资*万元,建设设计日供水能力达*立方米的供水工程;投资*万元,在原有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公里,全面提升了城镇服务功能。坚持以景区的标准打造旅游村,先后建成*文旅康养产业美丽乡村、*房车露营地、*民俗文化美丽乡村、*多元富民产业示范型美丽乡村、*村文旅开发型美丽乡村,逐步构建了以*河滨河观光路为纽带,西起*,东接*,串联*等景点的全域旅游大景区。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乡村旅游农家客栈40家,客房266间、床位398张,旅游业从业人员700人以上,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
34、综合收入1400万元,真正释放了“绿色经济”的最大效益。三、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质效。结合镇情实际,按照“川坝菌疏、半山花椒、高山药材、林区中蜂、益蓄则蓄”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整体推进,争取实施了省级产业强镇项目。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示范带动、能人引领等多种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壮大养鸡、猪、中蜂养殖,以及中药材、花椒、核桃种植等多元富民产业,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形成了党支部作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合作社经营增效和农民群众增收的多赢局面。截至目前,全镇养殖太平鸡2万只、能繁母猪1万头、中蜂9600箱,修建食用菌大
35、棚500座、蔬菜大棚1座,新发展中药材种480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2个80万袋,发展花椒600亩、桃猴桃200亩、晚熟蜜桃100亩、晚熟樱桃100O亩、优质板栗5600亩,鼓励脱贫户发展“五小”产业267户。建设核桃专业交易市场1个,综合农贸市场1个,发展核桃加工和酒坊企业4家,培育了“老树核桃”等知名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促进了群众致富增收。镇关于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的总结报告(乡村振兴)按照乡村振兴局工作安排,根据*县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文件指示精神,要对问题整改扎实组织“回头看”等各项重点工作制定如下暗访督导方案。一、时间安排
36、2023年9月9-13日。二、排查的范围在全镇15个村(社区),对反馈问题认领的18类问题356条具体问题开展“回头看”工作,查看各村针对上次核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是否整改到位,是否存在虚假整改情况。对认领问题及整改情况再次进行核查。三、工作开展情况(一)入户走访,每个村随机选择重点人员、脱贫户和监测户名单中随机抽取510户入户走访。(二)查阅资料,重点查看村级研究集中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记录,重点人员名单,排查工作台账,问题整改清单监测对象识别程序,脱贫户分类帮扶程序,光伏收益分配,到户产业奖补,务工信息台账等相关资料。(三)形成督查通报。对所有村(社区)进行全覆盖督查,按照督导方式和内容,认
37、真开展工作,发现问题现场反馈村(社区)并指导做好整改,对未及时整改或发现严重问题的村(社区)进行全镇通报处理,对出现工作失误的专干进行通报并扣除绩效工资处罚。四、存在问题(一)档案整理不规范。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认领台账整改成效无佐证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专题会议记录未能体现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及学习;大额医疗支出资料不规范等问题。(二)基础工作不扎实,户内资料不规范。户内政策明白纸及一户一码未及时发放到户或由于农户保存不当造成遗失未及时补发问题。(三)就业帮扶情况掌握不准。外出务工人员电话号码错误或不清楚省外外出务工补贴政策问题。(四)个别村扶贫
38、资产管理不规范,登记资料有缺失。公益岗考勤表未及时更新,公益岗协议日期到期未及时与贫困户进行重新签订问题。五、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强化集中排查。集中一个礼拜时间,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活动。聚焦“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点环节、聚焦产业帮扶、公益性岗位、扶贫资产管理等重点工作,聚焦监测对象动态管理,聚焦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逐项逐条核实销号。要开展识别标注,严格执行标准和程序,不搞规模控制,做到应纳尽纳。坚持精准要求,做好信息采集和录入。二是强化动态监测。落实网格化包保,压实乡村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的帮扶责任,加强跟踪走访,实时掌握情况,对符
39、合监测标准的农户,要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开展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三是强化分类帮扶。要及时根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需求,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要坚持精准施策。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与兜底保障措施相结合,持续激发内生动力。要做到分类帮扶。在重点做好监测对象帮扶的同时,要对脱贫不稳定户以外的脱贫人口加强分类管理。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要加强相关政策业务指导,持续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省、市、县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质量,确保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五是持续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围绕“两个保持”目标任务,常态化开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状态、务工就业地点等数据信息摸排,及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开展动态调整,确保实现“账实相符二要根据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及时兑现各项奖补资金,确保稳定实现务工就业。要紧扣脱贫劳动力的劳动能力、就业需求,按照“按需设岗、一岗定员、岗需互选、人岗匹配”要求,开发好、管理好、使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做到“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