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双高”建设奋进“十四五”发展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力“双高”建设奋进“十四五”发展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聚力“双高健设奋进“十四五”发展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一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四次教代会暨工会会员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郑卫东(2021年6月24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审议。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四届四次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在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接建党百年华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K全力推进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谋划部署“十四五”发展布局,聚焦立德树人,聚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聚力“双高
2、校”,奋进“十四五”,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当前学校发展的背景和思路(一)类型教育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升级是当前学校发展的重要背景首先,改革背景下的院校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落实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愈加突出,国家、省“双高计划”建设相继实施,办学竞争更加激烈。这既从宏观上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对学校办学治理能力和内涵建设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其次,数字化成为时代主流和未来趋势。这不仅体现在纺织服装产业“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定位,更深刻影响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要求。数字化转型是学校开展办学治
3、理、技术技能服务、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判断治理能力强弱、服务水平高低,乃至判断大学、专业(群)、教师、学生能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这要求我们必需更加紧密地跟踪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动态,在感知产业改革脉搏上比别人早一点,在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比别人快一步,决不能犹豫不前、行动迟缓。最后,浙江、宁波的时尚纺织服装产业地位对服务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地方和服务产业的“天然统一”是我们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们立足纺织服装行业特色提升内涵质量的信心所在。时尚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浙江和宁波的重点发展产业,具备率先建立世界级先进纺织工业体系和产生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企业的条件。主动
4、对接浙江及宁波纺织服装万千亿级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动对接浙江时尚万亿产业,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需求,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服务宁波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当前,学校正处于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攻坚期。职业教育类型化转型、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倒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调研,紧跟发展主流,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唯有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意识、坐不住的危机意识,才能在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态势下抢抓机遇,才能在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大作为,进而实现建好省“双高”,冲击国“双高”的奋斗目标。(二)学校发展总体思路学校
5、第2次党代会报告确定了“两合作三服务”的发展战略,提出学校优势和特色专业建设水平进入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综合办学实力力争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前10%,全省高职院校前10名的“双十”战略目标。以党代会报告确定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充分研究判断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政治、政策、产业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新机遇,我们进一步把“冲一流、强特色、创双高”作为总体目标,确定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首先,建设“时尚纺织服装+”的“2+3+2”专业群体系。以“以群建院”为抓手,加快适应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突出新一轮专业群优化调整工作,进一步突出专业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突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
6、位。着力打造时尚纺织服装“2+3+2”专业群结构体系,集中精力解决专业发展不充分,专业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优势专业继续做大做强,力争成为行业乃至全国一流专业;支撑和拓展专业要做特做优,凸显“时尚纺织服装+”特色。其次,深入实施校企校地合作、国际合作战略“两合作”战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格局,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打造行业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服务高地。强化国际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平台资源,以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建设为龙头,做强做优中日服装设计专业、中韩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不断壮大“中国(浙江)-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力量,
7、形成校企校地合作与国际合作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机制。再次,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师生成长成才的“三服务”办学理念。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时代脉搏,持续深化改革,探索新机制新办法,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特色更特、优势更优;聚焦时尚纺织服装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服务宁波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和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学校师生成长成才,优化“四双”师资队伍建设,优培“红帮新人”,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第四,持续推进“四个校园”建设,为育人营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硬件方面,以中英时尚设计大楼投入使用为节点,完成空间布局的优化工作,统筹
8、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教室、工作室建设。以现代感与时尚感相结合的角度美化校园,大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软件方面,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高水平服务。在强化课堂育人主渠道的同时,培养“健康第一”的意识,常态长效创建文明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红帮精神引领并融入到“匠心匠艺”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第二课堂中。树立立“大思政”理念,推进“十大育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浙纺服院“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最后,构建基于“督导新体系”的五项管理工作有机衔接和整合。建设“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督导新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同步推进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内部控制体
9、系建设,加强科学统筹,有效衔接,提升学校办学治理能力,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二、近两年学校办学工作回顾(一)发扬抗疫精神,为“两手硬、两战赢”打下坚实基础自2020年初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全校干部师生员工克服困难,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通过实施精准动态网格化管理,为确保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两手硬”“两战赢”打下了坚实基础。全体干部师生员工勇于担当、冲在一线,经受住了疫情考验,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张燕飞老师被授予宁波市首批“战疫”先锋个人称号。学校15名专家教师加入市“百名科技专家进企业”工作组,为全市抗疫复工贡献了重要力量。(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
10、质量进一步提升1.成功入围省“双高”校建设单位。省优质高职校通过验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专业(群)建设。召开“以群建院”专家论证会并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订实施学校专业群及空间调整方案,启动实施“以群建院”战略,明确“2+3+2”的专业群建设格局,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等功能一体化,开放共享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纺织服装虚拟仿真实训成功申报成为省级基地。完成8号楼教学楼四层部分智慧教室改造;改建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基础实训室;新建“1+X”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建设商学院新零售实训基地二期;新建直播学院实训基地一期。2 .被评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示范校”。纺织品设计专业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顺利
11、通过教育部验收。商务礼仪成为学校首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制订实施匠艺课堂实施方案,启动了首批“匠艺课堂”建设工作。3 .6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本教材入选2020年浙江省新形态教材。新增3个专业参与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累计试点专业达到9个。8项教学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4 .教师获得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省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六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三等奖1项。师生代表浙江省高校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全国特等奖,是参赛高职院校最好成绩,也是全省唯一获特等奖高校。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
12、赛上,我校师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5 .牵头搭建“两中心两基地”4个市级平台,即:宁波市跨境电商直播研究中心、宁波国际直播人才精英库运营中心、中东欧品牌直播运营中心孵化基地、新外贸新零售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成立中国(浙江)-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6 .理顺了产业学院高职扩招教学工作,形成了高质量、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职扩招工作经验和模式,高职扩招案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高职扩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市教育局作为典型案例向教育部推荐。7 .根据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制订了主体责任清单,召开了“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启动了“十大育人”工程方案的制定工作。制订了“课程思
13、政”教学设计参考“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指南,开展了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优秀教学改革案例遴选工作。启动实施了红帮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工程,制定了红帮文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制作了“红帮文化”微课,推进学校特色文化教育。8 .招生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攀升。2020年招生录取率98.77%o其中浙江省内录取率100.6%,“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录取率100%。2020年毕业生留甬就业率47.46%,高于全市高校平均水平。2021年提前招生报名人数增长20%。(三)“四双”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1.学校人才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设经验,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
14、思路和工作任务。2.基本完成“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持续提升,结构趋于优化。现有教职员工651人,专任教师393人,生师比14.09。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44人(占比36.64%)、硕士及以上教师168人(占比42.75%)、“双师双能型”教师336人(占比85.5%),基本达到“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3.2020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类评选中获得荣誉或奖项36人次,其中2名教师获浙江省“金蓝领”称号,2名教师获浙江省“援疆工作特别贡献奖”、1名教师获浙江省“东西部协作扶贫协作突出贡献奖二4.与智尚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园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
15、养培训基地。重点推进访问工程师培养工作,2020年,获批省级访问工程师18名、国内访问学者2名,获得省级访问工程师评审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5.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培工作成效明显。引进副高4人、博士4人、硕士29人、海外经历人才6人,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合作建设兼职教师库,现有兼职教师376人,基本覆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先后聘任了产业教授6名,柔性引进行业企业专家2名、特聘教授1名、兼职教授2名、非遗大师1名。(四)大力推进“两合作三服务”战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1.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把宁波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学院、宁波纺织服装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两院”)建设作
16、为全校性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学校“政、校、行、企”四方共建“一园两院”项目获批浙江省2019-2020年度“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项。2 .深入推进校企(地)合作。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纺织机器人应用高峰论坛暨服装产业智能化推进大会。深度参与2020宁波时尚节暨第24届宁波国际服装节,首次独立设置594平方展厅,成为首个独立设展高校。3 .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被浙江省确认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牵头组织成立中国(浙江)-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中罗丝路工匠学院建设持续推进,新拓展蒂米什瓦拉大学工程学院等3所院校加入中罗丝路工匠学院合作平台。新
17、中韩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成功立项。4 .扎实做好学校科研工作。2020年度市级以上纵向项目立项87项,经费45.8万元。横向立项179项,合同经费1099.9万元,到账1059.1324万元。纵向累计到账52.75万元,累计合计到账HOO余万元。学校现有“纺织服装研究院”等科研机构46个。夏建明老师领衔的染整技术研究所科研创新团队的“纤维素针织面料草木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重点需求)项目通过2020年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重大需求评审获“最佳解决方案奖”,签订了总投资1500万元的科技合作协议。夏春玲老师领衔的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支撑服务团队的加快宁波城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8、入选总第381期的宁波市社科成果专报。谢佩军老师领衔的智能控制技术团队申报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智能水肥气灌溉系统研究与应用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 .推进高质量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2020年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开班495个,培训27655人,金额达900余万元。与宁海传媒集团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宁海传媒培训中心”“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分院”。学校与镇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共建镇海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框架协议。(五)持续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1.召开了学校“十四五”规划启动大会暨省双高方案校内评审会议、学校一届二次理事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行业、企业代
19、表共同研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双高校”建设方案。6 .进一步压实“清廉学校”建设任务。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学校政治生态建设、完善学校治理体系、规范关键领域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学生学业管理等的重要工作载体。制定印发了学校2020年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具体涉及25项任务,100条举措。7 .持续推进“大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学校内部质量诊改平台一期建设工作,梳理出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5个层面指标库10个,包含422个质控点,为纵深推进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平台支撑。8 .完成新一轮校务服务事项的调整工作,调整后师生服务事项为87项。完成学校“最
20、多跑一次”服务事项手册编制工作和“最多跑一次“门户网站一期建设工作。三、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全面推进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关键之年。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两会”的相关部署,结合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高质量开展省“双高”校建设,高水平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一)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1.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按照浙江省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
21、康防护措施指引和宁波市冬春季室内外人群聚集性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全面完善调整各项防控机制和工作方案,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9 .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教育部部署的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防治,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改善校园卫生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食品安全,加强公共区域消杀工作。(二)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驱动,全面推进高水平“四双”师资队伍建设10 全面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四有
22、”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考评落实,修订完善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落实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研究制订科学完整的师德考核标准体系,树立先进师德典型,将师德师风作为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培育涵养,强化教师“四史”教育,健全教师荣誉制度,挖掘优秀教师典型,强化宣传感召。11 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一是聚焦“破五唯”要求,全面梳理学校规章制度,以新一轮职称评审制度和管理办法改革为重点,明确分类持续推进管理制度的任务清单。二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与省“双高”建设和“十四五”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四双”教师队伍三年规
23、划和分年度目标计划。三是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评聘、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四是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探索实施职业讲师和企业顾问制度,完成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建设工作。五是深入探索教师分类评价考核机制,创新优化高层次、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培育举措,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营造“以贡献论英雄”的干事创业氛围。5引培并举,打造高水平“四双”师资队伍。一是推进党建与业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二是启动“金纺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面向专业(群)带头人遴选培育一批“双影响力”名师,引进一批高层次企业专家和高水平现代产业导师。三是面向教育教学能手培育一批
24、“双师双能”名师。四是实施“双语双能”教师培养计划,打造高水平“双语双能”教学团队。五是启动“经纬融合”校企育师计划,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学创新团队、企业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红帮工匠二六是面向青年骨干教师培育一批“菁英人才”。七是高标准建设教师发展中心,针对教师个性化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养。(三)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引领,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 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制度体系和育人机制建设。一是制订“十大育人”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二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增强思政课程感染力和吸引力。推动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三是推
25、进课程思政改革,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13 打造“红帮精神修德、匠艺课堂长技、通识教育求真、专业素养尚美、劳体教育固本”的“五位一体”特色育人体系。一是构建思政教育“四进”教学建设格局。二是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全力打造“匠艺课堂”教学品牌,培育“匠艺”品牌社团。三是搭建个性化通识课程选修平台,建设一批校本通识课程。四是开设一批美育课程,建设创意和美丽校园,全员参与“融+”纺服时尚周和“宁波时尚节暨国际服装节二建好“中高职美育校际协作共同体”。五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立专业群劳动实训基地,使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14 完善落实省“双高”建设方案,优化“2+3+2”专业群布局
26、,“以群建院”落空间布局调整方案。一是构建与产业链对接更加紧密的“时尚纺织服装十”的“一体多元”专业体系,强化专业群协作机制的建设,增强专业群合力效应。二是指导各学院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进专业群建设方案、师资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等制订完善工作。9,持续推进“三教”改革,高质量推进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一是持续做好国家纺织品设计教学资源库更新工作,协同推进古建保护技艺传承与创新资源库项目建设。二是重点打造50门“匠艺课堂”,开展校级精品在线课程认定,做好国家、省市级在线开放课程申报工作。三是大力推进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教改研究和教学成果总结提炼,为在国家级、省级职业教
27、育教学成果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上突破打好基础。四是建立校级教材选用委员会,加强教材选用审核,严格落实教材建设意识形态责任制。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以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等为重点,资助出版一批优质教材,组织申报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和省新形态教材项目。五是组织相关专业积极申报第四批“1+X”证书试点。六是启动现代纺织与时尚服装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七是做好宁波市特色学院建设检查验收工作。10 .加大力度支持师生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一是完善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大力支持师生参加各类比赛。二是举办学校第三届教学能力大赛,培育、选拔一批优秀教师及作品。三是重点做好教
28、育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准备。四是做好全国高职院校纺织品面料检测大赛的申报和组织工作。IL持续优化教学空间布局。一是重点推进中英时尚设计大楼及周边环境建设,确保按期高质量投入使用。二是完成时装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搬迁工作。三是统筹全校教学空间布局的规划使用。四是完成中东欧中心和直播学院2期建设。五是完成纺织服装数字化车间/跨专业智能制造学习型工场建设。12 .以确保专业规模稳定、结构合理为原则,持续完善招生就业体系。一是按照学校省“双高”校建设方案,结合“十四五”期间专业(群)建设规划,科学制订招生计划,高质量完成招生工作任务。二是完善校院协同联动机制,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指
29、导与服务水平。三是精细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研判依据。(四)深入实施“两合作三服务”战略,推进产教融合走向深入13 .依托“双元共建”,打造“服装产业园+研究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综合体。一是深化与雅戈尔集团、博洋集团、申洲集团、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鸟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宁波纺织服装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服务中心、纺织服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一批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实体化运行的全国示范性纺织服装职教联盟。二是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建好产业学院、直播学院、再生循环纺织品创意研究推广中心等一批校企协同育人平台。14
30、.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一是继续全面深度参与“宁波时尚节暨宁波国际服装节”,进一步提升“纺服时尚周”开放度,全面展示学校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能力。二是着力打造技术成果转化高地。开展区域纺织服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有针对性加强高层次纵向课题研究,提升技术技能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力争累计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超3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额达到100万元。三是做好对新疆阿克苏、黔西南州等对口援助工作。四是努力打造纺织服装行业金牌示范鉴定校,争创国家示范教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做好宁波市安全培训中心升级建设,继续教育学院宁海培训基地、学校老年大学建设等工作。15 .高标准推进中英时
31、尚设计学院建设。一是深度引进英国先进时尚设计办学管理体系,吸收消化国际前沿时尚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探索推进“双轨制”人事管理机制改革。三是总结和推广成果经验,强化改革平台功能,进一步突出对各专业(群)在国际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的试点带动作用。16 .以服务“一带一路”为载体,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一是借助“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提升服务能力,建好“中国(浙江)-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二是以中罗丝路工匠学院建设为载体,继续探索和积累“走出去”办学道路。三是做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和“红帮技艺”鲁班工坊建设工作。四是系统做好中韩、中日、中英合作办学的申报和
32、延期工作。17 .做好校友工作。一是做好“校友之家”建设工作。二是做好校友公众号和“校友卡”平台建设。三是利用好校友资源,积极推进与博洋集团、滕头集团合作项目。(五)精心打造优质校园环境,全方位提升育人水平18 .争创“省级文明校园”。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开展年度“文明校园建设月”活动,结合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和“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攻坚垃圾分类,严格禁烟要求,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19 .打造“阳光校园”育人品牌。一是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育学校特色体育品牌。二是积极塑造“阳光
33、心理”,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办好第十五届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三是完善阳光行为清单,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诚信“阳光行为”习惯。20 .强化“创意校园”育人功能,促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提升,推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建设。二是推进以“卓越技师”“评展鉴赛”等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纺服时尚周”平台作用,持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新方法新机制。三是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参与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创新项目等丰富成长经历,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21 .营造“美丽校园”育人氛围。一是积极回应师生诉求,
34、推进学府东苑改造工程,完成学府东苑学生公寓楼及周边环境整治。二是完成年度空间调整及优化项目工程,提升办学保障水平。三是科学统筹资源配置,改善校园水电智慧管理水平,推进节能校园建设。22 .构建“文化校园”育人载体。一是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继续完善“十四五”文化校园建设方案。二是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的载体设计,建好校史馆。三是挖掘“红帮”特色文化资源,形成系列文化成果。23 .提升“平安校园”建设水平。一是以迎接省“4A等级平安校园”复评为抓手,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技能。三是完善安全基础设施,推进校园监控、消防等设备设施建设。
35、(六)改革落实与规划引领同步,统筹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24 .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结合省市“十四五”规划最新定位和要求,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专业群建设为重心,结合省“双高”校建设方案落实,为争创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打下坚实基础。25 .以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学校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一是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科学整合权责清单、信息公开、法律服务等师生需求内容,完成师生服务平台建设升级。二是以省“教育魔方”工程建设方案为依据,强化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完善“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三是系统规划协同办公数字化转型、师生
36、服务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教育管理数字化转型、教育教学应用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四是重构“5G+”校园网络体系,升级智慧校园环境。26 .统筹推进新督导体系建设。一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覆盖面广、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专兼结合的督导队伍。二是规范质量报告制度,按期向社会发布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报告质量报告办学绩效报告。三是建成诊断改进平台,实施内部质量诊断改进报告制度,对于重大问题启动约谈流程,时时监控改进状况。27,统筹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财务规范管理。做好财务不相容岗位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流程执行的规范。做好年度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
37、工作推进力度,试运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采购管理系统。二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加快实现审计数字化改革,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审计整改报告机制、查督办机制、结果运用和公告机制、约谈和问责机制。28.统筹推进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围绕学校新章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完善体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标准和运行机制。二是构建以制度为依据的支撑性流程系统,将支撑性流程作为推进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三是启动新一轮制度废改立工作,形成系统化的制度标准,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确保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围绕“冲一流、强特色、创双高”要求,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正作风、树教风、抓学风,全力以赴打造“硬核成果”,高质量完成省“双高”校建设任务,为争创国家“双高”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