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1077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领会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心得发言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强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的讲解应杜绝戏说革命历史、调侃英雄模范,务必坚持正确导向。此举为相关讲解服务、活动开展立了规矩、画了红线。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遍布全国各地的革命文物资源记录了革命历史,传承了红色基因,承载了革命情怀,能激发爱国热情,是新时代为公众上好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的有形载体。近年来,以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为主的红色旅游热持续攀升。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从2004年的

2、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据预测,2023年我国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元。而随之一同攀升的,还有游览者对讲解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红色旅游地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坚持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加大对实物藏品、革命史料、口述资料的系统研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事件、人物、精神和价值,做到讲解内容见物、见史、见人、见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肯定。随着近年来游览人数激增,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自行向游客有偿提供讲解服务的私人讲解员,他们的讲解水平参差不齐。相关行业要有“严密”的规划,对于私人讲解员、社会讲解员,各地导游协会理应积极作为,开展各类革命历史讲解培训服务、学习服务,帮助他们更

3、准确、生动地讲好革命故事。人们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是为了跨越古今,与革命先烈身处同一片土地,以先烈的革命理想和流血奋斗回答当下的现实提问,从而搞清楚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明天又该去往何处。因而,对革命历史不应报以戏说与调侃的态度。关乎庄严革命历史的讲解服务,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严”字上。讲解员要有“严肃”的态度,意识到这是需要崇高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支撑起的事业Q场馆要严格落实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恰如其分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客观准确讲述真实历史、真实故事,杜绝生搬硬套、过度拔高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杜绝戏说革命历史、调侃英雄模范,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国家博物馆率先行动,今年7月发

4、布通知,明确规定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需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报备讲解内容等材料。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防范戏说革命历史,杜绝调侃英雄模范,是我们正确认识革命历史、正确评价革命先烈的应有之义,这份不容打折的“庄严”,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守护。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专程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

5、自然村调研,明确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强调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身处乡村振兴一线,我们要深刻认识生态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从人居、文化、产业三个维度,推动乡村“好生态”真正成为“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的“好生态”,为走好乡村“共富路”拓展“生态圈”。立足人居属性,让“好生态”在乡村建设中更“接地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这一目标,既要为环境保护渲染“底色”,又要为群众生活提升“成色”,进而为和谐共生增添“亮色”。乡村“好生态”应当是“接地气”的“好生态

6、”,就乡村实际而言,要让人与自然在乡野沃土来一场“双向奔赴”,关键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乡村建设的关系,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公共服务短板,引导农村群众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同时,对于有着“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美好意境、生态资源丰富的乡村而言,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绝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要在坚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中,在村庄规划、设计、建设等各环节,突出“原生态”,彰显“轻生活”,引入现代低碳环保技术,进而打造“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游”的美丽乡村。着眼文化特色,让“好生

7、态”在文化赋能中更“有灵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形容游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能获得不同的观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亦是如此,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从自然视角看具有相似性,当赋予其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时,便能更具“灵气”,从而焕发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魅力,这正是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上饶市婺源县,还保留着传统的晒秋习俗,每到深秋时节,村民在晒场和自家房前屋后架晒农作物,色彩斑斓的晒匾与周边山岭、绿树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玩,在这一生态价值的转换中,传统民俗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不仅是“晒秋”,传统农具、农艺技术、农时谚语、趣闻

8、轶事等文化内容都可以拿出来“晒一晒”,关键要在深入挖掘内涵、讲好乡土故事上下功夫,赋予乡村自然风光更多的文化内涵,让乡村“好生态”灵动可感。树立产业思维,让“好生态”在品牌打造中更“聚人气”。实现生态价值的转换,还要善于从产业视角看待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品牌化思维,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例如,“丽水山居”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民宿区域公用品牌,于2019年4月成功注册集体商标,四年多来,通过完善服务标准、扩大宣传推介等手段,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仅2022年全年就接待游客2697万人次。这启示我们,让“好生态”真正成为长久“聚人气”的好生态,离不开品牌的打造。一方面,要把生态符号融入品牌宣传,在乡村民宿、山货海货等品牌的推广中,不仅要体现地域特征,还要彰显生态价值,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Q另一方面,要兼顾品牌标准化和个性化,制定完善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要立足乡村特点,抓住都市群体的需要,鼓励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让“好生态”在品牌打造中更“聚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