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讲稿: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二这不仅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更是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终身成长的基本需求。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普及现代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公共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学习型家庭和社区建设、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完善老年教育体系、用数字化助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一、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大意义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仅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一)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
2、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以贯之的倡导,已成为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共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经历了无数次深刻而复杂的变革,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基于人类社会以及教育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会议上,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提出的终身教育的提案,为促进终身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将发展终身教育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国际战略在全球提倡和实践。当时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的埃得加富尔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对英、美、法等23
3、个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对有关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7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重要报告。这份报告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倡导“终身教育”,该报告使“终身教育”成为流行全球的重要术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把学习权的落实作为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保障。从世界人权宣言(1948)、学习的权利宣言(1985)、汉堡宣言(1997)到全民教育宣言(2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一再强调保障每个人的教育权以及不分差别的终身学习权。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一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17项可持
4、续发展目标,其中第四项目标即为关于“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成为引导全球教育发展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总目标。紧随其后的反思教育报告再度掀起终身学习热潮,推动终身学习进入实质构建期。从概念的发展角度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下的现代终身教育,从观念上经历了从“永恒教育”到“终身教育”、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概念转化历程,在实践上经历了从关注成人教育到全民终身教育、从终身学习到“优质、全纳、公平”的终身学习、从个体学会生存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转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共同遵循。各国积极落实联
5、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主张。对教育的投资除了学校正规教育外,还开始向成人教育倾斜,亚洲I、非洲、拉美地区文盲比例较高,所以当地教育多是传授读写能力,以达到扫除劳动力文盲的目的。而欧洲和美洲经济发达,除扫除劳动力文盲外,还关注了职业培训领域,为劳动者提供继续提升的渠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自20世纪中叶开始,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完成了面向全民的扫盲教育,已经逐渐实现了向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的重要转变。(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口强国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中期以舒尔茨为代表的
6、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颠覆了世界对社会生产的认知,使知识与技能逐渐成为提升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教育开始被视为提升生产效能的必要手段。可以说,在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为了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力,更加重视和关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经济社会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增加,周期不断缩短。19世纪以前,我们学到的知识,足够自己用到职业生涯的结束。到了19世纪80年代,部分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而到了20世纪,知识的更新周期已经缩短到了3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新一代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很重
7、要的就是要有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J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口强国。截至2022年末,我国人口为14.1175亿人,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是8.76亿人,劳动力资源整体仍比较丰富,但是总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客观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12年,其中加拿大为14.6年,澳大利亚为14.4年,英国为14年,芬兰为13.5年,美国为13.4年,法国为13.1年。值
8、得肯定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加速推进,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了14年。除了普及全日制教育外,我国仍需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供给,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以此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口强国。(三)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推进全民教育、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教育目标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教育理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的大范围的扫盲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义务教育,再到20世纪末进一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我国很快实现了高等教育大
9、众化、普及化,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纲领性文件,在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的同时,坚决履行了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的承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八大目标的领衔目标。该文件中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实
10、现了我国新时代从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深度转型。目前,我国已经把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作为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战略目标任务,摆到了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位置。(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的基本需求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但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终身学习、持续提升的过程。为了应对知识发展、信息爆炸带来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就提出了“学会求知”的目标,作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这是每个人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基本能力。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不确定时代,
11、唯一不变的特征就是变化本身。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许多职业不断被机器人所取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小组发布的2030年的人工智能和生活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在将来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力的工作不到5%,但是60%的职业中包含至少30%可完全自动化的内容。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发布的一项关于根据大数据计算系统分析365种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概率的报告,认为最先被替代的工作岗位包括数据输入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等。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今天所处的时代被称为“新职业生涯时代”,职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无边界、多变性等特
12、点。要使个人的人力资源能够“保值”“升值”,必须把正式的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把学习、劳动与创新结合在一起,劳动者通过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思维方式、认知逻辑、知识结构,在碎片化的时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职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风险。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时代变化所感受到的不适,究其根源,是我们不能从身心两方面跟上时代快速变化的节奏。而我们之所以不能从身心两方面跟上时代快速变化的节奏,则是因为终身学习意愿和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匮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的社会存在感、价值感、意义感和幸福感。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13、的基本路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把自己摆进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一)普及现代终身学习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必须面向全民普及现代终身学习理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对全球时代特征的敏锐观察,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率先提出终身教育的基本主张:每个人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应该成为一种必须,成为一种必然。20世纪90年代,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开展
14、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方向指引。新时代的教育,正在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这就需要我们从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加强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普及。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正式教育,也要加强非正式教育。在终身学习时代,非正式学习将以一种泛在、自在、常在的“自学习”形态和常态,超越自身的局限,适应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进程。(二)加强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终身学习具有全民性和普遍性,反对教育只是为所谓的精英服务,倡导人一出生就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和学习的权利,政府和社会应创造充分的条件和环境,以保障每个人终身
15、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促进全体公民的终身学习,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公共学习资源,供公民免费学习。国家仍然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尽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多年都保持在4%以上,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但仍然还需要巩固和不断提升。同时,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利好的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高质量学习资源的提供上来,做大社会学习资源总量;培育并分类管理学习资源市场,保障学习资源开发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社会群体“学习鸿沟”问题,对学习处境不利的群体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建立更加科学的学习评
16、价制度,使各种途径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合法的评估、认证与使用。此外,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公益性组织向社会开放更多的学习场所和设施,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场所,建立社区科普、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等各种基地,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场所。(三)加强学习型家庭、社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建设,是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教育不拘泥于学校教育,而且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也不能仅仅只是依赖学校教育,必须形成大教育观,加强“家校社”之间的深度合作。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完成,学校毕业之后的教育更多需要在社会上
17、完成。因此,需要去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教育机构内的学习与社会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重构人类学习的世界与秩序。一方面,学习型家庭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意义在于夯实学习型大国的根基。学习型大国建设,目的是构建以学习者需要为中心的学习普及化社会,培养青少年着眼于未来的“自学习”素养,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进一步形成学习型社区、城区、城市,营造全社会随时、随地、随处学习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在此基础上,学习型大国的目标才能实现。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学院和乡村文化场所建设。社区教育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综
18、合了社区内各种教育形式而产生新功能的教育体制和体系,它“全息”地反映了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终身教育体系在社区领域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已经达到历史高位,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总体来看,社区教育发展近40年来,在数量和规模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我们依然还面临着供给不足、学习方式受限的问题。因此,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国的社区教育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转换。要致力于提升社区教育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为社区民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可自由选择的、富有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此外,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文
19、化礼堂在社区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充分利用乡村古建筑、古道等开展社区教育,不断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实践活动,不断实现乡土文化的自我创造、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持续丰富广大农民文化生活。(四)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中华民族素来有着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热爱学习、勤奋读书,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读书传统,自2006年开始,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导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积极开展全民阅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终身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2022年世界
20、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从2014年到2023年,全民阅读连续10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2006年到2021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42.2%增长到59.7%,提高了17.5个百分点;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由27.8%增长到79.6%,提高了51.8个百分点。但是,全民阅读也出现了读书不系统、不持续、碎片化等问题,
21、面向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建设需求,我国还需要通过阅读场所建设、阅读书目推荐、阅读文化氛围营造、实体书店的扶持等多种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民阅读。(五)完善老年大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为我国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关于构建完善老年大学最高层级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22、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基于这么庞大的群体,国家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是教育系统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具体行动。2022年11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指出,经中央编委批准,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国家开放大学加挂国家老年大学牌子。2023年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可以说,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将有利于快速形成覆盖城乡、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拓宽老年教育路径,打通老
23、年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但是,完善老年大学体系,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将来还要进一步联合有关部门建立老年教育联席会议机制,坚持需求牵引、服务至上、分类施策,扩大资源共享,将办学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把老年大学真正办成“家校社”无边界大学、合作大学。(六)数字化助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终身学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教
24、育部的部署,都明确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教育数字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数字赋能终身学习体系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建强国家中心,汇聚共享优质资源。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国的制度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加快系统升级、服务升级和功能升级,全力构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二是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教书育人效力。推动教学评价科学化、个性化,运用海量数据形成学习者画像和教育知识图谱,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推动教育教学多元化、多样化,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更好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测评方式,助推教学质量提升。推动教育治理高效化、精准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实现业务协同、流程优化、结构重塑、精准管理,从而更好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和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三是提升数字素养,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多样态学习模式,充分运用慕课、微课、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提供泛在、多元、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态;深入推动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完善学分银行、资历框架等制度,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