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1788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4技术管理74.1 检测样品管理74.2 检测过程管理84.3 检测报告管理94.4 检测人员管理104.5 检测设备管理114.6 检测场所管理124.7 施工检测管理134.8 检测制度管理155诚信行为管理175.1 规范市场行为175.2 维护机构信誉185.3 开展创新和守信活动19本规范用词说明20条文说明211.0.1为规范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活动,增强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真实性、准确性,保证检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能力和

2、诚信J带格式的:缩如首行缩进:字符行为的管理。1.0.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活动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2.0.1工程质量检测engineeringqualitydetection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采用试验、测试、度量等技术手段确定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量特性的活动。2.0.2工程质量检测机构engineeringqualitytestinstitution为工程质量提供检测服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取得相应资质,对社会出具第三方公正性检测数据或检测结论的社会中介机构。2.0.3检测人员testingpersonnel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

3、构的考核合格,从事检测技术管理和检测操作人员的总称。2.0.4检测设备IeStingeqUiPmenl在检测工作中使用的对检测结果作出判断的计量器具及辅助器材的总称。2.0.5检测参数inspection经过用测量、检查、试验、度量等手段,确定一种或多种材料质量特性或工程质量特性与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达到符合性能要求的程度。2.0.6见证人员WitneSSeS具备相关检测专业知识,受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委派,对工程建设质量检测试件的取样、制作、送检及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过程真实性、规范性见证的技术人员。2.0.7见证检测witnesstest在见证人员见证下,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工作的活动。2.0.8

4、见证取样witnesssampling在见证人员见证下,由取样单位的取样人员,对工程中的试块、试件和建筑材料在现场取样、制作封存并陪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的活动。2.0.9鉴定检测testforengineeringreliabilityappraisal由有资质检测机构为工程结构性能(包括安全性鉴定和使用功能鉴定及改变用途的鉴定)提供技术评估依据进行测试的活动。2.0.10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rmoftestingforconstructionengineering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质量检测信息进行采集、

5、处理、存储、传输的管理系统。2.0.11能力验证proficiencytesting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确定实验室或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活动。2.0.12诚信评价evaluationofabilityandcredit由行业协会通过科学的、能反映检测机构市场行为、机构信誉、创新和守法活动等诚信状况的评价指标,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专业评估,确定检测机构诚信程度的活动。2.0.13室内检测indoortest在施工现场通过取样、制作送至专门试验室,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方法来完成试件性能的测试工作过程。2.0.14现场检测fieldtest由检测人员携带检测设备到工程现场,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方法、

6、标准对工程实物进行勘察、选择检测点,对工程实际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以确定结构能力的测试工作过程。1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0字符3.0.1检测机构应取得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应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应的检测业务。3.0.2检测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0.3检测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检测机构应对检测数据、检测结论和检测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3.0.4检测机构应配备能满足所开展检测项目要求的检测人员,并进行日常管理培训考核,保持和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3.0.5

7、检测机构应配备能满足所开展检测项目要求的检测设备,并建一进:立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检定/检测、维护保养,保持其精度。3.0.6质量检测的取样、送检及现场检测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有见证要求的应在见证人员见证下实施。3.0.7检测机构在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授权批准人签字,湃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器鬻靠黑:舞用章后方可生比嬴色实行见证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有见证专用章,并注明见证人单一报我也一过蜉色:黑色位及姓名。3.0.8检测机构检测场所和环境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检测设备的Ii带格式的:缩进:甘行缩进:字符:精度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0.9检测机构应建

8、立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具有预防和纠错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3.0.10检测机构宜采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测管理和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等。3.0.11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档案,开展检测技术和管理的后评估,保证检测数据的追溯性管理。3.0.12检测机构应开展诚信管理活动,规范和保证诚信行为,做到检测数据结论客观真实,机构及人员守信办事,赢得市场认可。4技术管理4.1 检测样品管理4.1.1 在承接检测业务时,检测机构应与委托方落实检测样品来源,并对样品的真实性负责。4.1.2 样品的管理及核样:1 .样品受理人员应核查委托单内容是否准确、完整,以及与样品的一致性,并如实记录样品的状态;

9、2 .当样品有严重缺陷,不符合标准要求时,不得受理;样品有轻微缺陷时,应记录清楚,必要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3 .样品不符合检测委托要求的不得受理。4.1.3 样品登记、标识、分类存放:1 .样品受理人员应按年度分类建立样品登记台账;2,样品应具有唯一性标识,宜采用不可复制的一次性自动识别标签技术,并与检测报告关联;3.登记标识的样品应分类存放,样品存放条件应符合相关检测标准要求。4.1.4 样品交接。样品受理人员收样后,应按规定交与检测人员。检测人员核对无误后填写交接记录。有保密要求的样品,交接单应采用盲样形式或条形码,不得将试件信息泄露给检测人员。4.1.5 样品检测后的处理。检测试验后的样

10、品,委托合同要求返还的,在委托方对检测报告无疑义时,由样品管理人员返还委托方,并填写交接记录;不需要返还的应有完整的处置记录。4.1.6 现场检测应按委托合同和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现场勘察选择工程检测部位、构件、测点位置及数量,对检测区域做好标识,并应绘制测点图,如实记录检测数据。委托合同对检测重点环节有要求时,应与见证人员或委托方人员共同签字确认。4.2检测过程管理4.2.1 领取样品及核对。检测人员在样品管理人员处领得样品,应核对其编号、数量和任务单的一致性,依据规范、标准对样品状态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必要时将样品状态在检测报告中注明。4.2.2 检测前应对以下准备工作进行确认:1 .检测

11、人员岗位资格;2 .检测方法标准、判定标准;3 .检测设备状态,自动采集系统、传感系统和数据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数据显示器处于归零状态;4 .检测环境符合要求;5 .检测人员熟识确认检测异常情况的处理预案;6 .现场检测已进行现场勘察,检测设施及安全措施已到位。4.2.3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做到下列要求:1 .检测应按确认的检测方法标准或检测方案进行;2 .检测应不少于2名持证检测人员;3 .检测中应记录检测过程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4 .原始记录应采用统一的格式。检测原始记录应与检测过程同步完成,保证数据真实。记录信息应足够,内容应完整,字迹清晰,不得涂改。手工记录笔误更改时,应由记录人用杠

12、改方式予以更正,并在旁边签字或盖章;自动采集记录,因设备异常造成的,可以经批准按程序更改,更改情况应在系统中留下记录;5 .检测试验后,应及时进行原始记录整理,做好设备保养、环境清理工作。4.2.4 检测数据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检测数据采用手工记录时应及时依据检测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并记录原始计算处理过程,依据检测数据给出结论,及时出具检测报告;2 .当检测数据采用自动采集时,应及时由系统生成数据处理结果,并按规定上传相关管理部门。4.2.5 必要时检测过程可采用视频监控管理。4.2.6 用手工形成的检测报告或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的检测报告检测人签字后L庭及时提实审核人b

13、1.1.1 测报告生成后,审核人可在系统或检测报告上及时审桢签字碎坤M山体人较小地谁弟14加I的彳9蓟/妗:前土田育、14,;而叩IJVr.,二乂1八3孙J%/JJKJJkLgJuLIII.j7JIl-i-*-xrTiJ./u11,报告生效;见证检测的项目还应加盖见证专用章等U1.1.2 检测报告审核人应对原始记录中的检测人员资格、检测标准、设备、样品数量、规格、环境状况、检测曲线、测试值数据修约、检测结果等内容的正确性及与报告的一致性进行核对。1.1.3 授权签字人在检测报告签发前,也应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确认引用标准的正确性、数据处理和判定结论的准确性等。1.1.4 检测报告应建立发放登记

14、台账,注明报告领取时间及人员。检测报告应分类存档,将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检测合同、委托单及检测方案等一起归档。1.1.5 检测结果不合格及有质疑的检测报告应按下列要求处理:1 .检测机构应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对其中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项目,应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2 .对不合格检测结果应及时告知委托方;3,对委托方提出的质疑,应做出解释说明。3.对委托方或相关方面存质疑时L应解释说明情况厂并共同分析原4.4.1 检测机构按需要配备检测人员,除应满足检测项目(参数)的要求外,对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尚应进行专项培训。4.4.2 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

15、测项目负责人及有关检测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检测工作经历,熟悉相关的业务知识。4.4.3 检测操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取得检测上岗证,方可从事检测工作。上岗证应按检测类别设置。4.4.4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人员管理制度,开展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保持和增强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4.4.5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人员技术档案,对人员进行管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1 .检测人员的学历、专业、技术经历、资格认定;2 .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3 .检测技术管理人员、检测操作人员业务培训情况;4 .检测人员的工作业绩及奖惩事项等。4.5 检测设备管理4.5.1 检测机构应按检测项目

16、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并应按规定建立设备分类管理台账、检定/检测周期台账、保养维护台账。4.5.2 检测机构自行研制的检测设备应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鉴定或验收,符合检测设备管理相关要求,方可使用。4.5.3 所有检测设备都应具有唯一性标识,并用三色标识标出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有效期等。4.5.4 检测机构对大型、复杂、精密的检测设备应制订使用制度、操作规程等,对操作人员应进行专门培训。4.5.5 当检测设备出现损坏、刻度不清、漂移率偏大、显示缺损、按键不灵等情况时,不得继续使用。4.5.6 当检测设备在检定/检测有效期内进行改装、固定设备的移动、频繁使用、长途搬运及环境恶劣的,应根据情况

17、增加检定/检测频次。4.6 检测场所管理4.6.1 检测机构应具备开展检测工作相应的场所和环境。建筑面积、场地应满足设备布置及安全工作的要求。4.6.2 检测场所应功能区划分清晰,布局合理,符合检测工作温度、湿度等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要求,应配备环境监控设施,并按标准要求记录场地环境测量值。4.6.3 现场检测应具备保证检测工作和人员的安全设施,并有防范日晒、雨淋、风吹及外界影响的措施。4.6.4 检测机构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材耨和物质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测场所存放上述物质要有安全放置的器具、箱柜,专人妥善保管,并建立接收和发放台账;2 .检测工作中使用上述

18、材料、物质的过程,要设专人监督,检测工作完成后,对产生的废弃物、剩余材料、物质,应按规定及时处置,并做好记录;3 .制订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及安全的要求。4.6.5 检测场所应有明显的标识和安全管理措施,内容应包括:1 .检测工作场所,应有无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的标识;2 .检测场所应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专人管理。4.6.6 检测机构应制定安全作业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检测工作、人员、设备、环境安全。4.7 施工检测管理4.7.1 施工期间检测主要分为三类:施工用材料和设备进场及使用前的复试检测、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试验检测和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及使用功能的竣工检测。施工

19、期间检测的项目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提出检测项目计划,在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时,提供给检测机构。4.7.2 施工用材料和设备的进场及使用前复试检测主要属于室内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测项目应按委托检测合同约定确定;2 .检测设备、试验方法、判定标准应符合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设计文件、相关规范的规定和合同约定;3 .检测项目的样品按委托合同约定,由取样单位在施工现场取样,制样数量及方法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施工规范的规定;4 .对不能在施工现场取样、制样或不便于送检的大型构配件及设备等,可由施工、监理协商确定或由供应商提供检测场所

20、进行检测。4.7.3施工过程施工试验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检测有室内检测,也有施工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工艺参数检测试验项目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工艺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并制作相应的检测样品送检;2 .对需在工地现场检测的项目,应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确定,并按规定选取部位、构件、系统进行现场检测;3 .检测项目(参数)的检测方法标准、判定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4.7.4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及使用功能竣工验收检测主要属于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现场检测项目应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确定,规范不明确的由委托双方协商确定;2 .现场检测的抽

21、样方法、抽样数量、检测部位的选取应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确定;3 .检测方法、设备应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验方法标准、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4 .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及使用功能竣工验收检测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及检测委托合同约定。4.8检测制度管理4.8.1 检测机构应建立能满足检测各阶段管理要求的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理制度应达到能控制检测各阶段、各重要环节的要求;2 .各项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当出现执行偏差时,应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4.8.2 检测机构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检测管理水平进行评定考核,找出不足,采取措施改进,不断提高检测管理水平。4.8

22、.3 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1 .岗位职责制度;2 .样品取样、制样、养护、标识管理及分工责任制度;3 .试验检测过程管理制度;4 .检测报告形成及发放管理制度;5 .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场所及环境和安全管理制度;6 .检测档案管理制度;7 .检测机构、人员守法诚信管理制度。4.8.4 检测机构应采用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检测项目宜采用自动采集系统;宜将诚信信息采集的管理系统与行业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保持正常运行。4.8.5 检测机构应按要求参加区域性的比对试验和能力脸证活动,提高自身检测技术管理的规范性。4.8.6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

23、度,做好检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分类编目和利用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测资料档案应包括检测机构的全部业务资料,主要有检测委托合同及附检测项目计划、委托单、检测原始记录、检测试件收样台账、检测报告登记和发放台账、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及处理记录、检测人员档案、检测设备档案、检测专项方案、有关管理制度、其他与检测相关的重要文件等;2 .检测资料档案应有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并归档保存,保存年限应符合有关规定;3 .检测机构应建立能满足检测资料长期存放条件的档案室;4 .档案管理应设专人负责。5诚信行为管理5.1 规范市场行为5.1.1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计量认证证书应在有效期内,并在资质

24、核定的业务范围内依法开展检测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严禁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不得挂靠、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及转包检测业务。5.1.2 检测机构承接检测业务应签订检测合同,明确检测项目、检测依据等要求,经双方签字确认,保证检测的真实、规范。并保护客户商业和技术秘密,进行规范经营。5.1.3 检测机构及人员不得在工程承建商、瓮筑材料、设备供应商中兼职,不得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利益关系。5.1.4 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遵守有关规定,并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5.1.5 检测机构应接

25、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对监督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1.6 检测机构应守法经营,不得有低价承接检测任务、承诺一些与规范检测要求不一致的不正当竞争事项等,扰乱检测市场秩序的行为。5.1.7 检测机构应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技术标准。当有多种检测方法可用时,应选用合同中明确的检测方法标准;当某些检测项目没有明确的检测方法标准或有地区特点时,其检测方法应由委托单位和检测机构双方协商确定,并写入合同。5.1.8 检测机构有条件时,可建立内部诚信预警机制,对机构资质、人员资格、设备管理、检测数据等进行管理和预警。5.2 维护机构信誉5.2.1 检测机构应按照检测程序及有关标准,依法

26、依规开展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检测工作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标准,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规范性和检测结论的准确性。5.2.2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做到检测方法正确、检测操作规范、记录真实完整、结论客观准确。5.2.3 测人员不得超出本人岗位证书范围进行他项检测活动,或无岗位证书进行操作。5.2.4 检测机构及人员应为委托单位保守检测数据的秘密,不得做他用,或将数据提供给委托方之外的单位或人员使用。5.2.5 检测机构不得出具虚假检测报告。5.2.6 检测机构应建立设备管理台帐、样品管理台账、检测报告登记发放台账、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等检测资料档案,保证检测数据的

27、可追溯性。5.3 开展创新和守信活动5.3.1 检测机构应建立创新和守信机制,带动全体人员提高机构的技术能力水平和公平、公正守信的社会影响力。5.3.2 检测机构应积极开展检测技术创新,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地方检测标准、规范编制工作。鼓励检测人员总结检测技术经验,撰写发表技术论文。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和机构的社会信誉。5.3.3 检测机构应积极参加诚信评价活动,提高机构社会影响和市场信誉度,推动检测行业法规制度、创新守信的发展。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

28、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二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TestingtechnologymanagementcodeforengineeringqualitytestorganizationCECSXX:2015条文说明1总则232术语243基本规定254技术管理294. 1检测样品管理

29、294.2 检测过程管理304.3 检测报告管理314.4 检测人员管理324.5 检测设备管理334.6 检测场所管理354.7 施工检测管理364.8 检测管理制度375诚信行为管理405. 1规范市场行为405.2 维护机构信誉425.3 开展创新和守信活动441总则1.0.1本条说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和目的。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法规、规章制度编制。工程检测是工程建设过程质量控制、竣工验收和工程使用过程管理的科学簪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为规范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活动,增强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技术管理和诚信意识,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30、的真实性、准确性,保证工程质量。-1.0.2本条说明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质量的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和诚信行为管理。1.0.3检测技术和诚信管理规范在很多情况下,是与国家其他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材料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工程技术标准配套使用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技术和诚信管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有关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工程技术规范、标准。2术语本章列出了14个常用术语,主要是为了简化规范条文、使用方便、精炼、表达意思更准确一致。这些术语是针对本规范定义的,其他地方使用时仅供参考。3.0.1本条明确了检测机构应取得省级及以上

3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检测资质证书,所开展的业务不得超出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检测数据直接关系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的数据和结论是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工程质量和安全。检测机构必须保证工作成果的质量,政府必须严格控制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要求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检测人员、设备配置、检测场所和管理制度以及可以开展的检测项目。所以,本条规定检测机构应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开展工作。3.0.2本条明确了检测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0.3本条规定了检测机构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这是保证工程检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检测工

32、作必须执行的规定。在工程检测中,有原材料控制检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测、竣工质量验收检测和既有工程质量管理检测等。执行的标准主要有建筑材料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结构检测鉴定、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等。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的产品、成果,必须真实、准确。作为一个法人单位,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这是一个社套单位的社会责任厂这是检测机构应承担的义务,应对检测报告负法律责任。3.0.4本条规定了检测人员是检测工作的要素之一,检测机构应配备能满足所开展检测项目技术能力要求的检测人员,否则就不能开展检测活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1号)第十六条规定: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

33、以上的检测机构。目的是为了保证检测的公正性不受影响。3.0.5本条规定了检测设备是检测工作的基本技术能力的要素之一。是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符合规范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具有数量、技术性能、规格、精度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是检测机构必备的条件之一。对设备的管理应建立确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检定检测,保证其精度。3.0.6本条要求质量检测的取样、送检及现场检测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度发,取样、制样的标准,主要是按相应工程质量脸收规范、技术规程、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有见证要求的应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人员见证下实施,见证取样人对取样、制样过程进

34、行旁站见证,并做好见证记录。取样检测的第一道程序目的是保证取样、制样的真实、规范和正确,防止出现偏差。3.0.7本条根据以下相关规定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1号)第十四条规定制定:”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J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第十条规定:“检测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见证取样和送检的

35、检测报告必须加盖见证取样检测的专用章J3.0.8本条规定在建筑面积及工作场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正常工作环境条件,其场地及周边环境能保证满足检测工作及保证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安全的要求。如内部及周边振动、噪声、温度、湿度、空气污染、辐射等,影响到检测结果正确、规范等。对有环境要求的场所,应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记录环境条件,以说明检测结果的规范性。3.0.9本条规定了检测机构为保证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检测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管理体系,规范机构内部的全部管理工作,来保证国家的检测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做到在工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建立内部审核、评审

36、制度、不断找出不足,不断进行改进。3.0.10本条提出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为手段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检测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达到对各阶段、各环节产生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储存、传送、维护和使用等。3.0.11本条规定检测机构检测档案是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的补充,对改进、提高技术能力有重要作用,是检测机构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检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是研究改进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检测结果追溯性的重要措O3.0.12本条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根据建筑法、招标投

37、标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部制定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检测机构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应开展诚信管理活动,规范和保证检测能力及诚信行为等基本条件的规范应用,检测数据结论客观真实,机构及人员守信办事,赢得市场认可4技术管理4.1 检测样品管理4.1.1 本条明确了检测样品的真实性、规范性是保证检测规范的基本条件。承接检测业务,检测机构应与委托方签订书面检测合同蟾抵合同,检测合同应注明检测项目及相关要求。同时要与委托方落实检测样品的取样单位和责任,需要见证的检测项目应确定见证人员。4.1.2 本条规

38、定了检测机构受理样品时,样品受理人员应检查检测委托单内容、试件状况、封样、标识情况的一致性;样品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检测试验时,可以受理,但应记录清楚,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缺陷情况;不符合检测委托要求、有严重缺陷的样品不得受理。4.1.3 本条规定样品按年度建立台帐,编写样品流转单;样品在流转过程中要有唯一性标识,样品标识宜采用条形码等电子技术,并与检测报告关联;登记标识的样品应分类存放,存放环境条件要符合相关检测标准要求,保证样品品质安全。4.1.4 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交接,应办理交接手续。为保证检测的公正性,收样人员可对试件进行盲样或条形码处理,本条规定收样人员、检测试件管

39、理人员不得将样品需要保密的信息告知检测人员,且不得同时从事检测工作。4.1.5 本条是对检测后试样处置的具体要求,对试样的处置要做好记录,以便追溯。4.1.6 本条规定了现场工程实体检测应按合同中约定的检测范围或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机构事前应编制现场工程检测方案。选择工程部位、构件、测点位置及数量,对检测区域做好标识,并应绘制测点图和如实记录检测数据。对检测主要环节有要求时,应与见证人员或设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并做好记录。4.2 检测过程管理4.2.1 本条规定了检测前领取样品时,检测人员应对样品状态再次检查。并核对试件编号与任务单、流转单的一致性,使委托单编号、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相关联。

40、4.2.2 本条规定了在检测开始前检测人员应再次对检测准备工作予以确认,并明确了应确认的主要内容。4.2.3 本条规定了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要求,从检测方法、检测人员数量、设备运行记录、检测原始记录及数据更改、检测试验后的工作等提出了要求。检测采用的方法标准要应是经双方确认的和检测方案中明确的。因为检测方法标准是检测结果的重要依据。室内检测、现场工程实体检测都应由2名及其以上持证操作人员进行。目的是保证检测工作操作规范和防止出现差错。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作好记录以便于以后追查邂检测工作中设备的状态。检测原始记录应在检测过程中及时记录,记录必须真实;记录

41、的信息应完整;记录的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原始记录更正用杠改,在原数据、文字处画杠,画杠后原数据等应清晰可见,并在杠改处旁边写上改后的数字、文字,并由原记录人签名或加盖原记录人印章,这样做便于追查邂;对自动采集数据因检测设备故障引起的更改,规定了更改程序。检测试验后,应及时进行检测数据的整理、检测设备的使用记录、检测环境记录,并作好检测设备清洁保养,检测环境的清洁工作。4.2.4 本条规定了检测数据整理的主要要求。4.2.5 本条规定必要时采用视频监控管理,是对检测过程监督管理的一项技术措施。对规范检测管理有可追溯性。检测人签字后厂应及时提交审核人。-4.3.1 检测报告生成后,审核人可在系

42、统或检测报告上及时审核签字确认,授权批准人卷字批准,盖检测单位公章(检测专用章),检测期隹斗站.用GiF裕涮的丽日环应去羔用TiF用爸会IiA.Lj-1-r.9.zt-JWi-Ti-L*/*7zI-J-t4-XHLLjWl-/J-K1J4.3.2 4.3.3这两条是对报告直核犯批准人签发报告的主要要求。4.3.4 本条规定了检测报告的发放登记台帐的要求,及检测资料存档的要求。4.3.5 本条规定了对检测结果不合格及有质疑的检测报告处理的要求。3.对委托方或相关方面存质疑时,应解释说明情况,并共同分柝原因。1.1.1 本条明确检测人员是检测工作的基本技术能力要素之一,没有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就做

43、不好相应的检测工作。所以要求检测机构按照所开展的检测项目配备相应数量、符合技术能力要求的检测人员。明确对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如无损探伤、结构鉴定、高空作业等技术或安全要求较高的项目,检测人员应专项培训。1.1.2 本条对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项目负责人、检测报告批准人及有关技术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要具有相应工程技术专业、技术职称、检测工作经历及经验。这是因为他们是检测机构的关键技术力量、模心-力量r*初,具有决定性作用,不然如果不能正确履职,检测工作就很难做好。1.1.3 本条规定检测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检测项目操作上岗证书才能上岗操作。这是保证检测工作质

44、量操作方面的重要措施之一。1.1.4 本条规定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人员管理制度,保证检测人员更新知识。检测技术、检测项目、检测设备、检测要求等都在快速发展,检测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各检测岗位要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国家、地方有相应的规定,应达到规定的学时。这些当地主管部门、行业都有要求,多数地方规定每年每人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72学时,可参考。检测机构应有专人管理继续培训,制订知识更新教育的计划,并组织落实。1.1.5 本条规定了检测人员技术档案是反映其技术业务履历、能力的重要资料。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查测人员的经历、资格、培训、技能、工作业绩及奖惩等情况的档案。4.5 检测设备管理

45、4.5.1 本条规定了检测机构应配备能满足开展检测项目要求的检测设备。强调检测仪器、设备是检测工作的基本技术能力要素之一,没有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就做不好检测工作。仪器设备配置数量、规格、品种、性能及精度满足标准要求,而且要使仪器、设备保持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及良好的状态,按相应程序检测,检测的数据才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比性,才能正确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检测机构所开展的检测项目需要的全部检测设备,都应保持其精度及有效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是检测揍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4.5.2 本条规定了检测机构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首先要经过鉴定验收,符合研制、改装的目标,然后委托具

46、备资格的检定/检测单位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达到要求的精度后,才能投入检测工作。4.5.3 本条规定检测机构内所有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均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这里指的是检测机构管理的所有设备,它包括计量仪器设备和非计量仪器设备,标识按规定应分别贴上按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统一制定的标志。设备状态标识包括: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停用证(红色)。状态标识中应填写好必要的信息,如检定/检测日期、有效期、检定检测单位、检定员、设备编号等。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是检测仪器设备处于受控管理的措施之一,检测机构所有的仪器设备均应实施标识管理,且不要与固定资产管理上使用的标识相混淆。当有些仪器无法加贴标识时

47、,如密度计等类仪器可以通过存放盒上加贴标识,并严格存放盒与对应仪器的管理来实现。4.5.4 本条规定为保证大型、复杂、精密设备的操作正确及设备的安全,检测机构应制订相应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领用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落实这些设备的管理。4.5.5 本条规定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检测设备出现下列情况时,停止使用。当设备指示装置损坏、刻度不清或其他影响测量精度时;仪器设备的性能不稳定,漂移率偏大时;当设备出现显示缺损或按键不灵敏等故障时;其他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4.5.6 本条规定检测设备正常情况按检定/检测周期进行检定/检测,在校准期内当检测设备出现下列情况时,检测设备应及时进行检定/检测,以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有效。可能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改装、移动、修复或维修后;长期停用;检测设备出现不正常工作情况;使用频繁或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的,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检测设备。4.6 检测场所管理4.6.1 本条规定建筑面积及工作场地应能满足检测设备的合理布局、安全操作及检测工作流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要求。检测设备的合理布局包括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