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1846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摘编篇1:树牢实干导向,激发干事动能,全面锻造敢担当善作为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市紧扣党中央关于“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围着发展干、干部围着发展用”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统筹抓好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全面激发干部争先进位、争相作为新动能。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不断提振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突出市委把关定向作用。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制定完善科级干部考核办法、年轻干部培育“淬火工程”等一批固根本、管长远政策文件。市委主要领导定期与处级干部、乡镇

2、部门“一把手”谈心交流,每年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及时了解思想动态,鼓励担当作为Q发挥组织部门选准用顺职能作用。坚持日常考察和专项考察相结合,每年开展两轮次科级领导班子政治素质考察,及时开展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专项考察,全面了解干部“一贯”和“一时”表现。近年来,全市一批优秀“90后”“95后”走上领导岗位,“只看背影不看背景”用人导向愈发鲜明。强化基层党组织一线培育作用。积极发挥各乡镇部门“育苗”作用,深入实施“青蓝工程”,200余名帮带对象走上重要岗位,成为骨干力量,导师帮带练“真功”的“大经验”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登推广。注重干部多岗位锻炼,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干部到综合岗位、业务岗位历

3、练,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二、突出正向激励作用,激发干事创业强大动能探索正向激励务实举措,让干部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多措并举激发奋进之“志”。探索干部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建立表彰、宣传先进典型常态化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每年举办新录用干部入职宣誓仪式,干部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大胆容错纠错消除后顾之“忧”。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受处理处分干部会商研判联席会议机制,分类细化容错正负面清单,用信任和保护给大胆干事的干部吃下“定心丸”。注重关心关爱彰显组织之“暖”。坚持用组织真心换干部决心,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认真落实走访慰问、体

4、检休假、荣誉退休等制度,通过远乡近镇交流、青年联谊等方式解决干部两地分居、照顾家庭、婚恋交友等实际困难。干部普遍反映,这些举措很具体、很实在、很解渴,真正体现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三、完善反向鞭策机制,确保干部作风持续向好健全完善干部考核机制,以“下”的压力撬动“干”的活力。坚持“下”有力度。细化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标准,明确下的情形和程序,不让“混日子”干部“占位置”。充分运用“两榜四机制”,释放“当干部就不能混日子”强烈信号Q坚持“督”有方法。建立“纪委监委+组织部+两办督查室”联合督查通报机制,既督事、也督人,既发现问题、也发现有问题的干部。坚持“考”有实效。结合日常工作情况和区市效能目标考

5、核结果,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谈话提醒,让工作滞后单位和干部坐不住、等不起Q现在我们明显感觉到“等靠要”干部少了,“跑部进厅”干部多了,今年以来,各级干部对接部委厅局223次,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25.99亿元、国家及自治区试点示范24个,位居全市前列。实干担当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在全市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连续6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全国综合实力百强由两年前的100位跃升至96位。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好本次会议要求,持续健全干部激励机制,不断打造干事创业“沃土”,奋力为实施“强首府”战略、建设示范市作出*贡献。篇2:创新党建经济融合互促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XX经开区全面落实

6、中央、区市党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千亿园区”目标任务,全力开展党建赋能攻坚行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推动党建经济融合互促、机关党建和企业党建共同提升,构筑了一条具有经开区特色的高质量党建路子。一、打造“链上党建”融合模式,释放“红色动能”O积极探索“链上党建”新模式,依托党建工作指导站,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Q强堡垒,“链上”建组织Q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和供应链“标杆”企业作用,由党工委班子成员包抓链条,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队伍联抓等方式,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构建了以隆基硅、中环光伏等头部企业党组织引领、链上企业协同推动的首条党建生态链。

7、强共享,“链上”聚资源。持续深化“千名干部包干企”工作机制,实行定人联系和定期走访,着力解决链上企业员工短缺、订单紧缺以及项目落地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为企业构建优质的创新创业和生活服务保障体系Q成功打造“一单制”公铁海多式联运品牌,新华物流被评为“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二、探索“四相融合”工作方法,激发“红色引擎”。积极探索“四相融合”党建工作法,推动党的建设与项目落地、科研创新、生产经营、园区服务相辅相融,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紧盯项目落地,同步推进组织建设Q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坚持应建尽建、能建快建,把党建工作提前列入新引进项目合同条款。实行“签约即联系、落地即引导、投产

8、即组建三步走政策,从签约阶段同时了解组建意向,项目落地同时引导谋划党建工作,项目投产同时组建党支部,引导党建工作与企业落地同推进。立足科研创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拓宽招才引才渠道,让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挖掘就业实习岗4000余个,吸纳XX籍高校毕业生近千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全国经开区排名第13位,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7家、专精特新企业93家、国家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146个,R&D经费支出从2020年的12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26亿元、增长217%,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o紧扣生产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9、实行“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和“党员+业务骨干”一对一帮扶机制,注重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全面推行“一线调度、现场办公”工作法,设立“党员先锋岗、先锋车间、先锋责任区”,选树“经开工匠”20名,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走深走实。三、创新“红领管家”服务机制,擦亮“红色品牌”。着力架好政企之间“连心桥”,创新推出“红领管家”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建立“红领管家”品牌Q以“四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实行“党建工作指导(站)员+企业管家”模式,精准选派由党员担任“红领管家”,“一对一”精准服务、精心护航,在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安全环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

10、别是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两年经济总量翻番、再造一个经开区的跨越式发展,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增加值、固投等经济指标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9%o力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开辟“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打造“经心办”政务服务新品牌,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通办”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环节、降低成本、简化手续、提高效能,新办企业20分钟领取营业执照,3小时全流程办结,延时服务在全市通报表扬。2022年新设立登记企业1200家,企业测评满意度98%以上,营商环境考核居全区同类园区第一位Q成功搭建智慧党建平台。依托智

11、慧园区项目,开发智慧党建系统,实现党的组织资源开放共享、党的组织生活开放互动、党的基层组织开放共建,推动机关党建、企业党建互促共融、联动提升。下一步,XX经开区将深入落实此次会议部署特别是旭辉书记讲话要求,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抓好党建阵地聚合力,坚持党建强链兴产业,拿出先行的担当、先破的勇气、先试的闯劲,提速推进千亿级经开区建设,以实际行动为“先行区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作出更大贡献!篇3:坚持创新驱动,引育留用并举,为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筑牢科技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近年来,市科技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12、,一体化推进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持续构建科技人才工作体系,打好科技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为XX高质量发展筑牢智力支撑。拓宽人才引育渠道,打造区域科技人才高地。聚焦产业技术和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以科研项目激发人才活力、以人才成长带动团队建设、以团队发展助力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发挥项目链接人才优势。完善科技项目计划体系,创新“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机制,近三年累计实施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近1400项,带动1.5万余名科研人员活跃在创新一线。加快培育领军人才团队。着力培养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先锋”,倾力打造引领科技创新的“雁阵”,先后培育区市科技领军人才100名、科技创新团队135个,天通银厦

13、大尺寸高品质钛宝石激光晶体制备、隆基乐叶高效单晶光伏电池技术、小牛自动化划焊一体化设备、卧龙电气高速铁路接线牵引变压器等“卡脖子”技术和优秀成果进入实用,成为推进产业快速升级的“利器”。围绕产业储备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首批62名高校专家人才到我市53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专项”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实施“科技人才项目”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科研攻关,助力企业引才育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储备青年科创人才100余名,让更多企业科技人才在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鼓励人才服务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852名,实现274个行政村全覆盖,助力乡村

14、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搭建引才聚才载体,助推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着力打造培育、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载体,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以人才“强”激发创新“活”、托举产业“优”Q创新思维引进人才。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用活用足“科创中国”平台,汇聚大院大所高层次人才200余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企业在上海、深圳、杭州、佛山落地4个飞地研发中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3名,实现“人才在外地,服务在XX”。培育企业汇聚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广聚英才的优势,全市培育认定银利电气、巨能机器人、塞尚乳业等1500多家科技型企业,已成为全市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搭建平台用好人

15、才Q全力推进自治区实验室建设,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400多家,集聚各类科技人才8000余名,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科技人才服务环境,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应用型和学术型“双轨制”人才评价机制,支持企业应用型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执行“两头严、中间松”的科技项目管理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实行科研经费“包干”,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强化人才政策支撑。出台XX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的选拔培养办法等政策,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用好用活“XX英

16、才”和“XX新星”基金,优化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实现项目、平台、人才、基地一体化配置。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举办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累计培训科技人才2万多人次。落实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为41名科技人才发放服务保障卡,“一对一”提供项目辅导、政策咨询等优质服务,充分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下一步,科技局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全面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支持科技人才面向需求、潜心研究、矢志攻关,为先行区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篇4: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近年来,*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

17、署,深入落实自治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和市委“四个示范引领”各项目标任务,聚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坚持强堡垒、抓产业、优服务,把党的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全链条、各环节,推动以组织振兴引领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强化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坚持以夯实基层组织为抓手,持续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镇、村两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党委书记统筹抓、包村领导重点抓、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驻村书记协助抓的工作机制,落实驻村工作队和党建指导员工作考核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选优配强班子,利用村“两委”换届和届中分析等契机,及时将年纪大、学历低、干事动力不足的村干部调整出去,并通过“四个一

18、批“进班子计划,优选李小龙、何龙、妥成福等优秀大学毕业生回村任职,3名新村书记带领“两委”班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做实事,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玉海村的李小龙回村任职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做优做大特色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4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000元,玉海村也从全县的软弱涣散村蝶变为“明星村”。强化引才育才,筹措资金建设全区首个乡镇级人才公寓,与1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为*产业园和全镇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化*对口协作,安排镇村干部每年赴厦门脱岗学习,与厦门企业、村(居)、社会团体等83家单位结成了党建共建、资源共享、

19、人才共用发展模式,先后扶持培养了王瑞刚、刘昌富等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刘莉、冯如娟等优秀农民技师、“新农匠”。强化组织引领,踵出产业兴旺发展路径。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XX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户*镇的优势,把葡萄酒、牛羊养殖、文化旅游等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全镇稳定就业2000余人、季节性就业8000余人,实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路子。争取多方资源建设.*产业园,预计到2025年,园区企业将达到60余家,产值达到30亿元,推动*镇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乡镇党委牵头跨村跨区域成立劳务合作社,将1.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劳务用工进

20、行承包,在全镇党员劳务经济人中公开竞聘17名园长,每年带动8万余人次在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1200余万元,移民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发挥村集体项目资金的撬动作用,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创立“乡韵公共品牌,在厦门开设*镇农特产品展示展销馆,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幅不低于10%,全镇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0万兀O强化组织统筹,绘就和美乡村振兴蓝图。坚持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质效。激发移民内生动力,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争取资金在田间地头建基地、建帮扶车间,帮助移民村留守妇女、残疾人实现就业有去向,尤其是园艺村党支

21、部通过种植白萝卜,全村“506070”人员有了稳定收入。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大部分移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群众主动谋发展、想致富的意愿越来越强。改善民生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完成火*镇卫生院门诊楼、木兰村标准化卫生室和原隆村教师周转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就学。投放公共体育器材800余件,协调开通*镇直达XX市区的定制公交,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群众的普遍共识。培育良好乡风民风,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组建“和谐大叔”义务调解组和“原隆红义警”等党群志愿队伍,成功创建.大镇“枫桥派出所”、“枫桥法院”,推选了一批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积分榜和积分超市作用,用“小积分”积出“好风尚”和“好环境”,移民群众从搬迁之初的“等靠要”转变为现在的守望相助、勤劳致富、艰苦奋斗。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建设“六好村”目标,持续在建强堡垒、做优产业、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出实招,推动*镇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