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1总则1.I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严重及以上事故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员工的人身伤害和减轻设备的损坏程度,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结合XX有限公司生产系统和设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有限公司所管辖的生产场所内所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装、检验、使用等过程中或其他情况下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2规范性引用文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
2、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令第2号)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国质检特2005206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3术语和定义3.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3.2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Sl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3.3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
3、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l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O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高压氧舱等。3.4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I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3
4、.5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I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3.6 设备事故的分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4.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4. 1.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5. 1.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6. 2重大事故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4.2.1 造成10人
5、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4.2.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4.2.3 3较大事故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4.2.4 3.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4.3.2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4.3.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4.3.4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4.4一般事故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 .4.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
6、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2 .4.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4 .4.3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5 .4.4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形做出补充规定的。5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XX有限公司是燃煤的热力生产企业,特种设备被广泛应用,如蒸汽锅炉等汽水介质的压力容器、管道本体、起重机械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受管理因素、人员责任因素、环境因素或设备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特种设备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类型主要有:5.1 锅炉受压部件、蒸汽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可能由于超压或管道材料老化发生爆裂,高温高压蒸汽、水喷射到人体,将
7、引起严重烫伤或死亡。5.2 乙怏、氧气瓶等如意外爆炸,会伤害其周围人员。5.3 起重机械的危险在于起重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垮塌、倾倒事故,导致吊物坠落,损坏设备或引起人员伤亡。5.4 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引发特种设备发生事故。6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1 加强设备维护,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好预防工作。6.2 以人为本,首先要保护人身不受伤害,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身受到伤害,及时组织抢救。6.3 采取积极措施,避免事故扩大,避免或减少人身和设备的损害。6.4 机构及职责7.1 应急组织体系本预案的应急组织体系与XX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一致。7.2 指挥机构及职责本预案的指
8、挥机构及职责与XX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一致。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和需要由指挥部领导调集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组、安全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8预防与预警8.1 危险源监控8.1.1 蒸汽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危险源的监控方式主要是压力表、温度表等热工仪表、报警装置及信号等;安装有安全门以泄压的方式保证压力容器不超压;预防措施是:维护好设备、安全门、仪表及报警装置,定期检查,按规程操作。8.L2桥式起重机设备的监控方式主要是靠经常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主要措施:设备本身设置有安全装置,做好设备及安全装置的日常和定期维护。8.1.3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安全科对厂内起重设备等负安全监
9、督责任;生产管理部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负技术监督责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维护单位对其负管理责任;针对特种设备,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2)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工作;(3)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特种设备和监测设施的维护工作;(4)及时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手续,保证设备合法使用;(5)按期申报特种设备检验,保证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规程操作。8.2预警行动8.2.1I级预警:特种设备发生应急事件造成人员死亡3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及以
10、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值100O万元以上;压力容器,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引起大型火灾,或向厂外蔓延;依靠公司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满足应急要求的突发事故;或发生一般事故以上的情形。8.2.211级预警:特种设备发生应急事件,无人员死亡、有人员重伤但3人以下;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值10万元以上、100o万元以下。引起中型火灾,牵涉到人员和物资疏散;桥式起重机械发生倒塌事故;其他现场值班人员依靠自身救援力量无法满足应急要求的突发事故。&2.3III级预警:特种设备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未造成人员受伤及以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
11、小型火情,现场可以控制。9信息报告与处置9.1 报告9.1.1 任何人发现突发事件,应立即向班长(电话:91)、值班领导(电话见值班表)报告,并在1小时内向厂应急指挥部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报告9.1.2达到II级预警时,值班领导和值长立即向厂应急指挥部领导及办公室报告,1小时内厂应急指挥部领导向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安全科长)报告。9.1.3达到I级预警时,突发事件发生后,厂应急指挥部领导立即(20分钟内)向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安全科长)报告,1小时内向高青县安监局及高青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9.L4情况紧急时,突发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高青县安监局及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9.1.5信息报告在厂
12、区范围主要通过办公室固定电话及手机;在厂外主要拨打对方手机。9.1.6如须向外应急求援,可拨打119、110、120等公共服务电话。9.2处置9.2.1对于由锅炉及主蒸汽、再热蒸汽管等发生爆炸或重大泄漏的突发事件(1)运行现场抢险组人员立即停炉,对事故设备进行系统隔离;(2)运行现场抢险组人员在事故区域设置隔离围栏和警示标志,做好抢修的安全隔离措施;(3)检修现场抢险组人员到现场处理设备缺陷,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9.2.2对于其他蒸汽系统压力容器等发生爆炸或泄漏,但不影响安全运行的突发事件(1)运行现场抢险组人员立即做好系统隔离,对事故区域设置围栏隔离;(2)检修现场抢险组人
13、员到现场处理设备缺陷,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9. 2.3对于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导致火灾的突发事件(1)发现人员报警后,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等待消防队救援人员到场灭火。(2)运行抢险组实施现场火灾救援方案,消防队员开展火灾救援行动。(3)治安保卫组做好道路及人员隔离,组织人员疏散。9. 2.4对于起重机械坍塌的突发事件(1)确认事故无进一步发展后进入现场检查。9.1.1 一旦发现有人员伤亡,立即报警(市话120或110),并实施生产现场作业伤害应急救护方案组织抢救,医疗救护组协调组织。(3)检修抢险组检修人员到现场检修设备。(4)打电话119向消防中心报警,消防抢险组出动救援。
14、9.2.5 需要时,向厂应急指挥部报告,调动其他救援组待命或进入事故现场,也可向外求援(市话119.110报警或周围单位)。9.2.6 应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拍照,以备事后分析和理赔留下证据。10应急响应10. 1响应分级11. 1.1I级响应:对应于I级预警。12. 1.2II级响应:对应于11级预警。13. 1.3III级响应:对应于11I级预警。10.2响应程序(In级响应)10.2.1发生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后,发现人立即向值长和值班领导报告,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力所能及的救援工作。10.2.2值长启动m级应急响应,通知相关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到达现场,实施现场有关处置方案,有关人员应在1
15、5分钟内到达主控室报到,听从值长调遣。10.2.3值长和值班领导向厂应急指挥部领导(厂安全直接责任人、安全科长)及指挥部办公室报告。(11级响应)10.2.4如达到11级预警,值长和值班领导向厂应急指挥部领导汇报,厂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II级响应,召集相关救援组人员到达现场,对尚未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小组指派代理人;或做好待命状态和出击准备。10.2.5各应急救援组开展相应救援工作。(I级响应)10.2.6如达到I级预警,厂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I级响应,在1小时内向高青县安监局及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10.2.7上级的指令,指挥部指挥各救援组做好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或做好待命状态和出击准备。10.3 应
16、急结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完毕,由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总指挥发布应急响应终止命令。10.4 信息发布应急处置期间相关信息的发布原则、发布时限、发布部门和发布程序等与XX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一致。10.5 后期处置10.5.1应急响应终止命令发布后,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就本次突发事件召开专题会议,商议后果消除、生产秩序恢复、污染物处理、善后理赔等事项。10.5.2善后处理组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提交调查报告。10.5.3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对应急能力评估,总结紧急应变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预防、改进、完善预案的具体要求,并突出重点制定改进落实的措施。11应急保障ILl应急队
17、伍保障本预案的应急保障队伍与xx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一致。11.2应急主要资源如附表所示:附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资源名称及型号功存放位置号能量:防护工具、灭:仓库保护用品火套:行车起车间吊辆:铲车搬;仓库运辆,呼吸器急I各运行车间、主救套控室!泡沫、干粉灭:生产、办公现场灭火器材火批指定位置(消防栓灭火批生产、办公现场指定位置,I电焊机应急焊接批检修电焊班气体切割机应急切割批j:检修电焊班(撬棍撬门等根,检修电焊班O救护车急救辆行政部办公室1急救药品现场急救批:主控室、小仓库2照相机取证台安全科办公室-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并补列于本表。明12培训和演练12.1培训12.1.1所有与特种设备有关
18、联的部门,每年都要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12. 1.2培训计划实施完成后,要完整记录在培训台帐上,以备职能部门查验。12.2演练12. 2.1责任部门每年至少应针对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组织一次应急演练。13. 2.2参加演练的人员主要是突发事件发生时担负处理的人员(但不限于)。14. 2.3演练内容主要是本预案“9.2处置”内容(但不限于)。13奖惩13.1 对突发事件处理得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13.2 没有按要求制定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的,按没有完成月度工作任务而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内容。附加说明本预案于XX年3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19、导则(安监局)第一次编制和发布,XX年7月进行第一次修订。XX年10月按照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完成第二次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摘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构成,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一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编制专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为编者参考有关单位发布的应急预案,按照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写。关键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保障企业特种设备安全运用,建立健全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
20、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进行,提高自身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国家、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1.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XXXX公司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在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施工区域范围内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的应对和处置工作。主要包括:起重机械类设备造成人身
21、伤亡事故;施工电梯类设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锅炉、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2事故风险分析2.1事故类型按照特种设备的分布特点,经过对公司所有特种设备进行分析、评估、辨识,总结出特种设备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 1.1架桥机、起重机、门吊、叉车等起重机械类事故;2.1.2施工电梯、施工升降机等电梯类事故;2.1.3厂内机动车辆类事故;2.1.4锅炉、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类爆炸事故。2.2起重机械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2.1起重机械的过载保护等安全装置失灵、无防止脱钩装置、吊具索具选用不合理、制造安装缺陷等带有故障使用,可引起吊钩吊物失控坠落,造成周围人员伤害的严重后果
22、。2.2.2起重机械超载作业、安装拆卸不当、大风天作业、基础不平不实,可引发起重机倾翻、起重臂和杆件扭弯、断裂掉落,造成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群死群伤事故;2.2.3起重机械吊装过程中采用错误的吊装方案,起重指挥不当、工具使用不当、司机误操作,可引发机毁人亡严重事故;2.2.4起重机碰触高压线路、司机碰触滑触线、控制系统失效、电气设施漏电或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等原因造成;2.2.5夹轨器失效、没有防风锚定装置或其不可靠、超载,支护不当,在基础不稳固状态下起吊重物,或负载转弯、超速运行等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事故。2.2.6起重机司乘维修人员身体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防护不当可造成高处坠落事故。2
23、.3电梯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3.1在电梯运行中或关门过程中进行轿厢,或乘梯时踢、撬、扒、倚层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2.3.2电梯超载报警仍强行进入或搬入货物,或未看清停靠层盲目进入,或设备故障引起电梯层门未关闭、发生剪切、坠落等事故原因损坏事故和复合性事故。2.3.3乘坐明示禁止载人的施工升降机,因设备本身不具备乘人基本安全条件,极易造成人员挤压、剪切等伤亡事故;2.3.4在电梯内嬉戏玩耍、打闹、跳跃、撞击,造成电梯故障,发生困人以及人身伤亡事故;2.3.4触电,受害人的身体接触到控制柜的带电部分,或施工操作中人体触及到设备的带电部分及漏电设备。2.
24、3.5电梯未经检验合格即投入使用,或故障电梯带病运行,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事故。2.4厂内车辆事故的可能性分析2.4.1装载货物倾翻:在搬运途中货物装载不牢不稳,捆绑固定措施不到位,可能发生装载倾翻、制动失效下滑或物件掉落砸人及搬运易燃易爆、有毒等运输物质事故;2.4.2厂内机动车辆可能在车辆启动、行驶中撞人、车辆发生燃烧、高速行驶转弯时翻车、制动失效,修理车辆时未采取防护措施,货物落下砸伤人或溜车压力、撞人等;2. 4.3车辆维护保养不及时带病行驶,或驾驶员没有严格遵守厂区限速规定、违章操作;3. 4.4道路交通信号、安全标志、设施缺陷,或在危险地段行驶、从事危险作业时不采取安全措施,冒险
25、蛮干;2. 4.5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未做到经培训持证上岗。2.5锅炉、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类爆炸事故可能性2.5.1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和压力储罐、管道因安全装置失效、误操作可引发爆炸、泄露事故,造成作业人员伤亡及周边群体人员污染中毒事故。2.5.2缺水、满水、水位故障、水不合格,结垢腐蚀、过热超温等,造成负荷过大或压力降低过快,超压、安全阀失灵、承压件腐蚀引起爆炸事故。2.5.3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按期申报定期检验或超检,不按有关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操作。2.6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群死群伤和财产损失。2.7事故的影响范围特种设备一旦发生
26、事故,可能导致群死群伤和财产损失,可能波及周边单位和区域,必要时要进行人员预警和紧急疏散。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根据XXXX公司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预案,在公司本部设置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指挥机构在公司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事故发生地点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3.2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部机构成员单位及人员总指挥:公司主管机械的副总经理副总指挥: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域指挥长现场总指挥:事故发生单位第一责任人现场应急指挥部设立八个工作组,即: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方案组、配合调查组、公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媒体联络组、善后处理组。各工作组成员组成见XXXX公司
27、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预案。3. 3应急指挥机构职责3. 3.1应急指挥部:(1)负责组织制订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2)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3)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和修订;(4)负责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5)收集统计事故现场人数及相关情况。3. 3.2总指挥:(1)组织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指挥工作;(4)负责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3.3.3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工作,并负责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2)事故发生时总指挥有事,可授权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各项权利;
28、(3)协调各小组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4)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3. 3.4现场总指挥1. )负责组织制定现场救援方案;2. )指挥具体救援活动;3. )下达具体紧急救援命令,合理调动各类救援人员;4. )协调内部资源,合理调配救援器材。5. 3.5应急小组职责(1)综合协调组:综合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启动相关保障预案,确保现场治安、医疗救援和通讯畅通,调集抢险救援急需的物资、设备等。(2)抢险救援组: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如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等,及时控制危险源,完成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
29、作。(3)技术方案组:辨识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灾害现场监控量测方式;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技术措施和应急救援步骤,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完善安全评估资料,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防止发生二次伤害事故(4)配合调查组:保护事故现场,协助负有法定职责的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协助开展对现场有关人员的约谈、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相关责任人提出内部处理意见。(5)公安保卫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作业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根据事故发生情况设置警戒区域,并对通往事故现
30、场的主要交通干道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6)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抢救抢险、生产恢复、事件调查的后勤保障工作。具体包括:车辆保障、指挥部人员生活后勤保障和抢救抢险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安排等。(7)媒体联络组:协调外界媒体的采访、报道,避免出现报道失真。负责媒体接待、采访和引导工作,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救援信息和上报抢险救援进展情况。(8)善后处理组: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
31、负责设备、厂房、周围建筑物损坏后的善后处理、损失评估、保险理赔等工作。4处置程序5.1 信息报告5.1.1 事故信息接收程序项目部接收施工现场的事故(事件)信息,相关子分公司、项目(指挥)部接收项目部的事故信息,集团公司接收子分公司、项目(指挥)部的事故信息。5.1.2 事故信息通报程序公司接到特种设备事故(事件)信息后,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通知各成员部门。6. 1.3事故信息上报流程(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或目击者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2)项目部负责人了解掌握事故基本情况后,及时向本单位和公司项目(指挥)部报告,同时根据事故情况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
32、政府报告。(3)责任单位、公司项目(指挥)部核实事故等级和严重程度后,按照事故报告的程序、时间及内容要求,向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4)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公司报告,同时根据事故等级督促事故单位或直接向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地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4. 1.4事件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及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姓名及执业资格等情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现场已经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险情控制情况,需要协助救援处理的有关事项。(4)事故地点是否影响铁路营业线
33、或繁华闹市区、高速公路、国道、其它重要设施安全。(5)事故发生的简要原因分析。(6)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5. 1.5信息传递方式(1)施工现场以口头或电话方式向项目部报告。(2)项目部优先选用电话方式向本单位、公司项目(指挥)部报告,随后以手机短信和书面事故快报传真的形式报告。(3)责任单位和公司项目(指挥)部以电话、短信和书面(传真)三种方式报告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4)向当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上级公司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紧急情况需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协助救援的,先以电话方式报告,随后用书面形式详细报告。(5)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口头或
34、电话形式向集团公司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报告。4. 1.6后续信息上报(1)事故发生后,责任项目部须在30分钟内上报至本单位和公司项目(指挥)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由责任单位和公司项目(指挥)部上报至公司。每级上报时间不超过1小时。(2)发生员工死亡事故或3人以上重伤事故,项目负责人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逐级在事故发生后3小时内将事故信息(手机短信方式、事故快报表格、4张电子照片及说明等方式内容)报送至上级公司安委会办公室或主管领导。4.2应急响应4.2.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等级划分,将应急响应级别分
35、为I级(重大及以上事故)响应、11级(较大事故)响应、In级(一般事故)响应。4.2.2响应程序I、11级响应时,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1)与发生事故的单位、项目(指挥)部保持24小时通信联系,动态掌握事件进展情况。(2)立即向事故应急总指挥报告,通知公司应急小组成员赶赴事发现场,指导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应急管理工作。(3)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专家组,分析现场情况,拟定抢险救援方案。根据专家组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为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保证。(4)向上级公司上报事故快报和应急救援进展情况。(5)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抢险、物资设备调运、人员组织、抢险技术方
36、案的制定、实施和执行。(6)现场指挥员有权紧急征调本单位的各类人员、物资、设备。根据事故灾害的危险程度,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撤离和物资抢救工作。(7)求上级公司给予其他工作支援。4.3应急指挥4.3.1指挥与协调:需要专项处置的特种设备事故,由专项应急指挥部指导事故单位开展下列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组织协调事故单位负责人、及应急队伍迅速进行应急救援;(2)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3)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4)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5)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6)研究处理其他事项。4.
37、3.2应急行动:各职能和层次应急岗位人员的具体应急行动包括报警、联络、疏散、应急操作、撤离、现场抢救、现场秩序维护,相关部门按规定向公司报告、请求支援等。5. 3.3应急救援:(1)应急救援原则: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受影响人员安全、有序地转移或疏散。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对必须完成应急操作方可撤离避险的岗位,应在现场处置方案或岗位的应急措施中予以明确规定。(2)应急救援程序:事故中发现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后,立即拨打公司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人员抢的范围划定警戒线,确定人员疏散方向,设立
38、交通管制和隔离区域。6. 3.4资源调配:建立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平时分开管理、用时统一调度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由财务处仓储科具体负责全公司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供应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各单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7. 3.5扩大应急:经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或在本专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次生、衍生事件的,现场应急指挥部要迅速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协调、调动增援力量和后备力量给予支援。必要时,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向兴隆县政府请求支援。5处置措施7.1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
39、为本的原则,结合公司各单位生产工艺特点,合理采用救援策略,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7.2 起重机械事故紧急处置措施8. 2.1起重机维修、吊装及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碰、撞、挤压事故(1)天车司机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车、千斤顶等)实施救援。(3)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9. 2.2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警戒和隔离
40、适当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2)现场抢险救出伤员: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指挥抢险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3)医疗救护组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专用工具);(5)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10. .3吊具或吊物坠落事故(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
41、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信联络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警戒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4)由抢险救灾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设备、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6)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7)搜救伤员时,
42、一般不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11. .4起重机械倾翻、折断、倒塌事故(1)现场警戒和隔离: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信联络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警戒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由抢险救灾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设备、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4)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
43、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并设专人负责对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6)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5.2.5触电事故紧急处置(1)切断电源,抢险救灾组迅速将起重机的总电源断开;(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用绝缘物或木制杆件分开导电体与伤员(棒)的接触;(3)医护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护伤员;(4)总电源切断前禁止盲目施救;(5)被困司机在起重机漏电的情况下,如未断开总电源,禁止自行移动,以避免跨步电压对人身的伤害;(6)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服、绝缘鞋、
44、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5.2.6起重机突然停电等情况使司机或作业人员被困高空时的紧急处置:(I)现场警戒和隔离。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由警戒保卫组实施区域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畅;(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迅速调集液压升降平台等设备或经由高空通道抵达被困人员位置,帮助被困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如有人员受伤,可视具体情况,用安全绳吊放或其他方法转移伤员;(3)如有危险吊具或吊装物时,应视情况切换备用电源或固定吊物位置;(4)救援设备操作人员应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员高空坠落;(5)高空、地面
45、抢险人员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根据情况地面可设防上被困人员及施救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5.2.7以下情况立即请求外部支援(1)高空坠落、吊具(物)坠落、整机倾翻、折断、倒塌等情况下的伤人事故,如果因为压住伤员的物体过重无法移开时,可根据现场事态的发展,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用气割设备、液压钳,扩张器,电锤等破坏性的分离物体救出伤员。(2)对于高空被困,现有起升设备无法够及的情况下,可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请求(外部支援)消防部门用消防云梯、高空作业车等运送抢险人员到空中,救出伤员。(3)对因为危险吊物倾翻或泄漏无法灭火或控制事态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请
46、求(外部支援)消防部门,用专业的消防和防化设备扑救,同时可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启动上级应急方案,疏散受害人员。5.3电梯事故紧急处置措施5.3.1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告知救援人员。5.3.2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柜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5.3.3 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等桥厢门,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5.3.4 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5.3.5到达现场的专业救援人员应当先判断电梯轿厢位置再实施救援,当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楼面超过0.5米时,应当先执行盘车解救程序,再按下列程序进行救援:(1)确定轿厢位置;(2)关闭电梯总电源;(3)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厅门、轿厢门;(4)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5)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6)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标志,严防事故再次发生。5.4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紧急处置措施5.4.1建立警戒区,在指定的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撒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5.4.2对有受压、受困人员的,应立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