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37134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一)电子与信息学院基本情况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发展正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行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中国制造2025、“国家十三五规划”及“湖北省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移动智能终

2、端、智能系统、先进传感器”等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到2008年底,包括“武汉城市圈”在内的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达千亿元,“十二五”期间更是以超过10%的增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要基本建成“四基地一枢纽”、特别是我省要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向西部开放步伐,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全方位发展,必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更大飞跃,为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几年学生就业率达100乐对口就业率高达97国以上,一方面反映了本专业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通过对中原电子、武汉美的、凡谷电子、中兴通信、武汉地铁、武汉企业等十多家企业的

3、调研表明,未来5年湖北省及相应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对具备电子及智能产品设计、控制程序编制、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及质量检测、电子智能产品售后服务及维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会持续增加。旺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强有力的依托。(二)专业建设基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创建于1999年,本专业开设以来,为满足湖北地区相关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认真了解和分析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技术更新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探索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4、将德育和高技能相结合,基础适度、素质高、技能强、深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新路子。经过17年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取得如下成绩:1 .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应用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企业对从事电子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检测、生产工艺管理、智能电子产品维护等岗位工作的人才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在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内学者,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结构

5、进行了科学安排和整体优化,制定了符合电子信息产业相应岗位技术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借鉴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开发方法,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技能训练的项目进行了合理安排,满足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2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与行业内企业深入合作,不断完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华星光电”、“企业集团”、“武汉地铁”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日常教学融“教、学

6、、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3 .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对外引进和在职培养的方式,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专职教师中副教授5人,讲师(实验师)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15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学院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0人。在聘请的兼职教师中有省楚天技能名师2人,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4 .办学条件优越,实习实训设备先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

7、习实训条件优越。在校内建有2300平方米,总投资500余万元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该基地实训室分布于学校实训楼2、4、5楼。设有数字电路实训室、模拟电子实训室、电路基础实训室、嵌入式实训室、光通信综合实训室、现代通信实训室、印制电路板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等17个实验实训室。共有各类实验实训设备IoOO余台套,可完成电子专业群各专业主要实训项目,并能同时容纳600余名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和技能考证。本专业先后在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7个相对稳定且较为完善、先进的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5 .专业办学水平及毕业生深受社会认可经过多年努力,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共获得

8、国家级、省级、行业类专业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30项。该专业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品牌效应显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在湖北应用电子职业教育领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1999年至今,本专业已培养3000多名应用电子人才。三年来签约率稳居97%以上,就业岗位涉及各大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优秀的毕业生质量广受用人单位赞誉。特别地,本专业从2009年开始与企业科技公司深度校企合作,从2011年开设企业订单班,先后为企业(武汉)和企业(烟台)公司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400多人次,这些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现已成为该公司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受到该公司充分肯定,并且正在与企业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的相关合作项目

9、研究。(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作为我校特色专业,并已申报为省级品牌专业以及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很重视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实验实训基地、社会服务、技能竞赛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教学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校企合作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还没有完全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够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有待实现。三是有的青年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实践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

10、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规划为依据,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对接我省产业经济发展。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专业布局

11、,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注重学院可持续发展和办学效益。稳步发展具有地区特色、行业特色与学院特色的品牌专业。三、建设思路(一)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及岗位技能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进一步强化和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能否“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推动本专业教育深度融入电子信息产业链,有效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的发展”作为对本专业发展评价的标准。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更新。(三)优化教师结构,强化双师素质,以适应职业技能教育的需要。(四

1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四、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我校将借助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契机,依托武汉市及湖北省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抓住“十三五”期间国家和湖北省优先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机遇,在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的前提下,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包括现代学徒制在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打造成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努力将其建设成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社会公认的品牌专业。(二)具体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

13、周边地区,服务于电子、电气、通信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电子设备,能进行电子产品加工;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能进行电子设备和智能产品的安装、调试、维护,并可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1.职业素质与知识技能目标(1)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审美观、健全的人格;(2)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3)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良好的

14、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强自学能力;(4)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意识;(5)具备电子产品的市场推广、采购及营销能力;(6)具有对各种电子设备故障检测与维修的能力;(7)具备电子产品生产流程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8)具备电路分析、基本电子产品设计和电路仿真的能力;(9)具备电子智能测量、信息采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10)能应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电路板设计;(三)能开发基于单片机或ARM芯片的基本智能控制系统;(12)能应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基本项目开发;(13)能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电子电气设备工程图;2.证书要求本专

15、业毕业生出了要求过得“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二级)合格证书外,毕业时至少应获取与本专业工种相关的1个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如下:序号名称要求等级颁证单位1电工证中级或高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电子设计与应用工程师中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3电子结构与工艺工程师中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4PCB设计工程师中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五、建设内容(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广,专业交叉性强,对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积极构建“校企共振、工学结合、双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16、。其中“校企共振”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共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共振、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共振,并以此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即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习场所、学习内容的转换,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转换;“双元互动”即校企的双向介入,校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现资源、运行模式等全面对接。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有应用电子平行班和应用电子企业菁干订单班,将在此基础上探索与企业集团合作试点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并试行3+2中高职衔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方式,完善学生权益、企业权益和安全保障措施管理机制,全面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从现

17、有的“情境设计模式,基于企业的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向“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转变。实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强调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案例中,老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任务式、讨论式和案例等的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灵活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企业学徒制班,在校方教学计划内添加企业通识类课程,原则上,企业技术员学徒班所指定合作专业内学生均需接受企业通识类课程培训;并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教学形式,在企业(武汉)科技工业园的生产车间,以现场教学的形式,由带队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师傅”)形成双“导

18、师”,开展以生产现场为情景的学做一体,产教结合的“学徒式“教学。带队教师负责课程的理论讲解、规范说明及本课程日常教学内容的规划、组织及管理,企业工程师(师傅)负责操作演示、操作规范讲解及学生具体操作指导,形成正真意义上的厂中校,厂中教。教学信息化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运用微课,慕课、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本专业将大力提倡教学信息化,激励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同时要建立一定数量微课,建立不少于5门以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网络课程。(三)课程建设在全面深入企业、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业技能需求进一步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

19、化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完善全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课程的实训指导书;主编公开出版教材1部以上、编写校本教材3部以上。至少完成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建设一定数量微课及教学视频,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四)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双向交流、重点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双师素质”培养,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使专业教师“双师结构”更合理,从而打造出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梯队整齐、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通过三年建设力争双师素质达到100%。根据专业课程的要求,从合作行业和企业中选择性的聘请专家和

20、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稳定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与内部分配机制,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绩效评价和分配挂钩。要求具有中级职称教师在任职期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5个月,高级职称教师在任职期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3个月,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国培、省培及行业培训;激励教师参加电子类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鼓励青年教师既提高职业技能,又提升学历。在这三年内,计划引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4名。(五)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应用电子国家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移动通信实训室、北斗应用及物联网(车联网)应用实训室,建设电子与通信虚拟

21、仿真实训中心。更新电子类实训室的老化设备,改造电子创新实训室;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与服务湖北及周边地区的大型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方式、运行机制,构建“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新模式。2020年前新增2个以上的校企合作企业。新增1-2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六、实施步骤建设时间建设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预期目标2017-2018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及相关制度研究1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2 .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L7人组成,人员结构合理,团队工作得到学院和企业认可证明2.制度成册,制度开始运行,指导规

22、范专业相关工作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L企业、高职院校调研2.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至L完成调研报告2.完成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少2次养目标分析报告“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核心工作能力”研究完成“核心工作能力”研究报告,为确定“核心教学单元”奠定基础“双证书”推进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研究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体系的融合确定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及实施大纲课程改革实训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教材样书2本校本特色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教材样书1本微课建设2门微课制作微课视频2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组建建设团队完成团队建设并开展工作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与职业规划1 .修订师资队伍培养制度

23、2 .完善专、兼职教师聘请、考核与管理制度3 .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1 .修订后师资队伍培养制度成册并使用2 .完善教师聘请、考核与管理制度成册并使用3 .选拔、考核标准及管理办法成册并使用专业带头人建设主持专业建设,参加进修培训1次,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1个月1.培训成果2.企业锻炼成果骨干教师建设2名骨干教师进修培训一次,到企业锻炼不少于1个月1.培训成果2.企业锻炼成果“双师”结构团队建设1.聘请1名兼职教师2.1名专业教师“双师”培训L聘书、聘请协议2.培训成果实训室建设L扩建高频电子实训室2.改建电子工艺实训室1.40名学生进行高频电子线路应用技能培训2.满足40名进行电

24、子线路制作项目的实训校企合作及实习基地建设与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建设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培训人次与鉴定人次登记表人才培养新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及相关制度研究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总结机制运行情况,完善运行机制2018-2019模式改革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试运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试运行总结“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确定“核心工作能力”,确定“核心教学单元”完成“核心工作能力”说明,“核心教学单元”说明“双证书”推进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技能鉴定成果课程改革实训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教材样书2本微

25、课建设2门微课制作微课视频2个校本特色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教材样书1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收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资料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与职业规划全体专业教师实施职业规划与测评专业教师职业规划书专业带头人建设主持专业建设,参加进修培训1次,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1个月1.培训成果2.企业锻炼成果骨干教师建设3名骨干教师进修培训1次到企业锻炼不少于1个月,1.培训成果2.企业锻炼成果“双师”结构团队建设1.聘请2名兼职教师2.3名专业教师“双师”培训L聘书、聘请协议2.培训成果实训室建设新建现代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完成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进行虚拟技术应用技能培训,掌握测试工具和方法。校企合作

26、及实习基地建设与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建设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培训人次与鉴定人次登记表2019-202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及相关制度研究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总结机制运行情况,完善运行机制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完善“核心工作能力”和“核心教学单元”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完成“核心工作能力”和“核心教学单元”培养人才模式建设总结“双证书”推进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技能鉴定成果课程改革实训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教材样书2本微课建设2门微课制作微课视频2个校

27、本特色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教材样书1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资料入库教学资源库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与职业规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总结专业带头人建设主持专业建设,参加进修培训1次,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1个月1.培训成果2.企业锻炼成果骨干教师建设5名骨干教师进修培训1次到企业锻炼不少于1个月,L培训成果2.企业锻炼成果“双师”结构团队建设1.聘请2名兼职教师2.2名专业教师“双师”培训1.聘书、聘请协议2.培训成果实训室建设扩建电子工艺实训室满足40名进行电子线路制作项目的实训校企合作及实习基地建设与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

28、建设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培训人次与鉴定人次登记表七、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为保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顺利开展,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以院长、副院长和各专业负责人、校外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各专业建设工作。应用电子专业成立以行业专家为组长、由企业专家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落实专业建设工作。(二)制度保障学院建立了一系列制定,包括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专业调研、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能保证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三)人员保障我院应用电子专业现都一个高学历、高职称和较强专业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专

29、业建设经验。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保证专业建设顺利完成的保障。(四)资金保障学校在实训室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都有相应专项资金投入,能保证专业建设需要的经费支持。充裕的资金投入,是专业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八、效果评价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本构成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改革,广泛运用包括信息化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项。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97%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70席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8跻以上。资源库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效明显、相关资源上网对外开放,较好服务于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员,促进社会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校内实验实训室设备先进、数量和工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较好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在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适合本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将应用电子专业建设成省级品牌、在省内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