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3775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正压式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和压缩氧-氮混合气呼吸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分类、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正压供气方式使用的自给闭路压缩氧气呼吸器和压缩氧-氮混合气呼吸器(以下简称氧气呼吸器)。本标准不适用于负压式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潜水呼吸器、逃生用氧气呼吸器、压缩氧气自救器和化学生氧呼吸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26一般压力表G

2、B/T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GB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8982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GB/T11640铝合金无缝气瓶GB/T28053呼吸器用复合气瓶GB/T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32166.2-2015个体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职业眼面部防护具第2部分:测量方法GJB1155B-2021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规范GJB6629A2021军用隔绝式个人防护装具规范AQ10082007矿山救护规程MT454隔绝式氧气呼吸

3、器和自救器用氢氧化钙技术条件TSG23气瓶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4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自给闭路式压缩氧气呼吸器或压缩氧-氮混合气呼吸器self-containedclose-circuitcompressedoxygenorcompressedoxygen-nitrogenbreathingapparatus一种呼吸器,利用面罩使佩带人员的呼吸器官与外界有害环境空气隔离,依靠呼吸器本身携带的压缩氧气或压缩氧-氮混合气作为呼吸气源,将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补充氧气后再供人员呼吸,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吸循环。3.1.2正压氧气呼吸器positivepre

4、ssureseIf-containedclose-circuitcompressedoxygenoroxygen-nitrogenbreathingapparatus在任一呼吸循环过程,低压系统内压力均不低于环境压力的一种氧气呼吸器。3.1.3高压系统highpressuresystem指包括气瓶、气瓶开关、减压器、手动补给阀、压力指示器和警报器等承载高压氧气的部件及连接件所形成的高压气路。3.1.4中压系统mediumpressuresystem指包括定量供氧阀、自动补给阀等承载中压氧气的部件及其连接件所形成的中压气路。3 .1.5彳氐压系统lowpressuresystem指包括面罩、呼吸

5、气阀、呼吸软管、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降温器、排气阀和呼吸(气囊)舱等承载低压混合氧气的部件及其连接件所形成的低压气路。)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BRN:化学、生物、辐射、核(ChemistryBiology、Radiation、Nuclear)4分类和标记4 1分类4.1.1 按额定使用时间分类为:a)一小时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标记代号:1;b)二小时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标记代号:2;c)三小时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标记代号:3;d)四小时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标记代号:4。4.1.2 按气瓶内气体种类分类:a)氧气呼吸器,标记代号:b)氧-氮混合气呼吸器,标记代号:O2N2O4.1.3 按低压部分

6、储气结构分类:a)气囊式正压式氧气呼吸器;b)舱式正压式氧气呼吸器。A,标记4.2.1产品标记由名称、本标准编号、氧气呼吸器类别、额定使用时间和气瓶类别等五部分组成。氧气呼吸器的类别标记代号和额定使用时间标记代号见4.Io字母F、L分别代表呼吸器用复合气瓶、铝合金气瓶。示例1:四小时正压式氧气呼吸器,采用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其标记为:正压式氧气呼吸错GB23394-0厂4-F标记中各要素的含义如下:Oj一一氧气呼吸器;4一一表示额定使用时间为4h;F一一表示呼吸器用复合气瓶。示例2:两小时正压式氧-氮混合气呼吸器,采用铝合金气瓶,其标记为:正压式氧-氮混合气呼吸器GB23394-0-2-L标记中

7、各要素的含义如下:O2N2一一氧-氮混合气呼吸器;2一一表示额定使用时间为2h:1.一一铝合金气瓶。4.2.2面罩罩体上应有永久性生产年月和号码标志(“S”表示小号,“U”表示中号,“L”表示大号)。5技术要求41总则5.1.1 在所有的试验中,所有的受试氧气呼吸器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5.1.2 若无其他规定,当引用某一条款时,其所有的子条款应同时被引用。K0工效学要求本标准的技术要求考虑了佩带者、氧气呼吸器及其可能使用的作业场所之间的相互影响。Ii4设计要求5.3.1氧气呼吸器应由面罩、气瓶、清净罐、冷却罐、呼吸气囊或呼吸舱、壳体、背具、呼吸软管、减压器、压力指示器、压力警报器等组成。5.3

8、.2氧气呼吸器整机按使用寿命8年进行设计。5.3.3氧气呼吸器结构应简单、紧凑,并便于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进行检查。5.3.4氧气呼吸器应结实可靠,能承受使用中可能遇到的、与其类别相适应的粗暴使用。5.3.5氧气呼吸器应无突出零部件,佩带者通过狭窄的通道时突出部位应不被攀挂。5.3.6氧气呼吸器的壳体应无妨碍使用的外凸部分和尖角,与佩带者可能接触的零件表面应无锐边和毛刺;壳体应有足够的强度,下壳体背板应符合人体背部生理曲线,用于固定上、下壳体的搭扣应松紧适度、开扣灵活,能防止被意外挂开。5.3.7氧气呼吸器上需要佩带者操作的部件应触手可及,并通过用手触摸加以识别,所有可调节的部件和控制阀在使用

9、中应不出现意外变动。气瓶阀的安装位置应能使佩带者在佩带状态下自行开关气瓶。5.3.8氧气呼吸器处于任何方向时应能保持其防护功能。在从背负状态卸除而仍戴着面罩时,佩带者应能继续从氧气呼吸器上进行呼吸。5.3.9氧气呼吸器中所用的化学品及产生的口水和冷凝水应不影响氧气呼吸器的正常功能,或伤害使用者。5. 3.10氧气呼吸器在下列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a) 大气压力:70kPa125kPa;b) 相对湿度:0%100%;c)环境温度:-20oC-60oCo5.3.11训练用氧气呼吸器的零部件及配件应不能与作业用氧气呼吸器的零部件及配件互换,应明显地加以标识,且不能装配到作业用氧气呼吸器上。勺A材料要求

10、5.4.1 氧气呼吸器采用的所有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疲劳、耐腐蚀和抗老化能力。5.4.2 氧气呼吸器上除面罩和呼吸软管以外的其它裸露部件的表面电阻应不大于IXIO,Q。5.4.3 氧气呼吸器上裸露的零件不得使用铝、镁、钛及其合金。5.4.4氧气呼吸器上与使用者皮肤和呼吸气体直接接触的材料应对健康无害。5.4.5 气瓶内充填的氧气应符合GB/T8982的规定,充填的氧-氮混合气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法规的要求。5.4.6 二氧化碳吸收剂应符合MT454和AQ10082007中6.2.6d)的要求。KK清洁、消毒与烘干氧气呼吸器所用的材料应能耐受制造商推荐的防腐剂、清洁剂和消毒剂,在防雾、清洗

11、和消毒后无明显损伤,并应对氧气呼吸器进行烘干。KA质量带面罩并充满气待用的氧气呼吸器的整机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氧气呼吸器的质量氧气呼吸器的类别质量kgI102123W14I1647连接5.7.1一般要求5.7.1.1氧气呼吸器的各部件应易于拆卸,便于清洗、检查和试验。5.7.1.2所有可拆卸的部件应易于连接,并牢固可靠,应允许采用手工连接。5.7.1.3在正常维护过程中卸开接头和连接件时,所使用的密封件应不会脱落或移位。5.7.2连接件连接件应能防止气源的意外中断和气路堵塞。呼吸软管在任何扭曲状况下,应不影响连接件的连接和氧气呼吸器的性能。5.7.3呼吸软管结合强度供气系统接头与呼吸软管

12、的连接强度应能承受250N的轴向拉力10So5.7.4供气系统和面罩的连接呼吸软管与面罩的连接可采用固定接头、特殊接头或螺纹接头等方式。Kfl面罩5.8.1面罩应至少遮盖佩带者的眼睛、鼻子和嘴。5.8.2面罩密合框应与人面部轮廓紧密贴合,长时间佩戴时无明显压痛感;全面罩的泄漏率不应大于0.05%o5.8.3面罩的固定带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并能根据佩带者的需要调节。5.8.4面罩应视野开阔,视物真实无畸变。总视野保留率不小于70%,双目视野保留率不小于55%并符合GB28902009中“视野”的规定。5.8.5面罩镜片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85%o5.8.6面罩镜片雾度不应大于4%,面罩镜片

13、表面经耐磨处理后,镜片雾度不应大于8%。5.8.7垂直互差不应大于0.25cmm,水平互差不应大于0.25cm/m(基底向内)和1.00cm/m(基底向外)。5.8.8面罩镜片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抗破裂能力,应能承受直径为6mm、质量为(0.86+。3)g的钢球以速度为(120+怖)m/s的冲击,镜片和卡箍不得出现破损和变形。5.8.9面罩应具有良好的耐气候性能,在湿热环境中能正常使用,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中应具有良好的防雾保明性能或加装除雾装置,有效保明时间应不小于氧气呼吸器的额定工作时间。5.8.10面罩应具有足够的气密性。在面罩内压力为(4.70.5)kPa时,1min内压力下降不大于40P

14、a;或采用水下气密检查法时,面罩各结合部位应无气泡逸出。5.8.11面罩与呼吸软管的结合强度应不小于250No5.8.12配置饮水装置的呼吸器,饮水流量不应小于IOonIL/min。5.8.13面罩及其头带续燃时间不应大于5s,且经火焰适应性试验后呼吸阻力和装配气密性应符合和的规定。5.8.14面罩及其接头经20Inin的热辐射试验后,面罩呼吸阻力和装配气密性应符合和的规定。5.8.15具备CBRN防护要求的氧气呼吸器,其面罩罩体材料、镜片材料、通话元件(或通话膜材料)对芥子气“液-气”防护时间不应小于6ho耳。背具5.9.1背具应能使佩带者在无人协助下快速、方便地穿戴和卸除氧气呼吸器,背具的

15、调节带应可调节,且不应无意滑动或移位。5.9.2佩戴氧气呼吸器时应无不适感和紧张感;在蹲伏姿态或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作业时,氧气呼吸器应尽可能少地妨碍佩带者的活动。尽m吸气阀和呼气阀5.10.1阀门组件应易于维护,且应不会被装错。5.10. 2吸气阀和呼气阀组件、部件和零件允许设计成相同结构和尺寸,但应明确标记以便于正确装配。5.10.3 吸气阀和呼气阀的逆向漏气量应不大于0.3L/mino5.10.4 吸气阀和呼气阀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30PaoS11排气阀1.1.1.1 1氧气呼吸器的呼吸气路中应配备有依靠压力自动操作的排气阀。排气阀处于任意方向时应能正常工作,并应能防止灰尘进入和机械损伤。1

16、.1.1.2 2在呼吸气路中,若排气阀设置在二氧化碳吸收罐之前开启,则在任何情况下排气阀和呼吸气囊进气口之间的压差应不大于排气阀的开启压力。5.11.2 开启压力在1.0L/min的稳定气流时,排气阀处于任何方向时,开启压力为400Pa700Pa。5.11.3 逆向气密性排气阀在承受开启方向反方向IkPa的压力时,1min内压力下降应不大于100Pa。n呼吸气囊或呼吸舱5.12.1 呼吸气囊或呼吸舱5.12.1.1 呼吸气囊或呼吸舱应用结实的柔软材料制作,并应能防止外力的挤压。5.12.1.2 呼吸气囊或呼吸舱应可靠地连接到连接件上。吸气一侧的接头型式应确保接头的开启不会被呼吸气囊本身所关闭。

17、5.12.1.3 具备CBRN防护要求的氧气呼吸器,其呼吸气囊或呼吸舱材料对芥子气“液-气”防护时间不应小于6ho5. 12.2气密性在1kPa的压力下,1min内应不漏气。5. 12.3容积5.12. 3.1呼吸气囊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5Lo5.13. 3.2呼吸舱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4LoK11实用性能5.13.1 氧气呼吸器应进行模拟真实条件下的实用试验。这些实用试验用于检查试验室试验所不能确定的氧气呼吸器缺陷。5.13.2 若在任一活动中,受试者由于氧气呼吸器不适合其所设定的用途,而未能完成指定的活动,或吸入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体积分数)小于21%,二氧化碳浓度(体积分数)大于3%,则判定该

18、氧气呼吸器不合格。5.13.3 在完成所有活动之后,受试者应回答下列问题:a)穿戴和脱除的便捷性;b)头带的戴脱快捷性、可调节性、锁紧性和舒适性;c)面罩的舒适性;d)视野大小;e)通话清晰情况;f)通过面罩眼窗观察的视线清晰情况,包括保明情况;g)与皮肤的相容性;h)壳体和壳体带的舒适性;i)穿戴的舒适性和平衡性;j)带扣和连接件的锁紧性;k)控制阀和压力表的伸手可及性;1)警报器的操作性和有效性;m)呼吸软管的可操作性;n)呼吸软管对头部自由活动的影响情况;o)呼吸的舒适性(例如温度、压力和气量);P)关于结构及其所用材料的其它意见;q)受试者报告的其它意见。用上述这些回答,来判断受试氧气

19、呼吸器是否能通过试验。KM温度、火焰、热辐射和冲击适应性5.14.1 温度适应性氧气呼吸器在-20C60之间应无故障地工作。5.14.2 火焰适应性呼吸软管及其接头、背带应具有阻燃性,续燃时间不大于5So5.14.3 热辐射适应性呼吸软管应进行20min的热辐射适应试验,允许在试验后出现变形,但仍能维持正常工作,部件能保持气密。5.14.4 冲击适应性带包装的氧气呼吸器经冲击试验后,应符合5.23和5.24的要求。515高压和中压部件的强度5.15.1 金属高压部件经1.5倍气瓶额定工作压力保压1min,应无明显变形和泄漏。5.15.2 非金属高压部件经2倍气瓶额定工作压力保压5min,应无明

20、显变形和泄漏。5.15.3 中压部件经2倍最大工作压力保压15min,应无明显变形和泄漏。SIA高压、中压和低压连接件的互换性高压、中压和低压连接件应不能互换。K17气瓶5.17.1复合气瓶应符合GB28053、TSG23和AQ10082007中6.2.6e)的规定。5.17.2铝合金气瓶应符合GB/T11640、TSG23和AQ10082007中6.2.6e)的规定。KIfl瓶阀5.18.1 瓶阀手轮在正常操作时,阀芯应不能完全从阀体上旋下;气瓶阀的开启方向为逆时针:从关闭到完全开启状态手轮的转动圈数不应少于2圈。5.18.2 气瓶阀在开启后应不会被无意关闭。5.18.3 气瓶阀应设置爆破膜

21、片,其爆破压力应为气瓶额定工作压力的(1.21.5)倍。5.18.4 瓶阀应符合TSG23中“瓶阀”的规定。4IQ减压器1.19.1 减压器上可调节的零部件应牢固地锁紧,并能够观察出非法调节。1.19.2 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范围内,减压器的输出压力偏差应在设计压力的10%范围之内,且通过减压器出口输出流量应大于100Lmin11.19.3 减压器上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为最大输出压力的(1.l2.0)倍;输出流量应不小于100Lmi11o耳舛压力指示器5. 20.1在气瓶阀打开时,应能读出气瓶中的压力。6. 20.2压力表安装位置应使佩带者能方便地读出压力值。7. 20.3

22、压力表连接管线应结实牢靠,外壳应安装橡胶防护套。5.20.4压力表应防尘和防水,应能承受24h水下1m的浸泡。试验后压力表内不应有水。5.20.5压力表上的压力值在光照不良的条件下应明显易读。5.20.6当压力表连接管线脱断时,在20MPa的压力下泄漏气流量应不大于25L/min。5.20.7压力表视窗应采用在破裂时不产生碎片的材料制成。5.20.8机械压力表应符合GB/T1226规定,其量程的最低值为0,量程最大值应比气瓶额定工作压力多5MPa以上,精度应不低于2.5级,最小分格值应不大于1MPa。压力表在(020)MPa范围内测量值应符合表2压力表数值对比。表2压力表数值对比基准压力值/M

23、Pa测量压力值/MPa13.5454.55.5109.510.52019.5-20.55.20.9电子压力表的防爆性能应符合GB/T3836.1、GB/T3836.4的规定。勺力压力警报器5.21.1 打开或关闭气瓶阀时,应发出提示报警声响。5.21.2 氧气瓶压力下降至(5.50.5)MPa时,警报器应发出连续声响或间歇声响报警,且声响声级应不低于80dB(八),报警时间在(3060)s范围内,报警最大耗气量不大于5L/min。5.21.3 电子警报器的防爆性能应符合GB/T3836.1、GB/T3836.4的规定。与力呼吸软管5.22.1呼吸软管应柔软,无扭曲。5.22.2呼吸软管应不影响

24、头部活动,应不产生通气障碍。5.22.3呼吸软管的永久变形应不大于长度的10%。5.22.4具备CBRN防护要求的氧气呼吸器,其呼吸软管材料对芥子气“液-气”防护时间不应小于6hoK气体供给量5. 23.1定量供氧量气瓶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时,定量供氧量应不小于1.4Lmino6. 23.2自动补给供氧量当呼吸气囊或呼吸舱内压力为10Pa245Pa时,自动补给阀应开启;气瓶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至5MPa时,自动补给供氧量应不小于80Lmi11o7. 23.3手动补给供氧量气瓶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至5MPa时,手动补给供氧量应不小于80L/min:当气瓶压力不大于5MPa时,供氧量应不小于1

25、6pL/min(此处P为以MPa表示的气瓶压力值)。K气密性8. 24.1高、中压系统气密性高、中压系统在气密性试验中,在2min内应不漏气。9. 24.2低压系统气密性当排气阀被封闭后,在800Pa的正压下,1min内的压力变化应不大于30Pa。“呼吸生理参数5.25.1一般要求2h的氧气呼吸器应能满足1h氧气呼吸器的技术要求,3h氧气呼吸器应能满足Ih和2h氧气呼吸器的技术要求,4h氧气呼吸器应能满足1h、2h和3h氧气呼吸器的技术要求。5.25.2额定工作时间用仿人呼吸试验装置试验时,氧气呼吸器应满足与其类别相对应的工作时间要求。在额定工作时间内,氧气呼吸器应满足5.25.3、5.25.

26、4、5.25.5和5.25.6规定的要求。5.25.3呼吸阻力氧气呼吸器的呼吸阻力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呼吸量/(L/min)呼吸频率min试验时间min呼气阻力/Pa吸气阻力/Pa3020600-6000-500120180240502530(1h,2h)0-7000-60060(3h,4h)753050-10005.25.4氧气含量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应不低于21%(体积分数)。5.25.5吸气温度5.25.5.1在(262)C的试验条件下,装入降温器,吸入气体的温度应不大于35C;无降温器时,吸入气体的温度应不大于450Co5.25.5.2在(402)的试验条件下,装入

27、降温器,吸入气体的温度应不大于40C。5.25.6二氧化碳含量5. 25.6.1呼吸量为30L/min时的二氧化碳含量,按表4进行试验,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1%(体积分数)。6. 25.6.2呼吸量为50L/min时的二氧化碳含量按表4进行试验,其中:a)不带面罩时,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1%(体积分数);b)包括面罩时,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1.5%(体积分数)。5. 25.6.3在额定工作时间末期时的二氧化碳含量在额定工作时间的末期,即警报器启动报警后,按表5试验时,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3%(体积分数)。6试验方法A1一般要求5.1.1 本规范没

28、有规定专用的试验仪器和方法时,可以应用常用仪器和常规试验方法。5.1.2 试验时,氧气呼吸器应包括全面罩。A,名义值和公差6. 2.1若无其他规定,本标准所述的数值为理论正确值。除温度界限之外,未述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值其公差为5%。7. 2.2若无其它规定,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632C,温度界限的公差为土1C。A目视检查6.3.1在试验室试验和实用试验之前,应对氧气呼吸器进行目视检查。包括根据维修手册对氧气呼吸器所进行的拆卸。6.3.2目视检查应包括对氧气呼吸器标志、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安全数据或结构所用材料的相关证明。AA实用性能试验6.4.1一般规定6.4.1.1氧气呼吸器2台,佩戴人4名。

29、6.4.1.2佩戴人应对使用氧气呼吸器有一定经验,经心电、心率、血压等常规检查,身体健康,年龄在18岁35岁的男性青年。试验之前应记录佩戴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6.4.1.3受试氧气呼吸器应是经试验室检验合格的氧气呼吸器。试验之前,应确认受试氧气呼吸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试验开始时氧气瓶的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6.4.1.4试验应在自然光照的区域、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为30%80%的条件下进行,并记录试验时的温度、湿度和噪声声强。6.4.2模拟作业试验氧气呼吸器应当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进行试验。在本试验中,应完成以下动作,以模拟氧气呼吸器的实际使用。动作的顺序和试验次数由试验机

30、构确定。a)在做功机上作功30次,每次用绳子或滑轮机构将25kg的物体垂直的从地面升高到1.8m的高度;b)在全净空高度的平地上行走,总长125m;c)在净空高度为(1.30.2)m的平地上行走5min(总长约140m);d)在净空高度为(0.70.05)m的平地上爬行5min(总长约70m):e)爬上、爬下梯子一次,并从两个方向穿过一个边长为460mm的正方形开口,垂直距离总高为20m;f)爬过一个宽(0.70.05)m、长4m的狭窄区域,在该区域佩戴者应脱掉氧气呼吸器,在仍能使用氧气呼吸器呼吸的情况下,将氧气呼吸器放在前而推行,或者放在身后拉动;g)收放至少15m长的消防水龙带。试验应连续

31、地进行,不得脱除氧气呼吸器。每类氧气呼吸器的试验时间和次数见表4。表4氧气呼吸器模拟作业试验时间和次数氧气呼吸器类别试验周期总试验时间min次数时间min1320602524120363018048302406S温度适应性试验6.5.1用呼吸机的试验室试验6.5.1.1-20和60下的储存试验包括气瓶和面罩的氧气呼吸器在温度为(-203)C的环境中放置12鼠将氧气呼吸器在温度为(603)、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中放置12ho按照的规定,在(30土1)eC的温度下以50L/min的呼吸流量对氧气呼吸器进行试验。面罩和呼吸机应放置在温度控制仓的外面。6.5.1.2-6下的储存试验包括气瓶和面罩

32、的氧气呼吸器在温度为(-62)的环境中放置12h。按照的规定,在(-62)的温度下以50L/min的呼吸流量对氧气呼吸器进行试验。面罩和呼吸机应放置在温度控制仓的外面。6.5.2低温实用性能试验6.5.2.1室温储存后的低温试验6.5.2.1.1受试器材的准备6.5.2.1.2应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对氧气呼吸器进行保洁和消毒。6.5.2.1.3两台待用的氧气呼吸器应在室温(16C32C)环境中放置2h3h。6.5.2.1.4试验步骤两名穿戴保暖服装的受试者在室温(16C32C)下佩戴好氧气呼吸器,进入温度为(-62)C的冷冻室内。试验应连续进行30min,试验中不得脱除氧气呼吸器。作业时间每阶段

33、5min,按需要重复进行。a)行走;b)爬行;c)携带积木等(质量7kg)移动6m,并堆砌成图1所示的造型;d)用绳子拖拉质量为50kg的重物。试验结束后,应检查氧气呼吸器是否存在因低温造成的损坏或操作障碍。JZ图1积木造型6. 5.2.2-6下的试验7. 5.2.2.1受试器材的准备6.5.2.2.1.1应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对氧气呼吸器进行保洁和消毒。6.5.2.2.1.2两台待用的氧气呼吸器在温度为(-62)的环境中应放置2h3h。6.5.2.2.2试验步骤两名穿戴保暖服装的受试者在冷冻室内佩戴好氧气呼吸器,在环境温度为(-62)的冷冻室内进行作业。试验按规定的试验步骤连续进行30min,

34、试验中不得脱除氧气呼吸器。试验结束后,应检查氧气呼吸器是否存在因低温造成的损坏或操作障碍。66警报器性能试验警报器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a)打开气瓶阀时,听报警提示声响;b)关闭气瓶阀,将呼吸机调整到呼吸频率为10次/min、呼吸流量为10L/min时测试警报器的性能;c)用声级计和秒表,在距离氧气呼吸器报警器1m处测定报警声响强度和报警时间;d)将报警器输出端同量程为(l-10)L/min,精度为2.5级的转子流量计相连,改变报警器输入端压力,测量报警器余压报警声响时间内的最大输出流量。A7呼吸软管性能试验将呼吸软管悬挂起来,测量其长度(不包括连接件)(长度a)o在软管上施加ION的力作用48

35、h,取掉负载,恢复6h后,测量其长度(长度b)o计算永久变形率:(b-a)aX100%。AA气体供给量试验6.8.1试验用仪器为氧气呼吸器检测仪。6.8.2定量供氧量测定当氧气呼吸器高压系统内的压力分别为(2018)MPa和(53)MPa时,用氧气呼吸器检测仪分别测量定量供氧量。6.8.3自动补给开启压力及自动补给供氧量测定6.8.3.1氧气呼吸器内的高压系统内压力应在(202)MPa,将氧气呼吸器水平放置,用氧气呼吸器检测仪从面罩接口处以(812)L/min流量从低压系统内抽气,观察自动补给阀开启供氧时压力计的指值。6.8.3.2当氧气呼吸器高压系统内的压力分别为(2018)MPa和(53)

36、MPa时,用氧气呼吸器检测仪分别测量自动补给供氧量。6.8.4手动补给供氧量测定当氧气呼吸器高压系统内的压力分别为(205)MPa和(52)MPa时,用氧气呼吸器检测仪分别测量手动补给供氧量。A。呼吸生理参数试验6. 9.1呼吸阻力测试6.9. 1.1测量用仪器为呼吸机、无惯性压力表。6.10. 1.2将呼吸机的呼吸流量调整到表3规定的数值。6.11. 1.3将氧气呼吸器直接接到呼吸机上。在氧气呼吸器和呼吸机之间的连接处用无惯性压力表来测量呼吸阻力。应从测量值中减去由于测量点处连接件所引起的阻力。6.12. 1.4试验时应完全打开气瓶阀。定量供氧量直接引入到呼吸气路中,用辅助泵将呼出气量的5%

37、抽走。6.13. 1.5若测量值因打开自动补给阀或排气阀而增加,该数值将被认为有效,应予采录。6.9.2吸入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试验6.9.2.1试验装置(见图2),由呼吸机、两个单向阀(分别供吸气和呼气用)、热交换器(见图3)、增湿器(见图4)、接头、二氧化碳流量控制器、二氧化碳和氧气分析仪、测温计和测压计组成。1呼吸机;2辅助泵(呼吸机控制);3阀系统:4控制阀(呼吸机控制):5热电偶:6加热元件(热电偶控制):7增湿器(见图4);8热交换器(见图3);9冷却器:10一冷凝水收集容器;11冷却水入口与出口;12二氧化碳分析仪(呼出气体);13二氧化碳控制与测量系统;14一二氧化碳

38、气量计;15二氧化碳补偿袋;16单向阀;17取样气体气量计;18一氧气分析仪:19一二氧化碳分析仪和记录仪(吸入气体);20一测温计;21连接件;22氧气呼吸器;23测压计。601呼吸机接口:2冷却水入口;3冷却水出口;4水位溢水接口;5控制阀接口。图3热交换器示意图6.9.2.2试验装置通过呼吸机使氧气呼吸器处于呼吸循环中,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37士0.5)时的条件下,气体流量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6.9.2.3通过控制和测量系统、补偿袋和两个单向阀将二氧化碳气体输入呼吸机内。表5气体流量参数(一)氧气呼吸器类别呼吸量二氧化碳输入量/(L/min)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试

39、验时间/h1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2.55.01234表6气体流量参数(二)氧气呼吸器类别呼吸量二氧化碳输入量/(L/min)呼出气体中二轴化碳含量小试验时间/h1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2.55.012呼吸频率20次min呼吸流量40L/min2.05.02表6气体流量参数(二)(续)氧气呼吸器类别呼吸量二氧化碳输入量/(L/min)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试验时间/h3呼吸频率20次min呼吸流量30L/min1.354.534呼吸频率20次min呼吸流量30L/min1.354.541呼吸机接口:2补液器:3热电偶(控制加热元件):4控制阀接口:

40、5加热元件(250W-300W)06.9.2.4在增湿器出气口处,用采样管连续地抽取少量呼出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分析仪,然后从增湿器进气口处返回。图3为容积为500mL-1000mL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应保持约3L/min的水流量。图4为增湿器。试验系统气路的总容积(不包括呼吸机)应不大于2000mLo试验系统气路的气密性:在2000Pa压力下,1min内压力下降值不大于98Pa。试验应在温度为(1632)C、相对湿度为(8595)%的室内环境中进行。试验开始前,应检查并调整呼出气体的温度。试验过程中,为测量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在吸气阶段用辅助泵连续地从标记处(见图2)抽取适量的吸气气体

41、,送入氧气分析仪和二氧化碳分析仪。抽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值应与表6规定的二氧化碳输入量值相对应。分析之后,应将抽取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输送回呼吸气路中。试验直至氧气呼吸器气体耗尽为止。6.9.2.5用快速响应的热电偶数显温度测量吸入气体中的温度。6. 9.2.6应连续测量并记录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温度和呼吸阻力。A1。呼吸软管6.1.1 呼吸软管结合强度试验安装并调节呼吸软管的连接处,使连接处能承受轴向拉力的作用。向连接处施加250N的拉力,并检查有无损坏的痕迹。6.1.2 呼吸软管阻燃性能试验按GB/T16556-2007中的规定进行。6.1.3 呼吸软管耐辐射热性能试验按GB

42、/T16556-2007中6.9的规定进行。6.1.4 呼吸软管材料对芥子气“液-气”防护时间按GJB6629A2021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中,呼吸软管材料配方设计时检验试片厚度为(0.50.05)unoA11面罩性能试验6.11.1 面罩漏气系数试验按GB28902009中6.6的规定进行。6.11.2 面罩固定带强度试验按GB28902009中6.13的规定进行。6.11.3 面罩视野试验按GB28902009中6.8的规定进行。6.11.4 面罩镜片的可见光透射比试验按GB/T32166.2中5.3的规定进行。6.11.5 面罩的镜片雾度试验按GB/T2410中7的规定进行。6.11.6

43、 面罩的棱镜度互差试验按GB/T32166.2中5.2的规定进行。6.11.7 面罩的抗冲击、抗破裂性能试验按GB/T32166.2中6.6的规定进行,其中钢球的速度为(120常)m/so6.11.8 面罩的气密性试验按GB/T28911995中3.4的规定进行。6.11.9 面罩与呼吸软管的结合强度测试6.11.9.1 将面罩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方法佩戴在匹配的测试头模上,用带子将面罩固定在头模上,使施加的轴向拉力作用在连接部位而不是罩体上。6.11.9.2 按照的要求向连接部位施加轴向力,持续10So观察连接部位的情况。6.11.10 饮水装置的试验按GJB1155B2021中附录D的规定进行

44、。6.11.11 面罩耐辐射热性能试验按GB/T16556-2007中6.9的规定进行。6.11.12 面罩材料、镜片材料和通话元件(或通话膜材料)对芥子气“液-气”防护时间的试验,按GJB6629A2021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中,罩体材料配方设计时检验试片厚度为(0.50.05)mm。615火焰适应性试验6.12.1 火焰适应性试验装置见图5。试验装置主要由带流量控制阀的丙烷气瓶、阀门、压力调节器、压力表、回火消除器、样品支架和燃烧喷嘴组成。丙烷的纯度应不低于95%o1丙烷气瓶:6样品支架:2阀;7火焰;3压力调节器:8一隔板:4压力表;9喷嘴。5回火消除相;图5耐燃性试验装置6.12.2

45、2将被试样品材料放置在丙烷气火焰中进行试验。燃烧喷嘴的空气阀应完全关闭。通过调节丙烷气体供给,将火焰高度调节到(404)mm,在离燃烧喷嘴高(202)mm处测量的火焰温度应为(80050)0Co试验材料应水平地放置在离燃烧喷嘴高(202)mm处的火焰中(120.5)s。要确保火焰的中心区能触及样品的边缘。6n冲击适应性试验将包装好的氧气呼吸器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以加速度30ms旋转频率(80120)r/min连续试验2h后,再按6.8、6.9、6.21测定气体供给量、呼吸生理参数和气密性。A14吸气阀和呼气阀逆向漏气量试验6.14.1 测试仪器及设备为微型压力计、转子流量计、湿式气体流量计、秒表。6.14.2 将吸气阀或呼气阀逆向接到测试装置上,通入流量为1.5L/min的稳定气流,使通气压力保持在1kPa,测量1min内漏气量。AIq吸气阀和呼气阀通气阻力试验6.15.1 测试仪器为微型压力计、转子流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