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市便民利企“三个最行动方案(2022-2024年)xx市便民利企“三个最”行动方案(2022-2024年)精神,破除制约XX营商环境的中梗阻障碍,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创新标杆地,助推XX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最”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深化“三转三再”教育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坚
2、持对标对表、坚持自我革命,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拿出“舍我其谁”的魄力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打破部门利益、打掉政务藩篱、打通堵点痛点,推动全市转思想、治陋习、树新风,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建设清朗政治生态,树立“商贾名城、创新之城”形象,全面提升XX的开放度、包容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让XX真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二)主要目标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创一流”的目标,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打造营商环境创新标杆地。2023年底前,全市营商环境总体制度框架体系、责任分工体系基本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开办、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办
3、税便利等核心指标大幅提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24年底前,全市营商环境制度政策体系更加完善,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实现追赶超越和较大突破,重要量化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地区水平,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2025年底前,全市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各项量化指标基本达到先进地区发展水平,成为营商环境创新标杆地。二、重点任务(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1.清理调整审批事项。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应进尽进、不进为例外”的原则,推动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
4、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应减必减,该放就放”为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推动权责清单事项规范化。制定完善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逐项清理本级审批事项,整治变相审批,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2 .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取消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全力创建“无证明城市”。减少申报材料,在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告知承诺“减证”事项,推行“容缺受理”制度。推广电子证照,将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电子证照应用到高频服务事项。推行“免证办”,通过手机亮码、刷脸认证等,实现办事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
5、精简审批环节,开展并联审批,健全重大投资项目联审制度,探索用地、环评等审批事项承诺制,推行企业投资项目“一个部门、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事项高效办理。3 .全面提高审批效率。推行“网上办”,实现“不见面审批”,力争至2025年网上可办率不低于xx%。推行“集成办”,推出覆盖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的“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一件事”可导办率xx%。推行“马上办”,推进自动审批适配性改造,力争秒报秒批事项实现三年翻一番。推行“一次办”,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一次办结,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推行“自助办”,增加24小时自助服务机,整合公安、税务、社保、医保、市场监管等自
6、助服务功能,实现全程自动办理。推动“智能办”,依托“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为企业开办“照、章、税、银、金、保”提供“一站式”办理,实现“掌上办”零跑动”。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实现更多高频事项“跨域通办、域内通办”。4 .建立健全审批制度。建立专家咨询和民意征集机制,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进行听证。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备案制度、集中办理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规范审批行为,倒逼审批提速增效。严肃考勤、廉洁等纪律,对推诿拖延、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业务人员,提交纪检监察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二
7、)营造温馨体贴的服务环境5 .深化“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开展“局长坐窗口走流程”活动,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办事难点痛点堵点;局长定期体验办事情况,以“换位体验”促进“换位思考”。打造局长践诺电视栏目,邀请局长直面民生问题,践行承诺、狠抓落实。开展“局长答问”活动,组织局长参与政民互动、在线访谈,担当企业和群众诉求的“总客服”。6 .强化重点领域服务。对“规上企业”和重点项目企业发放“绿卡”,在政策优待、行政审批、便利服务、资源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待。设立“绿色通道”,对“绿卡”企业实行专窗办事,提供“一对一,“店小二”服务。完善工程项目联合峻工验收管理办法,实现消防、人防、规
8、划等事项联合验收。加大涉企征信数据、金融资源、惠企政策和涉企服务等资源整合力度,加强政务沉淀数据归口利用,方便企业征信信息查询。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持续优化预约诊疗。7 .推行“代办”涉企服务。按照“一支团队、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次办结”的思路,为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提供高效无偿的审批代办服务。推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项目审批代办中心,成立代办团队,开展“订制式”服务。8 .推行“帮办”为民服务。推行“帮你办”服务,设立“协调帮办窗口”,解决服务窗口“办不成”的事项;提供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预约方式,通过公众号、粤省事、粤商通等服务平台创新告知机制;提供办事导询、自动填表、免费打(
9、复)印、双向寄递等服务。推行“就近办”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推动“粤智助”一体机向园区、商场和企业投放,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行“上门办”服务,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9 .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争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高水平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互联网+教育”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健康XX行动,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互联网+医疗体系”,打
10、造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圈,全面实现“小病不进镇、大病不出市”。建立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基本养老服务制度。进一步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文化设施配套水平。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扩面行动,推进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三)营造降费减负的市场环境10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探索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建立健全备案制度,实现“准入即准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一业一证”和“一业一照”改革,开展“证照一件事”主题服务。IL强化惠企政策落地实施。完善涉企惠企政策实施机制,探索实施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和镇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集中办理窗口,
11、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提升政策的知晓率和受惠面,推动惠企政策智能匹配、快速兑现。对已出台的政策、已制定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到位,坚决做到及时快速兑现,树立企业信心,对惠企政策落实不力、消极应付的,将严查严办、坚决惩处。12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降低用地成本,加大力度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探索“拿地即开工”模式,推行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降低用工成本,改善潮汕学院、XX职校办学条件,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深入实施“粤菜师傅”“XX技工”“南粤家政”等人才培育工程,开展“乡村工匠”“农村电商”培养计划,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发展园区金融、普
12、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广“评价增信+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引导企业申请XX市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过桥)资金,缓解企业过桥融资压力。降低科技创新成本,持续发挥星河领创天下(XX)、潮汕学院创业学院、XX职校众创空间、同路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13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则,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要素获取、标准制定、准入许可、经营运营、优惠政策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着力清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隐性壁垒。健全政府采购程序机制,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开启“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推行招投标评定分离定标方式
13、,规范招投标主体行为。加大减税降费支持,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清单管理,按规定及时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四)营造诚实守信的法治环境14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加强行政执法协作,制定“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探索柔性监管方式,健全容错机制,完善免罚清单管理制度,拓展免罚事项范围。科学设置政策“过渡期”,对符合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探索给予合理的执法“观察期”。15 .推进“诚信xx”建设。建设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开展政务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分类信用监管。推行阳光政务,
14、明确办事指南,公布办事环节,公开办事流程,打造“办事公开透明、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办事依法依规”政务诚信品牌。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排查政务负面行为风险隐患。实施“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提升行动,用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三张清单,对遵法守信、贡献突出的企业按各优惠政策及时予以优待奖励,对违法失信、拒不纳统的企业依法惩戒、适时曝光,推动“红黑名单”动态管理机制。营造“诚信一路绿灯,失信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继续提升XX城市信用排名,力争2023年进入全国县级市前XX名,2025年进入前XX名。16 .完善就业人员基本权益保障机制。全面排查企业、在建工程项
15、目欠薪隐患,实行黑名单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依托“急难愁盼我来办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从速从严处理欠薪违法案件,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依法曝光。优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和保障支付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全市清欠台账,强化欠款源头管控,确保新增拖欠账款立查立清,严防出现新增拖欠情况。严厉打击劳务派遣领域违法行为,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推广劳务派遣协议范本,引导依法依约处理争议纠纷。17 .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执法监管网格化、智能化,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着力纠正加重企业负担的违法违规行为。
16、完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加大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18加强和改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围绕网络交易、公用事业、医药、教育等行业和领域,加大查处市场混淆、侵犯商业秘密、侵害知识产权、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以及网络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19 .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建设。继续推行“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定期收集社会各界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继续实施“廉政监督卡”制度,在办事大厅放置“廉政监督意见箱”,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依托*市民热线、“急难愁盼我来办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对企业诉求开展“接诉即办”活动,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17、。推动“民生热线”电视栏目走进企业、走近群众,解决企业之需、企业之困、企业之难。(五)营造生机勃发的产业环境20 .培植三大产业集群。强化工业支撑,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培植壮大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大潮汕内衣产业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服装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实施名师、名牌、名企、名园“四名工程”,促进资源整合,带动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制药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引进打造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基地。大力扶持培植现代农业,加快推动RCEP潮菜预制菜加工流通中心项目落地建设。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推动一二三产
18、业深度融合。21 .打造龙头旗舰企业。围绕“电商强市”目标,进一步扩大商贸优势,以池尾街道为试点,先行探索,引进大型物流、仓储、快递企业,建设打造“一城一园一街”,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抓好大企业,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谋划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制定实施“四上企业”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主体培育工程,扶持一批亿级、十亿级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引进和培育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跻身“xx省制造业500强”。22 .强化园区平台支撑。突出抓好园区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省支持打造产业转移主平台专项资金,以XX产业转移工业园、XX市纺织印染
19、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东部创新城为重点,高质量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聚焦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方向,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引导目录和项目库清单,精准招引一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落户。谋划建设生命科学产业园,积极盘活原云落镇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土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端研发和创新基地。23 .维护绿美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绿美XX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深入开展“五边”绿化、“四旁”植绿,深入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活动,形成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氛围。按照“守护龙江、巩固练江、整治榕江”的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系统整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20、严控“两高”项目,促进印染印花、玻璃、塑料等传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发展。(六)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24 .重塑新时代XX人形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提升全民文明素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涵养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XX人精神。深入开展“三转三再”教育活动,营造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新气象。培育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树立爱国情怀、勇于创新创业、坚持守法经营、始终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不搞感情投资、请客送礼、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加大宣传
21、力度,开展“营商环境你我共话”活动,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25 .锻造XX城市品牌。擦亮“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中药名城”、全国服务业百强县等“金字招牌”,围绕建设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位生活,确保2023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持续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城市环境品质、乡村文明新风、道路交通安全、道德风尚涵养四大提升工程。加强与大湾区和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城市的互促互学,开展高质量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合作,吸纳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加强对XX、XXXX及XX、XX、XX等文物、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开发文旅
22、IP,打造文旅品牌。办好衬衣节、药交会、旅游文化节,提升文化传播力,提高XX知名度、美誉度。26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运用正反面清单,以“亲”密切政商关系,用“清”规范政商关系,形成“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明确公职人员认真落实惠企政策、主动联系服务企业、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全力助推经贸活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平等对待市场主体、自觉守诚信践诺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注重维护企业声誉10项正面清单;严禁作风不正、审批不畅、办事不公、执法不当、为政不廉5项负面清单,共同营造既亲又清、良性互动、交往有道、和谐高效的氛围,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保障措施
23、(一)强化统筹协调。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导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落地落实,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措施、任务推进落实、效果考核评价等工作。各牵头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出台配套方案,细化任务举措,明确时序安排,每季度按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对接牵头单位,切实履行职能职责,一体化协同推进相关工作。(一)强化监督考核。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跟踪问效,对各项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将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提醒、约谈、通报,确保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切实履行。(三)强化宣传推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开展营商环境和涉企政策宣传解读,总结推广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宣传部门要将营商环境宣传纳入全市宣传工作重点,强化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公众疑问,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创XX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