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4491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篇)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共五篇第一篇】10月24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发布,这是中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截至今年6月,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他们因触网早、上网热情高,也尽享互联网发展红利,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但是,在上网过程中他们也经历“成长的烦恼”、遭遇各种风险,受到网络不良乃至危害信息侵袭,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沉迷网络等。通过立法制度性地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网络生活,是广大家长的

2、心声,也是全社会的期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各项制度安排紧锣密鼓,稳步推进。此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顶层设计。如今,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的制度设计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全面回应了社会关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方面,条例所作出的制度规定,既有现实针对性,也富有前瞻性。条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明确国务院教育部门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提供公益性上网服务的公共文化设

3、施建设,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总之,条例坚持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优先保护,构建了系统完备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需要厘清的是,国家出台条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不是否定互联网发展的意义,也不是剥夺未成年人的上网权利,而是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未成年人更能适应网络时代,更能享受网络发展成果并健康成长,少受乃至不受网络不良信息污染。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条例能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取决于它能不能得到严格遵守。无论家庭还是学校,网络平台还是监管部门,每个责任主体都要行动起来,各尽其职,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尽一份力。法治保障越有

4、力,网络空间越清朗,新时代的“互联网原住民”就越有美好未来。既要整治年年出现的顽疾,也要聚焦近期发生的新症。让孩子远离隔空猥亵和新技术新应用风险,并非杞人忧天。最高检去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报告指出,近5年来,未成年人被侵害犯罪持续上升,其中“隔空猥亵”侵犯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频发。有的“大灰狼”混进中小学聊天群,将自己伪装成同龄人,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孩子拍裸照,甚至对孩子实施线下性侵;有人利用新技术,把“AI一键脱衣”“阅后即焚”等龌龊功能用在未成年人身上,或是生成低俗色情图片视频,或是诱导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还有一些色情漫画APP瞄准青少年群体,在假期加强推广力度。躲在网络背后,将黑手伸向

5、孩子,危害极大,不得不防。某些平台或是管理不力,或是作壁上观,或是为虎作低,都加剧了网络乱象。本次专项行动重点巡查未成年人较为活跃的网站平台,压实网站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重拳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违规行为。从巡查到打击,可谓是全链条监管,这是对平台的严要求,也是对不法行为的强震慑。平台方莫把孩子的暑假当成商机,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给内容发布主体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拥有干净的网,同样离不开线下的配合。作为监护人,家长不能都将希望寄托在网络主体的自觉上。要知道,大多数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多是线下缺少陪伴,或者是缺乏引导。只有解决线下的问题,线上的问题才不会反弹。对家长来说,暑假期间多

6、陪陪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合理使用互联网,提升孩子抵抗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才能守护好孩子的快乐假期。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共五篇第二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发布,将于2024年1月I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条例的出台,是深化依法治网、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磅举措。截至2023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L91亿,当前的这代未成年人,素有网络原住民”之称。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为广大

7、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加强社交、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限于心智未熟、辨识力自控力有限等因素,未成年人极易受到互联网有害信息、有毒价值观的侵扰。条例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汇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强大合力。法之所向,治之所归。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是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条例为依据,加强网络内容建设,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运用法治手段加强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规范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确保未

8、成年人网络保护落到实处。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规定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条例坚持以社会协同共治为方略,明确了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政府监管、家庭教育、学校保护、企业履责、网民自律,多方共治、多措并举、多效发力,就可以不断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防火

9、墙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正所谓,“法必明,令必行“。良法美意只有以有力的贯彻执行为辅助,才能发挥出善治功效。以条例为遵循,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而不懈努力,必能为未成年人畅享网络、放飞个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加强依法治理,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既是人民利益安全之盼,也是网信事业发展之需。做好这项工作,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把握好两个辩证关系。一是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10、,需要以建设性的理念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支持和推动其不断发展、日益完善、走向繁荣。但同时,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信事业发展和网络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只有两者兼顾,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才能保证网信事业行稳致远,所以一定要将两者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不可顾此失彼。二是共享与共治的关系。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建设一个正气、清气、雅气、和气盎然、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既是信息化成果的受益者,同时也应是网络生态安全的维护者、自律

11、者、“啄木鸟二营造一种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一一政府部门依法管网,加强治理;相关企业依法办网,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社会责任;广大网民依法上网,树立底线思维、法治意识一一才能还网络空间以天朗气清,推动网络空间走向安全、稳定和繁荣。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共五篇第三篇】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

12、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明确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明确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二是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要求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强化学校、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

13、,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明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规定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发现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处置措施和报告义务。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四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定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

14、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明确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要求。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明确加强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护。五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

15、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

16、亟待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多次提出要制定条例,国务院也多次将制定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并将其转化为法规制度。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制度针对性。三是坚持社会共治,明确有关政府

17、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四是坚持立法协同,处理好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并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践中成熟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条例明确,一是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二是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三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随着网络日益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素养促进也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课题。条例

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基础上,一是明确国务院教育部门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提供公益性上网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二是明确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三是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以及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功能。四是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制定专门的平台规则等要求。

19、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为加强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条例规定,一是明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包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信息。二是明确危害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范围,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重点环节呈现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三是要求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

20、心得体会【共五篇第四篇】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谋划未成年人工作,就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国大力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坚决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当前,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亿万民众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未成

21、年人是“网络原住民”,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网民成为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广大未成年人拥抱未来、放飞梦想创造了无限可能。但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刚刚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

22、新的阶段。一、深刻认识条例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大意义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充分汲取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是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果。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

23、打击”,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转化为法规制度,通过明确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防治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制定条例是运用法治手段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当前,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大人民群众对依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

24、护呼声强烈。条例积极回应各方关心关切,聚焦突出问题,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护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提供重要支撑。制定条例是深化依法治网、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网,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网络法律制度体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依法治网的重要方面,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对建设安全、健康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提出了要求,2019年出台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开启了我国

2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门立法的探索,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拓展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实践。条例在上述立法基础上,完善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规律特点的法规制度,更好地发挥了法治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制定条例是凝聚全球网络治理共识、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中国方案。综观全球网络治理趋势,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日益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通过制定或者修改相关法律,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我国自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来,积极履行公约责任,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努力在网络立法、网络执

26、法、网络司法和网络普法等各个方面系统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合作,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世界各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文明成果,彰显了我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意志,凝聚了国际社会网络治理的最大共识,为全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二、系统总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综合施策、系统推进,积累了一系列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为制定条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实践根基。着力夯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制基础。坚持立法为民,不断丰富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规制度。一方面,通过专门立法对未成年人进

27、行针对性保护。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顶层设计。制定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对儿童个人信息权益予以重点保护。另一方面,在相关立法中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出台网络安全法,设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条。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未成年人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制定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算法推荐管理、论坛社区服务管理等规定,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制度。同时,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遭受网络欺凌、“饭圈”乱象等突出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切实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依法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坚决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有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实施“

28、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聚焦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业态应用,集中力量整治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突出问题,着力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持续加强网络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存在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的网络平台和账号。严厉打击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依法惩治和精准帮教相结合,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网络犯罪的未成年人。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法治意识。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宣传内容、方式、手段,促进未成年人网络法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一

29、方面,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普法宣传。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针对青少年用网习惯和兴趣特点,在政府网站、公众号设置特色鲜明的普法专栏,精心制作系列网络普法话剧、故事广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普法产品,提高未成年人的普法参与感和体验感。另一方面,广泛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及时解读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弘扬网络法治文化和网络法治精神,加强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网络安全等方面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全国网络普法行、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特色品牌活动,持续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适时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法治典型案例,集中开展以案释法,涵养未成年人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携手共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交流合作。积极开

30、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携手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加入以儿童权利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与未成年人权利相关的国际公约,切实保障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各项权利。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救助儿童会等国际组织开展交流合作,广泛宣介展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文明成果。拓展与各相关国家的深度合作,分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经验,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协作,共同应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挑战。三、准确把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条例牢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优先保护,构建了系统完备

31、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坚持以发展和保护并重为引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目的是促进未成年人充分享受数字红利、实现全面发展,发展是保护的目标,保护是发展的前提。条例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最大化赋予未成年人发展机会,最大限度减少网络风险。一方面,尊重“网络原住民”的客观成长规律,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数字权利,从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出发,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资源与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设置权限、科学分配责任等方式进一步规范网络空间秩序,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筑起坚实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坚持以促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为基础。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是网络文明建设

32、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基石。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等均对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条例设置“网络素养促进”专章,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要求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明确为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的有关场所应当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强化学校、监护人的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并鼓励和支持研发、生产和使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促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坚持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

33、权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合法权益更容易遭到忽视和侵犯。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方面设置专章,系统规定支持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行使个人信息权利的具体规则。在防治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方面,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设置便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维权的功能、渠道。在治理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版圈”乱象方面,规定不得设置相关网络社区、群组、话题,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网络活动。在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方面,明确游戏规则、游戏内容及游戏功能的防沉迷要求,规定预防、干预等系列防

34、治措施。坚持以社会协同共治为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方面要切实做好与儿童事业发展有关的各项工作”“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监管、家庭教育、学校保护、企业履责、网民自律等各个方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条例明确将坚持社会共治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要求,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共同汇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强大合力。坚持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保障。习近

35、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好青少年聚集的网络平台”“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深刻影响着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塑造。条例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管理规范,明确鼓励和支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未成年人家国情怀和良好品德,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的创作和传播,加强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规范和管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四、持续推动未成

36、年人网络保护落地见效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条例的制定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抓未来、抓重点、抓方向、抓长远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理念。抓好条例贯彻实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的一项重点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落实条例的精髓要义和原则要求,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实效。加快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快构建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及时制定修订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等部门规章,明确关于大型互联网平台服务提供者认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等具体标准,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制定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

37、护规则制度,通过立法及时总结和巩固实践中成熟做法和有益经验。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实施。积极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国家、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格局,织密未成年人保护之网。加大网络执法力度,重拳治理网络欺凌、诱导网络沉迷等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行为。深化专项行动工作成效,持续深入开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压紧压实平台责任,大力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有力震慑。积极推动网络领域未成年人公益保护,通过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情况通报等多种方式,推动网络平台、社会、政府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积极营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良好氛围

38、。创新网络普法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手段,深入开展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有关知识的宣传。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组织地方网信部门、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深入学校、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深入少年儿童开展网络普法,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拓展宣传广度深度,持续提升网络普法社会影响力。坚持将未成年人作为网络普法教育工作重点,强化互联网从业人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规制度教育培训,提升全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意识。大力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交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为指引,加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践和理念的宣介,积极开

39、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加强网络治理国际执法司法合作,共同应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充分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通过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交流合作,携手构建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2023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感悟心得体会【共五篇第五篇】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

40、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明确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明确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二是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要求改善

41、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强化学校、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明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规定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发现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处置措施和报告义务。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四

42、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定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明确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要求。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明确加强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护。五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

43、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网络欺凌行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甚至危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将网信等有关部门管网治网实践中的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设置便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保存遭受网络欺凌记录、行使通知权利的功能、渠道,提供便利未成年人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

44、载或者评论本人发布信息、禁止向本人发送信息等网络欺凌信息防护选项等,健全完善网络欺凌防治机制,进一步强化对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当事人的保护。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一是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直播发布者真实身份信息动态核验机制。二是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可以请求行使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权利,拒绝请求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三是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私密信息或者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的个人信息中涉及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四是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工作人员访问未成年人

45、个人信息的,应当经过相关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管理人员审批,记录访问情况,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违法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未成年人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沉迷网络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条例规定,一是加强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二是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合理限制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行为,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三是细化网络游戏实名制规定,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

46、。四是明确有关部门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防治工作方面的职责。五是严禁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条例立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支持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一是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坚持融合、友好、实用、有效的原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二是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三是规定国家新闻出版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消费上限等管理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