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贵阳市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践行生态立市战略,巩固提升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成果,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城市夯实生态基础,持续推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结合贵阳贵安一核三心多组团城市规划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无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建设总体要求,充分挖掘贵阳市资源优势、自然禀赋、文化特色,筑牢
2、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进居民生态福祉,形成绿色新优势和新动能,强化优质生态的聚集效应,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在国家森林城市中作示范。(二)主要目标按照林水相依、城水相融、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森林城市理念,通过三年集中攻坚,结合重林、造林、营林、治林、林改五林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全域森林、健康森林、共享森林、文化森林、富民森林五大森林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森林建设质量和生态服务能力,做大做强生态优势,打响做亮生态牌子,打造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一)打造国家森林城市样板地。巩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成果,立足于贵阳市生态空间格局,以山为屏、以
3、水为廊、以城为底,持续推进绿环绕城、绿廊网城、绿块嵌城,不断丰富绿化树种,优化林分结构,美化森林景观,打造遍及全市的森林景观和绿色休闲场所,形成城中林荫气爽、乡镇绿树相映、全域鸟语花香的爽爽贵阳美丽生态画卷。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保持在40%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80%以上。(二)打造两山理念践行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守好生态底线,着力维护好贵阳优良的生态底色,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建设人工商品林用材基地和特色经济林基地,提升改造康养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把贵阳
4、打造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创新地,森林康养和旅游的重要首选地。到2025年,林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8亿元。(三)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地。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重要平台,利用贵阳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现有生态文化设施。充分利用物质载体开展森林文化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参与,传播森林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将贵阳打造成为宣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城市,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全域森林体系建设1 .统筹提升城乡绿量。实施全域增绿,广泛开展植绿增绿添绿活动,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森林经营措施,实施新造林和优化提升,将一般灌木林改造为乔木林,逐步扩大
5、乔木林面积。大力实施农民新村、四旁隙地(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乡村生态旅游区绿化美化彩化。利用城市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见缝插绿,实施屋顶、墙体、桥体、阳台等立体增绿,构建绿网覆盖、串珠成线、城镇村庄绿化镶嵌的市域城市森林。2023年,种植乡土树种600万株,新增森林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到2025年,累计种植乡土树种1320万株,森林蓄积量累计增长300万立方米以上,累计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村庄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2 .推动重点区域提绿。围
6、绕阿哈湖绿核、环城林带、自然保护地、矿山等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改造提升。紧盯阿哈湖一园、一厅、一区核心功能,在阿哈湖绿核种植景观林、浆果林及挺水植物、湿生植物,丰富生物多样性。在环城林带实施新造林和改造提升,构建多彩环城林带景观,把环城林带打造成为全国城市森林建设典范。对26个自然保护地采取采伐更新、补植、抚育、择伐、封山育林等措施,改善森林生境。在矿山迹地种植适生乡土树种,以袋装苗、高密度造林方式复绿。2023年,重点区域完成植树350万株,到2025年,累计植树1020万株。(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3 .推动交通干线扩绿。实施向路扩绿,提升全市范
7、围内国道、省道、县乡道及骨干村道绿化水平,优化绿化树种配置,提升道路沿线森林景观质量,加强对绿化断档路段补植增绿,重点做好新建农村公路的绿化美化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以乡土绿化彩化树种为主、层次分明、景观优美、防护功能完备的绿色森林通道。2023年新建交通干线生态廊道100公里。到2025年,累计新建250公里。(牵头单位:市交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4 .开展河湖“绿岸行动。全方位、高标准做好滨河、滨湖、水库的绿化建设,将城市绿化景观与水环境整治紧密结合,着力构建生态驳岸和湿地生态景观,努力构建水清岸绿、绿水相依的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到2025年,水体岸线
8、自然化率达80%以上,适宜绿化的水岸绿化率达84%以上。(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二)实施健康森林体系建设5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以环城林带为重点,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推动国土绿化由扩面向精准提质转变,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避免过度人工干预,注重绿地土壤的有机覆盖和功能提升,增加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筛选适宜贵阳市重点推广的乡土树种,以国有林场保障苗圃基地为主,社会性苗圃为辅,加强树种培育,增强物种丰富度。2023年,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0万亩。到2025年,对退化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实施退化林
9、修复、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0万亩。城区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6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保护和选用食源蜜源植物,建设类型多样、自然稳定的生物栖息场所。健全生物入侵防范机制,建设有害生物风险防控治理体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加大古树大树名木保护,建成贵阳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建立县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构建贵阳市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到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率稳定在IO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95%o(牵头单位:市林业局,责任单位
10、:各区(市、县)政府)(三)实施共享森林体系建设7 .提升公园绿意空间。强化山水城市特色,以一圈两场三改为契机,提升改造一批城市公园,推动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居民就近游园,构建“五位一体城市公园体系,打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千园之城新格局。2023年,改造公园绿地15公顷。到2025年改造公园绿地45公顷,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地格局,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80%以o(牵头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8 .实施环城健身步道建设。依托贵阳市环城林带生态资源,在贵阳全域规划建设“爽爽贵阳千园千道环城健身步道。提升现
11、有景区步道、防火通道、林间小道,建设森林步道、登山道和骑行道,连接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生态节点,形成通畅、方便、美观、无缝连接的绿道网络,构建起集绿色出行、运动休闲、旅游线路、生物通道等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慢行体系。2023年,力争建成健身步道177公里。到2025年,力争建成健身步道600公里,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达0.5公里以上。(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四)实施文化森林体系建设9 .组织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利用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景区、公共绿地等公众游憩地,设立生态科普小标识、科普宣传栏,打造以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主的自然生态科普教
12、育基地,建成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到2025年,打造参与式、体验式生态科普教育场所10处以上,每月开展1次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活动。(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10 .加强森林文化培育。充分利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积极展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丰富森林文化宣传方式,结合植树节、湿地日、生态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日、科普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以生态保护、森林碳汇、森林防火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活动,利用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开展特色文化展示,协助参与举办兰花文化节、湿地文化节、欷猴桃丰收节、孔学堂文化节等生态文化活动,讲好贵阳生态故事。(牵头单位:
13、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11 .开展系列品牌创建。统筹山水林田湖布局,突出地理、生态、产业、文化等特色,集中打造一批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品质好、宜居宜游的森林乡镇。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创建一批以林为主的特色鲜明森林人家。组织开展森林文化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到2025年,创建森林乡镇35个以上、森林村寨100个以上、森林人家500个以上,市级森林单位20个、森林社区50个。(牵头单位: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五)实施富民森林体系建设12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取企业直种、林场种植、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赤松茸、羊肚菌、林下红托竹菰为主的林下食
14、用菌,积极发展天麻、黄精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同步发展笋用竹、椿芽、榴芽等森林蔬菜,形成具有规模特色的林下种植产业体系。结合低产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项目,种植五倍子、乌柏、枳棋、山桐子、油茶、花椒等特色林,发展林地经济。到2023年,完成林下种植10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3万亩。到2025年,林下种植面积达40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达10万亩,打造开阳富硒红托竹芯食用菌地标品牌。(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农投集团、各区(市、县)政府)13 .发展森林康旅产业。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为载体,打造森林步道、特色森林旅游线路,发展森林体验、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新业态。着力开
15、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服务,积极发展森林浴、森林食疗、药疗等服务项目,培育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促进森林康养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到2025年,全市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达118万亩。(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贵阳市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复查迎检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市直相关单位、各区(市、县)政府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二)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
16、导则要求,高标准编制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科学确定2025年目标,制定2035年目标,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年度化、工作目标数字化、建设内容项目化,确保任务完成,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复查。(三)强化社会参与。加大生态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宣传活动,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和林地绿地认建认养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自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森林城市良好氛围。(四)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城市指标监测评估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保障国家森林城市各项指标达标。各地紧紧围绕城市森林建设、资源保护管理、林业防灾减灾、林业产业发展谋划项目,筹措资金。创新社会参与绿化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