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关于开展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个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关于开展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个人心得体会.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7篇关于开展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个人心得体会第一篇,共七篇2023年深入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流发言材料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对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边疆民族地区要献力量、扬优势、补短板。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民族共同的目标和愿望,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各民族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以及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上,都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责任;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文化资源,也将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中华文
3、化宝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华儿女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在高质量发展上有担当。在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国家加大沿边开放步伐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为边疆民族地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如西部陆海新通道自2017年首趟列车发出以来累计开行2万列,成为推动中外贸易往来的经济动脉,广泛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广袤的西部边
4、疆民族地区也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基地建设,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边疆民族地区还要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上,自觉扛起使命担当。总之,边疆民族地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阵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党的二十
5、大精神指引下,边疆民族地区必将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第一篇2023年度XX单位理论学习组学习贯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提纲、党课讲稿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同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新擘画的蓝图发人深省,新吹响的号角鼓舞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提出并深入阐
6、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善于始者,成功一半”,站在新的赛道上,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坚定前进方向,要秉承着开局就是冲剌的态度,廖续革命斗志,激发昂扬状态,以满分”起跑式”在开局之年跑出加速度。以制度积蓄动能,为蹲踞式起跑增添信心。在起跑过程中,运动员必须扎稳“起跑器”,调整心理状态,为后续提速、冲刺提供基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中不断
7、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在全球政治、经济乱象丛生的情况下,我国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内“风景独好”,充分彰显了制度的优越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更加需要坚定制度自信,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背景下,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下更大功夫,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为逐梦新征程凝聚强大力量。以实践释放活力,为“预备式发力提供支撑。田径比赛中裁判员的一声“预备J
8、运动员便汇聚全身能量,十年磨一剑,蓄势待发。回首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约54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57万元,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使得占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迈进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党的二十
9、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角,我们要更加深入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实践中增强践行好”两个维护”的主动自觉,障厉奋发,开拓进取,全力以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确保“复兴号”航船行稳致远、永不偏航。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奔跑式拼搏注入动力。竞相奔跑的赛道上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最新探索成果,一举打破了“现代化二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
10、美好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需要统筹兼顾、守正创新,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这也要求我们要葆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守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将开拓创新和自我革命作为终身课题,坚持问题导向,在遇到急难险重的问题时因地制宜、临机决断,激扬创新活力,做到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韧劲,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打磨,锻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注入不竭动力。第二篇某单位理论学习组专题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讨
11、发言材料同志们: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系统特征以及需遵循的关键原则和需处理的重大关系,为新征程上我们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根据研讨发言主题,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明确方向,加强前瞻性思考。方向决定前途。正确选
12、择方向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来说至关重要。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科学规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编制“五年规划”和中长期远景目标,促进现代化建设阶段性连接和累积性提升。这些布局、战略、目标和要求,都是系统观
13、念的结晶,对新时代各项工作起到纲举目张、引领方向的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之中,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把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统筹起来谋划,紧紧把握当前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加强前瞻性思考,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确立道路,统筹全局性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系统观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冲
14、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有可能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的密切配合。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更加自觉地运用系统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谋划,把握好全局
15、和局部的关系,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一步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把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锚定目标,确保稳定性推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稳定推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在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又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16、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顶层设计的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要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战略判断和决策,又要保持策略灵活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促进战略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既要恪守正道,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又要革故鼎新,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全局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和统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17、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又要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实现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既要坚持自立自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第四篇在深入学习2023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讨论发言提纲专题党课:学深悟透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志们:结合当前开展
18、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今天我以“学深悟透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与大家交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和人民黝力同心、团结奋斗。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1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奏响亿万人民共襄民族复兴大业的恢弘乐章。如何认识和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景,是在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中不断推向前进,是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
20、分依靠人民力量,坚持独立自主不断开拓前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百多年来,是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是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是人民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与干劲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人民群众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成功推进和拓展的动力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没有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亿万人民群众是开创
21、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拼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赢得的;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干出来的。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
22、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共同选择、必然选择。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无数难关险阻,创造了诸多人间奇迹,实现了千年小康梦、百年富强梦、飞天寰宇梦、蛟龙蹈海梦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昨天的辉煌已经书写在人类发展的史册上,今天的宏图伟业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新时代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群众壮志凌云、目标坚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
23、岸奋勇前行。二、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顽强斗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和最雄厚的精神保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这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一个个“现实的人”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回首来时路,正是亿万人民群众“比铁还硬,比
24、钢还强”的团结之力,“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让我们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展望前进路,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贯穿于谋划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举措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事业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复制。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张不断延展的蓝图,是一场跨越世纪的接力。从“枫桥经验”到小岗村大包干,从塞罕坝植树造林到“小木耳、大产业”,新
25、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寻找科学方法、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开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新境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带领人民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性难题,也面临更多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特殊
26、性难题,必将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从世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增多。从国情看,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从党情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事业越发展、目标越接近,就越需要发扬斗争精神、付出更多艰苦努力。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顽强斗争攻坚克难,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三、汇聚奋进磅
27、礴力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现代化是奋斗出来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未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激发和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必须把人民放在心
28、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的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能够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全体人民
29、的主人翁意识,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实现人民的愿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全面进步。团结奋斗、实干兴邦,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搀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30、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同志们,在主题教育中,要深刻领悟主旨要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胜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变为可知可感的美好现实。第五篇X单位理论学习中
31、心组2023年关于深入开展学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讨材料、心得体会、党课讲稿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它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连在一起的。认清这一发展逻辑,就需要历史地认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步步走来并全面深化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
32、出: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在参加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五个“牢牢把握”中,也讲到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自全国执政以来,始终坚定地沿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清晰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党一开始就按照一个一个的五年计划(规划)和一段一段的远景目标设想,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逐步朝着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尽管我们最初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33、但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是确定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早在1961年,在研究第三个五年计划过程中,我们党就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再用15年时间,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更高的起点上,从十九大开始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确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
34、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重中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安排。从中国主现代化与中华民织供有复兴的解辑关系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历史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辑,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证明了通过中国式现在代推动中华民
35、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理解了这样的历史发展逻辑,就清楚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的深远用意。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它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紧紧连在一起的。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就需要全面地认清中国式现代化与领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事业的核心力量之间的不可分割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的
36、基本特征,并特别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这些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恰恰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决定的,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特色和质量成也不能彰显出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首先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还要看清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三大
37、属性,即:发展的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文明的兼容性,中国式现代化坚守本国繁荣和世界繁荣的一致性、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的统一性,强调的是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是一次次展开、一步步深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作过多次论述。这些论述,是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它表明世界
38、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化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它立足于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有其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它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连在一起的。把握这一前进方向,就需要深远地认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紧密联系。首先,从根本方向上说,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与党和人民的方向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
39、路,而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我们的道路,也是我们的方向;方向和道路的选择,也就决定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选择了这样的正确方后,我们才更有道路自信,更加步伐坚定,也才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所指出的:“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40、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次,从基本目标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同行,实现强国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特别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的基本路径和前进方问,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基本路径和前进方向都是一致的。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就决定了我们党和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创造历史伟业的坚定性。总之,
4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政治保障,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要求,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战略导向,把坚持系统视念作为思想方法,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基本目标,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通过一系列出现战略部署和重点战略措施,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五年、“十四五”规划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到2035年,远景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定能够屹立在世界面前。第六篇2023年学习贯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心得体会、党课讲稿中
42、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经过持续努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当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民族共同
43、努力奋斗,各族干部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使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
44、家,有广大的民族地区和众多的民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基于的国情特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不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各民族共识,凝聚全民族合力。一、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团结如一人,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各族干部群
45、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中,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在工作谋划、推进、落实的全过程,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都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众一心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筑牢祖国安全稳定屏障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矛盾互相叠加、互相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敌对势力对我干扰渗透破坏力度加大,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成为他们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重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各族干部群众一定要保持政治定
46、力,清醒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始终把维护伟大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团结作为最高利益和基本前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应对一切风险挑战。(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开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各族干部群众奋发努力,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一些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相对突出。这就要求所有工作都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
47、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构,携手开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满足各族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不断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组成了团结和谐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让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宗旨和初心。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团结起来。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只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各族人民的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就一定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
48、未来。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连、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实践证明,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繁荣发展,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
49、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治上就有了充分保障。当前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等核心利益方面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亟待妥善处理应对。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二)维护国家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