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工及电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机电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而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工电子技术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确定本课程目标。2 .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以典型电路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参考,序化教学内容。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解决电工电子电路的实际问题,具备对简单电路的分析及故障排除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
3、道德和职业习惯。1 .了解电工电子电路中常用物理量和基本定律,能查询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2 .了解简单电工电路和典型电子线路分析和计算方法,能说出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3 .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的操作规范,能按工艺规范安装照明电路及典型电子产品。4 .了解常见电路的简单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能处理紧急触电事故及电气火灾。5 .具有安全用电、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具备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直流电路电路的常用物理量1 .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2 .会分析与计算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1
4、8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1 .了解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外形、结构、作用、主要参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和超导现象;2 .会计算导体的电阻;3 .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4 .理解并能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电阻的连接1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特点;2 .会计算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电功率基尔霍夫定律L理解基尔霍夫定律:2.能应用KCL.KVL列出电路方程直流物理量测量实验L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电位);2.会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电阻,并能正确读数电容器电容及电容器1 .认识电容元件,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2 .能复述电容器的概念、参
5、数、标注及应用2电容器充放电及连接1 .了解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规律;2 .会计算电容的串联与并联后的等效电容磁场及电磁感应定律磁场1 .了解磁场,会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2 .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6电磁感应定律L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定律;2 .能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定感生电动势的方向;3 .认识电感元件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波形图;2 .能复述频率、角频率、周期的定义及其关系;3 .能复述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及其关系;4 .能复述初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会进行同频率正弦量相位关系的比较;5 .了解正弦量解析式与相量
6、图的相互转换18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及RLC串联电路1 .能复述纯电阻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会计算有功功率;2 .能复述纯电感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会计算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3 .能复述纯电容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会计算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4 .熟悉RLC串联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会计算阻抗、视在功率,理解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关系;5 .理解电路的功率因数,能说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 .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相序、应用;2 .熟悉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三相五线制供电;3 .掌握人体触电原理及安全用电常识电机和变压器交流电动机
7、1 .能说出三相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三相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参数;2 .了解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3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含义;4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启动方式8变压器1 .能说出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额定值及用途;2 .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变压比、变流比的概念;3 .了解变压器的外特性、损耗及效率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电工技能综合实践常用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1 .能认识常用的电工仪器仪表和工具;2 .会规范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阻、电流等物理量;3 .会正确使用剥线钳、尖嘴钳、螺丝刀等进行导线的连接18照明电路安
8、装1 .熟悉常见照明灯具和节能新型电光源;2 .会根据照明需要,合理选用灯具;3 .能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二极管及整流电路二极管1 .能复述二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2 .能识别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典型二极管,了解其实际应用;3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8整流电路L能绘制半波整流电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2 .能绘制桥式整流电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3 .能列举出桥式整流电路在电子电器或设备中的应用滤波与稳压电路1. 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2. 了解集成稳压电源,能列举出集成稳压电源的实际应用三极管及放大电路
9、三极管1 .能说出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2 .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引脚及三极管的好坏12基本放大电路1 .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和主要元器件的作用;2 .会计算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了解其性能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含义射极输出器能说出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集成运算放大器L能说出反馈的概念,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2 .能绘制集成运放的符号,了解器件的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3 .能识读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电路图;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4.会通过网络或手册查询电子元器件的资料电子技能综合实践焊接基础1 .掌握焊接工
10、具和材料的使用;2 .掌握基本的焊接操作要领;3 .能根据电路要求对元件或导线进行焊前处理18线路装调L能安装、焊接由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组成的单面印制电路板;2 .能识别虚焊、假焊;3 .了解低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使用方法;4 .能进行半波、全波整流稳压电路和基本放大电路的测量、调试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突出培育科技创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将辩证思维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11、作精神,唤醒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决心,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2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按模块组织教学,让学生接触企业产品图样,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既注重对理论基础的分析,又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实施过程中,“电工技能综合实践”和“电子技能综合实践”两个模块宜以实践教学的形式安排教学,强化技能训练。4 .应统筹考虑教学实施中的时空变换,使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将常用工具、仪表的规范使用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制作典
12、型的电工电子产品。5 .要注意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养成融入教学实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二)评价建议1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通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对“直流电路”“电容与电感”等理论性较强的教学模块,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以及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既要评价工具及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观察判断规范操作等方面的状况,还要兼顾其爱岗敬业精神与意志的养成。3 .根据不
13、同的教学单元,选择随堂测验、阶段测验、方案评析、操作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4 .教材内容应紧贴生产实际,在注重理论分析的同时,加强职场真实情境的渗透;应将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融入教材。5 .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便于自主学习。(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 .教师应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开发体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要求的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2 .注重常用工具书、拓展阅读材料等课程文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发挥校内实验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以及设施、工具、仪器等物质资源的利用。3 .跟踪企业技术进步,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推进学校与企业的信息互通、人员互聘、资源共享。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