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8931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8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Z11刖百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实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程度,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妇女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格局之中,擘画

2、推进妇女事业。我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主动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紧紧围绕“一园一城一基地”工作思路,奋力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主战场勇挑重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灾救灾最前线贡献力量,助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县妇女事业和男女平等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和妇女事业,先后根据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XX妇女发展规划和XX市妇女发展规划同步制定实施XX县妇女发展规划,为促进我县妇女事业和男女平等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2013年,XX县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十

3、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履职,统筹推进规划实施,着力解决妇女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妇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妇女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决策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程度普遍提高,妇女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妇女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县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同时,我县仍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妇幼健康仍面临较大压力,基层妇女参政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女发展还面临就业压力大、安全

4、问题、家暴等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解决,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县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任重道远。未来十年,是开启建设壮美XX、共圆复兴梦想的新征程,是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我县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对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显著增强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推动我县性别平等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理念去研究和指导妇女儿童工作,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依照宪法和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

5、法规,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XX省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XX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县妇女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断完善促进男女平

6、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推动性别平等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充分发挥妇女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X新篇章中的“半边天”作用,保障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妇女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党委、XX市委、XX县委工作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妇女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2 .坚持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纳入XX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专项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同部署、同落实,让经济社

7、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妇女。3 .坚持男女两性平等发展。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出台地方性法规、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营造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缩小男女两性发展差距。4 .坚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发展利益,有效解决制约妇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妇女的均衡发展,协调推进妇女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5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妇女的重要作用,促进妇女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踊跃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8、力现代化进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总体目标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创新完善。妇女平等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素质能力持续提高。妇女平等享有经济权益,经济地位稳步提升。妇女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参与国家和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妇女平等享有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支持家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广泛弘扬。男女平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环境更为优化。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妇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展望2035

9、年,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相适应,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妇女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二、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1 .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2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下,城乡、区域差异缩小。3 .妇女的宫颈癌、乳腺癌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宫颈癌、乳腺癌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4,促进健康孕育,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减少非意愿妊娠。5 .艾滋病、梅毒和乙

10、肝母婴传播逐步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6 .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7 .普及妇女健康知识,妇女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升。8 .改善妇女营养状况。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贫血。9 .鼓励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高,妇女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比例提高。策略措施:1 构建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坚持预防为主,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行业监管、科技支撑的妇女健康保障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统

11、筹改革监管体制,保障妇女获得高质量、有效率、可负担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多渠道支持妇女健康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必要的经费。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关注妇女的特殊需求。强化妇女健康服务的科技支撑。打造全生命周期“互联网+妇幼健康”。2 .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以县人民医院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保障妇女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完善高危产妇救治体系。强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首诊、双

12、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复合型妇幼健康、妇产人才、助产人士队伍建设,通过“四个一”工程,培养一支质量较高、结构合理、满足妇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队伍。充分发挥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女性提供身心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指导。3 .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机制,构筑全链条妇女健康管理体系,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结合社区医院建立女性健康监测档案,并坚持保健与临床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为妇女提供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筛查评估、综合干预和应急救治等全方位的卫生健康

13、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多渠道支持妇女健康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必要的经费。加强监管,促进妇幼健康新业态规范发展。4 .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提倡科学备孕和适龄怀孕,保持适宜生育间隔,鼓励自然分娩,合理控制剖宫产率。完善医疗机构产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推行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孕产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健康检查、产后访视和健康指导等服务,依托县级产科质量控制中心规范孕产妇分级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的管理服务。为低收入孕产妇住院

14、分娩和危重产妇救治提供必要救助。持续推进高龄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分类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制度。全面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强化母婴安全救治体系,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持续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普及地中海贫血防治知识。5 .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和救助政策。提高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识和能力,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持续实施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促进70%的妇女在3545岁接受高效宫颈癌筛查,妇女群体“两癌”筛查率逐步提高。推进适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试点工作,推动为9-15

15、周岁在校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开展适龄妇女HPV疫苗补助接种。加强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技术创新应用,提高筛查和服务能力,加强监测评估。强化筛查和后续诊治服务的衔接,促进早诊早治,宫颈癌患者治疗率达到90%以上,加强对困难患者的救助。6 .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普及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等疾病防控知识。根据学校教育不同阶段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实用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男女两性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识,倡导共担避孕责任。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落实基本避孕服务项目,加强产后和流产后避孕节育服务,提高服务

16、可及性,预防非意愿妊娠。巩固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推进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加强对女性健康安全用品产品的质量保障。规范不孕不育症诊疗服务。7 .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防治。继续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对重点人群落实追踪管理,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孕早期检测率,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达到98%,乙肝检测率达到98%以上,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检测率达到95%以上。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妇女感染者的医

17、疗服务,提高随访率。为孕产妇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咨询、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服务。8 .促进妇女心理健康。全面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根据妇女需要开展心理咨询、评估和指导,促进妇女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重点关注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强化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加大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热线队伍建设和培训,推进建立心理健康人才信息库。促进医疗机构、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规范服务。鼓励社区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支持。9 .提升妇女健康素养。加大妇女健康科学知识

18、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群众对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妇女健康整体水平。引导妇女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学习健康知识,掌握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知识技能。提高妇女参与传染病防控、应急救护的意识和能力。面向妇女开展控制烟草危害、拒绝酗酒、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10 .提高妇女营养水平。持续开展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提高妇女对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促进妇女学习掌握营养知识,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预防控制营养不良和肥胖。开展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的营养监测和定期评估,预防和减少孕产妇缺铁性贫血。预防控制老年

19、妇女低体重和贫血。IL促进妇女健康和妇女健身深度融合,引导妇女积极投入全民健身行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妇女有效利用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地设施,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入各类健身组织。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鼓励支持工会组织、社区开展妇女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的体育活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二)妇女与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妇女整体素质和综合素养不断提升。1.加强女性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2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3 .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4 .女童

20、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5 .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6 .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7 .高校在校生中男女比例保持均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性别结构逐步趋于平衡。8 .少数民族女性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得到保障。9 .促进女性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立。10 .女性青壮年文盲基本消除。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11 .女性科学素质持续提升。12 .构建平等尊重和安全友善的校园环境。策略措施:1.加强女性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女性,引导女性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21、鼓励女性积极融入到我县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中,融入到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融入到全县“一园一城一基地”建设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宣传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2 .全面落实教育领域性别平等政策。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到我县教育政策和规划制定、修订、执行和评估中,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学校管理中。加强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的性别平等评估。增强教育工作者自觉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发挥党校、教学教研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教学内容,使党校成为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宣传教育培训基地。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

22、社会组织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员工培训,提升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3 .保障适龄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完善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和公共服务网络,切实保障适龄幼儿入园。多形式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4 .保障适龄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确保女童平等接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健全精准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加强分类指导,督促法定监护人依法保障适龄女童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女童失学辍学问题。保障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女童、少数民族女童、留守女童、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以及残障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23、支持学业困难女童完成义务教育,提高女童义务教育巩固率。5 .提高女性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障女性特别是农村低收入家庭女性平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女性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6 .满足女性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妇女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依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多领域扶持妇女接受职业教育,鼓励并促进女性接受职业教育,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女性人才和能工巧匠,提高失业妇女创业和再就业能力。7 .保障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适龄女性报考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女性

24、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多渠道、多形式为需要资助的女大学生提供资助。8 .保障少数民族女性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全面加强各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女性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女性接受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的权利。9 .为女性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利用职业学校、成人技术学校等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妇女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村、社区电教网络作用,提高妇女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满足女性多样化学习需求。10 .持续提升女性科学素质,加大对科

25、学技术普及教育的投入,实施三项行动分类提升妇女群体科学素质,进一步增强妇女儿童获取、运用科技知识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农村妇女中实施提升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妇女就业素质;在城镇妇女中实施提升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引导女职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城镇妇女文明素质;在妇女干部中实施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提升妇女干部综合素质。n.持续巩固女性青壮年扫盲成果,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完善扫盲工作机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杜绝产生女性青壮年新文盲。普通话培训及各类职业培训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

26、妇女和残疾妇女等群体倾斜。深化扫盲后的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12 .构建平等尊重和安全友善的校园环境。促进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和睦的师生、同学关系,鼓励学校设置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防性侵、防性骚扰及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危害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小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未成年人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预防排查、投诉受理和调查处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履行查询法定义务,对不符合条件的教职人员进行处置。(三)妇女与经济:妇女享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经济资源的权利得到保障,鼓励和支持妇女参与XX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1 .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参与经济建设、享有经济发

27、展成果的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落实。2 .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劳动权利,消除就业性别歧视。3 .提高妇女就业率,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就业。4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促进妇女高质量就业。5 .促进女性人才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5%左右,女性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6 .保障妇女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男女两性收入差距明显缩小。7 .保障女性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女职工职业病发病率明显降低。8 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促进用人单位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9 .支持用人单位打造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8、。10 .保障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平等享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安置补偿权益。IL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村低收入妇女群体可持续发展能力。12.妇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得到提升。策略措施:1.加大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度。破除不利于妇女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障碍。制定实施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创新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政策措施。创新制度机制,重视妇女在经济领域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妇女在就业创业、职业发展、劳动报酬、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退出、土地等方面的权益,

29、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为妇女充分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 .加大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法规政策,规范用人单位招录、招聘、解聘行为,创造性别平等的就业机制和市场环境。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招聘、录用、解聘环节涉嫌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进行联合约谈,依法惩处。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就业性别歧视自查自纠。发挥劳动保障法律监督作用,对涉嫌就业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提出纠正意见,或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建议。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依法受理涉及就业性别歧视的诉讼。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协调监督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录(聘)人员和职工晋职晋级、评定专

30、业技术职称等方面应发挥男女平等的示范引领作用。3 .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化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妇女就业的人岗对接。持续搭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加大职业培训、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和服务。持续推进巾帼创新创业就业行动,拓展妇女就业渠道,以“巾帼科技示范基地”“XX巧娘工作站”创建活动促进妇女劳动技能提升。加大帮扶力度,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妇女实现就业。扶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促进各族妇女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支持有意愿的妇女回乡创业。扩大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规模,缩小男女两性转移就业差距。4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引导

31、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拓宽女大学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女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鼓励女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微企业或新经济领域就业。支持女大学生创业。5 .促进妇女高质量就业。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妇女职业技能水平,大力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性劳动者。不断提高妇女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逐步消除职业性别隔离,提高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6 .加强女性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强化制度保障,支持女性科技人员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参与科技决策咨询、拓展科研学术网络,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搭建

32、平台、提供服务,激励女性科技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立足岗位锐意创新。加强女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健全考核评价、岗位使用和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女性高技能人才。支持女性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女性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专业知识、科研管理、创新创业等的培训。加强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7 .缩小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保障收入公平。提升女性对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提高女性职业竞争力。督促用人单位制定实施男女平等的人力资源保障制度,畅通女性职业发展和职务职级晋升通道。探索开展分性别薪酬状况调查分析,动态掌握

33、男女两性收入状况。8 .改善女性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状况。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加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宣传执行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和女性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意识。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纳入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范围,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以及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监督,严厉查处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依法为女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范围的劳动,减少女职工职业病的发生。9 .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提高用人单位守法意识,增强女职工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女性生育权益,督促用人单位依法

34、落实女性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依法享有的物质和假期等方面各项权利。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和有效执行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工作机制。加强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加大对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行为的失信惩戒力度。推动有条件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设立女职工维权仲裁庭,依法处理女职工劳动争议案件。10 .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禁止用人单位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恶意调岗、予以辞退、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为女性生育后回归岗位或再就业提供培训等支持。推动用人单位根据女职工需要建立女职工哺乳室、孕妇休息室等设施。11 .保障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各项经济权益。在农村土

35、地承包工作中,依法落实农村妇女权益。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确保应登尽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办法,完善包括征地补偿安置在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内部分配机制,保障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股权量化、权益流转和继承等各环节,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家庭成员平等享有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收益权。保障进城落户女农民的经济权益。畅通经济权益受侵害农村妇女的维权渠道。12 .支持妇女群体稳定增加收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扶持发展适合城乡低收入妇女自主发展的手工编织、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项目。通过致富带头人培育、帮扶车间建设和

36、以工代赈等方式,支持农村妇女特别是脱贫家庭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鼓励和支持民品企业发挥特色优势,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活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生产生活的条件。13 .支持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积极发挥妇女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发挥县农民工创业园区等平台作用,鼓励支持妇女参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对农村女性致富带头人、农村女性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女农民的培训,引导女农民争做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农技协领办人和新型农业经营管理能手,提升农村妇女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妇女在乡村振兴建设

37、中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依法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妇女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得以发挥。主要目标:1 .保障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升参与水平。2 .中国共产党女党员保持合理比例。各级党代会代表中的女性比例一般不低于本地区党员总数中的女性比例。3 .县级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县政协委员和常委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4 .乡镇政府领导班子中的女干部比例逐步提高,其中,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5 .县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的女干部比例逐步提高,其中,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

38、提高。6 .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7 .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适应。8 .行政村(农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党组织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9 .县城社区党组织成员、党组织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县城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0%左右,居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45%以上。10 .鼓励支持女性参与社会组织、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11 .全县少数民族女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12 .鼓励妇女参与社会政策制定以及

39、相关立法工作,确保女性在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决策权。策略措施:1.加大对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着眼适应XX发展特征和改革发展需要,将培养选拔女干部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统筹谋划、同步研究、并行推进,破除制约妇女参与决策管理的障碍,不断完善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政策机制,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水平与妇女地位作用相适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意识,把推动妇女参政纳入重要议程,提出目标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党政工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女性比例。2

40、.提高妇女参与社会事务和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女性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培训。加大基层妇女骨干培训力度,提高妇女在自治、法治、德治中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鼓励妇女积极参与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推进城乡社区妇女议事会实现全覆盖并有效运行,发挥妇女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探索打造妇女网上议事平台,引导妇女积极、有序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协商。3 .重视发展中国共产党女党员。面向妇女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培养对党的感情,深化对党的认识,拥护党的主张,激发妇女入党的政治意愿。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注重从各行各业青年女性中发展党员。在党代表候选人酝酿过

41、程中,充分关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妇女,确保党员代表大会中女党员代表的比例。4 .提高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落实人大代表选举规则和程序,在选区划分、代表名额分配、候选人推荐、选举等环节,保障妇女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重视从基层、生产一线、科研一线推荐人大代表女性候选人,候选人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提名推荐、协商确定政协委员建议名单时,保障提名一定比例的妇女。充分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在全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男女平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5 .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女干部,促进女干部不断增强学习本

42、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优化女干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干部成长路径,注重日常培养和战略培养,注重从基层、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培养选拔女干部,注重选拔女干部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领导职务,加大优秀年轻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为女干部参加教育培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创造条件和机会。落实女干部选拔配备的目标任务,应配尽配。保障妇女在干部录用、选拔、任(聘)用、晋升、退休各环节不因性别受到歧视。6 .推动妇女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决策管理。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女性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决策管理层的工作力度。重视在卫生、教育、文化等女性集中的行业提

43、高决策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鼓励妇女积极参与本单位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促进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的女职工代表比例与事业单位女职工比例相适应。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确保妇女在岗位晋升、职员晋级、职称评聘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7 .推动妇女广泛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将女干部选拔配备纳入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培养、选拔、使用力度。在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采用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推荐等方式,促进优秀妇女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比例与企业女职工比例相适应,支持女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

44、理和民主监督。企业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涉及女职工权益的事项,听取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妇联组织的意见,依法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8 .推动妇女有序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注重从致富女能手、经商务工返乡女性、乡村女教师女医生、女社会工作者、返乡女大中专毕业生、女退役军人以及女选调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女性负责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女性代表、巾帼志愿者骨干等群体中培养选拔村(社区)干部,加大女性村(社区)级后备人才使用力度。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鼓励通过提名确定女性候选人、女性委员专职专选、女性成员缺位增补等措施,提高村(居)委会成员、村(居)委会主任中的女性比例。组织妇女积极参与村规

45、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修订,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促进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中的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治理。9 .支持引导妇女参与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大对以女性为成员主体或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加强支持和指导服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并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协商。鼓励支持更多女性成为社会组织成员或从业人员,加强对社会组织女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发现培养社会组织女性负责人。10 .发挥妇联组织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代表妇女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职责,支持妇女有序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彰显担当

46、和作为。强化妇联组织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在制定有关促进男女平等和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以及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中,充分听取妇联组织意见和建议。IL鼓励妇女参与社会政策制定以及相关立法工作。在制定涉及公众利益和妇女权益的社会政策和相关法规时,逐步提高参与立法机构和决策工作的女性或女性研究专家比例。在立法征求意见过程中充分听取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女性学学者、妇联干部、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女性广泛参与立法调研和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五)妇女与社会保障: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妇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目标:1.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47、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 .落实生育保障制度。生育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不断提高。3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妇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待遇保障公平适度。4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妇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待遇水平稳步提高。5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落实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妇女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落实相关保障待遇。6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困难妇女的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升。7 .妇女福利待遇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向老年妇女、残障妇女等群体倾斜。8 .落实多层次养老服务和长期护理保险保障制度。提高老年妇女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满足老年妇女多元服务需求。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

48、制度试点,确保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妇女得到照护保障。9 .加强对妇女的关爱服务,重点为有困难、有需求的妇女提供帮扶。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策略措施:1.不断完善惠及妇女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支持灵活就业女性参加相应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缩小社会保障的性别差距。10 落实覆盖城乡妇女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生育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完善生育保险生育医疗费用支付及生育津贴政策。妥善解决妇女在就业和领取失业金期间生育保障问题。提高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成效。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11 不断提高妇女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女职工和城乡女性居民持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满足妇女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作用,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做好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妇女医疗救助。推进建立女职工医疗互助,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宫颈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保障作用。12 促进妇女享有可持续多层次养老保险。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包括女职工在内的全体职工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断增加妇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促进妇女依法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权益。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包括女职工在内的全体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