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规划(2012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规划(2012年).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昌平区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规划为加快本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有效促进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156号)(以下简称通知)。昌平区按照通知要求,成立新能源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编制完成昌平区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确定本区的综合能力指标,进一步明确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地区“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精心部署,积极落实资金和其他建设条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示范城市建设。现将建设规划报告如下:一、基本概况国家能源局
2、印发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根据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国内将建设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o座新能源示范区和IOoOo个新能源示范村镇的战略目标,昌平区积极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昌平这片上风上水的生态宝地,资源丰裕,山雄水秀,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处处呈现出优美的生态画卷。作为北京市重点城区,昌平区基本具备新能源示范城市条件。其基本情况是:1、区位概况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处温榆河冲积平原和燕山、太行山支脉结合地带。边界线总长261.46公里,区域面积1343.5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
3、南低,北倚军都山,南俯北京城。土地海拔800100O米,平原高度海拔30100米。昌平区位条件优越,北与延庆、怀柔接壤,西与门头沟、河北怀来相连,南与海淀、朝阳相通,东与顺义毗邻,是北京的北大门,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之称。最南端与天安门直线距离约K)公里,城区距首都国际机场约30公里,距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天津塘沽港不足200公里。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之便,既是生产要素由南向北转移的承接地,也是生产要素继续向北部地区辐射的起点。昌平地处北京的上风向、上水向,是首都西北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区内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八达岭高速路、六环高速路、京承高速路、立汤快速路以及城
4、铁、轻轨线路使昌平与北京市区紧密相连。京包、京通、大秦铁路和110国道、109国道,是北京市连通周边省市的重要通道。2、丰裕的自然资源昌平区处在温带季风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属于二类地区,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60%以上。昌平地区各月太阳总辐射量,从1月起,月总辐射开始增加,35月增加最快,5、6月为全年的最高值,6月以后开始下降,由于7月是雨季,因此月总辐射量下降较快,911月次之,12月为全年最低值。昌平区民用、工业用建筑物及屋顶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按照20%的屋顶面积可用于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建设,昌平区发展太阳能与建筑
5、一体化潜力巨大。在昌平区北部山区有一定的风能资源,可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太阳能与风能相结合的风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昌平区地貌形态对比鲜明,60%为山区,40%为平原,巍峨壮美的燕山和太行山,在昌平境内形成东西绵延52公里的“百里山前暖带”。暖带地域广袤,是西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的接壤,区域内背山向阳、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气候湿润,适宜果林产品的种植,为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及开发生物质能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条件。如今,昌平区农业产业发展迅速,标准化农业基地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增收不断提升。“百里山前暖带已成为昌平人民的“绿色银行”,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及新能源
6、城市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3、优美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区域生态品质和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全面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争创工作。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绿化美化和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5年的70%提高到95%,林木覆盖率由2005年的57.8%提高到61%,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连续三年保持在78%以上。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4、人口状况近年来,昌平区人口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末,昌平区常住人口166.
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增长62.7%;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8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2万人,增长114.4%o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3.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9%;其中农业人口20.7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38.8%,比重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全区户籍人口出生率8.6%o,死亡率10.3%o,自然增长率一l7%o05、经济较快发展经过“十一五”的持续提升,经济总量逐步壮大,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399.9亿元(见表1),年均增长15.5%,比叶五”末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5.6亿元,年均增长21.9%,是“十五”末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
8、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4.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7%o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稳定在全市16个区县中等偏上水平。表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HO年224.5亿元269.8亿元316.2亿元342.4亿元399.9亿元6、产业布局完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从空间分布看,以八达岭高速路为纵轴,以七北路为横轴,已经拥有一批高端产业功能区,呈现出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6+4”的产业空间布局。即6个国家级产业园(未来科技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
9、村国家工程创新基地、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北汽福田能源企业产业基地)、4个市级产业园(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小汤山工业园、马池口京北物流中心、阿苏卫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以及各区镇级产业园。二、新能源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一)新能源发展条件1、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持较快的经济发展2010年昌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37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317.9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长43.44%,占全市总能耗的4.58%,能耗总量在五个城市发展新区(昌平区、大兴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中从低到高位列第三。一五”期间全区以年均6.4%的能耗增速支持年均14.83%的经济增长。2010年全区万元G
10、DP能耗为0.83吨标准煤,较2005年下降31.19%,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20%的目标,万元GDP能耗在五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最低。图12005-2010年能源消费量和万元GDP能耗变化趋势图1000.5I631.33房山区朝阳区顺海 西图苞2色O年富通古量 大意耗昌惫延庆县 门头沟区 密云县 怀平县 亦距发区IHIII4l3g04348.92、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但逐年下降,天然气增长迅速昌平区能源消费以煤炭、电力和成品油为主,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辅。201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电力和成品油所占比重分别为33.6%、32.8%,15.3%,天然气消费所占比重仅为5.4%。煤炭消费量逐
11、年下降,2010年较2005年相比占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较2005年增长266.2%。其他登海,12.9%电力,328%图32010年昌平区分品种能源消耗结构3、二产、三产和生活能耗比重基本相当2010年一产能源消费量为8.68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2.73%;二产能源消费量为117.34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6.91%,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为107.73万吨标准煤,占二产能源消费量的91.81%,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3.89%;三产能源消费量为114.62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6.06%;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77.26
12、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24.3%。36.06%第一产业2.73%图42010年昌平区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4、常住人口增长带动居民生活能耗增长迅速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昌平区常住人口为166.1万人,较2005年的78.2万人增长112%,年均增长16%o随着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生活能耗增长迅速。2010年昌平区居民生活能耗总量为77.26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的42.68万吨标准煤增长81%,年均增长12.6%o5、供热能力明显提高昌平区供热能源以燃煤、燃气为主。截止2010年,全区供热面积为4674万平方米,其中燃煤锅炉房257座,锅炉总台数52
13、0台,总装机容量3825th,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3202万平方米;燃气锅炉房22座,锅炉总台数94台,总装机容量411th,燃气采暖供热面积1419万平方米(含燃气壁挂炉自采暖1124万平方米);电锅炉房7座,锅炉总台数11台,总装机容量3525kW,电采暖供热29万平方米(含自采暖25万平方米),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24万平米。6、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昌平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主要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安装11178盏太阳能路灯,建成太阳能浴室23处,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6.85万台;同时在南口镇李庄村、百善镇上东廓村、兴寿镇上西市村和东新城村建成沼气集中供气站
14、4处,在流村镇新建村、阳坊镇四家庄村、百善镇吕各庄村建成秸秆气集中供气站3处,推广使用生物质炉(炊事炉、采暖炉)2243户。昌平区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小汤山镇、沙河镇及卫星城周边地区。截至2009年,全区共开凿地热井110眼,其中小汤山的地热井数达到88眼,占全区地热井数的80%,是全区地热勘查和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沙河镇周边地区的地热勘查和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二)存在的问题1、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快速增长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承接北京市中心区向外转移的产业和人口。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未来科技城等功能区的加速建设,昌平区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同时随
15、着昌平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将延续目前快速增长的态势。产业规模与人口的快速增长都将带动昌平区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快速增长,为昌平区能源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2、能源供给日趋紧张随着国际国内能源短缺形势日益凸显,能源供应紧张态势和价格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对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我区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供应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受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制约明显,迫切需要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确保能源可靠供应。3、建设要求能源结构清洁化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体部署,昌平区提出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
16、国际科教新城,同时要深入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区。因此,我们必须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强化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电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走“清洁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三、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我区能源利用现状、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各项预测数据,我区将强化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供应能力,保障重点发展区域用能需求;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面开展燃煤锅炉的天然气替代工程,大力发展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示范开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二)
17、基本原则1、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成熟适用技术,扩大新能源应用范围,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又要重视研发具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核心技术,筹划长远发展战略,为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推广应用奠定基础。3、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和落实新能源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新能源推广应用的体制机制模式。4、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加快膨
18、胀新能源产业整体规模,为示范推广提供强有力地产业支撑。同时,充分利用示范推广带来的市场需求,促进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三)发展思路1.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按照“清洁化、可持续”的调整原则,不断提高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煤炭、原油消费量,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2、严控燃煤项目规模加强未来科技城、小汤山工业园等重点功能区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区供电网络和燃气管线布局,提升电力和天然气的供应能力,科学、稳步发展各类新用户,不断提高优质能源在全区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严格控制燃煤项目审批,限制煤
19、炭利用规模,六环以南地区严禁新建燃煤项目,六环以北平原地区不允许新建燃煤项目,严格控制山区燃煤项目布局。3、加快生物质能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在使用新型煤站供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气化、固化功能,在北部山区村镇采取集中供气供暖供电及炭基肥供肥等四供模式,建站设点,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步伐。在全区推广建设太阳能公共浴室、地热采暖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试点建设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适度发展风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4、加大太阳能利用力度加快推动“阳光校园”、“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工程,选取工业厂房、宾馆饭店、写字楼、学校等大型建
20、筑,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技术,安装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建设小型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建设一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项目,解决建筑部分用热水、用电问题。5、适度开发地热资源按照北京市地热资源20062020年可持续利用规划的要求,合理发展地热资源。严格控制地热水开采量,继续推进地热回灌规模,进一步提高灌采比,减缓地热水的下降速率,实现资源的长期均衡开采。加强小汤山中心区外围、沙河、南口一马池口等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定期进行资源储量的验证和评价,建立地热开采管理模型,根据资源储量情况,引导地热用户改进地热利用方式,应用地热热泵、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实现地热综合梯级利用,提高地热利用
21、效率。6、提升新农村电网建设水平“十二五”时期,建设新农村电力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农村电网电气化水平,使农村用电标准化、规范化。完成长陵镇、百善镇、北七家镇、崔村镇、回龙观镇等5个镇及百善村、大辛峰村等33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增容变压器94台、新增变压器151台,新装JP柜245台、新增台区低压进线电缆2339米、新增台区低压出线电缆9220米、新建绝缘线180.02公里、新做接户线123.3公里,落实完成昌平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7、完善平原乡镇天然气输配系统适度超前发展,加快天然气气源接入设施建设,连通现有供气管网,扩大现有气源线路供气能力,提高天然气接收能力和供气稳定性,逐步实现平原
22、乡镇管道天然气替代液化石油气。8、推动生态涵养镇绿色燃气下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大地燃气公司、龙昌万通燃气有限公司等液化气企业下乡进村,配套建设压缩天然气站、液化气储罐站、换气站等镇村级液化气服务设施,规划在崔村镇、流村镇、十三陵镇各设置液化石油气换瓶站1座,使液化石油气服务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解决生态涵养镇生活炊事用能问题。9、试点发展压缩天然气汽车远期规划在新城设置一座CNG加气站;在小汤山镇设置一座CNG加气母站,便于区内公交及时加气。10、加大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宣传力度采取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能源科普知识宣传,让公众认识到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增强居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
23、强节约能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央电视台央视网能源频道开辟昌平区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网络电视专区,通过与能源生态产业联盟合作,宣传节约型社会建设,普及可持续理念,倡导节约、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节约能源社会氛围,为共同打造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奉献力量。(四)发展目标1、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到2015年,昌平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1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66吨标准煤/万元,较2010年下降20%。与2010年相比,万元GDP能耗年度下降目标分别为4.13%、4.5%、4.48%.4.48%、4.4%(见表1)。表320112015年能耗总量和万元GDP能耗目标项目2011年
24、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371.93396.47422.64450.54481.00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790.750.720.690.66万元GDP能耗同比减少与2010年下降()4.134.54.484.484.42、煤炭消费增量目标根据昌平能源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加大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力度,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增量为零。3、天然气消费增量目标根据昌平区燃气办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区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05亿立方米。由2015年综合能耗和2010年综合能耗的比例推算出2015年昌平区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369
25、3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昌平区天然气消费量增加3193万立方米。4、节能目标到2015年,重点行业领域节能目标: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1.88%,能耗总量控制在136.5万吨标准煤以内;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8%,能耗总量控制在82万吨标准煤以内;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7.3%,能耗总量控制在39万吨标准煤以内;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2%,能耗总量控制在20.09万吨标准煤以内。5、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十二五”时期,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向优质化、清洁化发展。到2015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天然气比重达到40%左右;煤炭消费总量
26、控制在130万吨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力争达到6%,基本形成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结构。四、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一)重点工程十个1、大力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依托昌平区现有产业园区优势,大力实施一批屋顶及建筑一体化项目。重点在昌平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村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户外休闲产业区、咨询产业园七大产业园区建设的工业厂房、宾馆坂店、写字楼等大型建筑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示范工程,解决部分用热水、用电问题。2、示范试点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重点
27、建设5MWp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拟全部采用国产180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配置5套IMW国产大型逆变器,年发电量可达到730万KWh。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摸索出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模式。3、适度发展风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昌平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北部山区适当发展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项目。重点建设鳌山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示范系统,装机总规模为864kW,其中光伏装机量为459kWp,风力装机量为405kWp,系统年发电量达到166万kWh。在部分有条件的乡村,示范试点建设一批风光互补型太阳能路灯。4、鼓励发展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用户侧并网发电指的是
28、户用型并网发电光伏系统,所发电量原则上自发自用,富余电量按国家核定的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上网。重点建设800KWP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同时探索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建设模式。5、进一步推进阳光校园建设目前,昌平区中小学校60%没有建设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洗浴设施,建有洗浴设施的多数使用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供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较少,只有回龙观中学、昌平一中、昌平三中、南口职业学校、南口铁道北中学等5所学校。规划到2012年,在昌平区所有寄宿制中小学建成太阳能集中浴室,解决师生员工洗浴问题,同时安装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指示牌以及太阳能展示系统,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小型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29、6、全面建设农村太阳能生活热水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全区全面推动太阳能生活热水工程,到2015年建设太阳能集中浴室超过100座,发展户用太阳能热水器超过5万台,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洗浴问题。7、实施太阳能旅游夜景照明工程在全区有条件的公园、旅游景点实施夜景照明工程。规划重点是在十三陵体育休闲产业集聚区内的十三陵水库周边安装太阳能照明设施,使集聚区“亮起来”,以满足市民夜间户外休闲运动、休闲的需要。尤其是防洪大坝作为十三陵水库标志性建筑,拟通过夜景照明工程,使其成为公众纳凉休闲场所。此外,为保护水环境及公众安全,拟将库区周边设置围栏并布设太阳能广告牌,同时安装太阳能照明设施达到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
30、合的效果旅游景区安装夜间景观路灯。8、建设生物质能气化、固化工程利用农林废弃的生物质原料(如园林废弃物、生活干垃圾、各类秸秆、稻壳、锯末等)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不完全燃烧,利用裂解技术生成可燃气体;再经过除尘、冷却、过滤、净化,成为较为纯净的可燃气体。然后通过管道输送给居民使用。将干燥的生物质原料(如园林废弃物、生活干垃圾、各类秸秆、稻壳、锯末等)粉碎,再通过固化设备挤压成型,成品为块状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的生物质固体块可作为集中供热锅炉(适合楼区)或户用取暖炉(适合平房)的燃料。针对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特性设计的与之匹配的多功能炉,满足农村家庭(平房居民采暖、热炕、炊事)生活用能的需求。重点加快昌平
31、区北部山区生物质能供气供暖供电及炭基肥供肥四供模式的站点体系建设,使昌平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农民致富开辟一条新路。9、建设“循环起来”工程“循环起来”工程共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村建设工程,在10个村庄各建设一个能够供应300个单元以上的生物质气化供应站。二是沼气集中供气村建设工程,在10个村庄各建设一个400立方米池容以上的沼气集中供应站。三是开发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工程,对10个沼气站进行沼渣、沼液处理,建设有机肥生产配套工程。10、智能电网建设工程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鼓励和支持供电公司采用电网智能调度、智能化变电站和智能化设备的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
32、、自动化、互动化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吸纳新能源电力的能力。(一)重点示范项目四个1、建设两个太阳能应用示范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的发展重点将逐步向郊区转移,郊区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对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费的质量的要求都将随之提高,由此,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特点、产业特点和未来的发展重点,结合后奥运重点镇建设,选择北京市重点镇阳坊镇以及马池口镇作为太阳能示范应用示范镇,整体规划,集中示范,建设一批太阳能浴室、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太阳能光电建筑示范工程。2、建设清洁能源示范镇在延寿镇清洁能源示范镇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3个“送气下乡换瓶站建设工程、沙岭村35户和望宝川村340户整村
33、搬迁后系能源供热试点工程和镇机关、黑山寨中学(含幼儿园)和下庄学校的地源热泵集中供热工程。3、建设新能源示范景区按照北京市和昌平区能源结构调整工作的决策部署十二五”时期,集中力量在十三陵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把新能源示范镇与应用新能源示范景区的同步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齐抓共管,创出昌平区著名景区使用新能源全覆盖的新纪录。到2015年,基本消除农村居民的原煤散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幅提升,建成后的新镇区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在建设期间,实施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全镇送气下乡工程,瓶装液化气实现全覆盖,解决全镇村庄炊事用能;逐步完成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工程;太阳能+辅助能源系统工程
34、,使十三陵镇域及景区内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全面推广和全覆盖。4、建设两个生物质能四供模式示范镇广大农村的村镇周围地区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生活干垃圾资源丰富,在昌平区北部山区具备了生物质炭气化综合利用的资源条件,生物质能项目实施后对农业废物的利用,节约能源,改良土壤效果显著。发展生物质气化、炭化、固化及炭基有机肥的实践证明,生物质气化、炭化、固化,集中供气系统技术是目前解决农村燃料供给和减少秸秆焚烧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的一项较为实用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实施生物质能气化、固化项目本身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又可以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引领土地革命,促进村容村貌、乡村环境的改善。按
35、照国家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开发生物质能”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利用的朝阳产业”、“启动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等要求,在昌平区北部山区的兴寿镇、崔村镇作为生物质能示范镇,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气化、固化的集中供气供暖供电及炭基肥供肥的四供模式的站点体系建设,解决农作物秸秆作为农村炊事能源的主要品种的问题,告别农民烟熏火燎的历史,实现生物能源高档次利用,促进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投资估
36、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昌平区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实施重点工作和示范项目,预计所需资金将达30亿元,解决资金的渠道主要有:1、各级政府机构的政策补贴支持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鼓励省级政府和申报城市的政府制定有利于城市新能源发展的经济扶持政策,设立支持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北京市提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昌平区建设成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2、创立能源科技产业引导专项基金创立能源科技产业引导专项基金,标的5亿元,通过国家、北京市、昌平区支持配套L2亿元启动,再吸纳相关单位、企业、个人募集3.8亿元,为昌平区新能源示范城市发
37、展助力。3、创立村镇银行吸纳资金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在昌平区创立和引进村镇银行,利用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发展昌平区新能源示范城市服务。4、鼓励其他方式的多元投资筹集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是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将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予以支持,更期待所有与项目有关的单位、科研机构、企业的配合,鼓励有识之士和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生产商等到昌平区创业发展,用大家的能力,为昌平区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贡献
38、自己应有的一份爱。5、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创新多元投资、融资渠道以及受益人等多方联动的机制,很多重点工程和项目,可以是中标单位、企业与项目方共同出资、或以股权、租赁、信托、抵押等方式筹措资金,以解决先上马、后收费等长线盈利模式,解除资金困扰,释放能量,为取得多赢合作效果。(一)经济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新能源示范推广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能够为新能源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及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据测算,未来五年,实现全区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将增加直接市场需求。此外,还将间接拉动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销售维修服务乃至特色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2
39、、环境效益有助于实现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昌平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420吨、10288吨以内,比2010年的7295吨、11691吨分别减少12%、12%o有助于实现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21960吨、2520吨以内,比2010年的24486吨、2804吨分别减少10%(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0%)、10%(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0%)o3、社会效益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在更大范围内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能够为全区相关产业创造大量的就
40、业岗位,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护稳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创造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六、组织保障措施为切实加强争创新能源示范城市工作的领导,圆满完成申报工作,昌平区拟成立新能源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为昌平区争创新能源示范城市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及下设机构如下:(一)领导小组组长:金树东副组长:张燕友成员:靳增立区政府区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志杰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万佰区科委主任贺军区住建委主任王志刚区经信委主任陈隽磊区国资委主任董锦华区农委主任李元和区新农办常务副主任任鹏举区市政市容委主任吴小利区财政局局长李春玲区统计局局长宗
41、江区农业局局长王志刚区工业局局长洪起国区水务局局长田国瑞区环保局局长张少伟国土昌平分局局长王建军区质监局局长段刚规划昌平分局局长主要职责:学习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方面的相关文件,组织贯彻落实有关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方针政策,统一部署全区的相关建设工作,研究审议相关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会议视议题确定参会成员。(二)下设机构领导小组下设新能源示范城市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主任:樊懿德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成员:哈申格日乐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长刘亚辉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副科长史英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员许书芹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员王锡海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
42、科员田颖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员岳晓静区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员主要职责: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领导小组决策的建议方案,督查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区的沟通协调,收集和掌握全区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方面的有关信息。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创造发展空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绿色昌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昌平区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的必然选择。昌平区举全区之力,努力落实建设规划,敬请北京市政府、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予以支持,期盼批复。附:昌平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编制说明:1、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156号);2、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大纲;3、新能源示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4、昌平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5、昌平区太阳能产业规划;6、昌平区生物质能产业项目书;7、昌平区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建议书;8、十三陵镇能源结构调整示范镇和示范景区项目方案;9、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建议说明;10、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樊懿德(昌平区区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哈申格日乐(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科科长);史英(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科科员);吴天修(特约能源生态产业联盟秘书长)。编制过程中,还将进行现场调查,待补充完善、论证后,按照北京市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审批意见,再提交正式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