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度也进一步提高,其中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最为迅捷。大体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观光型,即以观赏风光为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贴近自然的生活;文化型,主要以当地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为导向,鼓励人们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康乐型,通过体验当地的疗养及娱乐项目,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体验型,寓乐于劳,体验农事活动、民间传统手工艺等。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48%的游客中有74、5%选择了乡村旅游,我国城乡居民的乡村旅游消费需求正不断增加。乡村
2、旅游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别具一格,由于其区位的优越性、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在假日经济的催化作用下,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1、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一一“农业、农村、农民”,因此,需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心1。城市近郊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交接地带,推动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市近郊农民富足、农业强健、农村美丽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近郊农村产业兴旺城市近郊乡村旅游是城市近郊依托于“三
3、农”资源的新型业态,其主要支撑点是城市周边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以及基于各类农业资源开展的旅游经济活动,其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带动能力强。而大力推进“三种农业”(包括城市现代化农业、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游览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近邻乡村旅游业的全面推进,有力地促进城市近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拓展城市生态宜居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奠定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乡土风情与乡愁才能得以保留。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农村村容改变,推动环境治理,有效提升乡村生态品质,营
4、造优良的生态家居环境,将城市近郊农村建设为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实现城市近郊乡村的乡风文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形成乡村治理有效格局在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中,可以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当地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城市近郊农民积极参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后,在保障农民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美丽
5、乡村建设。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的法律观和大局观,推动农村向治理民主化迈进。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实现城市近郊农民生活富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城市近郊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并能有力地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2、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为今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现象严重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在开发形式上,主要集中
6、在观光旅游方面,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创意等乡村旅游产品相对较少,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偏向游乐开发,设施趋向人工化、商业化,农味不强,体现不出差异化和个性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支撑不够,对本地特色民俗农耕文化没有深度挖掘,忽视了本地资源与特色优势,不能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质旅游经济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但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还较为滞后J食、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素不够配套,更谈不上商、养、学、闲、情、奇”等新型旅游业态的拓展,在实现城市近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上还需下大功夫。传统文化缺乏,导致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经济缺乏内蕴乡村要想发展和延续,离不
7、开本土文化,文化为一个地区注入了灵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原汁原味原生态”,但在一些城市近郊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时,当地为了迎合游客的伪需求和口味,而大拆大建,将乡村传统面貌破坏殆尽。传统的农家小院、富有厚重文化气息的古宅古院古建筑和传统民俗文化、生活习惯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乡村传统文化传承遭到不可逆转的毁灭,导致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明显缺失,乡村旅游的品位很难得到提升。旅游人才匮乏,缺乏专业化旅游经济人才目前,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专业人才缺乏,还需要增强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同时村民们作为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主权参与者,缺乏专门的乡村旅游专业知识培训,致使城市近郊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时
8、,导游对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的了解度不够,在向游客展现文化涵养及旅游特色产品时有一定困难。运营方式不合理,制约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一方面,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多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缺乏专业的旅游开发和运营,乡村旅游开发多停留在餐饮、游乐等农家乐式的初级形态;另一方面,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依托引进外来企业,一味追求盈利,片面强调迎合市场需求,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3、加快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的对策及建议科学定位规划,优化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资源配套加强规划引领,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十四五”规划,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纳入整体规划。一方面,依托城市近郊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科学谋划,以糖葫
9、芦的形式,推进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重点培育大型乡村旅游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其辐射效应,依托较为成熟的旅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做到辐射联动、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比如太原市晋源区依托晋祠、天龙山景区,深入挖掘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在晋祠镇花塔村建起占地1600多亩的稻田公园,有力推进农旅融合,成为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和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套优先帮助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农村,加强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游客咨询中心、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点、农副产品商店,开通城市到主要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公共交通专线,优化乡村旅游的出行条件
10、。加强对乡村旅游点的卫生监管,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以免影响环境。立足特色优势,优化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产业立足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和资源禀赋,选择观赏性强、互动体验强的特色产业作为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立足点,延伸农旅结合全产业链。如太原市小店区在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可以依托东山五龙城郊森林公园和若干传统村落,充分利用该区域较好的生态环境、传统村落民居及相关文化资源开发生态康养度假、特色民宿等文旅产品,打造东山生态康养区。在南部依托城市近郊都市现代农业发达的优势和刘家堡、王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寺庙文物古迹、历史名人王琼、传统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
11、专业博物馆等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发相关文化体验旅游项目;以传统民居、村庄内闲置院落为依托,开发特色民宿体验项目;以区域特色美食牺汤为主题,结合绿色果蔬、民俗文化,开发美食体验旅游村。保护生态环境,挖掘自然优势在现代生活中,绝大多数游客渴望欣赏田园风光,以优美风景作为选择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参考条件,要坚持生态优先、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健康食品产业。打造农田景观,结合文化创意,形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农田大地艺术景观,举办农业艺术节庆活动。推进农村民宿建设,利用乡村的茅草庵、土坯房、石磨、碓臼、篱笆墙,营造出原生态的农家生活场景,开发多样化的乡村休闲产品。挖掘
12、民俗文化,增加乡村旅游人文底蕴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文化和人文内涵,与自然景点进行融合,广泛收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来增加地方特色的魅力,打造有“灵气”的乡村旅游品牌。比如在太原市小店区,可依托狄仁杰、王琼博大精深的文化优势,着力提升项目参与性和体验性,丰富旅游产品结构3,挖掘狄仁杰、王琼名人文化。同时,深入挖掘小店特色民间民俗资源,开发小店民俗休闲产品,体验地方文化特色,并将民俗文化引入乡村旅游。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xx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
13、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在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应当坚持从本地实际和长远发展出发,大力扶持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完善乡村旅游机制由文旅、农业等部门主导,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成立合作社,制定社规民约,充分发挥合作社组织协调、行业自律、服务培训、整体营销等功能5。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创新发展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农户政府+企业/合作社+村级组织+农户政府+企业+旅行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性。加大对外招商力度要充分挖掘
14、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实力雄厚的旅游龙头企业投入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引导优质乡村旅游项目落户本地,高质量推进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依托城市近郊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和日渐成熟的乡村旅游景点,大力引进外来资金、人才、技术,全方位拓宽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渠道,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通过独资、合资、承包等形式开展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进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依托人才强区战略,做好文化和旅游人才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
15、综合配套保障,以一流人才政策、一流事业平台集聚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创意策划、项目开发、宣传营销、酒店经营、中高级导游、智慧旅游、乡村创客和新兴业态等方面的人才,不断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和职称结构;另一方面,要坚持抓培训、建基地。通过市场化机制创办旅游培训新型基地,推动旅游相关培训,针对文旅局及相关部门领导、旅游企业管理经营者、一线员工等不同岗位人员开展精准培训,开设景区经营管理研修班、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修班、乡村旅游发展专题研修班、康养旅游发展专题研修班、研学旅游发展专题研修班等专项系统培训课程。健全完善旅游要素,丰富旅游形式围绕“食、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
16、素,一是发展特色美食,引进具有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特色的农家美食,培育乡村旅游餐饮拳头产品,重点研究和完善各地乡村地方菜,形成一区一品的城市近郊乡村美食地图;二是发展多元化住宿,支持自驾游露营、房车、帐篷等住宿方式,发展特色民宿、主题酒店、创意客栈等,完善配套旅游服务系统;三是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衍生品,放大旅游土特产品的品牌效果,依托当地独特农产品,进行精深细加工,与民间传统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与农村电商结合,提高传统农业的附加值。4、结语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大有可为。各级各相关部门应从各地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高起点定位规划,全方位支持配套,
17、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推动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经济做优、做大、做强。和关于企业工会建设及作用的调研报告根据县总工会2010工作安排,5月份以来,镇工会会同社保人员就我镇工会建设及作用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召开有关企业工会负责人座谈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职工代表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镇企业工会组织及作用发挥的基本情况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工会工作先后下发了有关文件,镇政府分管领导召集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工会工作,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解决工会建设中的难题。镇党委将工会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党委组织部门与工会联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以党建带工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工会
18、组织建设。配强工会班子,明确组建要求,指导工会突破建会难点,支持工会开展有影响的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全镇企业工会建设。镇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积极探索在各类企业中建立工会的途径,针对不同企业特点,深入宣传工会法,推进企业工会组建。单独建会条件暂不成熟的,先建立联合工会委员会,将会员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各类企业30家,职工2350人。目前已单独建立工会组织的有21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会员总数为2350人,占职工总数的100%。企业工会建立后,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作为重要职责,通过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工资协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19、和技术革新,增强主人翁意识;建立职工权益维护保障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主动协调劳资纠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镇工会通过创办“工会会员服务之家”、开展“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学习创新能力,受到企业与职工的欢迎,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我镇企业工会建设及作用发挥中的存在问题1、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的新情况研究不够,措施乏力。企业改制后,工会面对的是大量民营企业、原先在国有、1集体企业中开展工作的内容、方式、制度,都难以适应多种经济成份的复杂情况。私营企业对职工民主管理的部分内容有看法,认为企业的发展规划、生产计划、生产经营情况等没必要作为企务向
20、职工公开。一些工会干部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对新形势下怎样组建工会以及工会如何履行职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谋求职工和企业利益的“双赢”缺乏研究,不善于在非公企业开展工作,虽然满腔热忱,却屡屡碰壁,成效难显。有的地方为完成工会“覆盖率”指标,将应当单独建会的企业简单纳入联合工会,结果不少是有名无实,既没有规范的组织,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2、基层工会干部发挥作用不够。镇工会的干部兼职较多,主要精力不能用于履行工会职责。镇工会去年接处信访多起,其中只有少量是基层工会代为反映,绝大多数都是职工个人咨询、投诉,或找基层工会解决不了才向县总工会求助。由于基层工会发挥作用不够,
21、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一些职工不愿加入工会,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工会会员。三、推进企业工会组建,发挥工会职能作用的建议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工会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对加快推进我镇企业工会组建,切实发挥工会职能作用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工会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工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明确指出:“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关系
22、协调机制、加强外资企业党建和工会建设等方面入手做好工作,化解矛盾,确保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从我镇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保护的现状看,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化解劳资矛盾,保障劳动者权益十分必要。进一步加大对新时期工会地位、作用的宣传力度。要把组建企业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内容,既重视优质服务、亲商安商,也重视保障劳动者权益、亲民富民。通过多种途径,向外商和民营业主宣传中央和省市县的文件精神,帮助他们了解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引导他们依法配合工会组建工作。2、工会组织应适应新情况开展工作,增强凝聚力。在企业组建工会的目
23、的是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必须依据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才能得到职工信任、企业支持、社会认可。工会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工会的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工会建章立制,完善工资协商、劳动争议调解等维权机制,从职工最关心的劳动报酬、劳动时间、生产安全、劳动保护等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在协商、调解、调查、处理、督促、监督劳动关系方面切实发挥代表、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同时要指导企业工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动员和组织职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在提高职工素质、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和开展工作困难多、阻力大,上级工会要加强对
24、基层的分类指导,注意发现和培养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新典型,通过工作交流、典型引路、稳步推进、扩大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水平。3、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工会的许多工作制度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了重大的调整和改进,但仍不能适应镇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性质多元化的形势。工会工作要注意研究新情况,在实践中多学习、多调研、多思考,探索、总结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工会、开展工作、突破难点的有效思路,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应根据国家规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适当的工作方式,使工会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之中。对建会难度较大的企业,在借助多方力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要从维护企业稳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做到工会既为员工服务、又为企业服务,以“两个维护”、“两个服务”增强工会工作的渗透力,赢得外商和民营业主的支持。各级党政组织要重视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配强工会领导班子,保证兼职工会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工会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引导基层工会干部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工会干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了确保工会干部依法履行职能,建议我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工会干部权益保障办法,使工会干部能放心维权、大胆维权。